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真正的平静在我们内心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7
真正的平静在我们内心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佛陀说,真正的平静并不远--它就在我们的内心!但我们却长久忽视它。人们渴望获得平静,却始终感到迷妄和不安。他们一直对自己缺乏信心,且无法从修行中获得满足。犹如我们离家四处旅行,只要还未回家,就不会感到满足,而仍有未完成的事需要费心。这是因为旅程还未结束,我们尚未到达最后的目的地。

  所有比丘与沙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平静。当我年轻时,四处寻找它,无论到哪里都无法满足。我进入森林行脚,参访各位老师聆听开示,都无法从中获得满足。

  为何会如此?我们在极少接触色、声、香、味的环境寻找平静,相信安静地生活能令我们满意。但事实上,若我们在不受干扰的地方,非常安静地生活,能生起智慧吗?我们能觉知到什么?仔细想想,若眼不见色,那会是什么情况?若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无触受,那会是什么情况?那情况就如盲聋之人,鼻子与舌头失灵,且身体完全麻痹失去知觉。那里有任何东西存在吗?然而人们却还固执地认为,只要到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地方,就能找到平静。

  放下不是什么都不做

  当我还是个年轻比丘,刚开始修行时,坐禅会受到声音的干扰,我自问:"该怎么做才能让心平静下来?"于是我拿了一些蜜蜡将耳朵塞起来,如此就听不到任何声音,只剩下嗡嗡嗡的残响。我以为那样会比较平静,但并非如此,所有的思考与迷妄根本不是从耳朵生起,而是从心生起,那才是找寻平静的地方。

  换句话说,无论待在哪里,你都不想做任何事,因为那会妨碍修行。你不想扫地或做任何工作,只想坐着不动来寻找平静。老师要求你帮忙做些杂务或日常执事,你并不用心,因为觉得那些都只是外在的事。

  我有个弟子,他真的很努力放下以追求平静。我曾教导要放下,他认为只要放下一切事物,便可获得平静。从来这里的那天起,他就不想做任何事,即使大风吹走他茅棚的半边屋顶,他也丝毫不在意。他认为那只是外在的事,因此不想费心去修理,当阳光或雨滴从一边洒进来时,他就挪到另一边去。他唯一关心的是让心平静,其他的事都只会让他分心。

  有天我经过那里,看见倾颓的屋顶。"咦?这是谁的茅棚?"我问。有人告诉我是他的,我心想:"嗯。奇怪。"因此便找他谈话,对他解释许多事,如"屋舍仪法"(sensanavatta)--比丘对住处的相关义务。"我们必须有个住处,且必须照顾它。放下并非如此,它不是要逃避我们的责任,那是愚蠢的行为。雨从这边下来,你就移到另一边,阳光照进来时,你又再移回这边,为什么要这样?你为什么不干脆连那里也放下?"我在这上面为他上了颇长的一课。

  当我结束时,他说:"哦!隆波!有时你教我执著,有时又教我放下,不晓得你到底要我怎么做。甚至当屋顶塌了,我都能放下到这种程度,你还是说这样不对。可是你教我们要放下啊!我不知道你还指望我怎么做。"

  有些人就是可以如此愚蠢!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每件事物皆可用来修行
下一篇:若无智慧,善也会变成恶
 智者自知
 保持离欲心,正确地了解戒律
 死背所有的戒律是不可能的
 不知戒条就难免违犯
 一直逃避,智慧无从生起
 修行正念和正知将能生出善戒
 阿姜查强调修行的实用性
 看见轮回过患,行为更有智慧
 不了解戒律,修行不会有结果
 修行就是要看见本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识札记 阿赖耶识浅说[栏目:惟贤法师]
 临终梦见,冤家索命[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十二 别释《中论》名题门[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别小看这些事 Do Not Dismiss These Rules as Insignificant[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第一部 清净见[栏目:西藏医心术]
 温玉成[栏目:当代佛教学者]
 辩中边论卷下[栏目:世亲菩萨]
 法句经要义[栏目:陈燕珠居士]
 印光大师说故事 93、随缘修习 助念得生[栏目:灵岩故事]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味疏[栏目:谛闲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