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3、人事磨练与除习气的过程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0
3、人事磨练与除习气的过程

  ⑴、人事磨练

  学佛至见性以后,并非就算功行圆满,譬如枪法纯熟之后,正需破敌,假如遇敌而不抵抗,那末贼兵纵横,天下无太平之日。因此这时正需仗慧照的力量,逐步扫荡习气,并需借一切人事来锻炼打磨,因为种种烦恼皆我练心之处,种种艰巨,皆我练智练力之处,而且也只有在尘劳忧患之中,方能提高警惕,激发志气,正先哲所谓:“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在观心过程中,要坚毅奋发,自强不息,常与自己习气斗争,见(见惑)为我执,解而空之,情(思惑)为我爱,转而疏之,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常与自己逆,于有碍中忍得过,方能进功。当观而得力时,中途必将发生心思格外纷乱的现象,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闷,这是由于第八识中所含藏的过去许多习气种子,被功夫迫急而翻动出来,正是进步的时候,切勿怀疑,只要知道它是本空,不取不舍,沉着应付,(《圆觉经》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翻动愈烈,则去泥愈多,经过千百次的翻腾上下,自然证入不动。

  (选自《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⑵、除习气的过程
  实践佛法的过程,也就是降伏、断除烦惑习气的过程,习气除到怎样的程度,就是开发佛知佛见到了怎样程度。所谓习气,原是自心的虚妄作用,有善、恶、无记的三性,是由六尘缘影的妄心,数数熏习造作而成。我们现在既要断除烦恼习气,还得从烦恼习气上下手,躲避压制是绝对无用的;而且习气是往往随人事而发露,因此借一切顺逆人事来磨练,把病苦作良药,把患难作解脱,甚至“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历境验心,刻苦忍受,实是除习气的重要关键。二祖开悟以后,韬光混迹,或入酒肆,或习街谈,正是做这个除习气功夫。我们平时的习性,不论好坏善恶,凡是执著不舍,不易化除的,就是苦恼生死的根本,便应用大精进力、大忍耐力,常常与自己习气战斗,练个无住无着的功夫,由小战而大战,由小胜而大胜,学习再学习,深入又深入,才是成佛作祖的样子。《华严经》说:“善观诸法,慧根增长,勇猛精进,摧伏众魔,无量智慧,威光炽盛。”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除习气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功力愈深,习气翻腾出来也愈多,它常会忽然而来,突然兴起,如果不经过长久的努力磨练,督饬照顾,决不能一觉便直下顿消,必得用种种善巧方便,使它销落,这正是力量和功夫的问题。概括说来,除习气有下列的过程:一般人们终日烦恼妄想,认妄作真,总是坠入于主观的迷阵而不自知。一旦因痛苦而感觉,知妄想习气为害不浅,方肯修习佛法,来作对治。但在初修时,其意境必定是半信半疑,忽明忽昧,只有理解,没有事证,说戒则偏于事相,说定则执于死定,说慧则用禅门的口习,习气来时,仍无力和它相抗,正是“说时则有,用时则无”。经过专精地修习佛法,千百次的磨练、抵抗之后,意境逐步开朗,力量逐步充足,便能悟见自己本来的体性。这时便知一切是非、顺逆、美丑、憎爱等等,无非都是自心的虚妄分别作用,而能不随其流转,并逐步灭除自己的习气:由粗重转轻微;由长时转短时;由浓厚转平淡;由大事转小事;由勉强转自然;由无力转有力;由着意转不觉。总之,习气之根,已经拔松,不象过去的坚固执著。这样,再继续不断以般若扫除习气,定慧力便日益强盛,有沛然莫之能御的情况,对自己习气,能处处圆照,时时成觉,自性渐渐成为一浑然圆明的整体,寂寂然了无一念,却又活泼泼地不可思议,不必去着意收摄,自然能心不散乱,习气来时,一转就了不可得,无可捉摸,迷固捉不着,觉也摸不到,无动无静,非凡非圣,超然于思议之外,这正是所谓“圆觉”。
  修一切法门,离不开觉照,因心和境相接时,不照就不转,不转就不空,不空就不定,不定就不慧。在扫除习气过程中,觉照力量的进步,可分为下列几个层次:一、心起在前,觉照在后,且必须竭力提起;二、虽觉照在起心之后,但提起可不甚费力;三、起心时就能觉照,但还是略有先后;四、起心时,觉照也同时而起;五、觉照在前,心念在后,但也有时忘照;六、觉照能时时在前,但还是顾及觉照;(以上在用功地)七、不知有照,却未离照,明知有境,本来无碍;八、入于常寂常照的地步。我们可以考问自己,究竟到了那一种境界。

  (选自《怎样实践佛法》)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4、调息念佛的坐法
下一篇: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2、介绍净土念佛法门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1、诸方大德为徐老著作题词选
 《六祖坛经白话译义》序— 兼论六祖的禅宗思想体系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般若妙味——徐老对保定居士的开示..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3、般若为导 总持为法 净土为归——纪念..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七、《元音老人文集》序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5、徐恒志上师荼毗小记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九、徐恒志老人对部分居士的开示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懂得换个角度思考[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一三 世品[栏目:法句经]
 卷二 智慧 之 修行[栏目:静思、智慧、爱]
 《金刚经注解》十二[栏目:涤华禅师]
 三论宗的鼻祖(常耘法师)[栏目:三论宗文集]
 法华经讲演录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栏目:太虚法师]
 72、如果佛陀及三宝真的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为何寺院及佛像又会在战争及天灾中被毁呢?[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一寸光阴一寸金,劝君念佛早回心;直饶凤阁龙楼贵,难免鸡皮鹤发侵。[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八节 法眼宗与临济宗[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