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贤愚经白话 富那奇缘品第二十九
 
{返回 贤愚因缘经白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8

  贤愚经白话:富那奇缘品第二十九

  摘要:谚语说:“抽刀断水水无痕,恶语伤人恨不休”。因为一句伤人的恶语,令对方生起憎恨心,把彼此良好关系破坏,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自己种下了这个种子,因缘聚合就成熟显现了。我们面对境界,烦恼生起,恶语便从口中冲出来。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造无量恶因,得现前及以后无量恶果。富那奇有大福报,大善根,但是也犯了这种毛病,我们要深以为戒!

  富那奇缘品第二十九

  【白话】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放钵国有一位长者,名叫昙摩羡(汉语:法军),是国内第一巨富。当时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儿,正遇上本国出兵讨伐他国,于是给儿取名叫羡那(汉语:军也);后来又生一个儿子,正值国王出兵征讨得胜,于是给这个儿子取名叫比耆陀羡那(汉语:胜军)。两个儿子长大后(长者)都为他们娶了妻子。

  当时长者得病病重,屡次请多位医师来察看调养他的疾病。来看病的医生,他家都供给美味佳肴,医生贪图财利,想让他留些病。就心怀奸诈,给他吃无关的药物,使他的病不能痊愈。当时有一个奴婢,服侍照顾长者的饮食汤药,一直是恰如其分。

  她对长者说:“从今以后,这些医生没必要再叫来了,他们心怀恶意,耽误您的病情,使您不得痊愈。我现在开始按以前的方法,根据病情的需要来照顾您,再也不要请医生了!”从此这个奴婢便看护长者,不久便痊愈了。于是这个婢女对长者说:“主人!我看护主人,照顾起居,供养饮食,您的病得以痊愈,只希望您能怜悯满足我一个愿望!”

  长者问她:“你想求什么呢?”于是婢女就说:“我想与主人私通,若不拒绝,就满了我的意愿!”于是长者便同意了她的请求。私通后,婢女便知道怀了孕。她怀孕十月期满,生下一个男儿,因她满足了自己的心愿,所以给儿子取名叫富那奇(汉语:满愿)。

  此儿长得端正英俊,具福德相,适合管理钱财,善于经商,从事种植等生计都能获得丰厚的利润,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他虽然秉承了长者的天赋,才能、技艺、智慧超众,却因为是卑贱的奴婢所生,不够作儿子的资格,只列在奴仆中。

  这时长者又患了不治之症,病情危重躺在床上,临死前,殷切告诫他的两个儿子:“我如果死了,你们千万不要分家!”长者为病所困,虽然服药也没能挽救,不久命终。当时两个儿子听从父亲的教导,一起居住,经过了几年。正好当时有机会到其他国家去作生意,两个儿子便各自将家中的妻子、儿女托付给富那奇:“为我们看护家里老少以及办理家里的其他杂事,”把所有事情都委托给他后,就离开了。

  于是富那奇按照他们的吩咐管理家里的事务。当时两位兄长的儿子经常前往他那里,索要饮食及其它的所需,富那奇尽力满足他们的心愿,要什么就买来送给他们。偶尔有一天富那奇身上没有带钱,胜军的小孩对富那奇说:“我现在很饥渴,给我些饮食。”

  因为手里没钱就没有买食物给他,小孩没有得到,就心生忿怒,便去告诉他的母亲:“今天富那奇很不公平,看见伯父的儿子,要什么给什么,我向他要吃的,唯独不给我。”母亲听了儿子的话,心生愤恨便说:“这个婢女的儿子,竟敢有偏心!”

  胜军回到家中,他的媳妇和儿子怒气未消,将前面发生的事告诉胜军,胜军一听极其愤怒:“这个女婢的儿子,一个奴才竟敢违背我的嘱托,瞧不起我的儿子,我要杀了他!”心里主意已定,就请求与哥哥分家。哥哥遵重父亲的遗言,没有立即答应他。

  胜军十分恼怒,屡次不停地请求。哥哥看出他心里急切,就观察他的意图,知道弟弟心中怀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他的要求,同意分家。弟弟将家中所有财产以及养家田宅作为一份,将富那奇作为一份,将这两份让哥哥随意挑选。以为哥哥会选择家财,打算自己取富那奇以便杀他。

  哥哥知道胜军心里想谋害富那奇,慈心怜悯便选择了富那奇,只带着妻儿,空手而出,依靠别人家居住。有一次富那奇对他的嫂子说:“给我一点钱要买些柴。”嫂子答道:“只有五文钱。”就拿给他。当时富那奇拿这五文钱去集市上买柴,看见一束柴要卖五文钱。

  于是富那奇就买下那捆柴,给了五文钱。不久发现柴束中有牛头栴檀香木,大喜过望,拿着柴回到家中。取出香木分成十段,正赶上国王夫人得了极重的热病,需要牛头栴檀香木磨成粉,涂在身上治病,举国上下寻找也未能找到。

  于是国王诏令国内:“谁有一两香木,就可付给他千两黄金。”富那奇便前去应召,拿一小段敬奉给国王。国王如诏令中所言,赏他千两黄金。如此展转,十段香木皆已卖光,共得到一万两黄金。用这些黄金置办田园、房舍,购买象马、车乘、奴婢、畜牲,于是家业丰足,比先前合居时还富上好多倍。

  当时又有五百商人相约要到大海取宝,叫富那奇一起去。富那奇向哥哥请求同五百商人一起去取宝。哥哥同意了,给了他所需的花费,于是就与同伴前往大海。大家如愿以偿地获得财宝,个个满载而归。

  船行到途中危险之处,众人都看到闻浮提内有三个太阳出现,十分奇怪地问导师:“今天出现三个太阳,是什么样的瑞兆啊?”向导告诉他们:“你们要知道:这三个中,一个是真正的太阳,其它两个是鱼的眼睛,中间发白的是鱼的牙齿,现在水所流入的黑暗的地方是鱼嘴,最为可怕。我们今天已没有活路了,等到了鱼嘴我们必死无疑!”

