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72.问曰:六波罗蜜中已说戒,今何以复说戒不净?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9

72.问曰:六波罗蜜中已说戒,今何以复说戒不净?

答曰:破戒法,是杀生等粗罪;戒不净是微细罪,不恼众生。如饮酒等,不入十不善道。复次,破五众戒,名为破戒,不破所受戒。常为三毒覆心,不忆念戒,回向天福,邪见持戒;如是名为戒不净。复次,若菩萨心远离四念处等三十七品、三解脱门、是名粗业。所以者何?此中心皆观实法,随涅槃,不随世间,若出四念处等法,心则散乱。譬如蛇行本性好曲,若入竹筒则直,出筒还曲。复次,若菩萨贪须陀洹果证,是为粗。如人闻佛说须陀洹果,不堕三恶道,尽无量苦,如五十由旬池水,余在者如一滴二滴,则生贪心。以其心不牢固,本求作佛,为众生。今为自身而欲取证,是为欺佛,亦负众生,是故名粗。譬如人请客,欲设饮食而竟不与,是则妄语负客;菩萨亦如是,初发心时作愿,我当作佛、度一切众生,而贪须陀洹,是则负一切众生。如贪须陀洹果,乃至贪辟支佛道,亦如是。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九十二}页709上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73.问曰:若尔者,毗尼中何以一比丘言,我知佛法义,受五欲不妨道,是比丘应诃乃至三不止,摈出?
下一篇:71.问曰:尸罗波罗蜜则总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所谓不饮酒,不过中食不杖加众生等。是事十善中不摄,何以但说十善?
 107.问曰:若行诸善法亦能至萨婆若,何以但说般若故得至?
 313.问曰:声闻法中,何以无此陀罗尼名,但大乘中有?
 130.问曰:般若波罗蜜无所有,无有一定法,云何四种人信受,不言非法?..
 50.问曰:菩萨若著心布施,有何等过而不名具足?著心布施,受者恩重?..
 296.问曰:三界中清净天多,何以故但念欲天?
 9.问曰:云何是念佛?
 333.问曰:何等是菩萨句义?
 224.问曰:诸有法种种细分别,人不解故有深,空无所有,以何为深?..
 381.问曰:何等是诸佛威仪?
 379.问曰:云何佛世界因缘不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萨垛除障法与曼茶罗两个法,是先观修金刚萨垛一段时间以后再修曼茶罗,还是两者可以同时修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戒的作用[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禅宗思想渊源 第二章 《起信论》与禅宗思想[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觉者的生涯 第十三章 如果一个人具有真正的荣誉,这种荣誉是不会被玷污的。[栏目:觉者的生涯]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