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不生气?
 
{返回 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6
  菩萨的行持中,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大悲心,一种利益他人之心;瞋恚,却是一种伤害他人的心。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害心,就是瞋恚,与瞋恚烦恼斗,是菩萨实修中最重要的一环。
  实修安忍,必须在瞋恚来的时候才能进行。没有瞋恚,就无从安忍。
  但是,要在生气的当下,遮止瞋恚,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然而,没有一种罪恶更胜于瞋恚,它又会对我们造成莫大的伤害,因此,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努力修安忍。
  如何让自己永远不生气?方法就是,实修瞋恚的对治品--安忍!
  没有任何实修更胜于对治瞋恚!因为,没有任何伤害,更大于瞋恚,能对治最大的伤害,就是最重要的实修。能断除瞋恚的,是安忍。因此,我们必须透过各种方式,让自己精进实修安忍。
  要学安忍,必须思惟瞋恚的过患。
*一瞋能摧毁千劫所积聚*
  《入行论》云:「一瞋能摧毁 千劫所积聚 施供善逝等 一切诸福善」
  一劫,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住」劫再分为「增劫」与「减劫」。佛仅出世于「减劫」。我们现正处于减劫之中,因其间有千佛出世,此劫又称「贤劫」。我们正值第四尊佛的时代。这样算下来,光是一劫,就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千劫,则像无尽之遥了。
  「一瞋能摧毁 千劫所积聚」,瞋恚摧毁善根的方式,很恐怖的。
  比较一下自己「想帮对方」与「瞋恨对方」的心理状态中,力道的差异。我们虽有助人的善心,然所行之善,多属略施小惠,例如给别人一点钱、一点帮忙…..为别人的心,顶多只有百分之一,甚至,有时是为了自己,才去帮助别人,遑论为了他人舍弃自己。
  不过,若瞋心一旦生起,为了自己,我们不仅会勇敢的舍弃对方,甚至是永远舍弃、连根铲掉!
  过去,我们虽「一直」努力造善根,但力道其实很轻,大概只有几「两」重!然而,当「为了我自己,我可以永远舍弃你」的瞋心一旦生起,力道却像几「吨」那样重。这种重量一丢下去,天秤另一边轻量的善根,就被弹走不见了!「千劫所积聚」是这个意思。
*瞋恚的坏处与安忍的好处*
《入行论》云:「若心执灼瞋 意即不寂静 喜乐亦难生 烦燥不成眠」
  瞋恚,会让内心不快乐;一生气,自己马上产生苦受,搅乱了内心的宁和。不仅是心,身的安乐,也不见了!
  生气会生病。即使不立刻生病,但疾病的大门已经敞开。气、血、循环等,生气时会阻塞、僵硬、闷住,呼吸不顺、不该呼气时呼、不该吸气时吸。生气时都会这样,病因从此开始。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过患,大家都有经验吧?
  《入行论》云:「瞋令亲友厌 虽施亦不依 若心有瞋恚 安乐不久住」
  一个爱生气的人,不仅自己不快乐,周围的人,即使必须仰仗他给予工作、薪水的仆人,也不会喜欢他。更坏一点的仆人,你对他生气,可能反被他杀害。
  我们常听人说:「虽然他帮了我很多忙,但是他脾气太差,没办法跟他相处在一起。」、「这个老师虽然很好,但是太爱生气、管学生太严,所以我们没去跟他学。」就是这种情形。
《入中论》云:「使色不美引非善 辨理非理慧被夺 不忍令速堕恶趣」
  人一生气,脸色立刻不好看,任谁看了,都不会喜欢。生气,不光让人暂时不美,渐渐地,会愈来愈丑。生气让他看别人都不美又不好,造了这种业,来世会让他生得很丑。
  丑不丑,其实就是看起来舒不舒服、喜不喜欢罢了。修安忍,对别人有慈爱心、有喜欢别人的心,如此,大家都会喜欢你,都会想多看你一眼。持续保持这样的心,展现出慈爱的面容,经年累月,即使愈来愈老,仍让人一看就喜欢。来生,自然会感得令人欢喜的身形。
  人一生气,智慧也不见了!智慧与善心在生气的当下,就像电脑当机,全当了!反之,修安忍,智慧会增长。把愈多的人放在心里,为他们着想,就会从很多的角度去看事情。因为要考虑的事情多了,智慧自然增长。
  例如,内心慈爱每一位众生,就会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替他着想,渐渐地,就有能力站在每一个人的立场去看事情,智慧也就增长了。来生,必定投生善趣。
  《入行论》云:「精劝灭瞋者 享乐之后世」
  安忍,不只能带来今生的安乐,也能带来后世的安乐。
  何谓「安忍」?当别人伤害你,你却打从心底不生气,全然接受,内心的宁和,丝毫不受干扰,甚至,还能生起慈爱之心,这才称之为修安忍。如果,对于伤害,内心其实很愤怒,只是隐而不说,不叫修安忍。
为什么会生气?
*生气的步骤*
  碰到不悦意的对境→ 以分别心增益它→ 生起痛苦的感受→ 内心错乱(即瞋恚)
  首先,必须遇到一个不悦意的对境(令人不喜的人事物),不悦意的事不一定都发生在敌人身上,有时父母、孩子也会让我们不高兴。
  接下来,于不悦意的对境,我们会以分别心去增益它(擅自增减对境应有的样子),或说,把错误的分别心加到这不悦意的情境,超过它本来应有的分量(非理作意)。
  此分别心生起后,令我们生起苦的感受,继而使内心错乱,即称为「瞋恚」。内心的苦受愈强,瞋恚的力道就愈强。
*平息瞋恚的秘诀*
  增益不悦意境的强弱,会影响到苦受的程度。因此,对于不悦意境,尽量消除妄想分别,使力道变小,十分重要。做得到的话,完全铲除不悦意境的感受,把不悦意的对境,视为悦意!如此一来,苦的感受,就能完全消除,从苦受而生的瞋恚,自然随之而去。
  事实上,的确是存在着让我们不欢喜的对境,但放着就好(不否定它)。因为,不欢喜的对境还不会太令我们生气,真正令我们生气的,其实是来自于自己擅自增益、添加的部份。
  所以,有时,只要去除擅自增益的部分,就能平息瞋恚。或者,能将不悦意的对境视为悦意,那么,不悦意境被增益的部份,当然发挥不了作用,如此,也能使瞋恚平息。
  要让瞋恚平息,最根本的道理就是「消除对不悦意境的增益」。消除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只要消除增益,不必转变不悦意境的体性;第二种作法,则是将不悦意境转化为悦意境。
  第二种作法,把不悦意境整个转化掉,那个被增益的部份,当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二种方式,作法虽不同,但根本的关键是一样的。
*追究生气的原因*
  或问:「为什么遇到不悦意境,我们会生气?」