  其中有一位贤士敬信佛道,便对商人们说:“我们应当虔诚称念‘南无佛’。三界之中功德再大也没有超过佛的,佛救护众生于危急之中,怜愍济度一切,最能荫护受苦受难的众生。只有佛最为神圣,愿救此危险,保护我们这些人微弱的性命!”

  这时摩竭鱼听到(众人)称念佛的名号,便闭上口,沉入海底。商人们于是平安地回到国内。当时富那奇取出一个大金盘,装满摩尼珠等奇珍妙宝,奉送给兄长羡那,长跪仰望,对大兄长说:“我已为兄长积蓄了财宝、舍宅等生活所需的一切,这些财富可使您子孙七世都受用不尽,恳请兄长允许我出家。”

  羡那答道:“我不反对你的想法,但你现在年轻,还不谙世事,佛法艰深,很难掌握修持,再过几年,才可满足你的愿望。”富那奇说:“兄长应知人生无常,须臾难保。前时在大海里遇上摩竭鱼吸船入口,生命垂危几近死亡,仰仗佛陀恩德才得以保全性命,因此只希望请你准许我出家修道!”兄长便同意了。

  于是富那奇与那五百名采宝的商人都满怀信心前去舍卫国。来到佛前,恭敬顶礼问讯,将前前后后的因缘禀告佛陀,请求出家。佛即答应,让他们出家修行,赞叹地说道:“善来!”他们便成为沙门。

  佛恳切地为他们宣说种种妙法,五百位比丘心开意解,断除了一切轮回过患,成为阿罗汉。只有富那奇烦恼深重,佛陀为其说法后,依然未能通达,非常精诚勤苦,才证入初果。于是富那奇精进努力修习,没有丝毫的松懈。当临近比丘们安居的日期时,佛允许他们随意选择自己的安居地。

  这时富那奇来到佛前说:“弟子想去放钵国安居三个月,恳请佛陀准许!”世尊就告诉富那奇:“那个国家的人很恶劣,相信颠倒的邪见。你现在初学佛道,在佛法中,还没能具足佛法的各种圣行,假如遭到那里人们的侮辱,你怎么办呢?”富那奇说:“假设被人极端毁辱,只要不被加害就行。”

  世尊又说:“那里的人极其恶劣,假如你被加害,那时怎么办呢?”富那奇说:“世尊当知,就算那里的人侮辱、残害我,只要不断掉我的性命,我仍感念他们的恩德。”佛又告诉他:“你前往他国,忽遭恶人残害你的性命,对你无益,你该怎么办呢?”富那奇说:“世尊当知,一切有形之物终归于无,他们要杀我,我理应接受死亡。”

  这时世尊告诉富那奇:“那里的恶人对你毁辱、加害,在你还没有死去前,你会不会对他们瞋恨呢?”富那奇说:“不会的,世尊!就算他们毫无根据诽谤,凭空侮辱我犯下滔天不轨之事;假如先用刀杖殴打、伤害、然后杀害,在没有杀死前,即使临死时,我绝不会生起一念的怨恨心。”佛便赞叹道:“善哉,善哉!佛弟子的行为,只有这样才最善妙!”于是富那奇着衣持钵,向佛顶礼告辞,去了放钵国。

  第二天早晨进城乞食,走到一个大富的婆罗门家。婆罗门见他是一比丘,就生起恶心,呵骂驱赶他,比丘就去别的家乞食。第二天又到那位婆罗门家乞食,婆罗门极力殴打他,比丘反而欢喜,面不改色。这时婆罗门看到这位比丘被侮辱、加害,痛苦欲死而毫无怨气,不生瞋恨,自己便感到后悔自责,就向他忏悔自己的罪过。

  当时富那奇在那个国家勤奋修行,毫不懈怠,断尽烦恼,心忽然开解,获证阿罗汉果。安居结束后,便辞别施主,并嘱咐他的兄长:“千万不要入海取宝,大海中有太多的危难,兄长的财宝足可以享用七世。”嘱咐完后就回到佛的所在地,稽首问讯,问讯过后,便随意住了下来。

  这时富那奇的哥哥羡那没有想起他的忠告,有些商人来找羡那,百般劝他一起入海采宝,羡那不好拒绝,就与他们一同前去。到了海岛上,各人拾取自己爱重的宝物,只有羡那拿了很多牛头栴檀香木,满船而归。龙的性情吝啬,爱惜香木,便在途中抓住他们的船。

  尽管挂起帆吹着风,但船还是走不动。众商人心想此番定死无疑,羡那就一心呼唤:“富那奇!我们如今遭遇到困苦危急,愿你能来救救我们!”当时富那奇正在舍卫国祇洹精舍坐禅思惟法义,通过天耳远远听到哥哥羡那正处在危难之中,悲哀酸楚地至心呼唤着:“富那奇!富那奇!”

