[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6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5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6集

  这一集先接杂含110经“降伏外道”一经。尼犍子未能摧伏佛陀,反遭离车讥讽,他虽在人前尽失面子,仍不失几百人师的风范,他尊重真理,谦心请教,确是难能可贵,这一点是自己应当学习的。佛陀更是慈悲接纳,以法摄化,更是令人感动。尼犍子问佛陀:怎样为弟子说法,令离疑惑?佛陀说:诸所有色,若过现未、内外、远近、好丑、粗细,彼一切如实观察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他又问:如何教诸弟子得尽诸漏,心、慧解脱?佛陀说:仍以这样的观察。这样的修学一定会引导弟子找到真正向于涅槃的路,向厌、离欲、正知善见,并最终达到得尽诸漏、心慧解脱。尼犍子大张旗鼓,携大军前来挑战,此时闻佛说法,真心赞叹,恭敬、供养佛陀,也是皆大欢喜。

  所以,观察五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可以导向见法乃至漏尽,差别只是所观深细程度的不同。在此,师父讲到:修行只是为了止息贪嗔痴烦恼,我们在这里颠倒执着,也要在这里观察,最终还要在这里解决。观察的内容和方法都知道了,就看我们做不做了。反观自身,不是佛陀没讲,不是师父不慈悲,只是自己没有依法去行,那就不得不轮回了。

  在“无常”这个主题中,学习导师论著,让自己了解到:

  1三法印是佛法的重要教义。纵观所有的宗教、哲学、世间学问各个领域,只有佛陀提出了三法印的教说。三法印是事理的真相,因其真实性、不变性,在这相对的宇宙世间成为绝对的真理。

  2三法印是衡量佛法是否究竟的标准。法是普遍必然的理性,印是依此证实为究竟正确,依此三来印证是佛法,所以称为法印。与三法印相契合的,即使不是佛亲口所说,也可认为是佛法;与三法印违背的,即使佛亲口说也是不了义。有了这个判断标准,面对各种经、论或所谓“大小乘”之诤,对自己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三法印不仅揭示了缘起世间不可颠破的真理法则,成为佛法最重要的理论,也是依此理论修行、证得解脱的实践方法。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变易的,有情五蕴身心也是无常变易之法,佛陀常以“色无常不”引导弟子观察自身五蕴无常的真相;一切都是众缘和合,就没有单一、独存、不变的实体,籍由体证“无我”得到解脱,止息了所有贪嗔痴,就是涅槃寂静。三法印是同一缘起法中体悟有此三性的,不管是渐入还是顿入,都是如实知生命五蕴无常、无我的真相而达解脱的。所以三法印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机械分割,三者是相关又贯通的。

  4依缘起而开显空义。观察缘起,悟到他的必然理性,归于空寂,这是佛陀宣说缘起的方法和目的。所以我们学习缘起,不是当作知识学问去辩析或争论,不是热心探讨外界万法如何缘起,更是要于自身心观察、体会一切有为法本性是空寂的。所谓“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我所空,此性自尔”。空寂的,所以无常无我,所以能实现涅般。这是从缘起的空义而开显。

  三法印不在书本上,不在经论中,我们生活在真理法则下,举手投足都是法,而我们的身语意如何与法相应,是否违背三法印,这些都是自己需要观察和思惟的。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7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5集
 中部82经 护国经
 总序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三六)
 杂宝藏经白话 天女受持八戒斋缘第四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一五)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21.说行道智见清净品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九三)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七别受请戒
 杂阿含经卷第八(一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对和谐的理解[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无法不做好人[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三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十二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定解宝灯论讲记 下册[栏目:定解宝灯论]
 心盲的夫妻[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五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栏目:禅名词FAQ]
 怎样打开心量?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想的更全面周到?[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想修多一点人天福报,不知道念什么经好?[栏目:体恒法师·问答集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