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李向平:假僧人兄弟的信仰刺激
 
{返回 佛教视野与观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6
李向平:假僧人兄弟的信仰刺激

  中国人的信仰很自由,同时也很私人化,我们也一直认为,信仰是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是私人的事情。换句话说,我们把信仰自由理解为仅仅是私人的事情了。然而,信仰表达并不仅仅局限于私人领域。
  近日北京出现的假僧人兄弟这一现象,虽然与佛教信仰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它从一开始就成为了媒体、公众关注的对象,同时也说明当代中国的佛教信仰,在“被承包”、假僧人盛行、佛教界打假的社会舆情之中,早已成为了一大公共事件。所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央视新闻评论中认为,北京的“僧人兄弟”的行为不仅冒犯了佛教界,而且也冒犯了整个社会。
  这对假僧人兄弟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广大佛教信徒的感情,诋毁了中国佛教的形象。可是,如何处置他们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仰难题。法律惩罚?至今还没有透露出他们有借助于佛教名义行骗的罪行。如同有人说的那样,这就是两个穿了黄袍子的光头,做了点儿吸引眼球的事情,貌似没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如果要判罪的话,他们的罪名是什么?仅仅因为剃着光头、穿着海青、搂着美女在宾馆?法理的基础又是什么?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他也装扮成一个官员,却没有以假官员身份去做坏事,法律也无法对其进行法律惩罚。但事先具有明文规定,如果非正式军人、警察身着军服或警服,自然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僧装本身是不与信仰发生直接关系的。然而,在屡禁不止的假僧人现象之中,的确包含有信仰表达的真问题。按照一般现象,中国人的佛教信仰习惯是,“自己心愿自己了,个人香火个人烧”,仅在功德与愿望之际,以个人方式表达信仰与情感。这种单一的线性信仰传统与习惯,不得不使这种信仰方式亦步亦趋地走向信仰的私人化。于是,在社会上的佛教信仰与僧寺的住持方式之间,似乎已经呈现了某种距离。假僧人兄弟事件正是说明了私人信仰的局限性。
  当代社会急剧的变迁,促使人们不得不把原来私人的信仰悄悄地转换成为公共的信仰,僧寺的住持不得不与社会上的佛教信仰构成频繁的互动关系。很多佛教信仰者甚至发出了“二宝信仰”的声音,仅仅信仰佛、法,而不信仰僧人。信佛不进庙,希望基于私人的信仰而走向对整个佛教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这些信仰者认为,如果是依人不依法,就会造成仅仅是对僧人、法师个人的信奉与供养。
  笔者非常赞同中国佛教协会新闻发言人的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对此事件进行严肃查处,以保护真正佛教僧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对此类事件进行深刻揭露和澄清,还给佛门一个清净。


{返回 佛教视野与观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魏德东:佛教界的抗争
下一篇:李向平:寺院经济是佛教影响社会的基本路径
 慈藏法师:加强佛教财物管理的戒律和佛制依据
 魏德东:夏令营在中国宗教红市中起决定作用
 王绍璠:日本企业精神的启示——禅文化如何成就经济强国
 雪漠:破不了执,修行只是暂时的骗骗自己
 坚刚:祈将东土三千界 尽种西方九品莲——浅论净土思想在当今社会存在的意..
 寺院经济不能经济寺院
 邓子美:人间佛教思潮有消沉的迹象吗?
 李利安:从三和到六和 从三心到众缘
 温金玉:建立现代僧制和清规是时代弘法任务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灵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部46经 法的受持大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八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准提法短篇开示[栏目:准提法门法要]
 将慈心融入生活[栏目:四无量心]
 蜜蜂入花园,鱼儿入水中[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罗侯罗(密行第一) 人间第一幸福儿[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每天该如何去修法?如何抓住修法的核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宝峰禅师的境界[栏目:黄夏年教授]
 唯识[栏目:黄忏华居士]
 为什么说要获得圆满之加持一定要具备普遍之信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