  于是富那奇就凭借罗汉的神足通,犹如壮士屈伸胳膊的工夫,化成金翅鸟王飞到大海,恐吓那个龙,龙看到金翅鸟,吓得沉入海底。众商人便得以安全回到家。于是富那奇劝说兄长,让他为世尊建造一个小舍,盖佛舍的木料全是栴檀香木,佛舍建成以后,就教导他哥哥迎请佛陀。

  羡那问他: “迎请佛陀的话,应该依靠什么能使世尊屈尊光临?”于是富那奇便和兄长一起备足供物,各自持一香炉一齐登上高楼,遥向祇洹精舍的方向烧香,皈依佛及圣僧:“恳请明日驾临鄙国,开导、解悟愚昧无知、没有慧眼的众生。”

  发愿后,香烟如他们所愿从空中飞往世尊的头顶上方,烟雾在空中相会,合成一个烟盖;接着以水遥洗世尊双足,水也从空中好像两股金钗如心所愿径直飞到世尊的双足上。当时阿难看见此事,奇怪地问佛陀:“是谁在施放烟水?”

  佛告诉阿难:“是富那奇罗汉比丘,在放钵国劝哥哥羡那迎请佛及僧众,所以施放烟水,表示供请佛及僧众。”因此就让阿难前去僧众中行筹,告诉有神足的比丘明天都要前去应羡那的邀请。趁机显示种种神通变化,而游历那个国家。阿难奉命,集合僧众行筹,具有神足的比丘,明日应接受恭请。当时那些有神足的比丘各自领了筹。

  第二天早晨,负责伙食的僧人,名叫奇虔直奇(汉语:续生),他已得阿那含道,每天负责供给僧众饮食。此时他结跏趺坐,身放光明,照耀四方,摄引着食具、瓢杓健支、百斛大釜跟在他的后面,在空中飞向放钵国。羡那问道:“是你的师父吗?”富那奇答道:“不是,是为比丘们作斋饭的,所以他先来帮助置办饮食事项。”于是羡那就用花、香、伎乐来供养,供养完毕,奇虔直奇就过去了。

  接着又有十六位沙弥,如均提等人,各以神通变作树林、采花摘果,种种变化,身放光明,照耀天地,凭虚凌空,络绎而至。羡那又问:“是你的师父吗?”回答:“不是。先来的这些人也是我同师的弟子,刚七岁就得了罗汉果,断除了一切烦恼,神通广大,今天特地先来采花摘果。”即用花香全部作了供养,供养完毕,他们各自过去。

  接着一位年老大阿罗汉变出千龙,龙盘身为座,头都从四面伸出,雷吼震天。这些龙口中都降下七宝。又在上面龙座上安放大宝座,飞升到虚空,身放光明,照耀天下来到此国。羡那又问:“是你师父吗?”回答说:“不是,是师父的弟子,名叫憍陈如。佛刚刚得道不久,在鹿野苑初转*轮,广度众生,他们五个人最先得到度化,在所有弟子中,是第一上首弟子,神通具足,无所挂碍。”羡那听罢,对其倍加恭敬,香、花、伎乐都用以供养,供养已毕,憍陈如随即过去。

  后来又有摩诃迦叶变作七宝讲堂、七宝庄严,浑身光芒四射来到此国。羡那见后,问富那奇:“是你师父吗?”回答:“不是,是师父的弟子摩诃迦叶,清净俭朴、知足常乐,常时行持头陀行,怜愍卑贱,救济贫乏。”羡那便以香、花、伎乐供养。供养完毕,迦叶即刻过去。

  这时舍利弗接在后面乘坐千只狮子盘身结成的座位,头向四面伸出,狮口降下七宝,雷吼咆哮,震动天地。又在狮子座上安一大宝座,装饰庄严而坐其上,身放光明,普照四方,在空中翱翔飞来。羡那问道:“是你师父吗?”答道:“不是,现在来的是师父的大弟子,智慧广大名叫舍利弗。”羡那听罢,倍加欢喜,就以花、香、伎乐供养。供养已毕,舍利弗即便过去。

  大目犍连接着出发,他化作千象,象头向四面伸出,每只大象口中皆有六牙,其中每个牙端有七个浴池,池中有水,每个池中都有七朵莲花,每一花上有七名玉女,种种变化不可计数。放大光明,感动四周,又在千头象上安置宝座,大目犍连自己坐在上面,凌空飞至。羡那问道:“是你师父吗?”回答道:“不是,是师父的弟子,叫大目犍连,神通第一,德行纯厚。”羡那听罢,欢喜敬仰,以香、花、伎乐供养。供养完毕,大目连即便过去。

  接着是阿那律提,他变化成七宝浴池,浴池中生有金色莲花,莲花茎都是七宝合成。他于花上结跏趺坐,颈项上佩有日光,照耀天下,光芒所及之处都变成金色,凌空来到。羡那又问:“是你师父吗?”回答说:“不是,是师父的弟子阿那律提,众人当中,天眼第一。”羡那听罢,欢喜恭敬,以花、香供养,随即过去。

  接着又有佛的弟弟难陀,变化成千马,驾着七宝车,车上还有七宝大盖,放出光明,照耀四方,凌空飞驰到达放钵国。羡那看见,问富那奇:“是你师父吗?”回答道:“不是,是世尊的弟弟,名叫难陀。具足法相,德行纯厚。”羡那即以香、花、伎乐供养。供养已毕,即便过去。

