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宁玛巴本尊生起教授
嘉初仁波切传授
{返回 经论著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9283

宁玛巴本尊生起教授
——无二双运明穗要解

嘉初仁波切传授

 

          目录
序言.......................................1
嘉初仁波切简介....................................3

正文
第一节  总论.......................................5
第二节  共同加行.............................. 13
第三节  不共加行..............................29
第四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初分.........39
第五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中分......... 89
第六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后分.........113
第七节  正行后得瑜伽修法..................117
第八节  结行....................................119

附录
敦珠法王对六中有的开示.........123


序  言

 

      众所周知,密宗(金刚乘)在皈依时所作为四皈依,即皈依上师,佛,法,僧:而从内在密义上讲,则为皈依上师,本尊,空行及护法。其中上师为佛,法,僧三宝总集,是为成就之源,任何密乘弟子所得成就均为上师加持所赐:本尊则为成就之本,因密宗又称真言乘,持诵真言密咒为修行根本方便,而在持诵经咒时均需观想佛菩萨,密宗弟子终生修持与自己因缘相应之某菩萨或佛(例如观音或文殊菩萨),依靠于彼,由彼佑护加持,念念不忘,一心依持,是为本尊。空行,护法则为修行的增上助缘,帮助密宗弟子遣除障碍,修法清净。

      本尊观则是密法中修观之一种,观想自己变成本尊,生起佛慢,与本尊无二无别,故弟子可证得与本尊无二之果位,具有与本尊无二之智慧能力。这一观想的基础在于众生皆具佛性,与佛陀本来无二,终究成佛的大乘见地而付诸于实际的修行方便。密宗之佛菩萨,不是一味的显现和平及慈爱的相貌,亦有显现忿怒,威猛之像者;其理由是降伏一切诸魔障故,而有此种表法及示现,故本尊又分为寂静,忿怒两种。由此可见,本尊修法对于密宗弟子的重要。

    宁玛巴在众多密宗弟子的心目中常以为唯以修持大圆满法为成就法门,并不知在本尊生起次第修法上宁玛巴也有殊胜见地,更无法了知生,圆二次第与大圆满法的正确关系。本书为宁玛巴大德嘉初仁波切依据噶陀且旺卓珠仁波切所造的《生起次第仪轨修法共释——无二双运明穗》而开示的一套完整的宁玛本尊生起次第修法,在书中,嘉初仁波切对生起次第观修中的各种问题如建立护轮,加持供品,身印瑜伽,语诵瑜伽,光明瑜伽,中间修法,寂忿坛城,真言,食子一等均有详尽开示,对修行者而言,实为弥足珍贵的精要法本;对普通读者而言,也是了解宁玛传承修法的最佳途径。

    “于金刚乘行者而言,先决的条件是要对甚深之教授具有正确的知见,以用于生起次第的修持中。”


——嘉初仁波切

 

嘉初仁波切简介

    嘉初仁波切又称为白玉嘉初。在1923年,藏历木牛年出生于四川一个神圣的家庭里。八岁时被蒋扬钦哲罗卓仁波切认证为其前世的转世灵童,其前世是宁玛巴六大寺庙中白玉传承的一位终身闭关的大成就者。

    此后他就一直跟随他的根本上师,敦珠法王的五位化身中的事业化身--那措朗卓活佛一起学习修行,并作多年的闭关独修。在另一个因缘下,他还从白玉传承的法主白玉绸出仁波切处直接得到灌顶传承,白玉绸出仁波切是现今白玉以及宁玛巴的领袖贝诺法王的根本上师。在他前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跟随这些伟大的上师,努力学习和修持重要传承和成就密法。

    后嘉初仁波切被敦珠法王与十六世DB法王选中作为首批移居加拿大的藏胞的传法上师,于1972年抵达北美,此后便一直在北美传法,并于1976年起正式作为敦珠法王访问西方时的代表。

    他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建立了多个“智藏中心”,更在加州和俄勒冈州州界的山中建立了一所闭关中心,此中心曾由敦珠法王加持并多次迎请接待高僧大德,如贝诺法王便曾两次于此灌顶传法。嘉初仁波切几十年来于世界各地弘传佛法,擅以简明的语言诠释深奥的金刚乘密法,著作等身,是宁玛巴深受弟子爱戴和敬仰的大德,祈请上师之加持使得读此书的具缘信众早证真如。

 

第一节  总论

    首先我们必须明了,接受佛法有三类发心,我们的发心可能是善,恶或仅是非善非恶,混沌愚蒙的无记心。这其中恶的发心和无记的发心必须去除,但我们先要认识它们才能把它们消除,在未能认识此二者之前是无法加以断除的。要知道任何世间的愿求,欲望都是不善的,如为追求非心灵的利益而听法等均是不善之念。总之这些借身语意所显的恶行皆应断除。

    一切恶业皆由十不善所构成,在十不善中,属于身业的是杀生,偷盗及邪淫三种;属于语业的是妄语,恶口,两舌(说闲话,搬弄是非)及绮语四种;属于意业的是贪,嗔及邪见三种。若要明了这些不善业是如何积习造业的就要通过学习佛法中关于因果的教授。

    无记心是一种不善的混沌无知心态,虽然此心未必是恶,但你只是处于一种愚昧的状态中闻法,就如同跟着主人的小狗一般,以这种态度,你决难于所学的事情中获得任何帮助和加持,因为你没有真实的觉得需要或通过正确的发心去走出第一步,因此长养善愿发心是取得清净佛法教授的基本条件。

    依大乘佛教而言,正确贤善的发心乃是自利利他,也就是要求行者要一心长养十善(即对应十不善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生邪见)及一切善行并为利益自己和所有众生而求取无上正等正觉即成就佛果。不论你为佛教哪一宗派的弟子,紧记为自己及一切有情而生起及长养闻,思,修的愿欲发心都是最重要的。

    加行是行者日常的基本修持,这些修持是从转心向道的四种思维起修,这一观修涵括了小乘佛法的心要。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修法,供曼达则是属于大乘行:上师瑜伽则为金刚乘密法。

    九乘次第的一切佛法皆摄于此三乘的加行修法之中。加行是极为重要和深奥的修持,它同时体现了三乘之法,由于三乘均有关联,故你们应该会发现观修四种思维及发菩提心在趣修金刚乘法门前的重要性。

    释迎牟尼佛在此轮回世间初转*轮时,最先开示的便是“轮回是苦”。生死轮回是一个以痛苦,颠倒,妄想为本性的世界,所以在作闻,思,修之前,先观修转心四思维是必须的。正如佛陀选择开示此法为第一一样,这些加行修法也是我们第一步要学习的佛法。

    当你对苦谛作观察思维后,应进而认识到一切轮回中的众生皆如你们自身一般处于颠倒妄想中,一切众生皆于过去无数生中曾为你的仁慈父母,正如演员饰演不同的角色,他们以不同的显现将你带入这世间。他们无不希求快乐满足,在此轮回中的众生也没有一个不希望获得快乐,但由于业力牵引,他们虽欲得乐却招感了更多的苦因,其身语意的行为完全与其希愿南辕北辙,互相矛盾,但奇怪的是他们竟然对此毫无察觉,如同盲人一般,徘徊迷失于颠倒的生死轮回中。

    你现在既生而为人,与其他众生相比,拥有思维选择的能力,又诸根具足,没有盲聋哑等残障,所以你能认识并把握自身最有价值的潜能,能认取可以改善自身环境的条件,为令这些顺缘能发挥其最大用途,不浪费此一难得的暇满人身,你必须仔细思考苦谛,增长慈悲心并趣入佛法的修持中。

    本书的教授是与密续生起次第的修法有关,密续即佛教的金刚乘,分为外续及内续两层次,而此法是属于密续内续的修持,故我们在深入此修法前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外续和内续的不同修持。

    外续分为事续、行续及瑜伽续三部,内续则以玛哈瑜伽为首,分为玛哈瑜伽(又称大瑜伽),阿努瑜伽(又称随瑜伽),阿底瑜伽(又称大圆满极瑜伽)三部。外续与内续不但其见、修、行、果大有差别,就是行者的修法证量亦极不相同。然而一切续部均非常重视灌顶,在行者未接受灌顶前不可作密续的修持,若没有具量传承上师灌顶绝不可以修持金刚乘密法,此戒律通用于外、内密续。

    外、内密续皆于灌顶时传授四灌(即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名词灌顶),此四灌顶可令行者堪为法器,能作密续的进一步修持。

    有说外续为难行,因其需要精进苦行而证果,内续则为易行,因为其能于极短时间内证果。外续要求其行者作种种特殊的修行,相对而言,内续则甚少涉及这些有造作的行持。外续虽内含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二法,但二者是分别成办,生起次第是作为圆满次第的先决条件,此生,圆次第分别修法唯见于外续;内续则把生起次第的特性及修法与圆满次第的离诠无作结合在一起,二者双运同时成办。

    在行者个人的外在仪表上,外,内二续的处理方法亦各有不同。外续行者重视保持身体仪容的清净,他们会于一日中清洁身体多次,令外表清净非常:内续行者由于通达诸法平等,在任何环境下均认知此平等性,故于好坏不常加以分别,不过于注重外表。

    又外续行者皆要食素,只食用三白三甜之物,并以众宝装饰之器皿作为饮食工具:内续行者并不一定要食素,还常以兽皮为衣。外续中的事续行者每天要依仪轨要求沐浴净身,更换鲜净的衣服三次,这是外续规定的行仪;然而有的内续行者却可能永不更换衣服,从外表而言,蓬头垢面有若乞丐。

    此外,二续证悟的道阶也大不相同:修持外续者需极长的时间才能成就果位,如事续的行者必要十六生方能成佛,依瑜伽续要连续三生才能成佛,行者在此段时间中定要非常圆满如法,数数不断修持才能成就,绝不能苟且从事,偶而为之。相比之下,内续行者却有可能于一生中即身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或于命终时及中阴时成就佛果。

    外、内二续也可依其中围(即坛城,梵文称曼陀罗,即佛国刹土之意,因密续的本尊天众于刹土中的排列方式均为主尊在中央,其他天众及眷属围绕于主尊四周,故称中围)的异处加以区分:外续所观本尊均为单尊像;内续所观之本尊则以双运父母像为其特色。外续部的本尊皆以丝绸珠宝为衣冠庄严;内续部本尊则以头颅为冠,骨饰庄严,毛皮为衣。

    外、内二续行者的修行处所亦各有不同:外续行者讲求离世独居,住在荒僻无人的森林或山顶洞穴修行;内续行者因为没有分别,可以在任何地方修行,无论是墓地尸林还是闹市村落都安之若素。

    内续三部中玛哈瑜伽以生起次第修法为重点,阿努瑜伽不但依转化观更依大种之消融收摄而行,阿底瑜伽则结合以上而者。若依根、道、果来看三部内续,则玛哈瑜伽为阿努瑜伽之因,阿努瑜伽乃是玛哈瑜伽之果;阿努瑜伽为阿底瑜伽之因,阿底瑜伽则是阿努瑜伽之果;或者说玛哈,阿努二瑜伽为阿底瑜伽之因,阿底瑜伽则是此二瑜伽之果。而阿底瑜伽的体性也就是对我们本具之佛性即“如来藏”的证悟,所得果位为法、报、化三身中的法身成就。

    本书是教授玛哈瑜伽中的生起次第修法,其教法以修证我们自身的究竟佛性为整体要义,这种认识是要通过实修而达成。但倘若我们没有佛性,那修持又有什么意义?若我们并非本具佛性有待开发,那我们为何要去修持这些复杂难懂的法理并学习其表征意义?假如我们的真实本性并非如此,那修行就会成为一件可笑之事,有如想要榨石出油,必定徒劳无功。

    因此我们先要对此众生本具佛性的知见树立正信,同时相信必须如法的精进修持才能开显我们的这一本性。你的本性是自然具足,圆满成就的佛性,修持的过程正如从己知含金的矿石中提炼出纯金,修行道路上的艰辛必然导致成就的佛果。这一信心是帮助你趋向佛果的最好助缘。

    本初佛普贤王如来及世尊释迎佛都曾开示「如来藏」或佛性是本来存在于一切众生之中,此佛性具足于每一个众生之内,并非此有彼无。佛与众生的分别并非在于本性一佛性的分别,而是因为佛陀已籍种种方便证悟其真实本性,己尽除一切业障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众生则还因不断造业,积集种种恶因及烦恼障碍,如人在沼泽一般深深陷入不达实性的愚痴无明中。这是众生与诸佛的唯一分别之处。诸佛的一切教法也就是通过种种修持法门将其觉悟开示给我们,使我们早日开显本性。这种情况就如同我们都知道太阳就存在于天空中,但由于乌云的遮盖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只有当风吹散蔽日之云时,我们的本性亦将如灿烂之日光驱散无明,成就佛果。

    在我们修持生起次第时,最重要是认识到有可证之果及此果为何物?所以在开始修持此法前,我们当明确自己所欲求证之果(即开显本性的佛果)并发心精进不懈的修持。


常用藏文种子字

一、五方佛及五方佛母种子字:
中央:()啥    ()邦    东方:()吽    ()浪
南方:()涨    ()芒    西方:()嗡    ()梦
北方:()啊    ()旦

二、六道种子字:
天道:()啊    人道:()哩    修罗道:()色
畜生道:()者    饿鬼道:()这    地狱道:()德

三、
()让    ()养    ()康
()嗡    ()啊    ()吽
()哈    ()吙    ()啥


第二节  共同加行

    本论是对《正修生起本尊中围成就出现明显释》的注解,一切佛教的经,论,注疏皆各有其名,而书名的每一字都是对书中内容的表诠。依佛教经论的写作体裁,于书名之后便是皈敬,于密续内续之传统,造论者所要皈敬的乃是传承上师,接下来便是“承许造论”,这是指作者因何发心而造论及承诺造论所欲成办的事情。本论的造论者承诺如下:

    一切有情心要为佛性    本尊印契自然作表征
    由修生次金刚持佛道    一切庸常俗相皆尽摄
    知为本尊天众之印契    凡常居处皆成越量宫
    器界见为诸尊曼陀罗    有情悉成本尊幻化身
    由舍自性实有执著念    行者即于诸法得解脱
    得见诸法实相如幻化    由修密续证得此慧时
    彼为真俗二谛之双运    智慧乃是二谛之证悟
    内密续中无上瑜伽续    意即无有等伦相应法
    行者各自依止其本尊    速疾证取世出世悉地

    本论是由噶陀寺的大论师且旺卓珠所造,论中是依行者生起本尊之要点作微细解释,由于其以最精简的语言开示,故能易于了解其中要义。但他指出行者若欲更深入的学习玛哈瑜伽,则可于无数的教传及伏藏经教或过去诸高僧大德所造的论释中得知要义,而他在这本简论中,仅涉及到玛哈瑜伽的数个要点,并不包含对玛哈瑜伽的全面论述。

    修持此法之果乃是任运证悟圆满清净究竟真实之心性。达此果位时,行者即认知此圆满本性,且自然安住于此境中,此时你便会觉悟到已将矿石中炼出的黄金握于手中,能远离一切障碍清楚地看见空中的太阳。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这些净治之道?既然究竟的根本和果位是本来清净圆满的,又何需种种方便修法?”这问题本身已提出了答案。假如你在今天或某一时间己经通达圆满实相,便不必理会要净治的事情及净治的方便,也不必学习净治四法,因为你己达至清净本觉之境。但在达到此位前,你仍然具有妄想分别,在这些妄念平伏前,你仍要倚重这四种净治修法,通过修持寻找要清净的对象及证得清净之果。

    有人可能会怀疑:“这一见地超越因果,是否与大乘佛法相违?”不是的。因为大乘道由根,道,果三支构成,若有志修密者在修持生起次第前,对根,道,果未作过闻思,没有认识便难以成就,故并无矛盾存在。于能净之法,所净之事及净治之果有正确的理解极为必要,这是随顺生起次第修法的根本要旨。生起次第的修法分为三门:一加行二正行三结行加行又可分为二支,即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

    行者凭借长养大乘愿心及趣修菩萨行而得成办,欲趣修密续法门者必须成熟具足究竟大悲心的菩萨愿行。行者由忆念过去无数生中,一切众生曾先后多次成为自己的大恩父母,他们对自己的大恩及为成就自己的利乐而历尽艰辛,故为了他们的利益你也应该如此,由思维此理行者可发起慈悲菩提心;此发心绝非仅为思维或口边空言,你必须对这些有情真正生起极猛烈的慈心和悲心,就像能摧毁世界的坏劫烈火一般。设想自身是父母而将他们看作子女,并念父母于其子女的种种关爱,以此思维即能了知一切有情曾于过去对你有过何等大恩,并将于未来世继续饶益于你。慈心的感觉就如烈火燃烧,令你生起不断为他人的利益而工作的愿欲,这才是你修持的唯一动机,故永远也不要忘失这种心愿,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将帮助他人,离苦得乐视为己任。

    举例说明,如果缺乏药物,那即使再好的良医也无法治愈病患;同样,如果没有慈悲心为良药,修持多高深的法门也不能生出任何利益。正如对闹饥荒的国家来说,拥有再先进的战争武器也没有助益,能保护这个国家的最有力武器是粮食和清水。同理,若你们的志愿是要追求解脱成佛的真实无上安乐,便要将这种快乐与他人分享而行利他,否则便绝不可能单凭修持密法而达此成就。

    若没有大慈大悲的菩提心而去修持生起次第或其他禅修法门,那便只会令你产生厌烦,而且最后将会一无所获,更不要说获得解脱。就如食物能供给人们工作的体力一般,慈悲心也能够为修行提供力量,此外没有余者能与慈悲心相比,能比慈悲心更有作用。

    没有一个有情不愿求乐,但是他们所作的一切却不断地令自己受苦。虽然生起次第等密法是迅速可行的方便道,但唯有凭借趣修大乘的菩提心才能有成就。大乘的发心是金刚乘悉地的根本,所以必须对一切有情生起慈悲菩提心。若无菩提心,那倒不如修持愿力较低下的小乘道,不必成办他人的需要,虽然你无法获得究竟解脱,但也能获得某些果德。当修持了无数劫后,便终会积集到足够的功德来发起慈悲心。只有在这种悟境下,才能得到解脱。小乘的修法必须花费多劫的时间,最终成就慈悲心。

    引生无上不变乐境并能以此利他的圆满正觉便是发慈悲心,同样,纯为自己追求证悟的自利心却是导致苦恼之因。若欠此不可或缺的慈悲心而修持生起次第,那此人绝对不是一个金刚乘的弟子,哪怕是大乘或小乘的行者甚至连一个合格的佛教徒都算不上。

    在行者发起慈悲心及持菩萨戒前,金刚乘的修持将会完全白费,对于这种人而言,要依大乘为根基,金刚乘才能圆满成长。行者具足根器能力,便可以趣入任何不共殊胜的曼陀罗,接受种种金刚乘的灌顶;可依止上师传授认为与他相应的本尊来修持,并能无难守持三种戒律。这样的具量法器才能获得金刚乘修法的妙果。

