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降魔的关键(3)
司卡史德对琼波浪觉说——
儿呀,你别怕那魔女,也别怕咒士们的诅咒。
因为只要你真的认知到大手印的净光,那些邪魔是奈何不了你的。那些玛姆女魔也罢,其他食肉夜叉也罢,他们还处在二元对立之中。当你的心也处于二元对立时,他们的邪术也许会起作用。因为他们的魔法基础是仇恨和妄心。当他们的妄心干扰了你的妄心时,你就有可能受到他们的控制。
而大手印的净光是真心的显现。
降魔的原理有两种:不究竟的降魔,是以暴制暴,以恶制恶,以力制力。当你的功力大过魔的功力时,降魔才会成功;另一种,是究竟的降魔,那便是用你的真心调伏魔的妄心。
大手印是后一种。
大手印行者有天然的降魔能力,当你真的恒处于真心时,你便是虚空,魔是找不到你的。别说魔,连阎罗王也找不到你。死神的绳索,能锁住力能拔山的英雄,能锁住倾城倾国的美人,但它能锁住虚空吗?大手印成就者,便如虚空般无执无舍,如大山般不动不摇,当你证得这净光时,无论遇到以任何形式示现的魔,他们都无法动摇你的心。相反,你的悲心和智慧却能磁化对方。这才是真正的降魔。
大手印分为三种:实相大手印、和合大手印和光明大手印。实相大手印属于显宗大手印,以修证诸法实相为主,由精研《中论》等经典而悟入;密宗大手印分为和合大手印和光明大手印。和合大手印依止手印而引生空乐,证得本觉,感受大乐光明。光明大手印是大手印顿入法,证悟的具德上师要是遇到上等根器的弟子,要是机缘成熟时,通过观上师本尊的微妙身相,便能立得证悟。
司卡史德说,大圆满见地高超,但只适合上等根器的人,要是不在实处着手,是很容易流于狂慧的。大手印则不然,它既是见地,又是法门,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相,它是能带领修行者觉悟的法门。上师说,觉悟的途径唯有实修,光听闻大手印是无法开悟的。不过,大手印是果地光明,只要净信,只要如法实修,证悟是必然的,就像生在帝王家的太子,无需勤奋地去耕织,却自然拥有富足的生活。同样,修持大手印的人,自然能得到内在增长之悟性的加持。
司卡史德教琼波浪觉抛弃自己以往学过的所有知识,她说知识和聪明与开悟无关,开悟离不开传承和实修。即使你学通五明,并研读过所有的经典,要是没有正确的传承和如法的修行,是不会成就的。
司卡史德说,大手印之“大”,涵括一切众生,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无论男女老少,所有众生都具备觉悟的潜能。“手印”二字,则是一个象征,它代表了佛陀的心印,如果你修持大手印,便不用再去修别的法门。因为大手印之中,已包括了一切法门的精要。它像满月那样圆满,像空气那样无处不在,像天空一样涵盖一切,像大山那样不可动摇。
大手印可分为三部分,“根”、“道”、“果”。
所谓根大手印,就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佛性,是指蕴藏在每个众生内的觉悟本性。这觉悟本性本自俱足,原始本然,无染无瑕,本初清净。但人的贪婪欲望,总能造成精神上的迷惑,就像如乌云弥漫了天空,无明总在障蔽人本有的清明觉性。六道轮回就是无明的产物。明白了根大手印,你就会具有三种信心:一是“明净之信”,相信你和上师、诸佛菩萨一样有一粒成佛的种子,此信心坚固而明朗,如大山一样不可动摇;二是“向往之信”,你既然有了跟诸佛一样的佛性和特质,你就会渴望跟他们一样,证得究竟智慧;三是“清净之信”,确信无数的行者已借着大手印修习,证得了无上佛果。
所谓道大手印,就是大手印的实际修习法门,要循序渐进,先修小乘的出离心、大乘的菩提心,再契入密乘。
