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随西雁行
 
{返回 菩提洲·佛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69

心随西雁行 (上)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希阿荣博堪布!
顶礼十方诸佛及一切菩萨摩诃萨!

   默默关注菩提洲网站、观察上师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结缘了《次第花开》、《寂静之道》以及菩提洲这么好的书籍及网站,受益良多。本想着一定要亲自前往扎西持林拜访朝圣,在此之前,并没有想过联系打扰上师。

  2012年10月14日收看到上师开示的视频直播,急切的心情不可名状,每每看到上师亲切慈祥而充满智慧光芒的面容,眼底总是情不自禁地涌上泪水。想必是注定的因缘,如果不写下这些感受,也许会抱憾终身。

  我是一名普通的传媒行业从业人员,大学毕业两年,辗转流离在三个城市之间,换了两家单位。职场与命运的无常,加上外乡生活与生存的艰难,在今年下半年让我开始真正绝望,并彻底失去了人生目标。处于空白、混沌状态的我,再也看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感谢我的一位挚友,在这个时候像一盏明灯一样,让我尝试修心性,当自己的老师,并告诉我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老师。在这样的机缘下,我通过一些同事、文化人、演员、学者的传播,结识了菩提洲网站和上师。这是值得一生感恩的事。

  在《寂静之道》中上师曾说:“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不是我们能看见、能听见的东西。面对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状态,你都需要立即得出结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否则你就没有价值感、安全感。我们的信念、理想、价值观什么的往往被利用来强化自我、排斥他人。”读后犹如一股清泉流入心间,每一句教言,都字字珠玑,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各种价值观揉杂在一起的世界,依然遮掩不住其智慧和慈悲的光芒。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如果没有上师的引导,没有如此精确而智慧的开示,即使是被领进了这扇门,也很难仅仅凭借阅读只言片语就参悟透各种经论,更无法好好思索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在闻思修的过程中度过,乃至发心好好修行,最终解脱。

  两个月大时,我身患小儿麻痹症,初病时下半身全瘫,手术后方可行走,却依然在行动上有诸多不便。自幼随祖父在家中学习写字与绘画,五岁上学,上学后因不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在户外玩耍,加之性格内向,多遭同龄朋友的歧视与冷落。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我母亲有一个学生,每次看见我便捂着眼睛逃离,大叫着“妖怪啊!”。因为我腿不好,走路姿势奇怪,眼睛又是蓝色的,身上带着这么多与正常人不一样的东西,让我从小都在追求着一种同化。这直接影响了我后来的成长,包括报考大学专业和从业取向,都是以“正常人的选择”作为第一标准。我恨透了自己身上每一点特殊的属性,不愿意让他人的目光投向自己身上,哪怕是一秒,恨不得就地消失。我无法追溯到问题的根,没有内观,不能正视自己,过于在意外在形象,使我从小就很自卑,并一直在自我诋毁。

  上学期间没有从玩耍中体验过多少快乐,只有靠其他兴趣爱好弥补了这一空隙。因空间上的限制,大体上算乐观坚强的我爱上了读书、电影等。母亲是语文教师,非常支持我的兴趣爱好,给我买了大量书籍,我因此得以广泛地涉猎知识。当我以为有这些兴趣爱好的陪伴可以支撑我一生走下去的时候,却再次遇到了困难。

  我上学较早,17岁高中毕业考取大学,老师和父母都劝我留在海南本地就读,可正值叛逆期的我离家心切,高考的志愿全部填了外省学校。由于档案里写了身体原因,明明考了600多的高分,最后还是被重点高校一一拒之门外,来到位于湖南边境一个偏僻小镇的第二志愿的二本大学里。

  远离家乡,潮湿阴冷的气候,生性敏感不合群,紊乱的生活作息,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大学四年除了让我的心变得更加封闭,生活上变得更加困难以外,我的生活没有丝毫改变。当然,我幸运地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并凭借专业课的优势得到了留下读研的机会,可我放弃了。我无法将这样痛苦的生活再继续延续三年,更不幸的是,我患了严重的自闭症并伴有轻微的抑郁。

  在这期间,借助其他一些东西救赎自己,比如摇滚乐,电影,以及幻想主义文学作品等……自大二起我就没怎么去过教室,每天躲在宿舍里,避开人群,因为我害怕,害怕同龄人和与自己不相同的兴趣爱好及人生观,害怕他人的歧视和冷嘲热讽,害怕所有正面交流,越来越害怕无谓的伤害,心更加脆弱和敏感。而戴上耳机、闭上嘴,摇滚乐能让我的心暂时找到一块宁静的地方。或许是小情小调,虚伪的幻想和自我麻痹,但至少这些歌词所发出的呐喊,代表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感受。

