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看见开始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8

从看见开始

  一个菩萨,光有「我空」的智慧还不够,还要去学习「法空」的智慧——超越概念的局限。

  发愿要利益众生,但还有概念的束缚,是无法帮助众生的。所以一个菩萨要利益众生,就要不断突破自我概念的局限。

  当你还活在自己概念的局限中,只是用自己的想象加到对方身上——我期待你可以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先生期待太太,父母期待小孩......等等。通常你的概念给别人的期待,都是自我的想象,未必是他真正需要的东西。我听过很多亲子之间的问题,发现问题的症结点,大多是因为活在自己概念的局限中,无法满足对彼此的期待,也无法打开心去超越法执,做一些正向、开阔的沟通的时候,冲突就生起了。

  我们都戴着概念的眼镜在看待别人,那个人的一切跟你对于「好」的框框符合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人是好人。实际上,我们觉得好的,未必真的好;我们觉得糟的,也未必真的那么糟。

  当我们活在这样一个局限里面,我们真正爱的不是那一个人,我们真正爱的是自己的概念。为什么有一天你会想要和他分开呢?不是那个人真的变成什么样子,只不过是他的种种和你的框框不再符合,于是感觉不爱他了!这就是法执创造出来的感觉。

  对于一个菩萨来说,去利益众生的过程,有法执是不行的,因为这样的概念局限,会阻碍大悲心的生起。如果你想要走上修行的道路,想要实践菩萨道,要学习从看见自己概念的局限开始。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都是被折磨出来的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精进的欢喜
 法的功德
 从发愿到改变
 咒语真言
 证悟
 从哪里解脱?
 因为无我,所以无畏
 成熟的悲心
 安住安心
 用心生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二四)[栏目:杂阿含经]
 蒲团上的体验[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2 下[栏目:梦参法师]
 佛陀的启示 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谛 ── 苦的止息[栏目:罗侯罗·化普乐法师]
 近佛知见之法[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南峰山下[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一)[栏目:宽运法师]
 追求光明的人生[栏目:传喜法师]
 你在临终的时候放得下吗[栏目:达真堪布]
 开佛知见离垢清净[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