四种思维

    有些弟子会问:“我们在灌顶时要受持大乘菩萨戒律及金刚乘的戒律,但是否也要受持小乘的戒律?”小乘的戒律是指由观察人身难得,人与一切法悉皆无常,因果决定不坏,轮回之苦这(转心四思维)而生起的出离心。这些出离俗世的心愿便是小乘戒律的根本,它们是大乘及金刚乘戒律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修持生起次第者更必须清净守持根本及支分的续部誓言(即三昧耶戒一金刚乘的誓约与戒律,使上师与弟子,教徒与修法之间所有重要关联得以确立),以此作为自身行为的准则,若能依此而行,便能够运用对这些戒律的认识来修持生起次第,以至获得成就。

    当行者修持生起次第时,应把以下三件事情牢记于心:出离痛苦及耗费时光的世间欲求,一切佛法修持根本的皈依及誓要成佛的菩提心,要明了此三者皆为不可或缺的要素。

    出离心是由观照四思维而获得,首先应思维能得此暇满人身的机会是稀有难得的,若能把握加以利用则将成为解脱之因。然后要认识此身无常,犹如闪电瞬间即逝。再思维因果决定,对因果不坏之理具足信心,明白到在你的亚力影响下,不论出生的环境是好是坏,于现在或未来你也只会在痛苦中挣扎生活,你们所能经历到的只有这份痛苦。

    有人认为在轮回中也有快乐存在,不单是人,就连一条狗也会有开心快乐的时候。当然这种时候是确实存在的,但却是短暂的,无法把握的,往往在快乐流逝时,由于想要将它留住而又无能为力时,你会更加痛苦。正如在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时,日光普照大地,你觉得心情舒畅,轻松愉快,但是这种情况当有云雾遮蔽太阳时便会改变。

    有情众生在轮回中是永远无法找到永恒真实的快乐的,任何快乐的感受皆不长久,苦乐互相更替。成败得失同样是短暂常变的,轮回中的一切事物皆如齿轮般流转不息数数变改。在这种状态中并没有恒久不变之事,若你们能够经常深入地思维这一道理,便能当下认识到这一期生命中的实相。

    通过思维观照的力量,我们便会感到多一秒也不愿再留在这种境况中。由于我们身处轮回之中,所以得不到真实的快乐,但是只要我们能远离轮回,就一定能得到真实无上的解脱和快乐。我们唯有通过修持佛法而通达实相才能改变现在的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观修四思维来引生这种见解。

    在任何一种密法的仪轨中均具有导引行者作这些观修的偈颂,不管你是否念诵这些文句,但在开始修持仪轨的正行前一定要作这种思维。大家可以在专门教授加行修法的其他论典中发现大量详尽的有关四思维的教法(如华智仁波切所著《普贤上师言教》),重视并认真观修四思维能令你成为真正适合修持佛法的法器。就是自心欺妄不诚,这些思维也会帮助你变得真诚正直,透过对这些实相的思维,不需要上师从旁指导,任何障碍也会被清除。只要观修这四思维,行者自身便会出现趋向佛道的改变。

    不管行者是修持小乘,大乘,显宗或密法金刚乘,都要从皈依起修,皈依是佛法修持的基石。

    首先要忆念那些过去世曾一次或多次作你的父母,于你有大恩的赢弱如母众生,正迷途于轮回苦海中受苦;然后发起大乘的殊胜菩提心,生出解脱一切有情痛苦的愿欲;最后要为利益一切于轮回中欲离苦得乐的如母众生而作皈依。

    行者只可以皈依一究竟的依处,不可被不究竟的皈依处所吸引。世间的权力及鬼神等虽有吸引力或具有某些有漏神通,但却不是究竟的导师,因为他们自己仍然具有无明习气,自身都尚未从轮回中解脱,所以他们皆为不究竟的皈依处,并不能给你解脱的力量和方法。不究竟的导师会引导你走上错误的道路,令你远离解脱正道,他只能教给你带来世间力量的道路。

    由于追随这种错误的道路,你便会落入常见(认为现象含有某种永恒的本质,物有生灭,但本质不灭,因此永恒存在的本质必须有所依附,所以必有一真实万能的造物主如上帝,梵天等,世间一切有神论宗教基本都持此见)或断见(主张一切事物皆出自奥秘之“无”,事物都只是自然而生,自然而灭,根本没有合理的解释和规律,我们通常所说的宿命论即此见)这二边错见(因密法持中观正见,中者不落两边)之中,这种道轨佛法驳斥为外道邪见,它绝不会令你获得究竟解脱,所以要完全舍弃皈依不究竟导师的想法,而寻求已自轮回的一切限制中解脱出来,圆满究竟证悟无上正等正觉,拥有无限慈悲心可以满足一切众生所需并可以引导他们直至解脱的究竟皈依处——佛陀。

    对佛教徒而言,究竟的皈依处乃是佛,法,僧三宝,行者要认知佛宝为导师,法宝为解脱道,是佛陀证悟和传授的法教,僧宝为修行路上的真实助缘及友伴,是了悟法义并终证佛果者,这三种依处是能入解脱之门,所以要认知此理而作皈依三宝。皈依是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究竟解脱道与外道的分别,行者应认识到佛,法,僧三宝为永恒不变之依怙,从而生起坚定不变的信心。皈依佛宝意为皈依已完全解脱轮回,并可以为你开示正道的导师;皈依法宝意为皈依一条能够达至圆满成就的道路:皈依僧宝意为皈依追求解脱正道,远离邪道的法侣。

    金刚乘则以不共的方法作皈依,行者是皈依:上师,本尊,空行及护法(统称三根本)。上师的本性为三宝总集;本尊为佛宝;空行及护法为僧宝。金刚乘的广大中围修持是以下列的方法来总摄三种皈依处:本尊被视为佛陀,他是以「中围印契」(即幻化显现的本尊相及清净刹土)来展示「显,空之道」的导师。正法便是「中围印契」的开示。僧宝则是组成本尊眷属的勇士,空行。
三宝及三根本皆被视为与上师同一体性,行者应以这种方法来认识上师,要将上师胜解为如意宝珠般的唯一依处。正如诸密续所说:上师即是佛法僧,师为世尊金刚持。

    行者应在面前虚空中,观想一个由八狮所抬的广大宝座,中央是行者的根本上师,他显现为本初佛金刚总持。观想表征根本上师一切功德的金刚持被心印传承,表示传承,口耳传承三支传承的上师所围绕。

    在行者面前及诸圣众的前方,应观想自身所修的出世间主尊,其身旁为续部的本尊天众所围绕。观想世尊金刚持的右方有三世诸佛,在这「普光明劫」(即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一劫又称贤劫)中,将有一千零二位佛陀出世,他们均现为佛宝之相。在金刚持之后应观想一切以梵文声母,韵母为庄严的三藏经典。行者要观想所有声母及韵母自出音声,互相共鸣。金刚持的左方站着诸大法子,大阿罗汉,大乘的殊胜僧众,八大菩萨及十六罗汉等无量圣众。围绕在他们四周的是大乘资粮道,加行道的僧众及小乘的声闻与缘觉的行者。

    再观想无量空行,护法犹如厚云密聚,重重围绕于一切圣众的四周。在此广大的观想中,一切皈依境均具足一切智,大悲心,方便力及无尽的功德,行者要把他们视为引领自身前往究竟解脱处的向导,应该清楚的观想他们真实出现于面前虚空中。

    然后,行者即观想世间的父母坐在身旁,前方有各种真实及无形的怨敌(如非人魔众及怨亲债主等)。最后再观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众生遍满十方大地,行者此时与所有众生一起合掌皈依,并念诵皈依文:

    自今以为始,乃至得成就;
    菩提藏要间,我向尊皈依。
    身语意三门,悉皆作供养;
    我所皈依处,除汝别无余。

    行者应以强烈胜解及坚固的观想作此思维,并依自身所修的仪轨文句念诵三遍,或念到感觉祈请已得圆满为止。

    当行者自觉圆足后,便要开始圆满次第的收摄观想。先观一切有情众生融入皈依境;皈依境的广大中围坛城又从外围渐次向内融入中央主尊金刚持身体,此时即安住于与金刚持无别之境中,要住于连无分别的念头都不要生起的境界中,当下自身就是金刚持,不必向外寻求,要依本性安住于胜义实相的定境中。

    由于本论文句非常精简,所以并未要求行者先观想诸尊是坐于五枝的如意宝树上,若有可能行者当先观想此皈依宝树。行者在修持加行时,可完全以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皈依的观想。

    若因难度过大或某些理由而无法作此广大观想,行者可尝试先把所有在皈依境中的不同圣众逐步分别观想,然后在开始礼拜或念诵皈依文时,再将现时的上师观想为金刚持,这样便易于完成。

    为了重复计数我们必须完成每部分的加行,但是行者可以在修持大礼拜的同时念诵皈依文及发菩提心的偈颂,不过只有简短的偈颂才能与大礼拜合修。这样当行者圆满十万次大礼拜时,便能够同时圆满十万次皈依文及发心偈,用这种方法行者可以同时完成三种加行的修持。

    皈依是未来一切佛法修持的根本,也是一切戒律的所依基础,就如人们入学一般,皈依是通向解脱之门,是修持佛法的圆满方便,其功德实在不可思议。行者基本上应在每天的上午,中午及晚上,各念诵皈依文三遍。

    在皈依时还要承诺守持数种誓约,行者要誓愿不论在任何时候均要完全信任三宝;舍弃一切怀疑及对于是否真实信仰三宝犹豫不决的念头;还要必须时刻礼敬佛像,不论其体积大小或造型容貌;尊敬一切法宝经典及一切内含佛法内容的印刷品;更应尊敬供养所有真实的皈依境(僧众),要舍弃任何对皈依处的不敬行为。

    行者皈依上师后,便要依从从上师所教无谬奉行。既皈依佛,便不可再皈敬礼拜世间的天神;既皈依僧,便不可再与那些轻视佛法,上师及毁谤佛法正见之辈为伍。若明了皈依的意义,此处所讲的戒律教诫便很容易理解和守持,能理解皈依处所表征的功德,便易于皈依,具足敬意受持誓戒,继续进行其他一切所需的修持。能深入如理尊重阪依处,自然能容易守持誓约戒律。若行者不明了皈依的真实意义,守持誓约便会非常困难。

    如有人怂恿你去皈依,受戒或修法,而你并无此发心,也不了解自己所作的一切是出于什么目的,日后在修行过程中信心便很容易退转,所以盲从附和绝不可行。我们若能圆满如理如法地思维皈依的功德,则一定会获得无尽的智慧与帮助。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人生的短促和无常,就算我们能活上一千年,我们亦不能学尽佛陀的教法,这些教法与证悟只会越来越深入。假如我们能不断研习,佛法所能赋予我们的财富和帮助便如同海洋一般取之不尽,愿众行者都能抓紧时间,努力修持,于佛法中获得最大最多的助益。

菩提心

    下一加行是成就引生真实悲心及觉悟心的菩提心修持,菩提心可分理趣及正修二部分解说。

    众生无始以来即本自具足佛性,但因无明令他们不知此真实本性,无明造作幻现能、所的假象,生起无尽的烦恼迷惑,犹如轮轴回转不息,无量如母众生皆迷失漂流于此全无片刻安乐的迷乱轮回苦境中。可惜众生仅能作出更多的苦因,而使他们在轮回苦海中越陷越深,众生在此境地中有若癫狂,根本不知自己在作什么,应该作什么。故此我们在受持佛法后,必须对他们生起大慈悲心,发愿誓要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获得恒常的无上安乐。这种悲心便是发菩提心。

    众生皆是迷乱疯狂,我们既是众生中的一份子,当然也无法摆脱这种困境。但我们虽不明了苦乐之因,却可通过修持佛法,了解我们为何会身陷痛苦之中及如何可获得快乐解脱。我们知道生命为何物,应该舍弃什么及应该追求的恒常安乐又是什么。

    仅空想我们身处的困境远远不够,想要安置一切有情于解脱之境,自身必须先获得解脱。除非我们已经具有这种证悟和能力,否则我们无法帮助任何众生。我们的愿力必须足够深切,藉由将自己献身而使他人得解脱的慈悲心,我们便会生起缘其他有情而求解脱的悲愿(愿菩提心)。

    当我们实践这种意愿时,便名为「行」(行菩提心)。这种行心是藉成办生起次第自成本尊的修持而得圆熟,修持仪轨便是圆满此行愿的甚深方便法门。由运用愿,行二种殊胜法门,便能够在心中生起圆满清净的菩提心。行者要依仪轨念诵这发心的偈颂三遍或多遍,直至感到菩提心己经生起为止。

    在我们刹那生起这种悲心时即成佛子(菩萨),过去所作的大小善行皆会无量增长;往昔所造的恶业则当下消除;一切寿障,病障等身体上的障碍及修法上的障碍都会获得净除。

    当我们生起菩提心时,便开始步上解脱大道。我们为了自身及他人走上这条道路,其利益和功德实在是无量无边。《善逝藏经》中讲到:

    发菩提心的功德无法估量,菩提心若有形相,尽虚空际亦难以容纳。

    己受菩萨戒者绝不要舍弃利他的心愿,不要因为人们对你的损恼,便生起厌倦停止修持,绝不要舍弃这些如母众生。我们若失去了菩提心便必会失去愿行,斩断行心的根便会损坏了根本,破坏了大乘的命根便无法成佛,所以要极力认识菩提心的重要,小心维护,永不忘失。
小乘的行者将戒律看得非常重要,这里我们必须明了到在金刚乘中,最重要的戒律是要长养菩提心,勿忘勿失。

    共同加行的教授到此圆满,这些加行在所有的金刚乘仪轨中都必须完成,下面我们将从不共加行来继续解释修法的真实基础。


第三节  不共加行

    在正行仪轨中,不共加行分为遣除违缘和积集顺缘二门。第一种不共加行是遣除违缘,其中包含遣除违缘魔碍及建立护轮。

遣除违缘魔碍

    首先由真如本性,即诸法性空之义起修,我们认知真实空性,即可见显现;见种种显现,就了知其为空;空即是显,显即是空。就如水泡从水中升起一般,行者的本性即显现为殊胜的忿怒本尊,此本尊可以是马头明王或行者所选择的其他嘿噜噶(嘿噜噶直译为忿怒饮血尊,宁玛巴忿怒本尊共有八大嘿噜噶,又称八大法行,其中出世间法五部为身,语,意,功德,事业;世间法三部为召遣非人,猛咒诅言,供赞世神)。要清楚观想自身成为忿怒尊,但是不要对忿怒一词望文生义,我们是现作明觉之相,是大悲心的示现,无实犹如镜中之影。由于观境是从空性生起,此空性是心的真实本性,自在无碍,故观境的身量既可大至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亦可小如微尘芥子。最重要的是厉力成就清楚的观境。

    然后再清楚观想将要献予违缘魔碍的食子(藏语叫朵玛,是由糌耙,面粉及酥油搓捏而成,并用不同颜色装饰,几乎每一种密续修法都有不同形状及颜色的食子),并要念诵(嗡啊吽)三遍。念“嗡”时即将(执一切显境为自性实有)等不净二取分别完全清净;念“啊”时观想实设,意变的诸供物数量增长为无量无边;念“吽”是满愿加持,其令一切悦意的色,香,声,味,触等功德,显现为供养诸根门的供品。当行者念此三字咒时应如此观想。

    念完“嗡啊吽”后,即念“吙”字,观想一切如愿的供物虽由金刚咒字加持现起,但其仍有穷尽,在“吙”字念毕其即被转为无穷无尽。此无尽的外相是指根本智慧的显现性,以这种方式来观想供品,便可令其变为无穷无尽。

    这时便可将已准备好的圆满供物施与诸魔碍,观想从自心间放出具吸摄力的钩状光明,勾召一切违缘魔碍。此与放光迎请诸佛菩萨从净土降临的修法有别,迎请诸佛菩萨所放出的光明是一种供养,但此处却是刹那勾召迎请障碍魔众来到行者面前。作勾召后,即将己准备的一切广大供养施与他们,令其受用色,声,香,味,触,法的根门生乐。观想由于供品取之不尽,足够全体会众分享,故这些聚集的众生皆可获得平等及充足的受用,没有多寡之分。

    被行者所勾召者乃是与正法为敌的违缘魔碍,现在我们以慈悲发心,令其满足受用供品。胜解所有魔众皆已如愿满足,他们现在已被行者调伏,可听候行者作出任何的差遣。要坚信一切违缘障碍已全被降服,并念诵此观法的颂文。

    随后即将用于驱逐魔碍的食子送出,敕令一切已各取所需的魔碍返回住处,并反复念诵仪轨中有关的真言密咒。虽然一切违缘魔碍已经远离此地,但可能仍有少数欲留下与行者为敌,为确保他们全部尽速离开,便要作以下的观想:由行者心间的种子字放出如烈火状的光明射向十方,光明中含有无量金刚利器及以行者所成的嘿噜噶为性的微细忿怒化身,观想光明,利器及化身从心间的种子字大量涌出,如阳光中的微尘般充满十方虚空。这些忿怒的化身尽摧一切余下的魔碍,行者要确信一切违缘魔碍己为火焰无余摧灭焚毁,即使是名字都已不复存在。

    当我们在观想或念诵仪轨中有诛,杀这些字眼时,切记不要将其视作世间的杀戮或战斗等行为。这种降服魔碍的观想方法是以智慧的方式进行,而非以烦恼的方式,我们要了解最重要的障碍是我执。

建立护轮

    一切障碍现以遣除,接下来便要建立护轮,建立护轮的修法犹如筑起一道防护的围墙,这种修法有点像我们在电脑上设置防火墙。观想射向十方的金刚利器全皆折返,并融合而成一坚固的金刚地基。行者观想四周大地全由坚固的青蓝色金刚杵所成,金刚杵互相紧密接合绝无少许空隙。

    从此金刚地基再生起一堵由十字杵交织而成的金刚墙,金刚墙围绕在金刚地基的四周。金刚墙的中部镶有一如腰带般的金刚幔,还有一如庞大圆锥形顶盖,极为高广的金刚华盖,全面张开覆盖于整体的设施之上。行者自身被金刚墙完全包围,上方则有金刚华盖,四周为格窗状的金刚杵架所围绕,金刚墙及格窗状金刚杵架的表面则有以金刚链索结成的幕网。在华盖的最顶部竖立着一枚半截的金刚杵,其状犹如塔尖。

    金刚杵遍布各处,在巨大金刚杵的空隙中,充满了细小的金刚杵,这些金刚杵无处不在,互相衔接在一起,其色为青蓝。行者先前放出的金刚利器及细小的忿怒尊皆如雨点般密集不断地落于金刚幕及金刚墙之外。在如暴雨下降的金刚利器及忿怒尊外,则有能摧毁世间的坏劫火焰燃烧包围着整体的观境,这大火焰是根本智慧所显。智火之外是金刚水,不断涌起难以想像的惊涛骇浪,一浪接一浪地猛烈冲击着欲靠近者,将彼摧毁。金刚水的外围则刮着金刚风,风势强劲如利刃,猛烈如飓风,可将一切接近者吹折。

    这护轮由五轮围组成,当行者完全将其观想时,应坚信己建立起一条能防御违缘魔碍及具邪见疑心者接近自身的界线,令他们再无法阻碍影响于你。行者应自观与护法,中围,会众及其他法友共处于护轮之内,在观想护轮时,应念诵仪轨中指定的颂文。这种观想不单能够阻截诸违缘魔碍的入侵,更象征把行者与我执分开。其标志着「轮回」(戏论分别及我执之流转心念)及「涅槃」(远离有漏二边分别之心性)的分别。

