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宝藏经白话 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缘第八十二
 
{返回 杂宝藏经白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0

  杂宝藏经白话: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缘第八十二

  【白话】

  那时,如来住在舍卫国,对(众多的)财物供养感到厌倦和担忧。有一片深广的树林,名叫贪庄严。(为了)逃避(种种)利养,(佛)就前往林中。树林里有座寺院,当时是一位名叫那弋(yì)迦的罗汉,在这座寺院里做住持。佛到了那片树林,到了之后的第三天有很多人拿着衣物前来供养(佛),林子里挤满了人。(佛)这样说道:“我不需要利养,而这些利养(却)总是跟随在我的身后。”

  有一万二千位比丘也来到那里。佛告诉比丘们说:“利养是个大祸害,能够制造障碍和困难。甚至罗汉也被利养所障碍”比丘问道:“能够制造什么障碍呢?”佛说:“利养的祸害,(足以)破坏皮、破坏肉、破坏骨、破坏髓。怎样是‘破坏’呢?(就是)破坏持戒的皮、禅定的肉、智慧的骨,(以及)微妙善心的髓。”(这)一万二千位比丘(听了佛的话),全都(只)留下三衣六物,在空闲寂静处(修行),不接受其它的物品。

  佛就赞叹说:“好啊,好啊!能行持在阿练若闲静清修的法!我的这个法,是少欲的法,不是多欲(的法);是知足的法,不是不知足(的法);是乐于寂静的法,不是乐于混乱喧闹的法;是精进的法,不是懈怠的法;是正念的法,不是邪念的法;是安定心的法,不是扰乱心的法;是智慧的法,不是愚痴的法。”

  那时,众位比丘听佛说完这话,都证得了阿罗汉果。众位比丘对佛说:“太少有了,世尊!”佛说:“不仅是现在(是这样),过去也是这样。从前,迦尸国有位宰相名叫夜叉。夜叉的儿子名叫夜儿达多,深刻地觉悟到世事无常,出家学习成仙之道。那些修仙的人有很多贪欲,都(会)争夺水果和(坐的)草。

  夜儿达多为了使这些人减少贪欲的缘故,舍去自己的软草,换取他们的硬草;舍弃这些甘甜的果实,换取他们酸涩的果子;舍去自己的新鲜果实,换取他们不新鲜的果实。这样舍、取果实完毕,当即证得了五种神通。一万二千仙人,看见他这样,就学习(他)少欲(知足),不再多求,也都(因此)证得五种神通。夜儿达多逐渐用(种种)善巧方法教化众位仙人,死后往生到不用处天[即无所有处天,无色界之第三天]。那时的(夜儿)达多就是我,那时的一万二千仙人,就是今天的一万二千比丘。”

  附原经文:

  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缘第八十二

  【经文】

  尔时如来。在舍卫国。厌患利养。有一深林。名贪庄严。逃避利养。往至林中。林中有寺。时一罗汉。名那弋迦。作此寺主。佛至彼林。到后日中。有诸人等。持衣供养。满于林中。作是言曰。我不用利养。而此利养常逐我后。

  有万二千比丘。亦至彼处。佛语诸比丘。利养者是大灾害。能作障难。乃至罗汉。亦为利养。之所障难。比丘问言。能作何障。佛言。利养之害。破皮破肉。破骨破髓。云何为破。破持戒之皮。禅定之肉。智慧之骨。微妙善心之髓。万二千比丘。齐畜三衣六物。作阿练若。不受余物。

  佛即赞叹。善哉善哉。能作阿练若法。我之此法.是少欲法。非是多欲。是知足法。非不知足。是乐静法。非乐愦闹。是精进法。非懈怠法。是正念法。非邪念法。是定心法。非乱心法。是智慧法。非愚痴法。

  时诸比丘。闻说此语。皆得阿罗汉。诸比丘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言。非适今日。过去亦尔。昔迦尸国。有辅相名曰夜叉。夜叉之子。名夜儿达多。深觉非常。出家学仙。诸仙多欲。皆诤果草。

  夜儿达多。为欲令彼。少欲之故。舍其软草。取彼鞕草。舍此甘果。取彼酢果。舍己新果。取他陈果。舍取果已。即得五通。万二千仙人。见其如此。便学少欲。不复多求。亦皆得五通。夜儿达多。渐作方便。教化诸仙。命终之后。生不用处。尔时达多。我身是也。尔时万二千仙人。今万二千比丘是也。


{返回 杂宝藏经白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宝藏经白话 佛在菩提树下魔王波旬欲来恼缘第八十一
下一篇:杂宝藏经白话 贼临被杀遥见佛欢喜而生天缘第八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二)
 杂宝藏经白话 二辅相馋构缘第三十一
 藏传因明学提纲
 白话药师经(陈利权 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编译)
 贤愚经白话 降六师缘品第十四
 杂宝藏经白话 大爱道施佛金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
 编序
 大乘大义章 7 第十章次问罗汉受决并答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栏目:人行道]
 什么是不往观听?[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杂宝藏经白话 长者夫妇造作浮图生天缘第四十七[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慈航路途 上篇 宁玛派传承的简介 殊胜内密三法[栏目:慈航路途]
 轮回转世的研究——生命永存的证据[栏目:轮回实证]
 关于《梁皇宝忏》的开示[栏目:宽见法师]
 禅修手册 立禅与卧禅[栏目:禅修手册]
 二○七 阿萨迦王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从起点开始活[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四三九 四门本生谭[栏目:第十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