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3

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

  在弘法过程中,经常有人问到:基督教不过一本《圣经》,而佛法则是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影响反而不如他们?原因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佛教的传播还停留在传统表现方式上,未能建构起令现代人耳目一新并乐于接受的模式。

  不少人学佛多年,依然不得要领。那么,怎样让大家在短时间内掌握佛法要领?学法又该遵循什么次第?每一步应该怎样操作?验证标准是什么?这都需要一个可以具体执行的规范。我们在弘法过程中,往往强调对机设教,这当然没错。问题是,如果师长不具备观察学人根机的能力,又怎么对机?怎么知道给予对方什么样的教化?所以在很多时候,这个对机并不是契合对方的根机进行指导,而是根据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根据自己的修行经验在谈。自己是念佛的,就告诉对方念佛最稳;自己是诵经的,就告诉对方诵经最好;自己是参禅的,就告诉对方参禅最快。信众只要多请教几个师父,往往就无所适从,莫衷一是了。所以,这种方式弹性太大,且没有一定之规,难以对教化效果有所保障。

  今天的社会,很注重各种标准,如企业管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我觉得,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尤其在当下这个善知识难遇的时代,特别需要一些能保证基本教化质量的规范。在这个规范的统摄下,才有能力进一步学习各种法门。基于这种认知,我在《汉传佛教的反思》之后,又发表了《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主要从解脱道和菩萨道的高度来看待整个佛教。

  佛法虽有众多的宗派、法门和经论,但不外乎解脱道和菩萨道。其中,都是以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为核心。首先从皈依开始起步,然后是正确发心和受持戒律。奠定基础之后,再掌握一宗正见,并通过止观将之落实到心行。这是一个适用于任何宗派的次第,就像电脑的操作平台那样,有了这个系统,所有软件都可以顺利运行。

  很多人以念佛为日常功课,觉得只要保定一句阿弥陀佛即可,不必再管其他。其实,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极其丰富,如果没有皈依、发心、正见为基础,我们对这句佛号的理解会非常肤浅。如果理解不到位,佛号对我们来说就只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这样的念,和念桌子板凳是不会有多少本质区别的。所以说,这句佛号能念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我们对它的理解达到什么程度。是单纯当做一句佛号,还是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果没有见的基础,是不容易把一句佛号念好,念得有深度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具体法门之前,应该对修学体系具有总体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掌握它的要素,知道哪些项目对修学是必不可少的;二是掌握它的次第,知道修学的先后顺序和彼此关系;三是掌握它的操作方式,知道怎样将书本中的法义落到实处;四是掌握考核标准,知道每个阶段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具足万法的自性
下一篇:心的训练——定
 佛教传统义解与现代学术之融合
 出了那一家,别再入了这一家
 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正念,使浮躁远离 一、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从药师如来的本愿探讨理想社会的建设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心学,在新时代
 向左转,向右转
 点亮心灯——浅谈《心经》的心理治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断烦恼的殊胜窍诀[栏目:达真堪布]
 漫说《中阿含》(卷一)~D 四、水喻经[栏目:界定法师]
 信心铭-禅解 第三章 息妄显真[栏目:达观法师]
 “深思法理之安忍”和“定思正法之安忍”有何异同?为什么对轻侮等不应生嗔恨?[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做甚么[栏目:觉世论丛]
 故道白云 73.隐藏的饭团[栏目:故道白云]
 大乘五蕴论讲记[栏目:智敏上师]
 以前有诵《金刚经》,现在的功课可以放下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如何开导误解佛教迷信的人?[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07-102住家过患.出家功德[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