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夏令营:从东林寺到柏林禅寺
 
{返回 魏德东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2

  夏令营:从东林寺到柏林禅寺

  《净土》2012年第4期

  作者:魏德东

  7月18至24日,是第九届东林寺净土文化夏令营举办的日子;20至26日,第十九届生活禅夏令营在柏林禅寺举行。承蒙错爱,笔者于18日下午、21日下午分别在东林寺与柏林禅寺为夏令营演讲。自江西庐山到河北赵州,笔者得以管窥净土宗与禅宗两大道场的新貌,感慨系之,何幸如之。

  东林寺及其夏令营给我的突出感受是“大”。或许与其住持大安法师的法名有关,东林寺发展似乎大而安。今年的夏令营,报名人数1300多,录取1000人,实际参加近700人,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讲课的时候,营员的座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我发现女生占了左、中两部分,人数多于男生。营服为佛教传统的海青,颜色为黑色或咖啡色。

  最近十年,东林寺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目前常住法师200多位,义工300多位,平平常常每天就有600人吃饭。佛七时人数可达4000,食宿均在寺内。东林寺的最新发展,是在距离寺院30分钟车程的温泉镇修建的“净土苑”,占地3600余亩,主体为48米高的阿弥陀佛接引铜像。自下而上,地势愈益开阔,建筑恢宏,预计明年开光后无疑将成为新的文化地标。东林寺计划在此地修建千人闭关房,在东林寺那边再修能容纳3000人的大念佛堂。

  柏林禅寺的夏令营保持了一贯的高文化品味。北京大学的楼宇烈教授,南京大学的净因法师,创办人净慧老和尚,都是主讲。近年来,生活禅夏令营的人数一直稳定在300多,男女各半。在柏林寺短短的两天,我个人最有收获的是有机会亲近净慧老法师,蒙熏智慧法雨。在开营式上,老法师毫不留情地抨击了近来出现的寺庙被承包、被上市等现象。在柏林夜话时,老法师强调,生活禅要求“热爱生活”,学佛不是消极离世,而是重视现实世界的改善。老法师透露,生活禅的诸多核心用语,都尽量避免过浓的宗教色彩,而这与基督教会的启发有关,1983年老法师访日时参观一基督教堂,牧师说他的追求是“无宗教”,给老法师深刻的印象。

  佛教夏令营的结构基本相似,大致分成三大板块。一是佛教知识讲座,一般以出家法师为主,兼请一两位大学老师。二是佛教生活体验,不同的佛寺有不同的重点;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祖庭,主要教大家念佛诵经,近年来东林寺形成了系统而独具特色的东林佛号,以清、畅、哀、亮、微、妙、和、雅为特征;柏林禅寺作为禅宗重镇,当然是教营员坐禅,在印刷精美的小册子上,对于禅修入门有精要的介绍。三是讨论交流、传灯、行脚等活动,生动活泼,鼓励营员们的积极参与。

  依据传统的研究,大陆的佛教夏令营肇始于1993年的柏林禅寺;此次在东林寺笔者得知,早在1993年,东林寺就借助新创建的江西佛学院,曾举办过一届夏令营,但后来中断,直到2005年开始连续性举办。在20年的时间里,大陆佛教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质疑、观望中别开生面,以夏令营的方式建立起佛教与青年人之间的桥梁,对现代化进程中佛教乃至中国文化的薪火相传有不世之功。

  今天,每到暑假时节,数十个佛教夏令营在各地蜂起,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走进佛寺,感受中国灵性与宗教文化的魅力,成为国民教育的有益补充,更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注入了健康清新、绵绵不绝的精神资源。

  (完)


{返回 魏德东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雾霾源自心霾 善行创造净土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非诚勿扰2》冯小刚是懂佛教的
 刍论佛教公益事业的当代意义
 佛教文化的空前盛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综述
 从“心”开始,和谐生态
 论智顗的“一念”范畴
 假僧人现象的挑战与应对
 法衣与《坛经》——从传宗形式的演变看禅宗的中国化历程
 因明论证
 养生贵养心,生活即养生
 论作为全球伦理基础的佛教伦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智慧的能量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栏目:智慧的能量]
 一切教法之根本[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栏目:慈法法师]
 迷时师度 悟时自度(曦比丘)[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请问《三十五佛忏悔文》是否一定要晚上念,做早课时念可以吗?[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净土探微 第二章 净土思想在佛法中的意义[栏目:弘学居士]
 仪式这么多是否可以减少一些呢?[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主体意识与主体解脱的悖论超越之道——禅宗六祖的思想启示[栏目:周齐教授]
 佛堂讲话 第五辑 四、以坚持四种戒法,为入道根本[栏目:道源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七)[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