  14岁的时候我就爱上了美国著名摇滚乐队“涅槃”(NIRVANA)。第一次听他们的歌,甚至歌手和乐队成员的照片都没有见过,仅仅听到了歌词:“这些能够打动你的东西,也能够打动任何一个心有痛苦的人。” 就引发了深切的共鸣。

  《哑巴》(Dumb)一歌里的“我不喜欢他们,但是我可以假装;太阳落山,但我还有灯光;白天结束了,不过玩得还算开心;我想装聋作哑,或许只想开心。”表达了主唱歌手柯本对用药物、对麻醉自我与世界表象抗争的心境。还比如《锂》(Lithium)里写到:“我如此快乐,因为今天,我已经找到我的朋友,他们就在我的脑袋里。”

  在这首歌里,他多次提到了“神”的意向:与自己为伴,将自己作为忠实的朋友。可惜歌词中充满的孤独与无助,也一并将他淹没;《保持本色》(Come as you are)一歌里:“保持现在的样子,保持一贯的作风,就似我想要你做的,就似个朋友,就似个朋友。我发誓,我没有枪,不,我没有枪。”真实表达了他既渴望与人交流又惧怕人际交往一直坚守着龟壳哲学的矛盾心情,敏感而脆弱。

  我曾觉得柯本在更多的歌里摒弃小我,将感情更多地投注于更广阔的世界中,极力用自身敏锐的感受去描绘周遭的苦难,去痛斥那些关于离异、孤儿、堕胎、贫穷、饥饿、歧视、非法交易等社会问题……“妈妈爸爸去看表演,把我留在乔爷爷那里,我抗议、我尖叫,说求求你,请不要丢下我,奶奶把我带回家吧,在那里能吃到晚饭,把马铃薯捣碎,不可能有材料,比咀嚼我的肉还美味,奶奶把我带回家吧!”“为了食物卖掉孩子,无论心情如何改变,春天又来了,繁荣的大地。”“波莉想要一块饼干,我觉得应该先让她下车,我想她应该要喝水,来扑灭嗓子里的火焰。”……

  这些歌词简单而真实,投射在我心底里,激荡出深沉的回音。不久,我在网站里认识了一群与我爱好或经历相似的朋友,有的成了我一生的挚友,但也有些朋友不幸因为痛苦患上了抑郁症。虽然他们大多采取了药物治疗,却终究无济于事,使这片天地再次变成了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地方。

  然而很可惜,我敬重并热爱的主唱科特• 柯本没有能将他的人文关怀走到底,1994年他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没能“涅槃”,因为现实太多的痛苦将他吞噬——内向的性格、自我、自卑、执着与幻想,一切弱点又被媒体强行曝光于大众的眼球之下……同样的痛苦感知,将我带进了同样一个世界。

心随西雁行 (中)

  闭上眼睛做梦,睁开眼睛去阅读,我将自己的心志寄托在一些文学绘画影视作品中。我虽飞翔穿梭于更多的空间与时间,体验着各种不同的境遇,然而却不能完整地代替我对自己的表达。我是谁?从哪里来?将来会去哪里?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像三座大山一样矗立在眼前。如同电影《搏击俱乐部》里说的那样:“你的工作不能代表你自己。你的银行账号不能代表你自己。你开的车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不能代表你。你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自然,兴趣和爱好不能代表我自己,他人倾诉不能代表我自己,任何标签和创作也不能代表我自己。

  了解我内心真实想法的老师们给予了我一些帮助,比如不苛求我去上课,通过邮件和笔试来判定我的成绩,结业时给我一个很高的分数。但尴尬也难免会突然降临:一次因为太久没去上课和迟到,从后门进教室时,老师当场和我拍了桌子,表示不从前门进,课就不让上。本身就自卑的我从此再也没有踏入这个教室。

  大学毕业后,父母为我担心,劝说我留在海南工作,甚至想让我呆在家里,以写作绘画等上天赋予我的某些特殊技能谋生,而我极为抵触,硬是一人来到上海。我太想过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想看看这个世界,独立地在一个城市生存。然而工作屡次出现变故,大多是因为裁员,虽然是外部条件导致,但我心里清楚:也绝脱不开自身的“因果”。

