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七)获得暇满人身 当修法成办解脱
【内缘五自圆满中,直说具诸根支分与间接说生于人中。】
在内缘的五自圆满中,已经直接说明具备五根,并且间接说明生于人道。
【密缘直说具备信心恭敬,间接说信心对境生于中土,及信心之行为即是业际无倒二者。】
密缘具信心出离心时,也就是见解当中已经生于中土,并且信心之行为即业际无倒二者也已具备。
这样一来,三相圆满也就意味着十圆满、八闲暇同时圆满。反观自己现前在外缘之上,已经获得善知识的圆满摄受;内缘之中五根圆满;密缘之出离心和信心也已具备,说明我们已经圆满获得十八种珍宝人身。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总之,如《伏藏根本颂》曰:“常思维六道众生之数量,即知暇满难得。”如是所言。
相续修持之理趣,依外而观,六道中三恶趣众生数量最多,而三善道众生数量极为稀少,其因在于未能修持善法。若未修持善法,则难获得总相暇满难得,尤其十种圆满,今日之暇满人身亦由往昔修善而得,故应该思维:我今后无论如何必当修持善趣与解脱之因——白净善法!须当发誓。】
由于修善之人数量太少,因此六道众生中,恶趣的数量最多,而获得人身的数量则极为稀少。如今我们获得暇满人身,说明我们往昔从事了无量善法,现在善果成熟。为了不辜负自己往昔的努力,从今往后一定要继续行持善法,成办解脱。我们要长时间如是观想。
【依内言之,思维众生之痛苦而识暇满难得。】
从外在角度中思维六道众生的数量而知暇满难得,从内观的角度而言,则应思维众生之痛苦而识暇满难得。
【深陷苦苦、变苦、行苦而未能自在之一切众生,实无闲暇,其因在于未能舍弃罪业。若不断除罪业,则难以获得总相暇满,尤其闲暇圆满,故当思维:自今日起,无论如何我定要断除障碍善趣解脱之罪业!需当发誓。】
所谓“苦苦”,就如同三恶趣众生一般,前面的苦还没有消尽,后面的苦又接踵而至,苦与苦之间没有任何间歇。不仅地狱众生感受苦苦,人间众生也会感受。比如父亲去世的痛苦还没有消尽,又面临母亲去世的痛苦;拉肚子的痛苦还没有消尽,头疼病又开始了。虽然与地狱众生相比,这些都是小苦,但意义相同,都是苦苦。
“变苦”是指前面感受的虽然是一种快乐,但后面变成痛苦。不仅三善道中时时显现这样的痛苦,其他道中也同时具备。比如当下感觉很舒服,但第二念想到一件烦恼的事情时又变成一种痛苦。这样的痛苦在人间比比皆是。
当我们在享受快乐的时候就在造作痛苦之因,这就叫做行苦。三善道当中时时都存在行苦。
深陷三苦的众生没有闲暇修法,原因是没有断除恶业,因此要发誓舍弃罪业,并尽可能在平常的行为中断除一切恶业,行持善法。虽然我们现在讲解的是共同法,但若能铭记心中,对自己以后的修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依密言之,思维自身功德即知暇满难得。依此暇满所依人身,即能成办总相上中下三士夫之利益,尤其即生成佛。】
由于我们具有暇满人身,可以成办三士夫之利益:下士道获三善道;中士道独自获得涅槃果位;上士道可以获得佛果。
【是故,若未速速获取精要,则未来极难得此闲暇圆满,应思维:无论如何我定速速获取精要,须当发誓。此即为断除现世贪著之教言。】
从前面讲解的难得之因、难得之数和难得之喻三个角度就能知道,现在不加以精进修法,想要在未来获得十八种珍宝人身,恐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应发誓依此暇满人身精进修法,成办解脱。思维暇满人身可以断除现世一切贪著,因此要长时间观想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