司卡史德说,实相大手印的理论基础是《般若经》,包括广、中、略三种《般若经》,也就是《十万般若》、《二万四千般若》、《八千般若》等等。经中所显明诸法本性真空之理是实相大手印的理论基础。圣龙树菩萨说,离开般若性空学说,是找不到真正的解脱的。不管是大乘小乘,不管是唯识中观,更不论显宗密宗,要想得到真正的解脱,必须按照《般若经》的核心内容来指导观修,才能明白心的本来面目,终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大手印在不同的教派里有不同的名称,有的称“俱生合修”,有的称“大印”,有的称“实相”,有的称“能断法”,有的叫“大中观”,有的叫“宝盒”,等等。虽有诸多瓶子形态各异,但瓶中之酒,却总是不离那般若正见。
司卡史德说,世上的修炼方法非常多,但究其实质,归纳起来不过两种:
第一种是从见地入手,见上求修。就是先从心性入手,先得到空性正见,然后再修定;
另一种是修上求见,是先从修定入手,精修住心之法,来消除散乱,消除昏沉,安住掉举摇动之心,达到身心轻安。得定之后,再由止生观,观察诸法实相,得到觉悟。
以前,琼波浪觉修过的大圆满便是从见地入手,明白心性,但因他止力不够,那观也难以保任。于是,司卡史德就汲取了以前的教训,先教他禅定,修专注力,得定之后,再教他观察万法的本质,进而破除我执和法执。
司卡史德先教琼波浪觉七支坐法和九节佛风。因为琼波浪觉曾在本波有相当的禅修基础,他很容易就能进入状态。司卡史德先教他皈依发心,观想资粮田、历代上师、四续部佛、百部护法,等等。等皈依发心、观想供养之后,那资粮田便渐次融入皈依镜最中间的根本上师,上师由大变小,变成米粒般大小,自顶轮沿中脉进入头顶,融入心间的不坏明点。
司卡史德说,儿呀,此时此刻,你便是上师,上师便是你,你跟上师本尊是无二无别的。
你就在这样的定静之中,不要动摇。身不动摇,心也别动摇。你要不思过去,不念未来,安住于当下,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将世俗的痕迹存留在心中。对任何事物,也不要起分别之想,不要有任何希望,也不要有任何怀疑,更不要有任何欲望,你当观想你心中的上师跟你的自性无二无别,你就是我,我也是你。此外,所有的杂念都不要有。但要记住,你此刻的这种状态不是昏沉,也不是无记,不是什么都没有。记住,要是无念状态就是大手印的话,那么那些草木山石早就成佛了。
你不要堕入顽空,那种冷水泡石头似的顽空是没有意义的。那种正定不是昏迷,不是冬眠,不是无记无念的顽空。你不要压息那些念头。你的专注心应该系在你中脉中跟你的自性无二无别的上师身上,你观想上师心中的那个种子字,它朗然如灯丝。你系念于此,不动不摇,但同时,你要生起另一种智慧。你的另一种智慧要观察你是否如法,是否昏沉,是否散乱,是不是有了杂念,你的心是不是开始摇动。你的观察之心要像空中发现猎物的鹰隼一样,心的每一个变化都不要放过,你要跟踪它,监督它,观照它。
儿呀,你要用智慧之眼注意那观察的度,就是说,你的观察之眼不要过于强势,不要伤害你的止寂之心。当你的观察之眼过于强势时,你的止寂之心就可能动摇。二者的关系很是微妙,过犹不及,它很像弦乐器上的那根弦,太紧了,有可能断;过松了,却弹不出音。你要时时提起那智慧观照的正念。说是那样,你的止力和观力要大致相当,专注于你心中的上师身上,那是一种非常清明的入定状态。当然,有时,那观的力要小于那止的力,你只要时不时地提起那观的正念即可。这时,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此刻的观修,其实是一种非常明亮的状态,就是你心中的上师不要模糊,不要昏暗,要非常清楚,你同时要观察你是不是麻木了,是不是生起了分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