  这时须菩提接着飞来,他变作七宝山,坐在琉璃窟中,身上放出种种色彩的光芒,照耀天地,来到此国。羡那问道:“是你师父吗?”回答说:“不是,是师父的弟子,名叫须菩提。多闻广智,悟解诸法空性第一。”于是就用花、香供养。供养完毕,即便过去。

  接着有分耨文陀尼子,变化出一千只金翅鸟王,金翅鸟王连身为座,头向四方伸出,口中含着各种珍宝,发哀和之音。又在众鸟身上安一大宝座,他坐在上面,从空中飘然而至。羡那问道:“是你师父吗?”回答说:“不是,是我同门师兄,名叫分耨文陀尼子,辩才善巧,人中第一。”即以花、香供养。供养完毕,即便过去。

  接着是佛的弟子优波离,化成千雁聚集联结在一起,口里发出和雅的鸣叫声,口中含着各种宝物,在空中飞翔。又在众雁身上安多宝座,放大光明,照耀四方,身坐其上,奔驰而来。羡那问道:“是你师父吗?”回答说:“不是,是师父的弟子,名叫优波离,众比丘中持戒第一。”羡那听后,于是就用花、香供养。供养完毕,即便过去。

  接着又有名叫二十亿的比丘,在空中变出两行树,以天蓝色琉璃作行走的道路,又用七宝夹在树的两边,各种妙宝镶嵌在路的两旁,他在中间行走,慢慢地飞到此国。羡那问道:“是你的师父吗?”答说:“不是,他是师父的弟子,名叫沙门二十亿,众比丘中精进第一。”于是就用花、香供养,供养完毕,即便过去。

  接着又有大劫宾宁,他变作七宝树,树上有种种花果,每棵树下都有七宝高座。他身处座上,大放光明,凌空飞至。羡那问道:“是你师父吗?”回答说:“不是,是佛的弟子,名叫劫宾宁,勇猛超凡,长得端正第一。”羡那听罢,欢喜供养花、香、伎乐。供养完毕,即便过去。

  又有佛的弟子名叫宾头卢埵阇,坐在宝莲花之上,项上佩戴日光,光芒万丈,照耀天地,在虚空中飞行来到此国。羡那问道:“是你师父吗?”回答说:“不是,是师父的弟子,叫宾头卢埵阇,善于入定,坐禅第一。”于是就用花、香供养。供养已毕,即便过去。

  接着罗睺罗从后面跟上来,自变其身为转轮王,千子七宝一应俱全,前呼后拥来到此国。羡那问道:“是你师父吗?”回答说:“不是,是佛的儿子,名叫罗睺罗。假设在家会统领四大洲,七宝自然而来,不用兵仗,四方自然降附归顺。如今舍弃王位,出家学道,成阿罗汉,六种神通清净,无所挂碍,所以现在他变化成这个样子。”羡那听罢,就用花、香供养,供养已毕,即便过去。

  这样五百位神足弟子各自显现的神通变化数不胜数。此时世尊知道所有弟子都已到达那个国家,于是大放光明,照耀天地,尽成金色。富那奇就对哥哥说:“现在世尊准备要来这里,所以先放光明,现出这般瑞兆。”当世尊从座上下来,双足踏地之时,天地六种震动。

  于是富那奇对哥哥说:“现在世尊刚从座上下来,足踏在地,所以天地大为震动。”当世尊走出精舍,站在外面。八大金刚分别站在八方,四大天王在前引路,帝释天带领欲界天人有百千万众侍卫在佛的左面,大梵天王与色界众天人无数大众侍卫在右面,弟子阿难站在佛的背后。佛为大众围绕,大放光明普照天地,升到虚空,飞向放钵国。

  中途遇到五百农夫正用千头牛拉犁耕田,这些牛看见佛乘空飞过,身上放出金光,普照天地,这些牛至心仰视世尊,生起虔诚的恭敬心,停在陇上不往前行。

  农夫们见牛仰头向上看,感到很奇怪。抬头一看,见到佛后,便纷纷下跪对佛说:“我们都想皈依,恳请如来怜悯,暂且下来开导、度化我们,永离生死轮回。”佛以悲心观察,知道他们可以度化,便从空中下来为他们宣说种种妙法。五百农夫心开意解,息灭二十亿炽盛的恶念,成为须陀洹,那些牛命终后都生在天界,众人皆大欢喜。

  然后如来又继续前行,走了不远,看见五百名童女在旷野中游戏,她们看见大地变为金色,抬头看有什么异相,正见佛于空中飞行。她们都心怀喜悦,合掌对佛说:“恳请天尊垂念怜悯,暂且给与济度。”佛知道她们因往昔的善行可以度化,就称其心愿,来到她们面前,随她们的接受能力,为她们宣说佛法。

  她们欢喜信受,心开意解,成为须陀洹。佛度化她们后,继续前行,又有五百仙人住在山野中,见到光明普照,大地变成金色,抬头看见如来与众人在空中飞行,心怀喜悦,敬心倍增,仰头对佛请求说:“恳请大圣暂劳神体度化我等,接受我们出家修道。”佛看他们的本生因缘,知道应可度化,便降在他们面前。