    五轮代表五根本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其为生起我执的五毒(贪,嗔,痴,慢,疑)的本性,金刚护轮是表征与我见有别的转化。由此处直至仪轨结束时,我们皆应于根本智的境位中修持,而不是处于我见之中。

    究竟护轮的观法是凭借安住于护者,被护,护事三轮体空,无真实自性的觉慧而成办。要安住于通达无三轮分别的慧境中,才能成办究竟的护轮,若行者不能修此三轮体空之见,则可休息于原始本觉的本元体性中,以此完成究竟护轮,要远离计度造作才能成就。许多涉及表征观想的修法,最终都要安住于胜义智慧的本性中。往后我们再以真实本性的觉慧来作更多的观想。护轮及遣除违缘的修法观想到此结束,亦圆满了第一部分的不共加行。

积集顺缘

    第二种不共加行是积集顺缘,可分为请降加持和加持供物两部分。

请降加持

    当行者完成前面的修法后,便要停止观想自身为忿怒本尊,应以本身的凡夫相起修积集顺缘之法。行者要以猛烈的信心祈请上师,本尊,空行及护法三根本,并忆念其慈悲心及威神力等功德。三根本刹那放出三种具相的加持:佛身放出种种本尊之身相,佛语放出种种真言咒字,佛意放出金刚杵及钺刀等种种手帜法器落入行者身体。种种本尊的身相,咒字及手帜法器,如霜雪落入大湖中一般,从四面八方飘落,并融入行者的身体及住处四周。行者所用的修持法器皆被加持,加持力遍及行者身旁四周的一切境物,去除一切不净。作此请降加持观想的同时,应该念诵仪轨的相关文句,观想自身已藉由觉悟身,语,意三相之力而得加持,至此完成积集顺缘的第一步,随后便可以着手加持供物。

加持供物

    行者自成本尊,从自心间放出“让”、“养”、“康”三字。“让”为火大的种子字,向行者准备的供物喷出火焰,将供物的一切不净垢染尽数焚毁;“养”为风的的种子字,放出智风吹散一切诸法实执;“康”为水大的种子字,其涌出的净水将一切恶业习气完全涤除。

    此三大(火、风、水)种子字将供物转为圆满清净,行者藉此三大的能量令执著供品的轮回习气遣除,三大种的自性为空行白衣母Dakini Gu Karmo、空行誓句度母Dakini Damtsig Drolma及空行摩摩格佛母Dakini Mamaki。在此清净供养的境地中,行者即见得色尘本来空寂,犹如虚空,安住于此定境中即可调伏见一切外境显现均执为实有的习气,行者于此净境中可作花供及种种能令五根(指眼、耳、鼻、舌、身)生乐的外供养。然后观想“镇M”或“啊”种子字转成一广大宝器,器中观“嗡”字生出无量天界妙花作为外供,内供则是五根门的自生(即由行者自己的身体中产生,不必依靠外缘引发〕本来觉受。

    在这大宝器中先观花供生出,然后观想有众天女呈献:饮水,灌足水,香水,食物及薰香等令根门生乐的不同供养,所有观想必须广大庄严,圆满无限,尽虚空遍法界皆为供养所充满,因为平常的献供也只能积集一般的功德。

    在金刚乘的仪轨中还有三种特殊的供养,即:法药sman、食子gtor ma及血rak to,在作每一种供养前都各有其观想修法。第一种供养必须观想一自生的容器,在无边广大的颅器thod pa(藏语名托巴)中满盛五肉,五甘露的精髓。第一种肉及甘露是大肉及大香,放置于颅器的中央;颅器的东方是牛肉及男精;南方是犬肉及脑髓;西方是马肉及女血;北方是象肉及小香。五肉表五方佛(中间毗卢遮那佛,东方不动佛,南方宝生佛,西方无量光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及五根本智;五甘露表五佛母及五大(指构成世间物质的主要成分,包括形容物质的坚固性与障碍性的地大,形容物质的流动性和湿性的水大,此二者与人的身相应;形容物质的燃烧性和热变力的火大,促成发展和改变的能量对应人体呼吸的风大,此二者与人的口相应;对应人身体经脉及内脏与人的意相应的空大),五肉五甘露各有五方佛及佛母的种子字为庄严。中央是“啥”和“邦”;东方是“吽”和“浪”;南方是“涨”和“芒”;西方是“嗡”和“梦”;北方是“啊”和“旦”。这些种子字随后化作五方佛及五佛母身相。

    由五方佛及五佛母双运等入处流出红,白双运二种甘露注入颅器之中。红,白二甘露充满颅器各方,并融入五肉五甘露中。观想五肉五甘露溶化,然后五方佛及佛母也化光融入甘露之中。甘露此时已圆满具足色,香,味的精华及五根本智的力用,这便是对法药供养的简单教授。

    下一种是食子供,观想一量如虚空大宝器,其底座广阔如同大地,宝器之内盛有食子。食子表征任何行者欲献予诸尊的供养,观想此食子巨大非常,能圆满诸愿,上有日,月为严饰,遍满虚空法界。此处宝器是作为世间或称器界的表征,而食子及一起作为供物的蕴聚宝藏则表征一切情界。

    血供则依以下方法观想:观想一广大无边的新截头颅为颅器,其中满载表征三界一切贪执势力的鲜血。鲜血虽含具三界一切执著,但是其本性却为远离执著的无贪大乐,行者应思维一切所希求的清净功德均圆满具足于此颅器内,然后念诵有关的仪轨文句。

    法药,食子及血三种供养共表觉悟智慧的三身。药供的本性是显,血供的本性是空,食子供的本性则为显空双运。

    虽然大部分的仪轨均包含皈依及发菩提心的内容,但有些简略的仪轨中是没有护轮及献三供的修法内容的,在有些极略的仪轨中,甚至连皈依及发菩提心的内容都没有论及,只是要求行者观想于一念间刹那自成本尊,但是在正式完整的修法中,我们必须要具足皈依及发菩提心来作为仪轨的加行,亦应具有遣除违缘及积集顺缘等不共加行来帮助我们积累功德福报,遣除障碍,这些修法都是我们下面的正行仪轨的基础前行。

 

第四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初分

    第二部分的修持是正行仪轨,分为:「正行根本瑜伽修法」及「正行后得瑜伽修法」。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又分为:身印契瑜伽、语念诵瑜伽及意光明瑜伽三部分。

    其中身印契瑜伽则分:三种三摩地、生起能所依中围(即本尊天众及中围越量宫)、迎请智尊及祈请安住、启白供赞、练习本尊观想五支。

三种三摩地

    三摩地是梵文音译,又称三昧,意为等持,正定,是指行者远离昏沉掉举,心清净安住于一境的禅定状态。在生起次第的正行修法中,我们要通过三次第的三摩地来观察内在深义。第一步是“真如三摩地”,其理可依所净之境、能净之法及净治之果来解释。

    所净之境是“死有”的心识;能净之法是安置本来心性的正知;净治之果便是离二边妄想的心性证德。

    为让行者了解“死有”显现的收摄次第,先简单讲述一下“死位中有”的教法。

    中有意为中间或过渡,它并不只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死亡之后到再入胎前的这个阶段,中有是一种移转,过渡的过程,依教法共分为六种:处生中有(即我们生存的这一世)、梦幻中有(即我们在睡梦中到醒来贯串日夜的时间)、禅定中有(行者于定境中安住、此时的心行状态)、死位中有(又称临终中有,即人临死前到死亡的短暂时间)、法性中有(即死者结束了这一世的生命但尚未再入胎的中间阶段)、受生中有(神识随业力牵引去投胎,开始新的生命的阶段)。

    这里我们重点教授死位中有的情况,死位中有是一个我们身体与心的消失融入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外在五大,神识和能力的消失融入以及内在粗表和微细心念的消失融入。

    在人临终时,先是五根本气(瓶气、命气、下行气、上行气、遍行气)的消失,使我们呼吸急促,四肢收缩,这时位于脐轮的明点开始散坏,导致五支分气中的龙气消失,引发地大消失融入水大;接着心轮的明点开始散坏,导致龟气消失,引发水大融入火大;然后喉轮的明点散坏,精气消失,火大开始融入风大,这时体温开始逐渐消失:当密轮的明点散坏后,天施气会消失导致风大融入虚空或心识之中,这时呼吸完全停止,身体己经死亡;此时气入中脉(“气”即“风”或名“风息”,人的身体与心识均需依赖于体内多种风息即前文所述五根本气和五支分气的循环流动,若风息的循环失去平衡或不顺畅,便会招致病患;“脉”则是体内风息所流经的通道,与医学上所讲的经脉并不相同,中脉上端开于顶轮梵净穴,下端关闭于脐下密轮,粗细犹如竹箭,内为中空;“明点”是我们的身体即色法与心识的能量精华),先后出现三种微细心境或觉受,先是空大融入“现”,出现似秋夜之晴空,月光满天,白茫茫一片空明,别无所见;接着“现”融入“增”,惟见天空日光映照,红霞周遍;最后“增”融入“近得”,惟觉深夜一片漆黑,别无所见。内在心念的消失则是随着身体开始消失融入后,中脉下端的红明点开始上升,中脉顶端的白明点则往下降,当二者在心轮中间相遇相撞时,一切心识同时死亡消失。这便是对死位中有状态的大概描述。
   
    一切众生的“死有”皆在白,红,黑三明相(显现为三种颜色的光)及心识觉受“胜义谛明空净光”后出现(随着身体逐渐死亡所显现的外在征兆,内在心识则会感觉到不同颜色的光明交替出现等景象),行者应安住于三摩地净治观想此境,若不能认持净光便会远离解脱。此中有之教授乃是无上解脱密法,行者应多加思维观修,可参考专门教授中有的法本认真修持,必可获得广大饶益。

    真如三摩地也可以用观照正修之自性或能净之法来解说。正修是要认持非造作或无为法的本来心性即本觉,要平等宽松地安住于此,在此无作平常本心所导引下,一切诸法皆现为无来去,且当下亦不住于任何处。在此本来心境中,没有任何计度思维,真实远离言语。欲认知此本来心性,便要通过修持禅定,安住于真如三摩地。

    此无生圆满无碍的智慧——本觉,不可能被造作,若我们要说明此心的本性,便不能说它是一种觉受经验。无始以来,它已不是一可被觉知的事物,亦不是某些经造作而成的东西。假如它是不存在的,它便不可能被叫作本觉,但是一旦将其理解为实有,它又不可能显现于所知境中。自性离一切相,无有分别执著,故名无为法。然而正如《金刚经》中所述“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若一定要描述此究竟实相,实无法作答。因为其不能被觉知的原因正是在于它并无自性,亦永不会具有任何特性。此实相是不落于常见或断见两边的,其性空寂,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论释证成的,亦不能用逻辑思维推理证得。

    众生的身体为五大因缘聚合,故有色法诸相,但众生真实自性实没有可缘彼生起贪取之事。心性可假借三解脱门作譬喻解说(三解脱门是指空、无相、无愿),首先是说心性空无自性;次者是说心性无相;最后则说心性无愿欲,即无有可于其上生起贪欲之物。

    真如三摩地的果位乃是证得究竟不动的本觉,即胜义谛本身,也就是胜义智慧法身之义。这种说法决非与外在因素有关,这只是一个对我们自身的原始本性——明觉rig pa的解释。

    所净之境及净治之果二者相同,心的本性及果位两者皆为佛性,临终时心不清净其相属的习气即趋向于执著肉身为实有,此时便要观修此法来作净治,最终心识便能现证净光的本性而得解脱,成办离苦的涅槃,亦即胜义智慧法身或圆满正觉果位。

    第二种三摩地是“遍显三摩地”,其也可用所净之境、能净之法及净治之果来作解释。此法是从实相的见地来观修一切显现以清净行者于“死有位”退失胜义谛净光后所现起的境相。

    死后心、风便趣入“法性中有位”,此时“意生身”会处于如梦的状态中徘徊流浪。此身具足诸根,故能极快速地感受种种根尘,并急欲求取所有根尘的受用,此修法便是要净治这种刹那变异的心境。

    接下来便要修持引发真实心性的正知,心的本性包含了我们所说的轮回与涅槃,安住于此实性时即不见轮、涅二者有任何分别。不要远离这种正知,因为种种幻相皆为此明显觉知的力量所现,当我们妄想执取这些显现为实有而非虚幻时,轮回便会生起,这就是六道轮回中的有情众生不停受苦无法解脱的原因。将本为虚幻的所知境视作真实,便会令我们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不得自在。所净之境是藉缘于身受行苦的六道有情所起的悲心来作净治,行者要生起平等无私的遍摄大悲来清净此境。

    修持此法之果便是证得如幻大乐报身,亦即果位的圆满受用身,行者所证得的如幻智慧示现即如同具足种种相好庄严的本尊一般。已清净之境一中有身与净治之果相同,见此实性即是见得一切显现的幻性。

    若行者在其身处的轮回境中应用此法,便能够净除一切习气垢染,任何爱执贪著面对空性时皆会被去除,行者最终可证得报身。此法能植下及长养成熟报身的种子,在证得果位时,智慧净光即现为由猛烈大悲心所显的本尊天身。此如幻天身便是金刚乘圆满次第修法的根本扼要,凭借生起此幻身,便能成熟圆满次第的心相续,能修持高位之法,前两种三摩地的解释至此圆满。

    第三种三摩地是“本因三摩地”(又名为因三摩地),其亦可以所净之境、能净之法及净治之果来作解说。

    所净之境是“转生中有”,此时“意生身”已由过去的业力成立了特殊的趣向,并即将受生于轮回中。当心、风将要去趣入轮回时,行者便要力作净治。

    一般而言,成佛是要依“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当“意生身”于“中有”漂流时,可比喻为资粮道:心、风将趣入未来身之际可喻为加行道;入胎结生时即如见道;胎儿住于胎中圆满成形至将出胎时即是修道;正出胎已即无学道。

    净治此境之法便是修持空性及大悲,此二功德皆在修持中同时生起。本尊的种子字是表征无分别净智之境,当我们观想本尊的种子字时,应认知其性无有质碍,然后种子字即成为胜义大悲菩提心的所依。种子字就如命根,是胜义大悲心的生命,其极为光明显赫永不变易,一切从其出生者皆适合作为观修的所缘。

    “啥”是观音菩萨的种子字;“吽”是普巴金刚的种子字。就是六道众生亦都有各自的种子字,“哩”便是人道的种子字,一切中围坛城也是由“镇M”字所出生。

    胜义大悲心的本性是空,故此并不需要用某些法则令悲心与空性互相结合。悲、空二者无别且从不分离,真实的悲心没有能所观待。
修此法门之果便是证得化身,亦即佛果应化身,以此行者即具足对所要救护的众生示现任何身相的堪能。

    所有不同的密续本尊皆是佛智为利益有情而化的外相。例如佛父母等入双运的本尊相非表贪欲,而是表征对治贪欲的佛智,同样忿怒尊亦非嗔恨的表现,反而是胜义大悲的猛厉示现,是为调伏那些不能用其他方法调伏的众生所幻化的暴恶身相。父母本尊双运是表征无分别智及胜义悲心之境,故此大悲心的本性便是空性。佛智的母分是空性;父分是慈悲或方便,本尊父母等入双运即共表此二者无异无别。

   观想种子字便是要清净此“本因”,此即心、风融合,行者将要受生于下一世间的时位。故此修法便是在行者转生于轮回世间之际作净治。

    这种观法与诸佛示现种种身相利益有情的誓句亦有关系。种子字是一切中围本尊的生因,亦是一般建立中围坛城的主因。此法能净除取生的习气及有助修行者通达显、空之性,最后成办果位真实化身。其能植下达证化身及圆满解脱的种子,令大乐心境从心、风和合中出生。由借修自身成本尊之力,行者即植下生起大乐智慧的种子。这种由风、心和合而生起的大乐,与圆满次第所生起的觉受证德相同,只要风息和心识处于不净之位,行者便会继续在生死轮回中流转。行者若以清净慧气及慧识净治其心,便能现起本尊的如幻天身。

    总而言之,这三种三摩地是一切金刚乘仪轨的根基,由于这是生起次第的根本,故行者在实修仪轨时必须具有清楚的认识,绝不可缺失这三种三摩地的修法。事实上这三者是一切修法的根本,虽然由于某些修法极为简略或极为广长,所以这三者不一定能明示于仪轨中,但无论如何行者必须具足其义。随着我们便要开始修持生起中围坛城的正行。

生起能所依中围

    从佛智之境生起能、所依坛城的方法名为“身印契瑜伽”。生起中围坛城有三次第:
      (一)五大叠成中围地基
      (二)生起越量宫
      (三)生起本尊座

    建立中围坛城的方法与世间建筑房屋方法不同,中围坛城是先要从诸大种堆筑而成的地基中生起。在此过程中行者是由“四大种”建立出一世界来净治外境,我们(现在)的世间是由世俗妄识所化现,是有漏意业所显现的境相。我们所认知的世间,依传统所说是包括了须弥山及各大、小部洲等色法器界。由于我们的世俗二取妄想,故我们只相信一切山河大地等外境是如我们所认识的那样实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凭借观修在加行法中所说的广大护轮,并成办以下的观想,行者便能清净这些妄见。

    先观想出现“啊”Ah字,后即转成一端向下倒立的三角锥体青色“法源”dharmadayo,其相就像普巴橛插入泥土后,迅速拔起所留下的形状一般。此三角锥体其量广大无限,表征“空大”。

    在这倒置的三角法源上先出现一“养”Yam字,其后转为一“风坛城”,其中央有一十字金刚杵,四周有呈暗绿色的风烟旋绕流动。“风坛城”上生起一“让”Ram字,后转面为红色三角“火坛城”,外有火焰围绕。“火坛城”上出生一“邦”Bam字,转为白色圆形“水坛城”,其为白光所绕。“水坛城”之上出现一“浪”Lam字转为金黄色方形的“地坛城”,其为金色光明环绕。“地坛城”上再出生一“松”Sum字,其转为黄金、绿松石、红宝石及砗磲所成的“须弥山”,此意即是要作一广阔宏大的观想。

    随着便是生起“越量宫”,此处亦分为所净之境、能净之法及净治之果三事,所净之境是众生的对色法及住处的执着。先诵“镇M" Bhrum,观此咒字降至“须弥山”顶的平原上,咒字化为光明再现起“越量宫”。宫殿立于重叠的“五大种”及其上的“须弥山”顶峰,出现于行者先前所观成的“金刚护轮”中央。被“金刚墙”所环绕的大地是“越量宫”的地基,“金刚墙”则为五色广大火焰所绕,而“金刚墙”的内围却有“八大尸林”如轮环列。

    然后行者在中围坛城的中央观想一广大的千瓣莲花,花中有花胚,花胚上有一体积大小相同的「日坛城」。「日坛城」上有众宝严饰的十字金刚杵,杵脐有一蓝色的方形地基,此乃是呈方形宫殿的中围地基。

