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4、调息念佛的坐法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0

  4、调息念佛的坐法

  我们平时的心念,顷刻千里,最难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于无从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中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实是收摄万念,最易下手,最为稳妥的一种方法。这一法门,以深信、切愿来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为纲要,不但下手简易,随时随地提起就是,便于任何人的学习,而且即浅即深,能圆摄一切法门。若能至诚恳切,蓦直念去,不管妄想纷飞,我只全身靠倒,一念提起则一念觉,念念提起则念念觉,久久纯熟,自能使烦恼妄想,潜移默化。所以彻悟禅师说:“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子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假使我们能这样念得一句弥陀熟,自然生时远离热恼,死后迳生安养,不离当念,得大法乐,真是我们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导,苦海的明灯!所以大乘经典随处赞扬,祖师大德苦心提倡。
  念佛功夫本来要在一切时一切处,抖擞精神,念兹在兹,假使悠悠忽忽,实难得念佛的实益。为了使念力容易纯熟,在坐中调息念佛,实是一个善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静坐时,心中跟随自己鼻端的呼吸,来默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可在吸时念“阿弥,”呼时念“陀佛”;或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念时的快慢,可随呼吸的长短,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这样在坐中万缘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就随之而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持久练习,心相愈来愈静,气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号仍绵绵密密,不散乱,不昏沉,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楞严经》也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样的静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现前,同时,因调息之故,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轻健。此外,若用数息念佛的方法(即一呼一吸,念佛号一句,随默数一,这样连续数至十,再从一数起;或连续数至一百,再从头数起)也是可以的,可随各人的情况相宜而行。
  净土宗有十念法门,即连声念佛,尽一口气为一念,正是借气束心的作用。唐飞锡法师在《念佛三昧宝王论》中,对随息念佛,更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琲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寐,念佛而寝,觉即续之。”这正是调息念佛的宝贵指示。

  (选自《静坐入门》)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5、念佛与止观
下一篇: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3、人事磨练与除习气的过程
 观心、念佛、人事磨炼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二、更好地为觉悟事业服务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3、般若为导 总持为法 净土为归——纪念..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九、妙音花絮——徐恒志居士电话开示..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8、追忆恒公阿阇梨上师与心密些许事..
 佛教的形成、教理和 人生价值观
 涵芬集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
 有关佛性答问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9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七十三[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佛教高僧大德禁绝食色二欲,是否违反人性?且为了健康与营养人应吃荤。[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