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8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9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8集

第五十八集

  学习了这几经,觉得非常如实。我们的五蕴身心和佛陀及他亲自教导的圣弟子的五蕴身心是一样的,相同的是蕴处界的生命功能,同样都是要达到贪嗔痴的止息,对如何修行达六触入处尽、离欲、灭,佛陀为我们做了切要的开示。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欲望是人正常的生理需要,认为那是自然的、本能的,离欲的修行是在扼制这些本能,但我们非要等到人老体衰、欲染薄弱才来修行吗?经中婆蹉王看到年少比丘出家未久,诸根欣悦,颜貌清净,心生疑惑。圣弟子以他们的行践为我们做了解答:眼见色,可以转变态度,换位思考,观想老年女众是自己的母亲,把中年女众当成姐妹,见幼小的女众作自己的女儿想,这样想虽有一定功效,但以羞耻心打压欲贪,如石头压草,总不能彻底,何况被压抑强制的心灵又如何能使诸根欣悦?所以,还可做此身不净的观想。东施西施虽外表差异巨大,但相同之处是皮肤下面都是血肉模糊,身体里面都装满痰脓便唾。这就是我们贪恋和保惜的色身的真实样状。修不净观不但不会爱染其他人,连自己这个臭秽不净的苦器也想厌弃,可见在对治我们的贪欲方面是有很大功效的,但也有负作用。除此,佛陀更教导我们守护根门,善摄其心,不管入宫还是独处,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时时于根尘触中正念正知,不令贪嗔痴烦恼漏入心中,如守田者心不放逸,有牛入田,牵鼻执杖,槌打驱逐,这样才能长出好苗。圣弟子于六触入处极生厌离、恐怖,善自摄护,欲恶不善法则不漏其心。而达到六触入处尽、离欲、没,不是实在的爱染断了,也不是有个实在的五蕴止息了。阿罗汉于六触入处止息贪嗔痴,只是缘聚而起缘灭而散的缘起现象,我们认为的实有或断无都不能正解生命的缘起。

  六处名世间,个人的经验、观念、执取不同,每个人营造的世间也千差万别,虽上演的故事千姿百态,但苦迫的性质是同一的。凡夫于六根门头落入烦恼的世间,圣弟子于根尘触对中超越了贪嗔痴的系缚。苦在这里生起,也在这里止息,这就是修行的地方。断世间、越世间达正尽苦边,不是飞到世界的边缘,不用另觅他方去灭苦,不是等待以后或来生,更不是求他力救拔和超度。超生离生跳出三界,就在生命的当下,就在六根的功能作用中,不再为外在的现象所转,不再受自己的观念所束缚,不再被身心的境界左右,如师父说的“百花虽艳,染不可得”,时时清凉,时时自在,不受束缚,那就是解脱。没有贪嗔痴不再是理想,不再是妄想,是每个人都可以体验的,是时时可以证明的,这就是佛陀留给我们的财富,更是师父对我们的恩德!感恩佛陀!感恩师父!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9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7集
 摄大乘论 总标纲要分第一
 中部83经 摩伽提婆经
 安难陈护四分义之看法(福善法师)
 长部22经 念住大经
 编序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一○九四)
 善生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一九)
 贤愚经白话 梨耆弥七子缘品第三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五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三)[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优婆塞戒经》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2.哭泣的牛弟弟[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大悲咒句偈 62.摩啰那啰 MWO LA NOU LA[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妙叶)[栏目:其它]
 Gatha-Poems[栏目:Plum Village·Mindfulness Practice]
 憨山老人梦游集第16-20卷[栏目:憨山大师]
 The Path to Peace[栏目:Ajahn Chah]
 总序[栏目:净土三经·白话文]
 三论宗破外道四种因果[栏目:三论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