  外表温顺,行为也拘谨保守,与同事关系极为融洽,但是我从来没有想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的意愿常常是与我周遭的境况相违背的。我试图劝说周围的人不要急功近利,却常常遭到白眼;我想以善意的行为影响他人,却因性格过于隐忍内敛、直白,不懂技巧,不符合职位要求,无法适应职场规则。自己一直是在他人身上找原因,似乎一切都是别人不对。

  在第一份编剧工作因公司出现巨大变故需裁员而丢掉后,找第二份工时我没敢再涉足演艺行业,避重就轻地选择了互联网行业。我没能适应互联网企业节奏快的特点,对每天翻译外媒、发文章、发帖子这些琐碎的工作马上就厌倦了。

  公司发展快,工作量也随之增大,而我的效率却越来越低,原因是我固执地认为追求这些泡沫化、快餐主义的信息堆砌没有意义。经过多次与领导沟通,提出改进方案,却因为没有话语权,性格过于自闭,仍于事无补。

  后来我带着十几、二十个人兼职网络编辑工作,这些兼职编辑因不支付实际工资而效率低下,由于实在不想欺骗更多网友为网站义务做事,我只好自己揽活,闭门造车。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每天规定的KPI。工作受阻了,目标计划却仍未改变,时间一长便屡遭批评。工作上又不爱与同事过多抱怨,情绪没有地方宣泄,在无法忍受的压力下,既绝望又无助,我生病了。每个月都生一次大病,有时高烧至40度不退,只好不断请假。

  公司难以接受我不断请假的行为,同时不满我对“灌水”、“踩楼”、“争议话题”、“有奖活动”等为促进流量而采用极端手段的抵制,终于“劝”我离职。对自身优劣势未能正确地认知、一味想自己得不到他人肯定的“因”,造成了我今年八月底辞职的“果”。然而当我仔细回顾时却发现,这些挫折大多竟如此相同。

  而让我更后悔的是,在这种拧巴的工作生活状态下,我没有把佛法作为指导我病症的良药。

  我小时候身边接触不到信佛之人,也没有人向我传播佛学教义,唯一能与佛法联系起来的是小时候姑姑送我的一尊小小的玉佛像。在我10岁生日那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因大腿股骨断裂错位躺在床上做牵引恢复,这样的骨折已是第三次了,小儿麻痹症加上先天性骨质疏松,摔跤、骨折、手术成了我的家常便饭。而与身体感官上的痛感相比,令我更感害怕的是家人的担心,以及他们流露出的表情、神态。这是一种每时每刻都让我感到有罪的强大念头。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噩梦。梦的内容抽象无比,却令人毛骨悚然:我在爷爷家门外的小路上滚雪球,下坡的路,十分陡峭,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我追着那个巨大的雪球往下跑,但却永远也追不上,因为雪球滚的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环形,像一个旋涡,又像一个轮回,像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又像是一个熟悉的老朋友。种种视觉刺激包裹着我,雪渐渐变幻成了一些巨大的白色柱子横在我眼前,像杂草丛生,又像树影婆娑。一会儿,雪球的形状渐渐开始失真变形,一会变得巨大,让人畏惧,一会又变得细小,难以捕捉。它像虫子一样爬满了我的全身。这些细小、白色的“东西”,像雪花,纸片,又滚成了正方体、长方体、夹杂着泥土,变幻着各种形状,无休止地滚下去,周而复始,无法停止。于是我在梦中质问我的父母,想要解答这个谜团,他们却只是告诉我,一切都会好的,这又似乎是一种惯用的欺骗性的话语。

  因为这么多年了,一切都并没有好起来。我还是一样会摔跤,一样会骨折,一样让他们担惊受怕,让他们失望、难过、悲伤,而我自己却不能改变一丝一毫......

心随西雁行 (下)


  多年的孤独、混沌、没有归属感,似乎都在那一个晚上放大了,它让我感到了真正的恐惧。当年的我还小,并不知道这个梦所代表的意义,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这是一种单纯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来自于我的身体而是内心。惊醒之后,我开始寻找那尊玉的小佛像,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这么做。年纪尚小的我,仔细观看佛像,并开始每晚诚心祈祷。

  我并不知道为什么祈祷。怎么学习佛法,怎么皈依,怎么寻找上师。从10岁起至20岁的十年间,自己陆陆续续寻找、涉猎了不少佛学教典,但大都停在摄取知识的层面上。我不敢向他人讨教,因为母亲为了给我治腿曾到处求佛但多次被骗,以致她及家人后来对佛法有了一些误解和抵触。

