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吾心忠告 6 以无教派见修(阐释以信修法及感迷失时坚守教法之重要)
 
{返回 敦珠法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6

006-以无教派见修

─ 阐释以信修法及感迷失时坚守教法之重要 ─

敦珠宁波车为僧俗传莲师七宝藏岩传法要时之开示

金刚兄姊各方聚集,请听余晋数言。吾藏人来自佛陀教法深植之土。故有谓吾等生自观世音菩萨之佛土,总多少了解佛法大意。然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之别乃在于曾否皈依佛、法、僧三宝。曾皈依者为佛教徒,反者非是。三宝之中,佛陀于黑暗中展现圣教之阳光,故为一切众生之导师及功德主。其开示无上佛法不可思议教授以度吾人往佛土及解脱。佛法为吾人之道。持佛法者闻之、弘之、修之,名为僧伽。此三宝具无上功德,吾人能依之在轮回苦中及下三道淂解脱,并得成就佛果常乐之可能,实须深存感恩。故当认识三宝并作皈依。

吾人以皈依而成佛教徒。而引导皈依之根本为信,故此信乃佛法之基。自始,诚信乃引领吾人作皈依;其让吾人同化、成自己一部份。无信则无皈依,无皈依则无法得三宝之加持。故此,当深信三宝,确信其为吾人可靠及恒常之依怙,当向其求护佑,完全倚靠之。吾人之信当如山之坚实不动,如海之无量无边。当常如是。若不坚定而只表面信之,只于顺境时作「皈依」,三宝之加持难以融入吾身。

总之,此世界曾有释尊说法,亦有密咒金刚乘。尤以西藏雪地,当感激一切诸佛及众生共善业,显密同时出现,如日升天。以吾人具大乘根器故,知无量如虚空众生无一非吾父母。知此时或彼时,彼等曾对吾等如今世父母般悉心照顾。故知吾人对此等父母均有责任,纵一摩尼咒(六字大明也),均当以其故而修。纵一顶礼,亦为其故而作。此为大乘之见与取向。

亦知吾等亦曾堕轮回及下三道之泥沼。然若吾愿只求一己得解决,而非为他得乐之正愿,则只为小乘见而非大乘。纵以求解脱作皈依,如此局限则只能步声闻缘觉之道。

皈依与发心──为众生故得觉悟之愿──为一切修法之先行根本。一切佛陀教法衍生之修持,实无显密之分。当感吾人共有之功德,佛法降临藏土。于藏王松赞干布时已出现,而于寂护、莲师及藏王赤松德真时弘开,至今保持未衰。故此,再以佛法含随类引导之种种法故,吾土保有整套教法。而经要曾多次以梵文译成藏文,故言旧译与新译派。于此二派中,更多不同支别,而其实则一也,彼等皆为佛陀之教法,皆为佛陀无谬之开示。故此一切各派,无论前弘后弘,若乎宁玛、噶举、萨迦或格鲁,皆只名相不同而已。其要皆为一种教法:佛陀之开示。以此故,纵因各各性向随一派修,绝不应谤他宗。若能随一己教派以诚信修,必为步佛法无谬之道。反之,若以偏见门户之见而修,以为一己修法方是正法,并谤他法,则为大过失。佛陀曾说,唯佛与佛能作他人之判断,无有别的。以此故,诸佛菩萨无处不在,勿批评他人。当反之,以清净心修汝慕之法。

如是,吾等藏人无一不懂摩尼,纵小孩亦然。无一不知佛法。此为甚奇。纵今吾等寄居海外,三宝仍在吾人心中,并无遗下。故当一心修持,将众多佛法收摄成一点。实无有可能修持各各诸法。无人能如是者,甚至不知如何为之!故如何将诸佛集于一为至要。释尊曾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此为佛之教也。

何谓恶?何谓黑业?恶者乃为害他。再者,如云不只今世不害他人,当莫作未来世伤害吾人自身之事(恶业之果)。又何谓善?此为良心、利他之愿。此即为菩提心。若具良心,具利他之愿,又若为自他寻利益,则为修善。善基于良心。吾人可诵皈依文,然若存恶念,则无意义也。如云:「若具善愿,一切根果均胜。若存恶愿,一切根果尽毁。」善愿、良心──吾人均恒常保持者。此即为佛法,并无别的。此中并无夸大或可推敲者。

今以三人以一小泥塔均得成佛之故事阐释此理。一人以对三宝之诚信作一泥塔。后一人见其置诸路旁,他以为如是外露或会被风雨所侵,以无他物故,脱下其履而盖之。第三人见佛塔竟为履所覆,以此为不敬和谬误,乃扔走此履。以履盖佛塔固然不对,然其动机至诚至善,其亦对三宝至信故,其行为善。故此三人均等成就。

佛说吾人当降伏自心。一切所信,或善或恶,心为作者。于自心深处,皆只求一事:乃为得乐,不欲有苦。然正因此索求,贪瞋痴三毒生,而所得者为苦。以此毒故,积集诸业而轮回无有出期。故一开始知善恶之念为至要。吾之觉醒为吾师。以觉醒考核何者善何者恶。善念生起时,当随之。恶念起时,止之。善念为乐之源。恶念为痛苦之源。此理甚为明显──从吾之经验即可知。当佛说地狱饿鬼时并非诳语。佛乃是实语者。

再者,一切吾人所礼敬供养者为助修者。佛法则于吾人心中,非于外求。故当常存善心。若如是者,即为拥有佛之教法。若能正修善、去恶、深信因果、敬信三宝,则永不作羞愧之事。不作未来生悔之业为至要。

弟子

黄毅英 恭译

 


{返回 敦珠法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吾心忠告 7 中有教导(与虚空王观世音仪轨有关连千佛灌顶时的开示)
下一篇:吾心忠告 5 宁玛教传派口耳传承(传授能熟脱甘露宁玛教传时之开示)
 吾心忠告 3-6 佛法简介 轮回与我执
 大圆满的开示(红教法王敦珠宁波车开示)
 吾心忠告 3-4 佛法简介 大圆满
 吾心忠告 5 宁玛教传派口耳传承(传授能熟脱甘露宁玛教传时之开示)..
 莲花心之庄严 金刚祈请文之释意
 吾心忠告 9 幸运者之心中宝
 第二世敦珠法王对烟毒的教言
 吾心忠告 6 以无教派见修(阐释以信修法及感迷失时坚守教法之重要)..
 敦珠法王 普巴金刚的开示
 吾心忠告 3-1 佛法简介 三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72.问曰:六波罗蜜中已说戒,今何以复说戒不净?[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我的慈悲主义(茗山法师)[栏目:四无量心]
 勤者得财,本分所有[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我过去遇到感情上的挫折,一直困扰着现在的心情,该怎样摆脱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E 1246经、1247经:在此二经中,佛陀以淘金、冶金的过程来譬喻修行..[栏目:界定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68-69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能为小事烦恼真幸福[栏目:花开见禅·一百个顿悟瞬间]
 十二、上师的恩典 哭泣的圣像[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静虑度及般若度[栏目:衮却格西]
 “过去心不可的、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什么意思?[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