  他们请求作沙门,佛便准许,说了善来比丘,他们便成为沙门。应机为他们说法,使得他们心地清净开解,所有烦恼永尽,成为阿罗汉。于是跟在佛的后面,乘空而至放钵国。这时富那奇远远望见佛陀飞来,光照天地,大众围绕,就对他哥哥羡那说:“世尊及僧众现在才到来。”

   

  佛来到他们国家,羡那心中欢喜,即以香、花及各种伎乐来供养。供养完毕,一起来到会场。佛来到羡那的家中,如法就坐,羡那合家大小供设美味佳肴,羡那亲自端上澡水,恭敬地奉上饮食,佛接受了他的供养。

  食后洗漱,然后佛为他们举国上下,合家大小宣说妙法,羡那全家所有人得到了须陀洹果,有的得到二、三、四果,还有的发心趋向大乘,还有的住于不退转地。佛说法后,国中所有男女得到度化的数不胜数。

  阿难长跪合掌对佛说:“世尊!不知富那奇在过去世中做下什么样的恶行,以至出身下贱,成为他人的奴仆?又以什么样的福德值遇世尊而得到度化?”佛告诉阿难:“你想知道的话,仔细谛听,善加思惟,当为你宣说。”阿难答道:“是的,恳请世尊详细开示。”

  佛告诉阿难:“过去迦叶佛时,有一位长者,财富无量,为佛和僧众兴建寺庙,并以衣服、饮食、治病的医药等四事供养一切僧众,从不令有任何短缺。后来长者得病去世,他的一个儿子出家学道。他父亲去世后,寺庙的供养变得越来越少,僧众也散去了,那个寺庙变得荒废破败,没有僧人居住了。

  长者的儿子比丘努力招集施主、朋友,筹集钱财修补残坏处,又招回僧众,继续供养。当时有很多僧众住在他的寺庙中精勤修行,其中不乏证果之人。那位比丘负责僧团管理。当时有一位证得罗汉果的僧人,轮到他值日,打扫杂草、灰土后就堆积在院子中间,没有及时清除。

  当时这位比丘就恶心斥责道:‘今天这个比丘与奴仆没什么差别,虽然知道扫地,但不知道清除垃圾。’阿难应知,那时的管家比丘,就是现在的富那奇比丘。因他那时以恶心呵斥得道比丘,把他比做奴仆,由于这一句话,他在五百世中一直作奴仆。

  又因他修补寺庙、召集众人供养僧众,偿完罪业以后,才遇到我出世,得蒙度脱。今天这个国中受到度化的人都是往昔被劝说来作福的人,因为这样的果报,都得以度脱生死!”阿难等与会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附原经文:

  富那奇缘品第二十九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放钵国。有一长者。名昙摩羡。于彼国中。巨富第一。时长者妻。生一男儿。值出军征伐余国。因字其儿。号曰羡那。后复生儿。值王出军征讨得胜。复字其儿比耆陀羡那。二子长大。各为娶妻。

  尔时长者。遇疾困笃。数召诸医。瞻养其病。看视医师。甘饍尽供。医贪利养。欲遗残病。逆怀奸诈。更与余药。使病不瘥。时有一婢。供养长者。饮食汤药。恒知时宜。

  白长者言。从今以去。此诸医师。不足更唤。恶意相误。病更不瘥。今我自当。如前法度。随病所须。更莫唤医。婢便看养。长者得瘥。于是其婢。白长者言。大家。我看大家。瞻视供养。病得除瘥。唯当垂愍。赐我一愿。

  长者告曰。卿求何等。时婢便言。欲得大家与我共通。若不见违。当从我志。长者不逆。即遂其愿。交通已竟。便觉有身。时婢怀妊。十月已满。生一男儿。其愿满足。故因字其儿。名富那奇。

  端正福德。宜于钱财。善能估贩。种植治生。倍获盈利。所至到处。无有不吉。虽复禀受长者遗体。才艺智量。出过人表。然是厮贱婢使所生。不及儿次。名在奴例。

  尔时长者。复婴痼疾。困笃着床。将死不久。遗言殷勤。告其二子。吾设没后。慎勿分居。长者被病。虽服医药。不能救济。奄致命终。尔时二子。承用父教。共居一处。经历年载。值时有缘。欲至他国。贾作治生。各以家居妇儿。付嘱富那奇。为我看视斯等大小。及家余事。悉用相累。正尔别去。

  于时富那奇。即受其教。营理家事。时二兄子。数往其所。求索饮食及余所须。时富那奇。称给其意。随其所求。买索与之。卒值一日无钱持行。胜军小儿。白富那奇。我今饥渴。与我饮食。

  手中无钱。索食叵得。小儿瞋恚。往语其母。今富那奇。怀情不普。见伯父儿。随意给称。我从索食。独不见与。母闻儿言。恨心便生。云此婢子。敢怀偏心。

  胜军还家。其妇及儿忿心未息。具以上事。向胜军说。胜军闻之。倍怀愤怒。此婢子奴。敢违我教。薄贱我儿。吾当杀之。怀情已定。求兄分居。兄敬父敕。即时不可。

  胜军懊恼。数求不止。兄见意盛。察其所规。知弟怀恚。意不得已。即可其言。听各分居。弟以家财。一切所有。养生园宅。用作一分。以富那奇。用作一分。以此二分。恣兄取之。谓兄取财。规自取富那奇。而欲杀之。

  兄知胜军心害富那奇。慈心怜愍。取富那奇。空将妻子。单罄来出。依余家住。时富那奇。问其嫂曰。与我少钱。欲用买薪。兄嫂答曰。唯有五钱。即解用与。时富那奇。持此五钱。诣市买薪。见一束薪。卖索五钱。