  在生活最混沌不堪的一段时间,曾有朋友形容我“太散,所有思维和想法都像是碎片,无法拢到一起。”而我自以为深刻的,对于“真实”、“本色”的理解,无非只是过分地夸大痛苦的状态。拒绝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让我的思想拘泥于书本,而非这个大千世界的当下,那么入门又从何谈起。

  我一味地观察他人(比如我的父母、亲人、同学、老师、同事)对自己的看法,所做的永远是逃避,以身体为由的逃避,以性格为由的逃避,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逃避;一味放大自己的感官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逃避的核心是自己的心。相对我们有成见的心,事物的表象是永远变化着的、无常的。麻烦和苦难会变成各种形状来到你的面前。在一切无常面前,我们往往束手无策,痛苦绝望。我无法脱离痛苦,只是因为我没有觉察到苦的本质源于自己的内心。

  通过在网站学习《次第花开》、《寂静之道》等书籍后,我开始每天做功课,读法本,读经书,以生活中的事为契机反观内心来使自己成长。打开与人交流的心,重拾以前忽视的因缘,体验、感知和感恩帮助过我和伤害过我的人,珍惜父母和朋友……甚至在重新找新工作时,也把心态放平。人人是我师,每一天都在感悟着新鲜不同的世界,也让世界更容易接纳我。我想要的,并不仅仅是接纳与认同,而是认清自己,将心安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永远存放。

  每当一天结束时,我会禁不住思索,今天的病痛和挫折给我带来了什么?说没有痛苦,那是假话。我每一天都很痛苦。但我并不能去刻意地避免痛苦,宛如我不能避免每天走在大街上依然要承受无数异样的眼光。痛苦能带给我清醒,带给我包容。我的紧张,我的自省,无一例外都是来源于痛苦,如果没有痛苦,我或许一生都在盲目自得中虚度。

  以这样的心态面对生命,发现生命竟变得庄严、美丽起来。我并不觉得“苦行僧”这个词能给我多少力量,因为学佛越久,记忆中关于苦的回忆,甚至有些苦已转成了甜,悲变成了喜乐和自在。现在,我总怀念起在湘西度过的那四年最艰难的大学时光:舍友的嘲笑挖苦,老师的有色眼镜,人际关系的举步维艰,这些记忆都已经不再那么清晰了。而每次在食堂多帮我打一碟菜的阿姨,每次在宿舍门口主动帮我开小门方便我行走的保安师傅,每次在我下楼时静候在门口的流浪大白狗,这些重拾的记忆能让我更深地体会沱江旁的一草一木,体会沈从文的每一句诗文。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倘若没有痛苦和挫折,我又从哪里开始认识这世间呢?

  以正见指导下系统地学习,让我把重点放在心性的修习上。上师教言的智慧之光引领我的前行,我愿用一生来追随。我曾欣赏并挚爱的上海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在遭遇无常离世之前,曾经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大师 我们无家可归 拉住我们手吧

  让太阳热度烤化我们的浮华和我们的虚假

  大师 我们跟你回家 回到阿尔的麦垛边 谈谈诗歌和久已遗忘的理想

  诗是写给画家梵高的,说的是近在咫尺,但我们又可望而不可及的那片世界;而这首诗同时鼓励我继续拿起画笔,正视自己,回归理想,用欣喜、快乐和美丽去刻画我们所有的痛苦和苦难。

  三个月前我曾写下一篇标题为《回家》的文字,当时伤心欲绝,混沌无措,认为自己没有“家”。我家中三代人出身于军工企业,因工作调动南迁,从北至南,一直变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母亲父亲等,皆出生于中国的不同地方,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四川……我出生于湖北,而颠簸流离的生活并没有让我长时间停留于此,五岁又随母亲一同迁往海南。没有故乡,也没有“故乡”的概念,一门方言都不会说,无论走到哪里都被当成一个外乡人。而现在我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也终于找到了心灵上唯一可以依赖的家园。

  愿我永在上师慈悲的注视下,愿菩提心在我心中永住。

  祈愿希阿荣博上师长久住世!

弟子觉美旺姆
2012.12.13


{返回 菩提洲·佛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偶感
下一篇:浮生不可期
 水滴中的太阳
 归程
 上师智慧 破除五毒
 不枉今生
 一生之水
 修行札记——2010.1.15
 金刚上师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心愿
 师恩难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24.结论[栏目: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法句经讲记(二十五)[栏目:传道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