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拥有一颗忘我的心
 
{返回 延参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5

拥有一颗忘我的心

  无我观是佛教不共外道的根本特征,也是佛教思想中趣向究竟解脱的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无我的法义是无上甚深的微妙之法,也是难为人明了的。当我们专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达到一种废寝忘食的地步,似乎忘记自己是谁,只是一味地沉浸在事情中,我们可能就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可是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上我们又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更轻松,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宁静与舒心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忘我的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要想活得洒脱自然,我们则应该内心坚持自己的秉性不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也不与大自然的法则相对抗,应保持一种通达和顺应的态度。这其实就是一种忘我的境界,把自己完全放在这个世界上依着自己的秉性去生活,无所顾忌,简单的生活简单过。面对外在世界的纷纷扰扰用的是一颗平静安定的心去对待,似乎这个世界就在自己心理的掌控之下,自己又何必在乎那么多呢,还需要为了名利钱财去争夺吗?
  古人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形容人生的三种境界。其实用它来形容要达到忘我的三种境界未尝不可。独上高楼保持秉性不同流合污,为此变得消瘦憔悴也不后悔,当众人都仰慕他的超凡脱俗时,他又悄然隐去,这是何等的洒脱和倜傥,似乎生活就是这样随意自如,自己完全可以放空一切忘情、忘我的生活在其中。
  拥有一颗忘我的心就可以把我们心中很多杂念逐渐排除,让我们心里那个内化的依据能够有所秉持,而在外在方面,小心谨慎,“行莫若就,心莫若和”,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在外在上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把每一个当下活得更好,会把人生整个的流光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走过,少了很多纷争,少了很多矛盾,而我们最后会获得一个圆融的、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


{返回 延参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会对生活表白
下一篇:路悠悠 心何在
 一份闲心自知足
 钻石与人生
 禅门桃花林黛玉
 别说狭隘不算什么
 包容是一种觉悟
 人生难得几回囧
 轮回是一条平静地河
 2012伦敦奥运 不妨淡然看
 爱从未停止
 不要让善良无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想方设法[栏目:情:日本妙语和尚佛理随想集·高田好胤]
 法华特论 第十四 提婆达多授记品---见宝塔品(中)[栏目:冯达庵居士]
 拥护佛教整理委员会[栏目:巨赞法师]
 佛化长青手册 缘起[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宁玛巴本尊生起教授[栏目:经论著作]
 格萨尔王传 第10回 赛马途中屡降妖魔金座前面再论英雄[栏目:格萨尔王]
 福德日记12月7日─认识转经轮法门(上)[栏目:福德日记]
 论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栏目:佛教与教育]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相应31经 不曾听过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