    「越量宫」具有五重由五种宝石所筑成的围墙,色泽各有不同。若行者所生起的本尊是白色,则最内层的围墙是白色,若本尊是红色那此围墙亦是红色,如此类推。其余四重围墙是由此内墙层层向外排列。宫殿的最外层有一红色的台阶围绕,上有十六供养天女站立,众天女面向宫殿,各以不同的手印捧持种种美妙供品作供。由最外墙的顶部向外生起的是镶有宝石的黄色边围,边围上有一列上抵屋顶的细小柱子。四方的外墙各有不同颜色,东边是白色,南边是黄色,西边是红色,北边是绿色。「越量宫」中有八大主柱支撑着四条横梁,屋顶的藻井除了中央的部份空间外全皆满覆珠宝。宫殿四方各有一门,其上各有一半圆形的顶盖及由红色斗拱支撑着的楼阁。每一斗拱皆有天众向诸尊献供的塑像为庄严。斗拱所承托的飞檐在东边的是青色,南边是黄色,西边是红色,北边是绿色。四面的飞檐各有一柱廊,上立有*轮、伞盖、宝幢、羚羊像及手柄满饰众宝的牛尾幡等庄严。在宫殿的顶盖上则竖立着尊胜幢及宝伞盖,宫殿各处皆遍布种种妙华、珍宝及宝幢等严饰。宫殿的外围有「八大尸林」:
    (一)暴猛尸林
    (二)稠丛尸林
    (三)金刚焰尸林
    (四)骨锁尸林
    (五)吉祥尸林
    (六)幽暗尸林
    (七)啾啾尸林(啾啾是鹰等猛禽及被捕食的鸟类所发出的声音)。
    (八)大笑尸林

    在八尸林中各有树王、云聚、河流、火焰及佛塔为庄严,又于每一尸林中均各有一天众:
    (一)「暴猛尸林」中有黄色帝释天Indra(一说为白色——译按)手执金刚霹雳,乘于象上。
    (二)「稠丛尸林」有手持宝杖的黄色夜叉Yaksha乘于马上。
    (三)「金刚焰尸林」有手持蛇索的白色水天Varuna坐于摩羯鱼Makara上。
    (四)「骨锁尸林」有青蓝色炎摩天Yama手执长矛乘水牛上。
    (五)「吉祥尸林」有红色四臂火天Agni坐山羊上,其右边一手作施愿印,另一手执三首套索;左二手一持念珠,另一手则持净瓶。
    (六)「幽暗尸林」中的烧尸场上有一黑色罗刹Raksha坐于起尸鬼的身上,手执利剑及颅器。
    (七)「啾啾尸林」有手执飘幡的绿色风天Merut乘于鹿上。
    (八)「大笑尸林」有白色大自在天Wangdan坐在公牛(一说为大鹏金翅鸟——译按)之上,手中执持三叉。

    诸天皆穿华丽衣饰,众宝为严,左边身旁各有一身色相同的天妃相伴。诸天众皆向诸佛世尊俯身礼敬。

    众尸林皆按照不同的修法,而分别住有男女瑜伽士、成就者siddha,持明vidyadhara,饿鬼preta,罗刹raksha,夜叉yaksha,食尸鬼、诸大种、勇父空行及豺狼等众生。行者要观想充满这些不同有情的八大尸林围绕着越量宫。

    当行者观想宫殿时,要紧记四门、主柱及一切物品皆真实为种种珍贵宝物所造成,这些皆是「寂静中围」的特征。反之「忿怒中围」则是为了调伏暴虐难调的有情而生起,其相可怖犹如墓场。宫殿的墙壁由干、湿及新鲜的人头所筑成;八大主柱由天众所造成:八横梁则以八龙族naga所成;覆盖在藻井的却是环绕月亮运转的二十八曜;宫殿的橱窗由日月及八宿所成;纲罟是以毒蛇及颅骨所结成;屋椽上有由手指、头骨、五根及日月所造的璎珞珠蔓作为庄严;宫殿的顶盖则由大天的头盖所造成。又于「寂静中围」的顶盖之上是宝伞及*轮,但在「忿怒中围」的却是人心及人皮所造的伞盖、幡幢。

    忿怒越量宫其内外之相皆如墓地,到处遍地血池,暴恶黑风如旋风般猛烈吹刮,可畏的火光弥漫四周各处。但行者最要是应念所观之境完全清净,并要忆念其真实的表义。方法是凭藉忆念佛智的功德,此即诸佛的难思大悲及殊妙事业,应念一切观修皆表征这种慈悲心及清净的利生事业。生起中围坛城的修法于此结束。

    修持此法之果是证得胜义根本智,亦即是真如法界dharmadhatu,这是无谬的大解脱慧,其可比作本初母胎,而倒立的广大三角法源即表此义。五大种皆由这广大的空性胎藏中出生。五部佛母即是佛智根本,亦是五大的真实本性,其广大清净犹如虚空,此五大便是从胜义谛的胎藏中现起的五位手印明妃mudra(或称为明印——译按)。“胎藏”或“母”均意指诸佛的宫殿,一切佛智证境皆从此处生起。

    越量宫各支分的真实含义可从下文所说而得知:越量宫呈方形是表征广大胜义实相法界平等一如,四门表四无量心,各端互相支撑于顶盖上的横梁表八乘道次第,四门的顶盖表果位四德,顶盖上的*轮表正法常转,下层阶梯表四正念,顶盖四小横梁表四正勤,四门各有四窗橱表四神足,五层围墙表信、精进、念、定、慧等五根五力。火焰、宝纲、华蔓、丝绸挂帘、明镜、半月及用于扇风拂尘的飘幡共表七觉支,八主柱表八正道。

    四横梁表四无畏,顶椽所依的二十八支架表十八空及十波罗密多,构成顶盖边围的木条表不可思议的功德,支撑上梁的细木块表四清净智,越量宫殿的华盖表证悟的广大中围,而事实上佛果就是本觉唯一中围,在最底部的三角法源亦同表一事。华盖上的宝伞表圆满广大护念一切有情的悲心,旗帜则表慈心。越量宫所发放的光芒表征身、语、意三门的无尽事业,光芒由内向外发放表根本智的游戏示现,底部的十字金刚杵表空性与根本智无异无别,杵上的十二钴表征缘起十二有支已被清净。日轮表征本具胜义谛净光,莲花表不为生死轮回垢障所染的无碍功德,八大尸林表清净八识,金刚墙表破除种种烦恼魔碍。

    为力求观修能清净如法,故不管是「寂静中围」或是「忿怒中围」,行者均须认持所观境的表义为要,否则便会因邪见而受生为魔众(即是汝渣rudra一类的非人)。若初学者对忆念以上所说感到极为困难,那在观修时仅需认知中围坛城的一切细相皆是佛智心慧的表征,具有这种正念便能保证你的修持纯正如法。

    行者亦可将地基上重叠的大种作为表配诸脉及五脉轮的象征。中围的根基(莲花、日轮、十字金刚杵)表中脉内的命风及明点,由此和合而成明、空心慧的越量中围坛城。当我们观修心的明性及空性时,脉、风、明点便会转为柔软无碍,清净无垢,令行者堪能修持圆满次第之法,因此生起次第自然能成熟圆满次第。

    越量宫由底至顶的种种不同形相表征佛智的三相,即: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身功德,佛语六十支妙音一切语功德及佛意圆满穷达真、俗二谛的意功德,这些慧力及慈悲皆为心意的功德。

    色身的障碍亦可凭藉观想越量宫表征身中的脉道而净除,越量宫的庄严表征身中的命风,本尊表征明点,构成宫殿地基的五大种表组成自身的五大:空大表心识、风大表出入息呼吸,水大表血液,火大表体温暖热,地大表筋骨肌肉。本尊则由明点中的红、白二大双运和合而出生。

    随着行者便要生起「本尊座」,此处同样分为:所净之境,能净之法及净治之果。行者欲作净治之境是受生的形式,有情众生受生的方法有由精、血和合的胎生(即如人道有情的受生方法),依暖、湿而受生的湿生及卵生、化生等数种。凭藉这种修法行者便能清净其真正受生之处。

    修持此法之处是在于越量宫殿的最中央,行者于此观一红色莲座,上有平卧的红色日坛城及白色月坛城,此日、月二轮的体积完全相同,莲座及日、月轮即共同合成主尊之座。寂静尊是坐在没有日轮或覆于日轮上的月轮中,忿怒尊则坐在覆于月轮上的日轮中。其他眷属诸尊的座位则各依不同的仪轨而有别。忿怒尊的座上会有男女魔众、尸体或大象等表征烦恼的众生被踏压于其脚下。行者以此本尊的观想法即能成办其修持。

    修持此法可证得佛果化身,行者达证化身便能随自所愿转生于任何地方,这种转生远离种种过失垢染。以此方法转世的有情即名为「祖古」tulku(即活佛,转世化身)。由于「祖古」的心意本自圆满,安住于净光之境,故方便、智慧皆于其心中圆满和合无别,这种究竟圆满的本觉证境便是修持此法之果。

    由修习大瑜伽生起次第之法,行者即能趣入随瑜伽圆满次第之中。「本尊座」于随瑜伽中的表义如下:莲座是与脉轮相应,日轮是与于脐下观为三角相的「拙火」相应,月轮则与观于顶轮处表由父处所得白大的倒立白色“杭”Ham字相应。瑜伽师凭藉驾御命风的修法即能燃起「拙火」,令「拙火」经由中脉上升溶化顶轮的白明点,成就不变的大乐证德。生起本尊座的教法到此结束。

    观修本尊身是修持的扼要,本尊及观想的方法必须按照行者所修的仪轨及本尊所属的续部来进行。行者观想本尊身时要清净之境,便是欲趣入父精及母血中结生相续的中有神识。

    日轮垫是表母血,月轮垫则表父精,而下降的种子字便是专注的本因。种子字落于日月垫时便是与中有神识生起投入父母红白明点和合结生之念相应,而种子字转成本尊所持的手帜时,便是相应于红白二大与中有神识结生相续之位。

    观手帜向外放光供养一切诸佛,再带同诸佛的加持力返回己身,然后向外放光遍照一切有情,复再返回自身中。由观想手帜收放光明之法,行者即能清净神识入胎时的心念,每一轮的收放光明皆相配于胎中各大种出生及根门的成长。在较广大的生起次第教授中,更特注重于处胎第九月间的详细解说。在某些不同次第的修法中,有将种子字转为手帜,再转成本尊的修持摄为刹那自成本尊的单一观法,其时行者要忆念自身便是本尊,这种便是净治化生的修法。

    解释生起本尊的方法如下:观种子字唯于空中显现,再落于先前己观成的座垫上,此即称为种字成就法,其相配于语。复由种子字之心要手帜中放出无量光明,召请诸佛的智慧莅临面前,光明回摄于手帜时即成办手帜成就法,这种观法相配于意。从种子字及手帜的转化而生起的金刚萨垛本尊天之法则与身相配,由此而成办圆满成身成就法。行者成办这些修持,即能取得自主受生为「祖古」的能力,以此调伏仍处于生死轮回的有情心续。

    修持生起次第是成熟行者的心相续,以为圆满次第作好准备。如前所说,莲花及日、月轮皆表征中脉、脉轮、拙火及大乐,当拙火溶化顶轮的大界时,即令无上大乐明点从顶门下降,令行者依次证得四喜,解开各轮的脉结,风、心悉皆融入中脉之内。

    在生起次第的修法中,种子字及手帜的成就法是与风、心融入中脉的次第相顺。但是在随瑜伽中,光明的收放及手帜转化为本尊圆满身相之法,则与大乐及空慧的证德相顺,盖因本尊的身相是从乐空根本智所化现,故生起次第的修法是为随瑜伽圆满次第的修持及成就奠下基础。

    在仪轨中的任何特定观想细节,皆应如法修持为要。在一些简轨中,本尊为仅有座垫而没有越量宫殿,行者亦会发觉到在某些修法中的本尊是刹那出生,这种当下现起本尊的修法是远离一切造作,若仪轨中没有事业修法,那便是这一类修法。行者应明了包括越量宫殿等生起次第的各段不同修法,皆非是硬性的规定,所以并没有绝对必须的特殊修习形式。但是在观想本尊的根本特征时,则要采用相同的法规,本尊特性的含义是要随顺各别所修的仪轨而定,所以其特点设立并非一成不变,最重要的是应该了知本尊的清净含义。

    随着是解说本尊的显相,此理可分两点解释:第一点是生起本尊身相之法,第二点是专观本尊的特性。此两者的内容是颇难了解的,故行者对于种子字转化为手帜的修法细节应特加注意,欲如愿证得净治及种种果德,最重要的便是通达这种转化是如何呈现。在金刚乘的广大修法中,本尊的转化是以五种次第来现起,中轨是依四种次第,而略轨即依三次第。特别是在旧译宁玛派的伏藏传承中,虽然亦有采用广轨
或中轨,但却多采用略轨来修持,其中的许多仪轨中,皆是刹那生起本尊并无任何次第,这种方法名为「刹那圆念」。

    观想本尊身之所净境是在中有身识与父母精血结生相续入胎之位,当我们听闻到中有神识一词时,或会以为要净治者是他人的中有神识或中有位的一切神识,必须知道这仅指行者自身的中有神识。我们的神识在过去无数生中已历尽这些不同的境位,并将会继续如此下去,所以事实上我们的心识已对这些过程极为熟悉。这些教理及修法便是要以我们的心识来作为所净之境。寂静尊常坐于月轮上,其月轮之下并不一定具有日轮;忿怒尊定坐于日轮上,而非月轮。日轮表母血,月轮表父精。二者必须具足才能入胎受生,所以行者的观想定须同具此二事,日、月二轮平卧于莲台上正是表征精血于父母二根和合时互相混合,由于看见来生父母的贪行,即令中有神识的业力现行,对此精血的和合生起贪爱而趣入其中,此际便是这里所要清净之境。

    三摩地的本因——种子字生起后,即下降至日、月轮的中央位置之上,此时生起的种子字即转化为本尊的手帜。由于某些本尊具有多臂并持有各种不同的手帜,故行者或会对于应采用哪一手帜产生疑惑。须知所生起的手帜应是本尊根本右臂所持的法器。在此观想之中,所净境是与最细命风相合,并已趣入胎中精血的中有心识。从手帜中放出相为种种供养的光明后便要回收,光明收放的次数及是否由种字或手帜放光,则依不同的仪轨而决定。精、血与心、风和合后,下一阶段便是四大渐次滋长为血肉、筋骨及气息,当胎儿在胎中成长时,诸根便会渐渐发育成熟,而光明的收放便是要清净四大成长为种种根门。当手帜后再转化为圆满的本尊身相时,便是对向出生(即婴儿出胎并开始哭啼时)的过程作出净治。有情出生于世间的习气便是凭藉这种观想次第来作清净。一切众生皆不外是卵生、胎生、湿生及化生(即受生为天道或地狱道的众生),手帜的观想便是具有清净此四生的力里。

    清净卵生之法如下:当中种子字转为手帜时,即是清净中有神识趣入精血结生入胎之位,其后在收放光明及手帜化光之际即相应于卵子的成长发育,而本尊身的显现则相应于卵壳破裂,卵中的有情出生的一刹那。

    对治湿生之法亦完全相同:日轮表暖热,月轮表湿气,种子字及手帜则表中有心、风相合;放光、收光及转为本尊身是相应于神识趣入湿暖而出生的过程。

    清净化生之法如下:本尊座是中有神识的生处,种子字及手帜是表心识与命风相合,收放光明表神识欲取生之念,其于一刹那间引生长养业力取生的势力,由此而出现化生。本尊身显现时即是相应于化生现起之际。种子字落于本尊座上的过程名为语种字成就法,每一种仪轨皆有手帜、种子字或两者兼具。手帜或是种子字向十方放出现为种种供养相的无量光芒,光明召请一切诸佛菩萨的清净智慧,摄集一切加持力返回种子字处并融入其中,这个过程名为心标帜成就法。随后手帜或种子字瞬间转为本尊的圆满身相,这种引生具足种种相好的圆满本尊天身之法,则名为圆满成身成就法,这就是依生起次第而成办圆满本尊天身的共同教授。然而每一种仪轨皆有其不同之处,诸尊的特征依其是寂静尊或忿怒尊,法身、报身或是化身己大有差别。

    现当思惟诸尊所持手帜的内义,由于手帜的种类有多种不同,故此我们只顾及到部分最常见的手帜:五钴金刚杵的四钴及头尾相接的中轴表五智。九钴金刚杵表九乘,钺刀trigug表割断妄念的智慧,又文殊师利菩萨手持的智慧剑与钺刀的意义大致相同。颅器是大乐处及根本智的盛器,其表超离妄念造作流转之境,颅器满盛鲜血是表征四魔及生死轮回的心已被根本大智慧所降伏,故若以为本尊是以胜利的姿态啖饮被其所杀众魔之血便极为错误,本尊绝不会有贪嗔的念头,我们应该正确了解鲜血是表征慈悲二功德而非贪嗔,又于方便、智慧二种佛德而言,颅器是特指智德。智慧宝剑亦表斩断生死的根本,若我们无生便即无死;三尖天杖是表切断三毒的根本。所有本尊的身相皆是表仪,本尊即使具有多臂,执持多种手帜,亦各自具有特别的内义。

    一面表法身的唯一相;三面表三解脱门及三身;二臂表方便大悲及智慧空性;四臂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六臂表五智及自生根本智;金刚座vajrasana表轮、涅平等无别,远离二边的心境。寂静尊的九种特征是:
    (一)生位清净故肌肉柔软。
    (二)病位清净故身支纤巧圆满对称。
    (三)死位清净故身无疲惫,青春年少。
    (四)老位清净故身相光滑。
    (五)圆具一切清净功德故晶莹灿烂。
    (六)诸根清净故光明秀丽。
    (七)调伏有情故相极动人。
    (八)降伏恶业故身相光华显耀。
    (九)功德显赫调伏一切故具大威光。

    本尊的衣服是表征解脱烦恼众苦,如白色绣金花的丝绸上衣、杂色的下裳及长飘带等等皆为典型的本尊衣饰。本尊结于顶上的发髻表一切善法已得成办。

    珠宝及天花等严饰表七觉支:
    (一)长项蔓表(念觉支)。
    (二)头冠表(择法觉支)。
    (三)手钏表(精进觉支)。
    (四)耳环表(轻安觉支)。
    (五)臂钏表(定觉支)。
    (六)短项蔓表(舍觉支)。
    (七)长花蔓表(喜觉支)。

    忿怒尊的特征如下:三目表能同时遍知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一切智;四獠牙表断除轮回的四生。忿怒尊的暴愤性格是慈悲善巧随顺人们的平常性向,反映出人们的粗暴相貌,父母有时亦必须极严厉地责骂子女,为了帮助子女而作出适当的责骂,乃是一种基于智慧为求得到正确效果的慈悲表现。以柔和的方法是难以调伏某些有情,只有用忿怒的方便才能降伏愤怒狂乱的粗恶心境,所以本尊的忿怒便正是猛厉大悲心的表现。

    表征五部如来化身及四明妃的九种忿怒尊姿态是:
    (一)妩媚姿
    (二)勇健姿
    (三)厌恶姿
    (四)威猛姿
    (五)嬉笑姿——口发哈哈、嘻嘻的狞笑及怒吼
    (六)怖畏姿
    (七)悲悯姿
    (八)威吓姿
    (九)寂静姿

    最后的“寂静”是因为忿怒尊究竟而言是安住于圆满平静之境中,其余身姿仅是本尊寂静本性的示显。寂、忿本尊的九种特征全皆相同,二者同出一源,彼此均是为了达成相同的表征作用。