  时富那奇。即买其薪。雇以五钱。寻见牛头栴檀香木在薪束中。意甚欢喜。持薪归家。取此香木。分为十段。值王夫人热病之极。当须牛头栴檀香木。摩以涂身以除其病。举国推觅求之叵得。

  即令国内。谁有香木一两。当与黄金千两。时富那奇。往应王募。持一小段。用奉王家。王如本令。偿千两金。如是展转。十段香木。悉皆售尽。得金万两。因用起居。园田舍宅。象马车乘。奴婢畜生。家业于是。丰富具足。过踰于前。合居数倍。

  尔时复有五百贾客。相与结要。欲入大海。唤富那奇。共为伴侣。富那白兄。求共采宝。兄即听之。给其所须。及伴往至大海。如意取宝。自重而还。

  来至中道崄难之处。众人咸见阎浮提内有三日现。怪问导师。今三日出。是何瑞应。导师答言。汝等当知。一是正日。二是鱼眼。其间白者。此是鱼齿。今水所投。黑冥之处。是鱼口也。最为可畏。我等今者。无复活路。临至鱼口。定计垂死。

  有一贤者。敬信佛道。告语众贾。唯当虔心称南无佛。三界德大。无过佛者。救厄赴急。矜济一切。最能覆护苦厄众生。唯佛神圣。愿救危险。济此诸人。毫牦之命。

  时摩竭鱼。闻称佛名。即还闭口。沉窜海底。众贾于是。安隐还国。时富那奇。取大金案。以诸妙宝摩尼珠等。庄累积满。奉兄羡那。长跪仰望。白大兄言。我已为兄。积畜财宝。舍宅所有一切具足。子孙七世。食用不尽。唯愿大兄。听我出家。

  羡那答曰。吾不相违。但卿少年。未达人伦。佛法要重。持之甚难。比更数年。乃可遂意。富那奇曰。大兄当知。人命无常。斯须难保。前在大海。值摩竭鱼。吸船趣口。命危垂死。蒙佛神恩。得济余命。唯念垂许。听在道次。兄即听之。

  时富那奇。与其五百采宝之众。咸以信心至舍卫国。到于佛所。礼敬问讯。因具白佛。求索出家。佛即许可。听使入道。赞言善来。便成沙门。

  佛为种种。苦切说法。五百比丘。心意开解。尽诸苦际。成阿罗汉。唯富那奇。结使深重。佛为说法。未能畅达。精诚困笃。始入初果。勤精修习。无有休懈。时诸比丘。安居日近。佛听各各随意安居。

  时富那奇。往白佛言。弟子欲往至放钵国安居三月。唯愿见听。于时世尊。告富那奇。彼国人恶。信邪倒见。汝今初学。于佛法中。未能具足佛法圣行。设为彼人见毁辱者。当奈之何。富那奇曰。设令被人极理毁辱。但莫见害。

  世尊又告。彼人极恶。设被害时。当复云何。富那奇曰。世尊当知。正使彼人毁辱加害。莫断我命。犹戢其恩。佛又告曰。汝往至彼。忽遭恶人。残害汝命。无益于汝。当如之何。富那奇言。世尊当知。一切万物。有形归无。彼若杀我。分受其死。

  于时世尊告富那奇。彼诸恶人。毁辱加害。及未断命。汝当瞋不。富那奇曰。不也世尊。正使彼人无根见谤。毁辱极世不轨之事。设加刀杖。打害次杀。复未残戮。临当断命。终不一念生起恚心。佛即赞言。善哉善哉。弟子所行。唯是为快。时富那奇。摄持衣钵。礼佛辞退。至放钵国。

  明日晨旦。入城乞食。至一大富婆罗门家。时婆罗门。见是比丘。即怀恶心。而来骂逐。比丘即往异家乞食。自其明日。续其舍乞食。时婆罗门。复挝打极手。比丘欢喜。颜色不变。时婆罗门。睹此比丘。见毁被害。苦困垂死。而无怨色。不生瞋恨。便自悔责。忏谢已过。

  时富那奇。于彼国中。勤修不懈。尽诸结使。心忽开解。获无漏证。安居已竟。便辞檀越。嘱及其兄。慎勿入海。大海中难甚多无数。兄之财宝。足用七世。嘱及已竟。还往佛所。稽首问讯。问讯讫竟。随意住止。

  时兄羡那。不惟其敕。有诸众贾。来归羡那。种种晓唤。共入大海。羡那不逆。即可共去。至海渚上。随意自重。唯有羡那。多取牛头栴檀香木。满船而还。龙性悭吝。惜其香木。即于道中。捉其船舫。

  举帆罗风。不能得过。一切众客。定计恐死。羡那一心。称富那奇。今遭苦厄。愿见拔济。时富那奇。在舍卫国祇洹精舍。坐禅思惟。遥以天耳。闻兄羡那。处在危厄。至心自陈。悲酸一心。称富那奇。富那奇。

  即以罗汉神足。犹如健夫屈伸臂顷。变身化作金翅鸟王。至于大海。恐蹙其龙。龙见鸟形。怖入海底。众贾于是。安隐还家。时富那奇。教化其兄。令为世尊立一小堂。覆堂材木纯以栴檀。其堂已成。教化其兄请佛。

