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看见开始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4

从看见开始

  一个菩萨,光有「我空」的智慧还不够,还要去学习「法空」的智慧——超越概念的局限。

  发愿要利益众生,但还有概念的束缚,是无法帮助众生的。所以一个菩萨要利益众生,就要不断突破自我概念的局限。

  当你还活在自己概念的局限中,只是用自己的想象加到对方身上——我期待你可以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先生期待太太,父母期待小孩......等等。通常你的概念给别人的期待,都是自我的想象,未必是他真正需要的东西。我听过很多亲子之间的问题,发现问题的症结点,大多是因为活在自己概念的局限中,无法满足对彼此的期待,也无法打开心去超越法执,做一些正向、开阔的沟通的时候,冲突就生起了。

  我们都戴着概念的眼镜在看待别人,那个人的一切跟你对于「好」的框框符合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人是好人。实际上,我们觉得好的,未必真的好;我们觉得糟的,也未必真的那么糟。

  当我们活在这样一个局限里面,我们真正爱的不是那一个人,我们真正爱的是自己的概念。为什么有一天你会想要和他分开呢?不是那个人真的变成什么样子,只不过是他的种种和你的框框不再符合,于是感觉不爱他了!这就是法执创造出来的感觉。

  对于一个菩萨来说,去利益众生的过程,有法执是不行的,因为这样的概念局限,会阻碍大悲心的生起。如果你想要走上修行的道路,想要实践菩萨道,要学习从看见自己概念的局限开始。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都是被折磨出来的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咒语真言
 与空相应的生活态度
 原来一直很圆满
 因为无我,所以无畏
 虔敬即为修行首
 叛逆的佛陀
 最好的礼物
 在智慧面前匍匐低头
 和智慧更接近
 解脱的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作为全球伦理基础的佛教伦理[栏目:魏德东教授]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七、认清我们的娑婆世界[栏目:陈义孝居士]
 造成无明的原因是什么?[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往生极乐世界,是不是一定要证悟空性智慧呢?带业往生,是否也要证悟空性?[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杂阿含经选集 十七、缘起法[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第一篇 理论 1.3.6 七菩提分[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论奘译观所缘释论之特征[栏目:吕澄居士]
 十二届:生活禅夏令营日记(罗玉生)[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A Motherless Son (Betrayal)[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如何理解空义?How to understand emptiness?[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