    接下来是解释忿怒标帜:上身以象皮为衣,表降伏一切烦恼的十力;下身的虎皮裙是表断嗔的威猛事业;丝绸飘带表断贪的菩提心;五骷髅冠表降伏我慢,证得五佛功德;由五十一具新鲜人头所成的项蔓表降伏妒忌、邪见及五十一种令粗显烦恼生起的心所;骨饰六庄严及六印表六波罗密多。围绕本尊的五色智火表通达无我智慧,此慧能烧毁轮回三界。

    每一位主尊皆各具有其余本尊天众的「能依中围」,但我们先要谈及本尊的眷属,我们必须知道化身是具有示现种种身相的能力,以调伏所要度化的有情。眷属会众应被视为主尊的化身,就如阳光出自太阳一般,诸眷属会众亦从本尊处生起,其性一如。

    行者要用这种方式以一贯的态度认识宁玛Nyingma,噶举Kagyu,萨迦Sakya,格鲁Gelug等四派金刚乘佛教,应以相同的方法将各大传承的领导者及其侍众眷属视如主尊及眷属。例如我们可把达/赖法王视为主尊,他的秘书、翻译、仆人及经师等眷属则视作法王智慧身的示现,就如太阳所发出的光明一般。对于其他传承的领导者如Gmb法王H. H. Karmarpa亦完全相同,用这种方法我们便能训练自身的净观力。

    为何要培养这种能力?因为我们还没有认知自身便是本初佛。我们还未认识到自身与本初佛的唯一差别便是这种无明,由于不知此理,所以我们在无数生中皆漂流于轮回迷妄之中。若我们不断地批评上师及他人的行为,老是认为上师不是佛,那我们便永远难以相信自己是佛,解脱亦将遥遥无期。这种净观的修持,特别是缘于上师的净观修持,是最广被认同为能导引我们通达自身圆满本性的法门。我们对四派的领导者修持净观是最适合不过,因为他们早已证悟自身的本性,而且在无数生以来,他们一直为众生的利益而积极地工作。

    这里还有另一个道理可以说明为何修持生起次第是最为重要的,生起次第的根本理趣是断除庸常心念及庸常显现,这是凭藉生起本尊的坛城中围,修习上师瑜伽及努力在日常修持净观而达成。在观想中围坛城时我们亦要同时修持净观,中围坛城包括了越量宫、本尊座及眷属会众,若我们以净观来修持生起次第,便会证得尽摄轮、涅的无上广大境界,会认知一切显现皆是根本智的展现,若我们将一切法观成从此唯一本源所生起的中围坛城,便会更容易认识这道理。

    越量宫殿及本尊眷属皆是根本智的相续展现,此乐空相运的根本智幻现本尊中围之相。此实相的游戏示现便是我们对种种显现应该具有的无上见地。我们绝不可错认本尊中围具有某些非智慧的根因,亦不可将这些观想妄计为自性实有。

    当我们获得直指明觉心性rigpa的口传教授时,便会明白心性本空,而任运显现诸相,无碍大悲则为其功用。明觉心的修持与观从主尊现起一切中围境相的生起次第修法悉皆相同,所以生起次第亦有助于证知自心的本性。

    当我们生起根本智的显现时(此即行者观想本尊中围之理),应观想其极为清净,如虹显现或如在澄明夜空中映照于湖上的星光一般,但行者应认知星光的反映虽不是真实的星星,然而其显现却极为清明微细,故不要被由根尘所起的寻常分别限制了你的观想。

    观想圆满中围的方式是包括由主尊生起的种种显色、手帜及其余细相,其方式与一塑像重复映现在一列镜子中的影像相同。在观想中,一切中围之相皆为主尊的分别显现。此即解释了诸佛菩萨皆由同一本源示现的道理。

    观想时不要纠缠在微细的地方,更不可以用紧张的心情来观想,应先建立粗相的观想,当成功后才转而观想细相,要依上述所教的方法来认知本尊中围的缘起性。对于初修者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心并未安住于自身的清净创造本性中,故我们缺乏刹那明显观想本尊身的能力。若能长养一切证境皆来自法身的有力正知,便会对我们的观想有所助益。法身不可思议,其具足慈悲心及大威神力等无上功德。

    过去所说的一切观想、表义及所净境等方法,若令初学者有点吃不消,那只要忆念修持的总体功德及此方便的胜处。在实修时,专念引发大恭敬心便已足以令自心安住于此境中积集功德。依这种方法观修确能清净住胎、少年及老年的过程,并能够净除对世间上的婚姻、事业及财富等生活的攀缘追求。

    由此修法即能成就佛果化身并能转生为一位觉悟的有情,化身是佛陀智慧所化现的有情。我们会凭藉受持种种戒律,修持种种梵行及善行而获得利他事业及圆满悲愿的能力,能舍弃个人的私欲为他人的利益而工作。日后当我们臻登高位,便能够成就佛心的本性,我们的具缘弟子亦能获得成果。这种境地显现时,一切不善心念皆全被降伏,并能得证三摩地定境,能受用遍智证悟的甘露妙味。

    最后我们要以三金刚字来加持身、语、意三门,在自身三处的三金刚字表征身、语、意三门的究竟清净本性,若我们不能清晰仔细观想本尊的面、臂及各支分,可专注自身中央三处的三金刚字,以此三金刚字作封印。专念修持此法便能现证身、语、意三金刚的难思证境。

迎请智尊及启请安住

    根本智的境地便是能够成办一切世俗谛及胜义谛的智慧,能于了知一切世俗微细业果的同时,通达种种显现的究竟实性,得证二分圆满心慧,是一种无有穷尽的心境。

    在仪轨的下一节中,我们便要迎请「智慧尊」yeshes sems dpa(又名为智慧萨垛或简称智尊——译按)的加持前融入「誓句尊」dam tshig sems dpa(又名三昧耶尊或誓句萨垛——译按)中,并启请智尊安住。

    在此迎请仪轨中,所净之境是由外境、友伴及世间学识所生的习气;能净之法是启请智尊坚固安住的祈请;净治之果是与一切圣众和合无别的证德。由外境、友伴及世间学识所引生的习气是所净境,每个人在年幼至长大的过程中,均花上大量的时间追求各种不同的知识训练,学习许多有关身边环境及文化的事情。有别于本来具足的根本本性的次类习气业力便从而成熟出生,这并不是说人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学识能力皆是错谬,这些学识能力不是毒药,问题是在于执着这些东西的心念。由于心为这些才能、外境及所吸收的知识所蒙蔽,所以便要将执着清除。

    清净此境的修法便是迎请智尊,从自心中“吽”字放出钩形光明,光明勾召智尊由其任运自成的净土中降临。此土不像我们所建立的中围坛城一般由造作所成,此刹土任运成就,遍一切处,为根本智的住处。光明射至此净土中,召摄一切清净慧力,但不要认为这种勾召的光明具有贪执,应想此钩是表征召摄加持力的信愿。

    光明极为鲜白光耀,当心间“吽”字放出光明时,要作意“吽”字的显耀光芒。光明无有自性,然其去势迅速射向十方(即上下及东南西北等八方)及四时(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及本净时)并照触一切远离烦恼、安住于法身的圣众。迎请的光明唤醒法身现起色身,并化为无数行者于其坛城中所观的庄严、衣饰、手帜等诸尊之相来临面前虚空,又观想时应同时念诵迎请颂。

    相如行者自身所观的中围诸尊的智尊化身(即十方一切智尊皆化为行者所修的中围诸尊之相),如下雨般从十方注入身中,加持行者的定观。智尊如水入水完全融入誓句尊中,令二者的分别泯灭,转为无异无别。行者应胜解智尊已住于自身的坛城中,然后念诵“渣Dza”、“吽Hung”、“邦Bam”、“吙Ho”四字真言,几乎所有的仪轨均以此真言来印可迎请智尊。

    诵“渣”时应如法结印,观想誓句尊勾召智尊;诵“吽”时应想智尊融入誓句尊中成无异别;诵“邦”时要坚信智尊会安住于身中,直至我们能如愿成办证悟或息、增、怀、诛等事业:诵“吙”时观智尊承诺在我们证得目标前皆与我们一起。

    修持此法之果是在证得佛果时出现,其时我们即证得诸佛与一切了脱烦恼轮回的圣众没有分别,一切圣众的清净觉性皆一如无别。

顶礼、供养及供赞

    迎请智尊后,行者的誓句中围即当下与根本智合而为一,要了知此契合双运的大力而作顶礼、献供及赞颂。此处亦同样具有所净之境、能净之法及净治之果三事。所净境是贪着资财、家庭及名声等业力习气,净治此境之法便是顶礼、供养及供赞。

    金刚乘修法的心要及究竟成就,是证得自身本性与本尊天身不异,此即大乐与空性无别的根本智境。证得此位时,命风与大乐心即现为无上本尊天身大印,这种成就充满了至极广大的净愿。达证此位者即能无难成办各种利益有情的事业,亦具足安住于此双运大印的能力,凭着这种方便即能速疾证得究竟极果——俱生智,这就是顶礼的究竟真义。所以无论怎样也要培养出真实的敬信,更要积集功德,应观想从心中放出自身凡夫相的分身,向空性法界的无别本性作顶礼,依此法作观并且念诵各自的仪轨文句。我们在修法时,可忆念本尊的别别功德而作顶礼,由此便能够积集极大的功德,举例说,我们可忆念本尊何以具有一面二臂等道理。

    虽然行者是对诸尊念诵礼敬的颂文,但事业上却是向究竟心性中的空、慧二分作顶礼。心的本性被数数执着能所二取的分别心所覆,从而引生出一切烦恼及不悦的根因。由于有这种分别心的缘故,我们亦随此而安立出另一种有相对分别的观修方法。行者藉观想而生起誓句尊,并从本净法界现智尊,誓句尊及誓句中围表征空界,而观想融入誓句中围的智尊是表空慧。凭着忆念在此法中所使用的清净表义,便能令我们趣入清净心性的本义中,这样我们便能向自身的本性作顶礼。

    究竟而言,实无有能修者,亦没有一身外的真实本尊被迎请降临融入身中,因为真实法性本来只有一个。一切法皆以明觉心rigpa为性,而此觉性的表示自显种种不同的外相,所以迎请智尊从究竟的观点而言是导引我们进一步趣入胜义本性中。完成这个步骤后,我们便能够直接认知自身的究竟本性而行顶礼。

    现在便要作供养的修持,供养有:外供、内供、密供及真如供四种。献外供的方法如下:行者先自成本尊;再从心中放出无量供养天女,众天女皆各各手持能令内、外诸根生乐的不同供物。无数供养天女伴随殊妙光华充满虚空,然后众天女周匝围绕本尊献上供养。此时我们应念诵仪轨中的文句,并完成这种观想,观一切中围诸尊以其根门别别纳受种种外、内供品,应观想供品随类相应进入诸尊的根门(声供进入耳根,味供进入舌根,光明供进入眼根,如此类推),再进入其心识而生起圆满的内、外觉受(即由根、尘相触而生识——译按),令诸尊极感满足。

    佛坛上所陈设的七只或八只供杯皆为外供养。虽然杯中仅盛清水以表征七种传统的供物,但是在献供时我们却要观想无量的供品遍满虚空。

    第一杯是作为饮用的清凉甘甜洁净(瑜伽水供)argham。
    第二杯是作洗足用的清净(濯足水供)padyam。
    第三杯是作花蔓头冠用的(妙花供)puspe。
    第四杯是由香花、麝香、檀香等天然香料所造成,用来供养鼻根的(薰香供)dhupe。
    第五杯是供养眼根的(光明供)aloke,其犹如满愿摩尼珠的光芒一般照耀世间,又这个世界的日光、月光等自然光源及灯光、烛光、霓虹管等光源皆是(光明供)的一种。
    第六杯是供于胸部的(涂香供)gandhe。
    第七杯是天妙(馔食供)naivedye,能以一味而满足一切味觉的需求,这种食物供养是用来供养舌根。
    第八杯是铙钹、管乐、铃、鼓等乐器所发出的悦意(妙乐供)sabda,是用于供养耳根。

    观想无量天女围绕自身,手持各种不同的外内供养,当他们献花供时,观想鲜花融入自顶,令使自心感到满足,根门生起悦乐。当光明进入眼根,声音进入耳根时,亦同样令使根门生乐。修供养法仅是为了让自身积集功德资量,须知本尊并没有以这种方法来获得满足的贪欲,所以怀有其他想法是错误的。(外供养)的解释到此结束。

    内供分为药供men,食子供torma及血供rakta三种。轮、涅一切诸法皆是自生,诸法的本性就如同清净的甘露一般,一切法并不是人为的产物,而是自成自生(但并不是说诸法有自性—译按),无始以来一切法本来清净,应认知此理而献药供。药供应置于坛上主尊食子右边的颅器中。

    药供由一千种不同的草药集成,每一种草药皆具有清净的性质。灵药一词是意指一切具有治病效力的圣物。由于一切物质就其本性而言,皆是平等一如,故我们应远离戏论分别妄念,远离这种妄见便能令一切物质转为治病的灵药。究竟而言,当我们了知诸法的本净实性,舍弃执其为不净的妄想时,一切物质皆可作为药物之用。所以我们在献药供时,应具有一切物质悉皆平等的正知。

    现在是献血供,观想苦恼执着的根因全被摄集为鲜血,并融入无贪大乐法界中。于此无生法界中,生死轮回即得解脱,然后此鲜血妙供献予集会于中围内的本尊天众。诸尊于刹那间即饮尽这些量如大海的轮回鲜血,一滴不留。这里已对献外供及内供的修法作了极为简略的解释,现在便要继续解释简略的密供修法。

    密供有:双运供及渡脱供二种。

    在随瑜伽的修法中,可见有另一种密供养的开示。于随瑜伽的风脉修法tsa lungk,行者是运用身体内的风脉势力及双运修法来受用大乐。由于在修持时,一切本尊天众皆住于行者体内各脉道中,所以当他们受用到俱生乐空的证德时,便会感到满足。

    在所有内续的生起次第修法中,诸尊皆与明妃作等入双运,此即名为父母相yab yum。父yab是父大,即显境的法尔展现;母yum是母大,亦即显境的法尔空性。当诸尊的密处等入双运时,即由此秘密见地而出生真实的双运供,故密供常以双运来说明。

    尽管方式有所不同,然而即使是单身的本尊亦会含有父母的表征。单身的本尊所挟的天杖,或在其顶上表本尊不共所属佛部的部主的微细佛相,便可能是用来表征其秘密明妃。修持圆满次第的男女行者,在修此法时会自成本尊天身,并要把风息在本尊的脉中上下移动,来证得不同的大乐觉受。作这种修法时,最极重要是任持本尊佛慢及保持密供养的正知。

    作随瑜伽风脉修持的行者,当他们己圆具驾御身中脉、风、明点之量时,才能够从事这种极甚深遂的修持方法。

    我们必须了解金刚乘的法门是一切佛法中最快速及最秘密的教授,他们被众护法dharmapala极为小心殷重地守护。假如我们滥用这些修法,护法便会为我们及我们的上师制造种种障碍,例如寿量便有可能会因此而减短,所以最重要的是放弃对上师的盲目追随,及不可在未先观察你的根本上师是否与己相应之前便去接受灌顶。若你知悉将要被传授某些极为秘密的灌顶时,便要极为小心,因为若涉及到某些你还未准备好要接受的事情,后果便可能会非常严重,甚至会毁坏你的修持道路。

    下一种供养是渡脱密供养,所要渡脱者是自性有见,此见依能所二取分别心而生起,并引生一切戏论妄想,这种密供便是要解脱这些我见。有情众生执着此见便会生生世世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不息,所以我们必须把这种我见完全灭除。在我们证得无分别心是真实存在,并通达自心的本性之前,这种强大的分别我见就是我们最大的怨敌。

    分别心纯为不明了显境之空性及空之显现性的产物,当我们达到较高级的证境;能够证知自心的本性时,便会像现在面对着种种粗显的障碍一般,发现到那些微细的障碍。因为我们现在正为粗显的障碍所侵扰,所以未能觉察到微细的障碍。认知显境的实性,我们便能够逐渐去除一切粗障,而认知空的本性即能去除一切细障,这样我们便得到解脱。

    你可知道我们的敌人是谁?我们不必去攻击任何人,亦不必使用武器杀敌,不需要花费金钱购置武器,此法非常简单容易。如何成办渡脱之法?渡脱供是凭着舍离戏论分别心而达成,这种智慧利器能完全摧毁分别心,是证得这种出离的妙法。这种利器长久以来皆是我们相续的一部份,用这种利器我们便能无余尽摧分别妄心,将自心渡脱至无生法界中,一切怨敌永不卷土重来,此即名为大解脱。

    本自大解脱ye grol chen po一词意即无上伟大的本来解脱,这是说我们的自性事实本己解脱,虽然在大乘佛教的因乘及果乘中,佛陀已经开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金刚乘是果乘,在此乘中,因果二者一如无别,故此被称为本自大解脱。行者由证知我非实有犹如梦幻,故即解脱我是实有的妄想。通达此理即能解脱一切所知境,一切戏论妄想皆息于法界之中,一切所知境皆于轮涅平等无别中解脱。这就是对双运及渡脱二种密供养的解释。

    第四种供养是胜义供养或称为真如本性供。作这种供养时,行者必须趣入一切轮回、涅槃显现之法皆本来圆满清净之见中。一切显境皆为诸佛的任运成就大坛城,此处的坛城并非独指我们过去所见过的那些彩绘坛城,这里所说的任运成就坛城之理是指诸法皆是显现的法尔境界,这才是诸佛的大坛城。

    在此任运成就的坛城中,应通达供者、供事及被供三想皆为空性,要住于无分别空境中完成供养,才是真如本性大印Mahamudra的究竟胜义供养。这是一种无上的供养,也是最重要及最有力的献供方式。

    怎样献此供养?当我们作这种供养时,实在是无事可作的,在我们住于明觉rigpa位,证知自心的本性时,无上供养即无间显现于我们所认知的一切中,但是就你们现时而言,这是有困难的。

    我们要认识根本明觉慧rigpa,其为心的本性,分别心及习气皆与此无关,这是所有人各自具有的本性,无一例外,永不变易。此性不会因应漂流于轮回者的外相、习性及其特征而有所转变,由于此本性不生不灭,故不变异,其一向如此亦永将如是。由于在你们的程度对此未能熟悉,所以似乎不可能认持这个原始的本性。

    尽管双运、渡脱二密供及胜义供在仪轨中唯以一言半句来表示,但却是所有仪轨的其中一个支分,它们一般是位于外供及内供之后。纵使有关的颂文可能极为简略,但是行者仍要观修其要义片刻,因为这四种供养能植下成熟四身(法身、报身、化身及自性身)果位的种子。

    下一节的修法是作供赞,要忆念中围坛城的表征、本尊座、诸尊天众、手帜、种子字及息、增、怀、诛各部本尊的功德,于本尊的功德及心性具足正知而作赞颂。

    本尊能毫无困难地救助业果己成熟的有情,这是凭借了知众生的需要,而以种种方便任运成办调伏有情相续的事业,所以要忆念所有一切事业来向本尊作赞颂。赞叹本尊的功德应先由三种内续金刚乘之首——大瑜伽作赞颂,本尊的功德亦可以九乘作代表,此九乘之法能有效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当一切众生悉得解脱,轮回苦海亦已经尽空时,便不再需要九乘佛法,由于众生的需要,才会有九乘佛法存在。