「会生气」的我们,把「我是存在的、成立的」(我执)这一点看得太重要!因为我执存在,一遇到不悦意对境,就生气了。反之,这一点轻轻略过,碰到再大的不悦意境,也不会生气。
  「我执」,才是瞋恚、生气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所谓的「我」并不存在,就像枯木、铁,没有一个老是想着「我」的思考者,无论你对它做了什么,它都不会生气。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去除了内心的我执,无论遇到多么不悦意的对境,根本不会生气!
  阿罗汉与菩萨灭除瞋心的方法,并不相同。
  菩萨的作法是将不悦意的对境,改成悦意的对境;阿罗汉则不这么做,他们认为只要把增益的部份遮除就可以。不过,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对。有时,我们觉得不悦意的对境,对他们而言,却是悦意的。尤其是菩萨,他们运用慈悲心,将不悦意境转化为悦意境。这部份,只有菩萨做得到。
《入行论》云:「强行我不欲 或挠吾所欲 得此不乐食 瞋盛毁自他」
     「故当尽断除 瞋敌诸粮食 此敌唯害我 更无他余事」
  不快乐愈多,瞋恚就愈大。如此说来,不快乐,似乎是瞋恚的食物了。吃下愈多的不快乐,瞋恚的力道就愈大。
*瞋恚的食粮:苦受*
  因此,我们必须要消除瞋恚的食粮,即「苦受」。
  瞋恚这个敌人,所带来的伤害,无人能出其右。要消灭它,必须先灭除它生起的因(苦受)。我们要努力使苦受不生,苦受不滋长。
  或问:「为什么我要生起苦受?它不是只会让我不快乐吗?」
     「生起苦受,难道能帮助我?让我做到想做的事情?」
《入行论》云:「遭遇任何事 莫扰欢喜心 忧恼不济事 反失诸善行」
  事实上,苦受,只会令我生气,一生气,累积的善根,都被烧掉了,并且心相续中的善,也会损减。
  因此,无论遇到什么,就算是最坏的情况,都必须接受、面对。不欢喜、排斥,除了会扰乱我们的心,完全没什么助益。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修欢喜心。
  你会发现,此处对于「苦」的解释,非常不一样。「苦」,有时是指外在对境(苦境),有时是内心的感受(苦受)。做为瞋恚的因,「苦」指的是内心里苦苦的感觉。
  一般而言,虽然是由外在的苦境而引生内心的苦受,但我们仍然可以想办法不让苦受生起,相反地生起乐受。
《入行论》云:「若事尚可为 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 忧恼有何益」
  碰到不好的事情,如果生起苦受能帮助解决困难,那么,生起苦受再正当不过了。但事实上,苦受,完全无助于情况的改善!自己内心受苦,一点用处都没有!因此,面对苦境,千万不要不欢喜。
《入中论》云:「最初说我而执我 之言我所则着法 如水车转无自在」
  令人生气的对境,从何而来?
  首先,要有一个令人生贪的对境存在,例如自己喜欢的、想要成办的事情…等。如果有人阻碍或挡到我们获得想要的东西,自然会生瞋。使瞋生起的对境,就是我们所贪着的东西,一旦出现了阻扰者,内心会生起苦受,于是就生气了。
  因此,生贪的对境与生瞋的对境二者,先贪,后瞋。
          《取材于雪歌仁波切讲授《入行论20050828》》
 

{返回 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小乘说宗义者
下一篇:离苦得乐的追求,就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主要原因!
 十二缘起之因果关系
 当以执着心学佛时
 道次第的修学方式
 士夫的安乐
 醒世无常歌开示暨无常禅修
 思维在修行的过程真的很重要吗?
 佛宣说四圣谛的三个理由
 学习上士道,才能正确实修下中士道
 雪歌仁波切为我们打造的学佛蓝图
 奢摩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唐密的四种观法(持松法师)[栏目:唐密文集]
 慈度尼提[栏目:慈悲]
 如何念佛才能产生作用[栏目:仁焕法师]
 中国禅宗的振兴[栏目:陈兵教授]
 同体大悲[栏目:法藏法师]
 道场何在[栏目:其它]
 忍精、采铅、提点辨[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 概说“止、观”以对治为加行之表格[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20~29)[栏目:傅味琴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