  羡那答曰。请佛之宜。以何等物。能屈世尊。时富那奇。俱与其兄。办足供养。各持香炉。共登高楼。遥向祇洹。烧香归命佛及圣僧。唯愿明日。临顾鄙国。开悟愚朦盲冥众生。

  作愿已讫。香烟如意。乘虚往至世尊顶上。相结合聚。作一烟盖。后遥以水。洗世尊足。水亦从虚。犹如钗股。如意径到世尊足上。尔时阿难。睹见是事。怪而问佛。谁放烟水。

  佛告阿难。是富那奇罗汉比丘。于放钵国。劝兄羡那。请佛及僧。故放烟水。以为信请。因敕阿难。往至僧中。行筹告语神足比丘。明日悉来。往应羡那请。因现变化。以游彼国。阿难奉命。合僧行筹。有神足者。明当受请。时诸比丘。各各受筹。

  明日晨旦。僧作食人。名奇虔直奇。其人已得阿那含道。恒日供给一切众僧。结跏趺坐。身放光明。四出照曜。引作食具。瓢杓健支。百斛大釜。而随其后。乘虚飞行。趣向其国。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诸比丘。作食之人。故来相佐。办具饮食。于是羡那。即以华香妓乐供养。供养毕竟。即便过去。

  次后复有十六沙弥均提之等。各以神足。变作树林。采华采果。种种变现。演身光明。晃曜天地。凌虚继迈。骆驿而到。羡那复问。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斯诸人等。先前来者。乃是我等同师弟子。年始七岁。得罗汉道。诸漏永尽。神足纯备。今故先来采华具果。即以华香。具足供养。供养讫已。各各过去。

  次复耆年大阿罗汉。化作千龙。结身为座。头皆四出。雷吼震天。其诸龙口。悉雨七宝。复于其上。施大宝座。飞升虚空。身放光明。照曜天下。而来至国。羡那复问。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师弟子。名憍陈如。佛初得道。在鹿野苑。初转*轮。广度众生。斯等五人。最先受化。于弟子中。第一上首。神通具足。无所挂碍。羡那闻说。倍加恭敬。香华妓乐。悉以供养。供养已讫。即便过去。

  次后复有摩诃迦叶。化作七宝讲堂。七宝庄校。奋身光明。晃昱四布。往至其国。羡那见之。问富那奇。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师弟子。摩诃迦叶。清俭知足。常行头陀。愍诸厮贱。赈济贫乏。羡那即以香华妓乐。供养毕讫。即时过去。

  时舍利弗。次后乘千师子。槃身为座。头皆四出。口雨七宝。雷吼咆哮。震动天地。复于其上。敷大宝床。庄校严饰。而处其上。身出光明。普照四域。飞腾虚空。翱翔而至。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今乘来者。是师大弟子。广博大智。名舍利弗。羡那闻已。倍增欢喜。即以华香妓乐供养。供养讫已。即以过去。

  时大目连。寻后而发。化作千象。罗头四出。其诸象口。皆有六牙。其一牙头。有七浴池水。一一池中。有七莲华。其一华上。有七玉女。种种变现。其数无量。放大光明。感动四邻。复于其上。安置宝座。自坐其上。乘虚径至。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师弟子。名大目连。神足第一。德行纯备。羡那闻说。欢喜戴仰。香华妓乐。而以供养。供养已。即便过去。

  次后复有阿那律提。而自化作七宝浴池。浴池中。复生金色莲华。华茎皆是七宝合成。处其华上。结跏趺坐。项佩日光。照曜天下。光所照处。皆是金色。乘虚至国。羡那复问。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师弟子。阿那律提。于是大众。天眼第一。羡那闻之。欢喜恭敬。华香供养。即自过去。

  次后复有佛弟难陀。化作千马。驾七宝车。车上复有七宝大盖。放演光明。四出照曜。乘虚驰至。诣放钵国。羡那见之。问富那奇。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世尊弟。名曰难陀。众相具足。德行纯备。羡那即以香华妓乐。供养毕讫。即自过去。

  时须菩提。次后复来作七宝山。坐瑠璃窟。身放种种杂色光明。照曜天地。来至其国。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师弟子。名须菩提。广智多闻。解空第一。即以华香。供养毕讫。即自过去。

  次有分耨文陀尼子。化作一千迦楼罗王。结身为座。四向罗头。口含众宝。发哀和音。复于其上。施大宝座。而坐其上。乘虚来至。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我同师。名曰分耨文陀尼子。辩才应适。最为第一。即以华香。供养讫已。便自过去。

  次复弟子。名优波离。化作千雁聚身相结。头口出声。哀鸣相和。口含众宝。飞翔虚空。于其身上。敷众宝座。放大光明。照曜四远。身坐其上。驰奔来至。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师弟子。名优波离。于众比丘。持律第一。羡那闻已。即持华香。供养毕讫。即复过去。

  次后复有沙门二十亿。化作行树。于虚空中。以绀瑠璃。作经行道。复以七宝。夹树两边。种种妙宝。以界道侧。于中经行。渐至其国。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佛弟子。名曰沙门二十亿。于比丘中。精进第一。华香妓乐。供养毕讫。即便过去。

  次后复有大劫宾宁。化作七宝树。树上复有种种华果。树下皆有七宝高座。处其座上。放大光明。乘虚来至。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佛弟子。名劫宾宁。挺特勇猛。端正第一。羡那闻已。欢喜供养华香妓乐。供养已讫。即自过去。