    供养极具义利,因为其能感生高上的善果,它并不像我们在世间的互相夸赞一般,不能引生善果。在供赞时要了知所赞境及能赞者二无分别,而供赞的自性及能赞、所赞两者亦皆一如。究竟的供赞亦与究竟胜义的供养(真如供)相同。行者应了知无所赞者,而能赞者及赞叹之事亦非实有,要住于这种正知之境而行供赞。

    你不会永远也是一个在修道位的行者,终有一天你会证得果位,所以最重要的是应认知果位是由供养及赞颂生出。在你证悟成佛时,便不需要再希求任何东西,事实上你已变为被供养及被礼敬的对象,你所获得的无尽供养受用将会是自身的真实证悟。你只会感受到无尽无比的供养赞叹,这种证德是遍满于轮回、涅槃的一切处。

    已解脱的人是永不会感到还有少许的畏惧及麻烦存在,他会备受照顾,不愁衣食住行,无欲无求。人们是纯粹出于敬爱而对他作供养,这看来就像由神通或机智而获得的利益一般,但事实两者皆非,这只是圆满成办这些修持的果报而已。

调练本尊观

    我们现在便要开始修习本尊的观想,这包含有四种修法:
      (一)尊身明显
      (二)佛慢坚固
      (三)忆念净相
      (四)引生乐、明、空

    这四种修持皆应同见于本尊瑜伽的修行中。除非我们能于一念间任观成圆满的本尊相,否则最好还是按部就班地从本尊下身的莲足渐次向上观至其顶髻宝处。

    在初期应用大部分的时间明显观想莲台的各部分及本尊的座位,然后再继续观想本尊的足部及腿部等支分,在每一部分获得明显后,才可以进一步观想后者,最终我们便能够观想本尊的完整身相,随后即可观想将本尊的庄严衣饰由头顶至双足依次添加于其身上。

    初修时最重要是令观想成办明显,行者的目标是要将本尊及其特征观想得如同水中的月影,或如桃子表皮上的绒毛映现在明镜中一般清楚明显,行者必须要有能力将本尊身上的每一部分明显仔细地观想出来,最后我们便能于刹那间生起本尊天身,就像现时我们能明见自己的凡夫身一般。

    观想时闭不闭上眼睛实无关紧要,问题是在于我们的心是否有能力在说出本尊名号的一瞬间即能够生起明显观想,能于刹那生起本尊得成就时,才是高上殊胜的征兆。要达至这个目标便要能够随时忆念本尊,就不要仅在上座修法时才作观想,在用膳时、入睡前、走路时或其他不需要专心处理某些事情的时候,都可作意观想,继续进修引生明显之法。这种修持绝对要有极大的持久能耐,若缺乏不可思议的精进力来作修持,便永不可能成办任何本尊明显的本尊观。

    第二种修法是成办坚固的本尊佛慢。这种“金刚慢”不同我们所具有的那种我慢心,而是尽离诸过,圆证一切佛德之境的表示。当我们观自身成本尊时,事实上便是以此身相来作为观照自身本性的代表,要用本尊佛身来作为任持自身佛性天慢的表征,以达成坚固不动的正知,所以要令佛慢与自身形影不离。

    “金刚慢”极为明净,绝不是凡夫的我慢。在我们现时身处的无明状态中,若有人呼唤我们的名字,我们便会马上攀缘执取这个音声,因为它是与自身的我见有关。当我们自成本尊时,便要注意不可带有这种想法,要令自心澄清清净,这样才能清净如法地修习生起次第。
在我们本性觉慧的境界中,是有显现及显现之空性存在,虽无自性,然而却有空性游戏幻现的显现。显现是生起次第的观想,所以要任持坚固的本尊佛慢,而任持空性智慧的便是圆满次第。正如显、空本体为一,生、圆二次第亦是双运无别。

    任持本尊佛慢能净治我们的庸常不净执见,由于这些执见遮蔽了显境的实性,令我们执外境为实有,所以其见悉皆不净。任持坚固的佛慢即能清净令我们将一切显现见为庸俗不净的分别心念。引生明显,忆念本尊功德及其身相的表仪,任持坚固本尊佛慢及引生乐、明、空的修法皆是净治的方便,其有助于行者成办圆满的本尊定观。

    第三个步骤是忆念本尊身相所具的面、臂数量等内义,藉此来思惟本尊的清净功德,所以这是一种清净的随念。正如我一直所说,清净心的本体便是根本智,心性无始以来便是具足无量功德之佛,还有最重要的是这些功德乃法尔自生,任运成就。

    本尊又分为智慧本尊及观修本尊二种。对生本尊及自生本尊皆为观修本尊;佛智的清净化身才是智慧本尊,其本来清净并非是意想所成的净相。虽然我们看来似乎是由观修的本尊来建立起一个清净的身相,但是观想本尊却非止于一个想像的行为。

    我们在念诵仪轨中描述本尊身相的文句时,要专念思惟本尊身相各种特征的正义,不要在放逸失念的状态下念诵偈文。在修持本尊瑜伽时,即使我们未能成办明显的观想,也要舍弃疑虑及缘本尊身相生起的不净念头,最低限度也要对本尊的净相常常存有爱乐敬信之心。于引生明显观想的修习中,应同时思念本尊身相的正确意义。成办明显观想及忆念净相二法必须同时进行,二者要同住于一定境中,否则我们的观想不是有失实义便是有失清明,能二者兼修即会察觉得到本尊佛慢能自然成立。

    第四种修法是引生乐、明、空,行者绝不可以缺乏对生起次第三大要门—尊身明显、忆念净相、坚固佛慢——皆是自性空的了解,切勿让这三种修法沦为另一套戏论妄想。令自身熟习“其性本空而任运现起如水中月或净空彩虹般有形无实的本尊天身”之见,这亦是极为重要的。

    修持生起次第的最佳方法,是以圆满次第的力量来印定所观的一切境相,我们由藉认持“显境是空性之展现”来印封自身的观想,便会令整体的观想成为法身的示现,所以这是最好的修持方法。

    在生起次第的修习中,一般是以分别慧来观想坛城中围,由此而积集福德资粮,但因为本尊坛城事实从无始以来即非造作而成,故分别慧是不能触及坛城中围的实相。智慧资粮是在我们修持空慧时才能积聚得到,所以若藉圆满次第来印定生起次第,便可以同时积聚福德及智慧二资粮。

    由藉积集二资粮,行者即能证得色、法二身,世俗、胜义二谛及方便、智慧无别之果,所以密咒金刚乘被名为甚深捷道。许多人皆相信金刚乘拥有某些神通力量,但金刚乘的神通力量只在于行者能知晓如何实现其潜在功德的方法,要依这种方法修持才会为我们谛造出一条快速神妙的道路。

    应尽力修习生起次第的明显观想,忆念净相及如法生起坚固的佛慢,要坚毅不拔长时勤修才能得果。当行者由费力修观而感到疲累时,便可以开始诵咒。

第五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中分

    语念诵瑜伽分:总义,修法之特殊需要,念诵之实性,念诵之差别,诵咒规则,念诵数量,诵毕作法七门解说。

总义

    我们要对这种瑜伽的所净之境、能净之法及净治之果加以探研才能取得金刚诵瑜伽的大体了解。语诵瑜伽的所净境是执一切言词音声为庸常音义的习气。

    简言之,所净之境便是我们现在语门的无明及伴随此无明的习气。诵咒的修持便是清净这些不净的觉受而成就清净的金刚语:证得受用报身并具足佛语六十妙音的功德,行者一切言词即转成悦意具义的利生佛语。能净之法便是数数念诵诸佛传给我们的真言净语,直至咒音犹如车轮旋转一般。净治之果是成就金刚语,当我们达到觉悟时,便可如欲自在作出调伏众生的事业,行金刚语的威神事业则名为转*轮。我们要为证得金刚语及其相属的力用而修持,以作为这个吉祥时位的缘起。

修法之特殊需要

    第二部分是讨论修法之特殊需要,藉由修持语诵瑜伽之力,有碍心性的垢染即被去除,此时语门便会达成其圆满的潜力,这就是要开发我们本初的语门实性。

    行者运用语诵瑜伽持念诸尊的名号来召唤智慧本尊,就像叫唤某人的名称便自然会令他走近你的身旁一般,同样若我们持诵诸智尊的名号时,便会令他们靠近我们,得知我们的需要。当然这并不是说若我们不呼唤智尊的名号,他们便不会亲近我们,须知即使我们没有持诵诸尊的名号,他们亦会来临。我们诵咒时持念本尊之名是因为名号是代表着本尊的真实本性。据《金刚幕墙续》Rdo rje gur言:
    “欲亲见诸佛    菩萨空行众
      与自身明印    由诵彼名号
      策其作意心    召请彼降临”

    反复持诵本尊的名号能净除语门诸障并成办金刚语之因,此“因”能成办回遮一切逆缘的顺缘,智尊的佛语与行者自语将成相同无别——金刚语。

念诵之实性

    第三部分是解说诵咒的法规,真言密咒是由圣众的悲心所生,为了与生死轮回中的有情结下解脱的因缘,故诸圣众于胜义法界中,由其真实智现起种种身相,种种言说,但就究竟的见地而言,诸圣众则是常在定中。为了达成同样的目标,故诸圣者亦现为语言名义及种种能为人所听闻的言教开示。

    现为真言咒字相的佛语,实为诸佛的名号,以这种方法令咒字流传于世上。真言密咒应长时反复持诵,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呼唤诸智尊圣众的名号,若于诵咒的同时能忆念本尊的功德,并住于根本智的定境中,行者定能够引生慧力,成办不退转的缘起。不论在任何时候修持金刚念诵及持诵诸佛的名号,行者即能成办感生众多妙果的因缘,其中一种世间的果德便是能以自语成办种种息、增、怀、诛的利他事业。当加持力进入自身的语门后,便会开示自语的本具实相,最后自语将会真实转为诸佛菩萨的佛语。这就是金刚念诵自性的真实本义。

    我们的观想必须具有尊身明显、佛慢坚固及忆念净相这三种功德,同时还要持有一定的明确的空慧及显现的大乐性。在这种正观中,应将本尊的心命(即是支打citt——译按)观想为一圆形,中空,相如空洞帐蓬的空间。这空间无内外边际,澄明通透,全没有任何垢障。

    在本尊的心中,要观想一个微细的日月坐垫,然后行者再依照自身所修持的仪轨观想智尊坐在垫上。智尊之相犹如行者自身所成的本尊,其身量极为微小,坐于行者心间。虽然行者本身已观成誓句尊,但依仪轨之义,此时我们却要迎清净的智慧力量,自身才会具化现无量身相的能力。

    行者要观想心中的智尊为报身相,并把自身所成的主尊观为化身。例如,我们若自观为观音Avalokiteshvara,在心中的智尊便一定是阿弥陀佛Amitabha,若自观成移喜措嘉佛母Yeshe Tsogyal(智慧海王佛母),那其智尊便一定是报身空行金刚亥母Vajra Varahi。每种特别的仪轨皆自有其特定的智慧报身本尊。

    又于智尊的心间亦有另一如帐蓬般的圆形空间,行者要在这个澄明无障的空间中观想自身所修本尊的手帜。每一位本尊皆系属于五方佛部之一,每一佛部皆各由一种不同的手帜所表,不管行者所修持的是息法、增法、怀法或诛法,皆应依仪轨所指定的一种相应于其本尊特性的手帜,在智尊心中的手帜应观为直立相。举例说,若行者所生起的是金刚部的本尊,便可能要在智尊的心间观想一个九钴金刚杵,但若把这个金刚杵想为金属实物却是错误的,金刚杵是智慧的利器,所以行者应将它观成彩虹一般全无质碍。

    在手帜的中央处又要观想一日垫或月垫,坐垫上则要观想三摩地尊,三摩地尊是本尊的命根种字,此字可以是“吽”Hung字或“啥”Hri字。行者要将这种子字观得像灯焰一般明亮,种子字毛直竖立,此种子字与处于其心间的本尊同一面向,若本尊面朝东方,这种子字亦要面向东方,种子字散发出与本尊身色相同的光芒。

    总结上文所说,行者首先将自身观成誓句尊,铕在心中观想智慧尊,再于智慧尊心中观想三摩地尊。这就是三萨垛的观想次第,但是在某些仪轨中并不一定完全具有三萨垛的观法。在较为共同及广大的修法中,虽会圆满具有三萨垛,但由于种种理由,在较简短的修法中会略去智尊或手帜的观想,但无论如何所有仪轨皆是要引导行者自观为誓句尊,而且在誓句尊的心间亦必定具有种子字。

    咒字是围绕着中央的种子字,为首的咒字须观于本尊心间种子字的正前方。咒字要观想得极为纤细,就像由一根毛发造成的画笔所绘出的字体一般。所有字母皆极为细致,各处其位,彼此互不相抵。

    我们可使用任何一种自己最熟悉的文字来观想咒字,不一定要用藏文或梵文字母来观想。不过能够尝试用藏文字母来观想是很重要的,因为其曾为诸大成就者长久以来一直采用,观想藏文能为我们植下吉祥殊胜的种子,以后我们便可以用自己最熟悉的文字来作观想。若我们开始即以藏文字起修,那便会极为容易认同藏文。

    我们在一期生命中所说的语言,实已令使身脉及脉结遍满身中各处,并令整体心意皆现为我们母语的文字形相,所以是可用自己出生国家的文字来观想真言;而我们身中诸脉亦全依这些, , 字母的自性而形成。

    若能依照梵文来诵咒则更佳,例如我们用英语译音来念诵莲师咒—嗡啊吽班渣咕噜啤玛悉地吽(OM AH HUNG VAJRA GURU PEMA SIDDHI HUNG),便可能会感到很不习惯,因为其译文可能会变得颇为冗长。试想若我们用英语译音念诵「金刚萨垛百字明」,又要同时观想一切英文字母围绕,即会非常困难,所以不妨考虑一下学习真言的梵音。

    真言乘的诵咒修持,其主要目的并非在于观想咒字及听闻咒音,其根本目标是要将加持力引入具大信心及注重修持真义的行为者心中。音声咒字只是心之所缘,行者要得获加持来证悟真如实相,便必须系念种种所观净相功德之义。如果我们能具大信,能知正义,并尽力正确地念诵咒音,我们便必定能从金刚念诵中取得加持。这仅是由于我们对修持要旨的通达才能获得。

念诵之差别

    第四部分是解说真言的四种观想法:
    (一)安布咒字及安布之理(即是布列念诵——译按)
    (二)如彗星或旋火轮之念诵(即如彗星划过长空或旋动火炬时尾随的光影轨迹——译按)
    (三)如国王使臣之念诵
    (四)如群蜂聚合之念诵(亦即如蜂巢一般——译按)

    基本上,行者最重要是依循自身的仪轨而修,要清楚了知有多少真言密咒围绕在种子字的旁边,因为有时可能会有二至三种真言在旁围绕,所以不管是修持广轨或略轨,我们也要清楚认知。

    一切真言均以“嗡”Om为前导,而以“吽”Hung或“啥”Hri为结尾。在诵咒时要观想真言围绕种子字转动,若真言是以顺时针方向右旋,那真言咒字必要依次面向中央的种子字,循逆时针方向左旋排列。若咒字是依逆时针方向左旋,各咒字便要循顺时针方向右旋绕列。每一咒字皆要观想得了了分明,各各直立于自身的位处。

    真言要观想如没有缺口的轮环一般,其他长咒如「金刚萨垛百字明」其咒首的“嗡”0m字及咒尾的“啊”Ah字,是必定位处于种子字的正前方,而整体真言的分布皆要极为对称平均。一般而言,男性本尊的真言是右旋,其表方便;女性本尊的真言多为左旋,表智慧,但是亦会偶有不同,所以应依仪轨所说为准。

    修持增长上师寿量及其他一切保护上师的法门是通过观想种子字与上师无别而得增益,应观上师坐于种子字笔划中的空隙内,亦可以同时将其他受苦的有情观于其中。行者在修持长寿加持法来延长他人的寿命时,应观想其命根含摄在“啊”字Ah或“哩”字Nri中。

    首一个实修步骤是要令真言种子字的观想增长明显,其次是观修真言直至我们能知晓每一咒字,及每个咒字的安布与余者的关系。第三是要明显观想真言转动,直至最后其能毫不勉强地自行旋转,每个咒字皆悬浮在其脚下位置之上,要以这种方式观想咒字围绕种子字转动。

    第二种诵咒法的方式是如旋火轮般放光,这是表征通力事业,其法如下:从正在急速转动的根本真言光明中,化现出另一真言并围绕着根本真言,此二真言几乎相触,它们看来就像两个同心轮一般。观此二咒轮中的次者,从智尊的口部外出,再经出誓句尊的口部流入母尊yum口中,循中脉下达其密处莲宫中央,然后再通过父尊yab的密杵上返于其心间,形成一串咒字链蔓。随后各咒字又分别一一相应融入仍在心中转动的咒字中(意即融入相同的字母中——译按)。然后咒字又再次显现,经母尊身中返回父尊处,这个不断循环的样子就像旋火轮一般。父母双尊皆觉受猛厉无尽的乐空无别真实菩提心,又父尊及母尊仅指行者观想自身的本性为双运父母尊,当每一咒字融入时,行者即觉受智慧大乐并获得殊胜悉地成就。

    若行者是在自生本尊的面前虚空生起对生本尊,那这种诵咒方法亦可于此二者之间运用。通过这种修法可证得许多世间力量如:延长寿命,圆具诸德及智慧自显等,行者会成为世称的成就者,拥有种种能帮助他人的神通力量。

    各位能否完全明了这些修法?仅听闻一次实难获得了解,所以最好是不断反复思惟这些教法,单是闻法而不加思惟研习实难有所得。

    第三种诵咒的方法是如国王的使臣一般,其修法如下:行者观心间咒蔓放出光明,其色应依仪轨所定,光明遍满虚空并带着种种供养献予充满空中的诸佛圣众,令其心意生乐。然后光明带着加持力回收于行者所自成的本尊身中增益自心相续,光明进入行者的本尊身时,一切粗细障碍及种种习气垢染皆被净除,于刹那间即圆满二资粮及获得四种灌顶。咒力光明的收放赋予行者圆满获得一切加持灌顶,在一些生起次第的修法中,行者更会在接受四灌的同时获取四种持明果位。

    随后心间再放出光明,遍照轮回三界中的一切六道有情,刹那将一切众生的惑业障碍及种种己熟或未熟的苦果清净,令一切众生的身、语、意三门转成身、语、意三金刚,一切众生悉于其真实佛性中得到解脱。行者以这种方式诵咒来成办利他的事业phrin las,便是国王使臣的诵咒法。

    第四种是如群蜂聚集诵咒法,这种方法是在许多行者集体共修“大修行”grub chen(生起次第近修四支之——译按)时所采用,这种修法可能会修持数天、数周或数月之久。在本论中蜂聚念诵是依如下的方法修持:从真言中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将外在世间转为光明,一切庸常有质碍大种皆被清净转化;一切显境皆成光明;一切世间皆成为清净刹土。在此净界的中央出现越量宫殿;一切众生皆现为本尊天众;一切戏论烦恼妄想全被清净;一切音声皆为真言密咒。一切有情悉如群蜂于巢中嗡嗡共鸣齐声诵咒,心中胜解忆念受用乐明之境,远离一切戏论颠倒妄想,超离一切能所二取之执,行者要安住于此原始慧境中念诵真言,以此无二之道令自他生起究竟利益。

诵咒规则

    语念诵瑜伽的第五部分是开示诵咒的法规,行者在诵咒时最重要是安住于身、语、意三种瑜伽三摩地中。在身印瑜伽中己经说过行者自身成本尊及认持这种观想的三要门,当我们于本尊观得自在后,便要令心专缘于咒字之上,在咒字移动时自心应住于明觉之境。令心专念安住于咒字、咒音及其他修持的要点中是极为重要的,能遣除戏论妄念专注观想,明觉rigpa便会现起。

    在许多教授中皆说到在诵咒时要远离散乱,现在我们还会见到一些上师即使处于何时何地,也是双唇微动,念念有词地诵咒,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证得遍净智dag parabbyams,他们念念皆是圆满清净。虽然我们或认为这些上师会视我们为弟子,但事实这些上师是将我们视同「金刚上师咒」vajra guru mamtra(即莲师咒——译按)等真言咒字一般。他们了知我们的语言为真言,了知彼此的心在根本智的广大法界中全没有分别,他们常住于明觉之境中永不散失,不管在谈话,饮食及诵咒时悉皆相同。若我们达到这种阶位便不需要系心于修持,因为修行己变成毫不勉力造作的事情,生、圆二次第在这种阶位中皆全圆满成办,行者只需要觉受这种果德,并不造作地令智慧显现,但当我们的心出现散乱时,这就必须要导心返回修习的次第上,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作任持明觉心修习,在我们证得无求无作之果前,修行中所造的一切便是调练。

    诵咒时即使有些微的散乱,我们的修持便会一无所成,尽管我们是处于圆满建立本尊瑜伽之境,已经生起本尊中围及仪轨的每一支分,但是这种努力也会完全白费。不论我们要成办的是哪一位本尊或某种修持,也不会有任何成就或获得任何力量。虽然在这种情况下诵咒也能减少我们的语业障碍,但却绝对无法达成我们希望从仪轨中所获得的效果的。莲花生大师曾言:
    “若由散乱心    事修金刚诵
      虽久经一劫    然亦不得果”

    这种说法并不奇特,正如我们和人家交谈时不面向对方,反而到处东张西望,便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向,目光或身体的接触能令你的谈话成为有意义的交流。同样假如我们以散乱的心来诵咒,便不可能领会得真言的本性,这样又怎能期望会取得成果?我们只是在游戏罢了。
论中随即谈及以念珠诵咒之法,第二佛陀莲花生大师复说:
    “增益咒数之念珠    珍宝所成为最上
      中为树木果实种    土木石药所成者
      皆为念珠之下品”

    以砗磲贝、土、铁、木或树、果实、种子所造的念珠特适用于息灾事业仪轨;黄金念珠用于增益事业;怀爱法以红珊瑚珠为最上;降伏法则以铁及绿松石的念珠为佳;天珠石dzi及其他宝石所造的念珠则可用于任何世间事业法中。

    又增益法应用黄石所造成的念珠;怀爱法可用洛东lot ton种子(一种果实中的细小黑色圆形种子)作为念珠;罗刹珠raksha则用于降伏诛法;菩提子念珠则适用于一切修法;菩提木的念珠用于息法;深红色的念珠用于怀法;桃木珠用于诛法;牙质的念珠特别是象牙珠则适合于一切事业修法;石珠用于增法为佳;药物念珠则适用于诛法。以多种不同的宝石所串成的念珠虽然适合用于一切修法,但是除非你们能知道怎样将各种不同的念珠如法组合串连,否则我建议你们还是不要尝试去制造这种念珠,以免招感不善之果。

    论中接着是解说使用各种念珠所产生的不同利益。在一般的情况下,铁珠每次可增长念诵所积的功德一倍;以铜念珠念诵每次可增长四倍:罗刹珠增长二千万倍;珍珠念珠增长一亿倍;银念珠十万倍:红宝石念珠一亿倍;菩提子念珠则可令一切息、增、怀、诛的修法增长无数倍功德。

    我们更要清楚认识念珠的表义及穿线之法。穿珠的线唯以三股、五股或九股之数搓捻而成,此外别无余数。三股线表三身;五股线表五佛,九股线表九乘。珠首上师珠由三枚念珠所组成,表三身及三金刚,在最外面的一枚以青蓝色的宝石所成,表胜义不动心慧“金刚意”;中间的一枚是红色表“金刚语”;最内的一枚是白色表“金刚身”。

    行者的念珠应先由其上师所加持,而自己亦要常常加持念珠令其充满力量。在我们用念珠持咒之前,必须把力量贯注于珠中,以引生真实的利益。取念珠前应洁手漱口,并可用檀香油涂抹于珠上,然后自成本尊身,以念珠盘绕于左掌中,珠头直立置于中央,再诵观空咒:“嗡梳巴哇舒打沙哇达尔玛梳巴哇舒多杭”Om Swabava Shudda Sarva Dharma Swabava Shuddo Ham,将一切法转化为实相空慧,此真言能清净转化一切不净的见解为空慧。

    于空性中念珠的珠首现为中围主尊,其余的念珠则现为眷属天众,这部分是观想誓句尊的修法。然后要迎请智尊,就像仪轨中所修持的一般,行者先迎请智尊降临并勾召智尊融入誓句尊中。我们要召请智尊从其净土来临面前虚空,然后再融入念珠之内,坚固安住于其中。这样念珠的每一部分即转为圆满的中围坛城,一切主尊、眷属、莲座及种种庄严、手帜、颜色等皆具足于念珠中。用这种方法来加持念珠,可令我们所念诵的任何真言其每一个咒字皆增加十万倍,而且更能感生善妙之果,所以这种修法极为重要。

    我们的念珠不单表征本尊之身,还表征着本尊之语。以百字明咒为例:珠头是表咒首的“嗡”字,而余下的念珠则代表其他的咒字。莲花生大师有言:
    “何时持诵息灾咒    应于食指端拨数
      诵增益咒用中指    若为持念怀爱咒
      共用拇指无名指    降伏猛咒以小指”

    行者只可用左手拨数念珠,除了在某些降伏法中,才会罕有地使用右手。在某些论典中虽亦有说双手共用,但却不会仅以右手拨数念珠。

    不论我们作息、增、怀、诛或任何的修持,要常把拇指想为能勾召种种力量、本尊及加持的金刚钩一般,这样亦会易于以拇指拨动念珠。虽然此论未加详说,但是在一些广大的教授中,却有教示在作某些修法时应如何过珠的方法。譬如在一些降伏修法中,我们便要用双手急猛地拨动念珠。

    以下所说是不使用念珠时如何保护处理的方法,这是莲师所亲口传授的。若行者所用的念珠是曾为众大德、自己的上师及经本尊修法多次加持的话,这念珠便应与我们形影不离。行者要守持金刚念珠不离身的根本誓句。

    关于使用念珠的支分誓句甚多,但这里仅谈及一小部分:念珠不可远离体温;切勿将秘密金刚念珠展示人前;不可交予他人之手;不可随处摆放或交托他人保管;不可被破犯三昧耶者或与反对自身的信仰者所触摸。在诵咒时才可以手持念珠,其他的时间不可以无聊地搓弄念珠,更不可用你的念珠占卜或计算金额。对念珠要常存有敬意,要把它秘密收藏不可以公开向他人展示炫耀;不可以放置低处更绝不可放在地上;不应为了装饰或无意义地配戴念珠,若行者能守持使用念珠的誓句,一切所求定会如欲成办。以上这些教授只是对向常被加持的念珠而说,如果是一串未曾被加持及对于自身修行没有用处的普通念珠,你们才可任意把玩。

    保护念珠不受恶人所染污极为重要,若其被那些破犯五逆大恶者的手所触及,那即使是菩提子或黄金所造的特殊念珠,亦将不会对人有利,行者的一切所求亦难以如愿达成。又念珠若被屠夫、破坏金刚誓戒者、杀人凶手或盗贼所触,便无法有益于行者。

    由于不清净的来源而获得的念珠或有某些损坏不全的念珠即不应使用。经过多次加持及供养本尊的念珠,虽或会增添光泽,但也绝不可以因此而将它变作私人的用途。若念“这串念珠曾获加持,我要据为己用!”便是一种极坏的念头,盗取或转售这样的念珠是极大的过恶。念珠的数目多于或小于一百零八粒皆不宜采用;若曾为火烧;被兽畜跨越;为鼠所啃的念珠均不适合使用。如果我们的念珠有这样的问题,便会损灭金刚念诵的功德,所以要舍弃这种念珠,因其效用己失。

    上师宝(Guru Rinpoche即莲花生大师——译按)传出此法并不是教我们贪执自己的念珠,不让他人观看。莲师传出这种教授是因为作为一位金刚乘的行者必需要有一串清净的念珠来修持金刚念诵,行者要将念珠观想为本尊及其眷属中围。金刚乘的行者应以念珠作为皈依的根源,由此取得世间及出世间的力量加持,所以我们方被教导用这些方法来依止用念珠。

    以下一段是有关于持咒的正确方法,诵咒不可太快以令咒音混淆一起,含糊不分,但是也不可以过于缓慢,要以平和的语调念诵真言,每一字的发音皆要极为清楚分明,让自身悉能听闻。咒字与及音声不要有任何增减遗漏,念诵的声音不要过大或过少,在诵咒时不可与他人交谈,不可前后夹杂念诵不同的真言,不可散心念诵。

    假如在诵咒期间必须与他人交谈数语,那行者说一句话便要退拨四珠,所以若作详谈的话便要重复补念多次。诵咒时若咳嗽要退拨五珠;呵欠退回三珠;喷嚏则退拨一珠。有时人们虽然在诵咒,但是其唇舌却几乎全不移动,这并不是正确的持咒方法,所以在诵咒时最好绝不要犯上这些毛病。

    在诵咒时若能兼持柔和宝瓶气便最好不过,这种修法是引命风下降并摄持于脐间,而心念则专注于咒字的形相及音声上。虽然这种修法能遮止一切妄念,但是要在我们获得风瑜伽Lung的教授后才可以尝试进行。有一些金刚念诵在持咒时是不令发声,仅以心念专缘咒字,因此又名为意诵(有译为(意持)——译按)。在行者各自所修仪轨的注释中会明说其特殊的持咒方法,所以我们只需依循仪轨的教授而行。我们应清楚平稳地诵咒,不要太强太弱,过缓或过急,要以自身能听闻的声音用颇为快捷的速度持咒。就初学者而言,这是求取最大的加持及果德的最胜方便。虽然最好是能知道摄持风息的方法来修习意诵,但我们不必现在就马上从事这种修行,因为若我们现在便专修意诵,便不能学习如何发声念诵。由于我们的心念不断流散,那又如何期望意诵能产生成效。

    行者要结合音声,字形及语门的力量来调伏自心,散乱失控的心会有碍行者住于圆满平和之境,令一切调心的努力白费。持咒能有助行者的心念回复其殊胜的功德,但无论如何修法必须真诚正意,有许多行者虽然手拨念珠,闭口不语,貌似修持意诵,但是若要求他们发声念诵心中所持的真言,他们却没法做到。又有一些西方的学人常说:“我不喜欢念诵真言,我只以心来修持!”可是他们却没有能力遣除散乱妄念,令心能安住一刹那,这样又如何能以心力来修持?他们虽像瑜伽师一般正襟危坐,但事实上只是在常断二边中徘徊。处于这种层次便极难修持无分别定,证得如理果位,所以持诵真言是极为要紧的。

念诵数量

    语念诵瑜伽的第六部分是关于积聚咒数的方法。行者要怎样才能知道已念满一种特别的真言?一般而言我们应该计算咒数,直到取得某些共悉地或最理想直至我们证得不共悉地为止,这是最好的方法。

    设想若我们在肚子极饿时,会不会吃至饱足方止?同样若我们打算到三藩市旅游,便要去到目的地为止,我们不会达到一半路程就感到满足。同样道理我们在诵咒时,心中已经怀有一个特殊的目标,就是要证得不共的悉地—佛果。所以应明白到在达到目的或最低限度也要获得某些明显的进步前,继续保持真言的念诵。

    从教理的角度或就一般的说法而言,我们要将心咒中的每一个咒字念满十万次才可说得上成办自己的不共本尊,这已是最低的数量。例如在金刚萨垛,便要念诵此真言的一百字各十万遍,而且这只是中围主尊的咒数,在一些广轨中更规定行者要念诵中围中各眷属本尊的真言,若念诵中围主尊的真言十万遍,必要同时念诵其他眷属诸尊的真言一万遍;假若主尊真言念诵一万遍,那眷属诸尊的真言便要念诵一千遍。传统上为了修补在作十万遍真言念诵时所必然犯上的过失,故行者当圆满十万遍真言后,还要额外加念一万遍,同样若行者念诵一万遍真言,就要加念一千遍。我们必须要常时修习此法,金刚念诵修法的开示到此结束。

诵毕作法

    语念诵瑜伽的第七部分是诵咒的结行,当我们完成自身所修仪轨的诵咒修法后,随即便要修持以下三事:
    (一)供养及赞颂
    (二)领受悉地dngos grub
    (三)祈请忍恕

    若要结束修法时,必须作此三事才可如法完成修持。供赞之法于前己有开示,我们可以重温上文的内容。通过圆满修持诵咒,行者的修持目标及一切所求悉得成办,此即领受悉地一词之义。赞颂一般是常用作描述获取共同悉地的过程。悉地实有共与不共二类,共同的悉地有八种,而证得此八者的障碍亦有八类。在较广大的仪轨中,皆有说行者所证得的八种通力,但在较简短的仪轨中一般却不多见,一引起仪轨更完全省略所有领受悉地之法。

    若领受悉地不是我们仪轨修法中的特殊部分,那我们便可能会对于获得这些悉地感到怀疑。对此我们实在不必担忧,修持任何生起次第的修法也是要令我们能证取悉地,所以不管在仪轨中有否提及,生起次第的修法由始至终也是要引生及证得悉地成就。不论行者所依止的是哪一位本尊,当他修习金刚念诵后便会取得悉地。

    获得悉地便能够保护行者远离八种怖畏及息除一切在修行中生起的违缘,且有助于顺缘的产生。于今生来世皆能消除自他有情的邪见及疑惑等一切恶业习气。证得这种力量的行者能示现息灾、增益、怀爱及特别是由大悲力用所显的降伏等四种神通事业,以此来遣除有情心中的过恶。

    当我们自身生起成本尊时,便获得能如欲成办一切所求的悉地。所谓自身生起本尊意指总摄有情的不坏身,无碍语及不动意等三金刚之境界,这是一种已远离一切垢染习气所制的庸常自我身、语、意之境。由藉生起自身与本尊无别之佛慢,行者即能开放自身接受转化身、语、意三门为不坏三金刚的加持。

    行者应祈请取证不共悉地,此即莲花生大师所成就的虹光身。虹光身是乐空无别大手印的境地,行者要发愿证得这种圆满究竟的身相,祈请获得赐予这种无上大印悉地。

    虹光身有二种:第一种是称为大虹光身,这是莲花生大师在离开这个世间时所证得的身相,莲师的肉身完全化为光蕴,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然其心识却安住于原始本觉之境中。第二种仅被名为虹光身,证得这种身相的行者其身体虽亦完全化为光明,但却遗下头发及指甲。在西藏历史上,曾有许多行者证得这种虹光身。

    至此生起坚固圆满的明觉,观想明显,闻一切音声皆为真言,认持心念为明觉及见外相悉如幻化等一切金刚乘生起次第修法方便皆已谈及,至于圆满次第的修持方式则是透过这些方便圆满通达其空性来达成。凭着这些方便即能证得「大乐」,又由认知「大乐」的空性,便能证得大智慧。不共大印悉地的证悟便是乐空无别的现量证德,取得这种成就即能成办虹光身,也就是证得世尊金刚持的境位。

    行者以专注心作猛厉启请后,即想所观一切诸尊眷属会众的顶、喉、心三处分别放出白、红、蓝三种光明。观想这三种光明分别融入自身三处,并胜解上文所说的一切不共殊胜悉地融入自身。从诸尊处亦放出共同的悉地,加持赐予行者成办任何希求的力量。

    在诵咒后要完成的第三件事情便是乞求本尊忍恕,我们应至心发露忏悔一切在修法时所出现的过失错误;要忏悔鲁莽草率观想念诵,为烦恼所制不如法守持正确的见、修、行,及由愚痴而违越修法的正义等一切过失。

    一念专注及明显观想本尊是成办生起次第修法的最关要处,若我们缺失上文所说的尊身明显,佛慢坚固及忆念净相等三种正确的观修心要,那便要在此处的修法中发露忏悔这些疏忽过失。行者要念诵百字明将这些过失当下清除,但却不需要立即进行另一套完整的金刚萨垛除障法观想。

    我们还要忏悔及清净在念诵真言时由遗漏咒音或不如法献供而造成的过失。例如我们要忏悔确实是出于自身的贫穷,未能如法献上适当的供品,或因懈怠而不如法陈设供物,最重要是应忏悔自身对正确修法的无知、无信及贪执,然后念诵乞请忍恕的文句,随文入观,细思其义。


第六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后分

意光明瑜伽

    身印瑜伽及语诵瑜伽己全圆满,现即开始第三部分的意光明瑜伽,可分为所净之境、能净之法及净治之果而说。

    意光明瑜伽的所净境是行者自身从结生入胎,出生成长,少年至壮年,工作事业,结婚嫁娶乃至步向老年死亡的行相,所以其所净之境就是包括了未来的死有、中有及受生等整体的轮回流转行相,通过意光明瑜伽的修持即能净治整体生死轮回的流转。

    行者收摄其观想是从庸常世间的净观,即本尊净土的外围开始。观外围净土先依次融入护轮,然后一切逐步向内收摄,直至最后诸尊心间的咒蔓亦融入种子字,而种子字终亦融入空性中。这种收摄观是净治死时所出现的过程,其次第首先由一系列从外向内收融的觉受开始,进而步入死有位。死时有情的究竟真实法身光明便会显现,一切众生皆会在身中大种收摄后达至此位,依此方法收摄观境便是要令行者进入净光位。

    不论死亡的显现是快是慢,当死殁次第无间现行时,种种与根识相连的根门觉受及能所观待皆会一一中断,最后一切根识皆尽停灭,这时即有一圆满的空境显现,随后便会有一像觉悟般的殊妙心识刹那现起,所以在收摄观想的各阶段要假想这种殊妙的心识显现。

    这种过程又与入睡时所出现的过程相同,须知我们并非一闭上眼睛便立即入睡,反而我们的外觉受会慢慢融入内觉受,然后才会进入睡眠。此际有情的究竟真实净光即会显现,在此境持续一段时间后,梦境便会刹那生起,而同样的过程亦会在死时呈现。觉受死光明的时量会因个人的业力及修持证量而有异,光明一旦结束,法性中有chos nyid bardo(宁玛派六种中有之———译按)的境相便开始现行。

    这种法身觉受亦会在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间出现,此刹那间的空隙亦具有相同于死位及醒、睡二位间所生起的光明觉受。清净此境的修持便是由始至今所教的一切观想次第,特别是三三摩地,本尊及种子字等所有观想修法。