  次有弟子名宾头卢埵阇。坐宝莲华。项佩日光。放千光明。晖赫天地。飞升虚空。来至其国。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师弟子。名宾头卢埵阇。善能入定。坐禅第一。即以香华。供养毕讫。即自过去。

  次罗睺罗。寻后趣引。自化其身。作转轮王。千子七宝。皆悉具足。导从前后。来至其国。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佛之子。名曰罗睺罗。设在家者。领四天下。七宝自至。兵仗不用。自然降附。今舍此位。出家学道。得阿罗汉。六通清彻。无所挂碍。今故变身。作是形位。羡那闻已。香华供养。即自过去。

  五百神足弟子。各各现变。不可称计。尔时世尊。知诸弟子尽适彼国。放大光明。照曜天地。普皆金色。时富那奇。语其兄曰。今者世尊。始欲发意而来至此。故先放光。作是瑞应。尔时世尊。始于座上。下足蹑地。应时天地。六反震动。

  时富那奇。语其兄曰。今者世尊。始于座上。下足蹑地。以是之故。天地大动。尔时世尊。始出精舍。住在于外。八金刚神。住于八面。时四天王。在前导道。时天帝释。从诸欲界天子百千万众。侍卫左面。大梵天王。与色界诸天无央数众。住在右面。弟子阿难。住在佛后。大众围绕。放演光明。照曜天地。飞升虚空。趣放钵国。

  于其中道。逢五百作人。以千具犁牛。垦治陇亩。诸牛见佛乘空而过。身放金色普照世界。诸牛至心。仰视世尊。心存笃敬。住陇不行。

  作人见牛仰向观瞻。惊怪所以。亦视见佛。即各跪白。咸兴归诚。唯愿如来。当见哀愍暂下开度。使离生死。佛以悲心。知其可度。即下为说种种妙法。五百作人。心意开悟。断二十亿洞然之恶。成须陀洹。时牛命终。尽生天上。普皆欢喜。

  于时如来。即复发引。到前未远。有五百童女。共游旷野。见地金色。仰视其变。见乘虚而行。咸怀欢喜。叉手白言。唯愿天尊。垂心矜愍。暂见济度。佛知其宿行。应可度化。即称所愿。往至其所。随应堪能。为说诸法。

  信受开解。成须陀洹。变感已竟。遂步而至。复有五百仙人。处在林泽。见光普照。地悉金色。仰睹如来与诸大众游行乘虚。心怀踊跃。敬心倍隆。仰请佛言。唯愿大圣。暂劳神形。因见过度。听在道次。佛睹其本缘。知之应度。寻下在前。

  求作沙门。佛即听之。善来比丘。便成沙门。因为说法。心净开解。诸漏永尽。成阿罗汉。随从佛后。乘空而至。时富那奇。遥见佛来。光曜天地。大众虚转。语兄羡那。世尊及众。今始来至。

  佛到其国。羡那欢喜。即以香华及众妓乐。供养毕讫。共至会所。佛至其舍。如法就坐。羡那合家。供办甘饍。自行澡水。敬意奉食。佛为哒嚫。

  食讫澡漱。为其举国合家大小。演说妙法。合家一切。得须陀洹。有具二道三四果者。复有发意趣大乘者。复有坚住不退地者。佛说法讫。举国男女。得度者众。不可称计。

  阿难长跪。叉手合掌。前白佛言。不审世尊。此富那奇。过去世中。作何恶行。为人下贱。属他为奴。复有何福遇佛得度。佛告阿难。欲知之者。明听善思。当为汝说。对曰唯然。愿具开示。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一长者。财富无数。为佛众僧。兴僧伽蓝。衣服饮食。病瘦医药。四事供办。供给一切。无有乏短。尔时长者遇疾命终。其后一儿出家学道。其父死后。佛图供具。皆悉转少。众僧罢散。其寺荒坏。无人住止。

  其儿比丘。勤力招合檀越知识。积聚钱财。修补缺落。复合众僧。还继供养。于时多众。住在其寺。勤精专修。具诸道者。时彼道人。作僧自在。时有罗汉道人。次知日直。扫除草土。积在中庭。不时除弃。

  于时比丘。恶心呵叱。今此比丘。如奴无异。虽知扫地。不能除弃。阿难当知。彼时比丘。大自在者。今富那奇比丘是也。由其恶心呵得道人。比之为奴。由此一言。五百世中。恒为奴身。

  复由兴立。劝合众人。供养众僧。偿罪已毕。复遭我世。蒙得过度。今此国中。受化之人。皆是往昔劝助之众。缘是果报。皆得度脱。阿难之等。及与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 贤愚因缘经白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贤愚经白话 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第二十八
下一篇:贤愚经白话 尼提度缘品第三十
 百年来中国因明学的研究概况(姚南强)
 杂阿含经选集 十一、业
 杂宝藏经白话 天女本以华散佛化成华盖缘第四十五
 贤愚经白话 梨耆弥七子缘品第三十三
 长部34经 十增经
 百喻经 92 小儿得欢喜丸喻
 四分律 初分之二
 勅修百丈清规 题解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6集
 唐高僧传 题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第三章﹕悌 Chapter Three﹕ ..[栏目: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爱的真谛[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二二二 小难提耶猿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九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由「入真言门住心品之余」中介绍十缘六句(上)[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正念与正知[栏目:雪歌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