    要圆满修持仪轨,就必须调练收摄次第。收摄是在坛城的最外部份,即行者认知情器二界为净土处开始,先观此外净土光融入护轮中;然后护轮融入在地基最下层互相堆叠的地、水、火、风四大种之中,四大种又各别化光融入其上方的大种中,所有大种完全融摄后又融入内护轮,内护轮融入尸林,尸林融入越量宫殿,宫殿融入诸眷属天众,诸天众融入主尊及其明妃中,明妃又融入主尊身中,主尊融入心间智尊,智尊融入其心间种字三摩地尊,种子字则由下向上消融,直至一切皆全融入空性中。于此位中,已没有所观之事留下,应以远离造作计度的心境觉受此境,要离开思惟分别随力住于这种圆满的空境中,此即净除“常边”的定境。

    将观想收摄而进入光明定后,行者即要再次生起本尊及圆满现起中围坛城,以此来净治生处中有sridpabardo(宁玛派六种中有之一——译按)。当我们在无分别定中出定时,首先即要持诵本尊真言,并要像鱼跃深渊般刹那间起圆满本尊天身,自身为圆满中围眷属天众所绕,其相就如在收摄前所观想的一般。行者要将自身的正知犹如流水般平稳地与.中围坛城结合一起,一切众生皆视为本尊,一切所闻的音声皆为真言,自心与一切有情的心念皆认持为明觉之境。这种重起本尊中围的修法能净除断边。

    净治之果便是证得佛果化身,其为法身事业的展现。有说此身既是报身幻身亦是化身变化身。本尊便是由本初智慧藉报身及化身的显现而出生。

    到现时为止,我们所学得有关生起次第的内义、修持及果位等法门皆为空慧所印定,此即表诠显空无别及生、圆次第无别。当成办种种观想次第后,便要把其融入光明,然后再从光明中现起如幻本尊天身,所以这种修持是双遣常、断二边之法。

第七节  正行后得瑜伽修法

    行者将一切显境收入光明后,即尽力安住于无分别定中,当造作分别心现行之际,便开始后得位瑜伽的修持。此时行者应刹那现起圆具一切眷属、宫殿及一切细相的如幻本尊天身,先前生起的一切观想皆于一刹那间重现。随后行者在后得位中要认知一切显境为本尊,一切音声为真言,一切起心动念的自性为明觉。

    在日常生活中要任持本尊、真言及本智明觉的展现,一切行、住、坐、卧的行业皆认知为本尊的印契,在饮食时应将食物作内护摩火供以自身将其烧尽,一切我们所乐之境皆为能观、所观、及观事三轮体空的示现,此即名为持后得位为道。

    行者应精勤串习收显境入光明及重现本尊之法。这种修法亦可以在睡时成办,于入睡时即作收摄,于梦境中有(宁玛派六种中有之一—译按)生起时或从睡中醒来时则修重现本尊之法,要尽力精进修习后得瑜伽。这里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是否唯有行者自身才可视为本尊,只有自己所听闻的一切声音才是真言,自己的心念才是智慧?”须知此证境是无分别的,我们自身与一切诸法及一切觉受皆无异别,本智自性的证境是全离一切烦恼,故切勿以为五毒会存在于此境中。


第八节  结行

    此教法的第三部分是结行,我们已完成前行及正行的修法。结行的内容包括回向功德,发愿及吉祥颂。

    回向功德是应忆念在修法之初所发起的菩提心,应回想你誓愿修此甚深瑜伽的理由是要解脱一切有情的痛苦并将他们安置于恒常喜乐之境。就是为了这个理由你才要修持生、圆次第。所以在行者结束修法时,最重要的是依自身所承诺一般,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将功德善根普皆回向,并以这种方法来印封自身的修持。

    不论行者的功德善根是大或小,也绝不可以忘记回向一切如母有情证得无上菩提。如《海慧请问经》Blogros rgya mtso shus pa I mdo所说:

    “犹如滴水进入大海,海未涸前水终不尽,如是菩萨回向善根功德,乃至众生未得菩提之间,其善根福德亦终不尽。若未回向善根功德,后由嗔恚诸毒炽盛故,一念嗔心即能尽摧一切功德资粮。”

    未作回向的善根功德犹如干草,一念嗔心生起就如引火于草中,刹那间即将干草烧毁无余。若已回向的善根便永难摧毁,盖因其已跟一切诸佛的觉悟心意结合,故行者应以这种方法常作回向。

    回向功德的最胜方法是观能回向者,所回向境及回向之事三轮自性空寂,并住于此定中。若行者无力作此修法,应思惟:
    “犹如往昔一切佛,及诸菩萨佛子众,
      发起无上菩提心,祈愿回向诸善德,
      我亦如是作回向。”

    行者并要念诵所修仪轨中的颂文。

    结行的第二部份是由紧随回向之后的愿文组成。行者应如莲花生大师所说,以净信及悲心为一切如母有情得成菩提及解脱而发愿。行者要以先前修法中生起的广大菩提心为有情的利益真诚祈愿,任何一切真诚的发愿大菩提心为有情的利益真诚祈愿,任何一切真诚的发愿皆可在此时启请,行者可念诵仪轨中的愿文,通常亦可在此时同作其他的祈愿。

    结行的第三部分是吉祥颂,这时可观想三根三宝及一切本尊会众聚集于面前虚空,要胜解诸胜众真实现前。他们口诵吉祥歌曲,十方亦同时普降花雨,观想天花及吉祥颂的歌声犹如云聚遍满一切处。行者要念诵修法仪轨中的吉祥诵文,并可向前方上空抛撒花瓣或米粒,想一切善愿皆无余成就,一切吉祥顺缘皆得增长兴隆。

    行者在生起次第的修法中亦与圆满次第一般必须要具足见、修、行。简言之,见是通过对无形,无相,无色的心性引生正解而成立,当我们通达此心并无常一实性时,便能净除执着实有的常边妄见,又同时应知心的究竟本性是明觉相续之境,其圆满清净无有障垢,这种正解即能遮遣执心为虚无断灭的断边邪见。如理安立此见,便能破除常、断、非常非断及亦常亦断四种边见。

    虽然心性本空,超离言诠思惟分别,然却具有显相。纵使于实相悟境而言我们所执着之境悉皆如梦,但若我们未对此梦境的本性加以考察,那仍会于梦境生起宛似实有的执着。在观察时我们便会发现外境犹如虚空,毫无真实自性。当行者认知诸法犹如虚空无有自性后,即应观察寻求自身是否具有一独立自存的“我”,随后行者即会发现就是能观察者亦非实有。这种见地名为自生智见,因为这是一种显现及明觉全然赤裸无障,并与行者自身的本性无异无别的证悟。显现与明觉唯是自生,其于自体出生别无其他生源,此即是“见”。

    真实的“修”是不松不紧地安住此心境中,在此心中没有一法必须加以破立。心的观修是远离造作,唯自然安住,全然明净赤裸,无有变易,止gzhi gnas观lhag mthog无别。心住于其本位便是“修”。

    “行”是要行者与“见”、“修”相合,绝对不可分离,这才是“行”。对于“行”的一切方式皆要极为谨慎殷重,要把「俱生智慧」与「大乐」作为我们在道上的行持。

    透过依仪轨的修持,我们便能获得正确如法的“见”、“修”、“行”,此外我们更能于世俗位现前达证真如法性,一切皆无取无舍。此证知有情究竟真实法性之境便是“果”。

    最后总结一句,这教授最重要的认识到我们是没法创造出果位或令果位产生。果即是因,修行仅是将蔽日的乌云除去,障碍清除后,本性便会显露,我们即能亲见。太阳永远明朗清净,绝不会被乌云所染污,同样,此本性或果位亦是本来清净,当行者最终得见此性时,其亦本来如是。

    愿妙善增长!


附录:敦珠法王对六中有的开示

中有教导:

    佛陀曾说其教训可以总结为六个中有教法。佛法无边,各时期与各乘所转*轮中包含无量法门,对于那些希望能于一生中成就佛陀果位之众生,可以用六中有为纲要来说明其教法修行。

    何谓中有?中有乃「非此亦非彼]之状态,是中间状态,处于两者之间者。

    六中有是:
    一、此生之自然中有;
    二、梦中之虚幻中有;
    三、禅定中有;
    四、临终之痛苦中有;
    五、胜义之光明中有;
    六、投生中有。

一、此生之自然中有:

    此生之自然中有涵盖由生至死之时期。故此,吾人皆在此生中有之时。正如教法所云:“奇异哉!吾现正于吾生命之中有,吾将遣除懈怠,因为此生实无余时!”此乃吾等现时之情况。请仔细思维此事,试问自出生至今己有多少年头而未来又尚有多少年华?生命根本无常,无任何事或人能够逃避死亡,无人可以永生不死。如是这样吾等毫无意义地浪费此生,在懒散与纷乱中丢弃时光。生命依循轨迹而行,当动力消耗殆尽之际,所有活动止息,无有可补救者。

    故说吾人不应容许自己堕入懈怠与纷乱之权势中,应该修持佛法:此事于死亡时有帮助。吾等或未能修习所有法要,但应尽力为之。盖吾人明白此生中可对来生作出积极影响,要极力避免任何恶行,亦要成就任何极微之善行,因为事无必然。故此,要规范自己,吾人假若明日死亦毋使有所悔恨。如是正为首个中有—此生中有。

二、梦中之虚幻中有:

    梦中中有涵盖由入睡一刻至醒来前之时间,此时段与死无异,唯一分别是为时甚短。当五种感觉:色、声、香、味、触收摄入阿赖耶识时吾人于此中失去知觉。当人入睡便与死无异,起初并无梦境,唯是黑沉,因睡者沉入阿赖耶而不省人事。

    其后,因无明业风能力刺激,从而现起感受与情感相缠之情节。因此,生起了梦中感知对象(即色、声、香、味、触)之出现。梦中之主体当非真实存在于个体内者,所现之觉醒亦不能离开而于外物产生作用。彼存在于内,所感受者是虚幻不实,故称为虚幻中有。晚上梦境中之感受处于妄想力量之下,如在白天,被哄骗;意识包含色、声、香、味、触与白天所经历者一样,只是,如今更为虚幻,入睡者做梦所见乃幻觉及虚构之事物。

    教法中言吾人亦如幻像与梦境。固然,相对于醒时之感受吾等说为真实,以梦为不真实。对佛陀而言,梦中所见与醒时之觉受同一层次,都不与真实相应,都是虚假、变化、无常、不可靠、此外无它。吾以为,倘若吾人反观自出生至今所作所为种种如今安在?能找到否?皆去矣,且流逝不停,所有这些显然真确,然而,有些事物会避过吾人掌握,常常会觉得此生之觉受为常。在想:“此为我自己”、“此乃我有”。教法所言,此认知错误。亦因此,吾等必堕轮回。

    故此,不管如何,应对治梦幻觉受。日间,应向上师三宝祈请。晚上要努力去认知梦境实属虚幻。要转化梦境,于梦中修法,从中得到熟练,若能如是,则可以融合日间与梦中觉受(不生分别),修持便会大为增进。此修法对治世事无常与其他障碍极为有效。

三、禅定中有:

    禅定中有是指入定等持之时直至出定时为止。称之为中有者在于它并不象日常妄念之流转,亦不像日常生活中吾人对现象之感受。是一种禅定安稳,一种清新有如无云晴天之专注,如静海无波。如果心里满是念头(有如盗贼)或有些微动态(如丝线交织)则不可能住于此专一心境。安稳之禅定于此情况下不能出现。如此,禅定者勿流浪于如盗贼之思念之威力下,要有不散乱之无念与勇猛精进以避免散失注意力。

    梦中中有与禅定中有是此生中有部分之分支。此生中有自然涵盖吾等修行。纵然后者有间断,在此生中必须为之,亦只能于此中修禅定。

四、临终之痛苦中有:

    此乃完全会发生之事:明日吾人或会死于患病。当所有祭祀祈祷长寿均无效时,死亡必然来临。显然此生所作对吾等毫无用处,亦不能随我而去。就算拥有财富高如须弥山,一针一线亦不能取走。总有一天我们要离去,甚至宝贵身体亦不能要,还可以带走何物?只有吾人累积之黑白业将会伴随着,而并非别的。

    吾人当按照教授而修行,训练成能转化心识。如果能熟习此法,又如果死时无一丝后悔,则甚好,如有人云:“吾将会去某某佛土”而又事实上能达成者,是圆满成就之修行人,确实而言,修法是为临死时之需要。因此教法侧重于令吾人理解死时会发生何事。

    纵是一凡人,死时一刻亦十分重要。此刻应该向上师三宝祈求,应该切断所拥有之财物、居所及种种有关连之事—因此等皆能牵引吾等进入轮回。财富应奉献给三宝,祈求不用经历痛苦死亡过程与落入三恶道。

    如在生命历程中,能对心识作有效转化训练,加上如于死时能加以运用,把神识送到佛土,实乃最好之情况。如若不成,神识迁转可由喇嘛或一位金刚眷属代行,彼等恰好与彼同在而又知道当做之法,便会于汝气息停止时把汝之神识转移到佛土去。在任何情况下,为此作出计划十分重要,而又需要加以训练。于是在那决定时刻来临时不致惊慌失措。当然,这些准备练习是此生中首要完成之事。

    死时会经历何事?在受生之时,就是父母交合之际,身体由五大元素精华组合而成,乃元素、灵热、能量、脉道等等之组合。死时,五大逐渐分离互相分解,当分解完成,外气呼吸便停息。然后,当内脉动停止,白菩提(位于脑部的父分)与红菩提(位于肚脐的母分)两者便会于心间相遇融合,在此际神识便离开身体。没有修习此一经验者,此时会长时间不省人事。而有成就的大师、神识会在两分钟后,融入虚空,由虚空而入光明境。对吾等修行人而言,禅定之成果为何?便正是融入光明,纯净与无污,一如虚空。其出现在于内脉停止之际,如在禅定之际能证了光明而等持之,则在体验无暇之虚空出现之时,便会出现「母子光明会、空与觉会」。此即为解脱。实则此即为吾等喇嘛与禅修者所修之「真如休息法」或于死亡时之「禅定」。「真如」是除此以外没有别者。子母光明会合,在生起之相中稳定着,得到圆满,便是解脱。

五、胜义之光明中有:

    如无修行,当黑暗经历出现,便会昏晕,醒时,几乎立即进入恐怖觉受,是所谓第五中有——胜义之光明中有。此乃当暗存于吾人心识中诸寂忿尊(自普贤王如来下至五佛部及莲师八变化身),以惊人之声音光线展现。对禅定不熟习者便为之惊倒,当被恐怖所掌握此心识之展现便会消融。

    今综谈临死中有与胜义中有。在五大元素分离或融合后,神识融入虚空,昏晕入阿赖耶境界,接着便见到光明有如纯净无暇之虚空。如果此人不熟习禅定,便不能认知此光明。由于光明不被认知,便不持久。如若人久久修习摄心,母子光明便能相会。

    如今,在死亡时各元素相互融合之前,最重要要做者是完全醒悟知道死亡已届,要切断与此生相关连所有事情。除三宝以外别无希望,要向根本上师三宝祈求,要知道上师是吾人最易接触者,亦是三宝总集。在中有危险道路上向上师、汝之本尊祈请。坦承表露此生中所犯所有不善之业,一心祈请能引领吾人于死后立即去到佛刹。如云,如此一心祈祷、如此恒存心中之渴望乃引领我等到净土之必须条件。

    再者,当病人弥留之际,其上师或三昧耶不坏之法侣,与亡者有和谐之关系者便应该提醒其已进入诸元素融入之过程。纵然此过程经已开始亦要如是解说。并祈祷唱诵,祈求上师加持,此等正愿有大利益、能解救中有道中之种种危险。如一病人跌倒,他人可以扶起,同理,法侣能向弥留者作指引帮助,为之祈祷,如是有大利益。

    如是我闻,诸佛具有大悲心,如有人呼其名而祈请(无瑕南方宝生佛,保佑者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等),便能因呼名而得免堕三恶道。同理,如果弥留者能好好祈请诸佛,只因其名号被称呼便能免去亡者堕入较低下道中,最是有用。祈祷有如吾人助手,死时之保护者,能予最大利益实最重要。死时亡者首先失去知觉,然后醒来,如果亡者不能认证光明,光明便会褪失,胜义真实中有便随而出现。

    至于寂忿本尊等之出现,伴随可怖音声光线及可怖深渊峭壁之印象,如亡者不能认知此无尽声音光线只是自己心意投影,别无他物,否则便会生起极度恐惧感受。此等影事出现,恐怖生起,然后此等事物逝去,之后神识离体,由适当之出口离去。

六、投生中有:

    于此,心识与身体分离,由于心识已在体外,没有物质支持,粗色身己无,只有一(微细)光蕴身、缺乏父母精华之支持。故此亡者不能感到日月之光。尽管如是,仍有一种光亮,是心意能量,从光体中放出使亡者有印象,于是能见其途。加上在来生中有界流浪之所有众生能互相看见及互相听闻对方,于此时,心思某地,即时到达,只有未来母亲的子宫与有佛陀之圣地金刚王座除外。「中有」身是一个「意」,故此,当它一想到某地,便能到达某地。

    再者,亡者之意拥有一些神通力,纵然此等神通仍稍有染污。故亡者能知他人想法,观见别人如何使用其一生所累积财物,这些人想些什么,和准备为彼作些什么法事。生存者不能睹见亡者、亡者却能见生存者。亡者们一起,为饥渴冷热等感受折磨,于中流浪,经历之折磨甚为剧烈。

    汝等实际于中有中流浪者乃生前未能行善亦无极恶之人,犯大恶事众生绝不会经历来生中有,彼等死时一合眼便化生于下等恶道中。反之,广积善行者便即生佛土。一般而言,吾人并非大善大恶,便会经历来生中有。来生中有舍折磨痛苦外别无所有。但如亡者曾成就许多善行,供奉三宝,布施贫者等等,又如他人设置寂忿本尊坛城、修持仪轨、焚烧与加持亡者牌位(此法使亡者神识提升到较高境地),亡者便得保护,免于中有之可怖,得到解脱。比如众人合力抢救某人免于堕入悬崖,由是说要为亡者多行善事。

    在死后的第一个二十一日,亡者觉受有如生前,仿如拥有躯体与相若之意识,观见周围环境有如在生时。其后,其觉受便近于来生处所,故说四十九天之前三周最重要,如于此时间内有人能为亡者广修善行,则原应堕恶趣者能因三宝悲悯力而提升至善趣中。逾时则此人业力已推之入恶趣中,三宝悲悯力虽不变,亦无法引入善趣,直至亡者恶业消尽。

    故此要为亡者积累大量善行,修行人熟习并了知彼在来生中有时为己死,便知自己流浪于投生中有,忆起上师本尊,向彼专一祈请,便能转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妙药刹土或光明铜色山等净土。

    一成就之喇嘛能召来亡者神识使进入写了亡者名字的牌位,在加以教导及灌顶后,向彼启示真实之道理。能向亡者示以佛道,起码亦能令亡者神识再取得人身。一切视乎其业力、渴望与虔诚。吾人可见,就各中有而言,此生中有最为重要。因为,它就是现在。于此生中有,吾人必须好好修行,使吾人不必流浪于其他中有里。


{返回 经论著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上师五十法颂略释
下一篇:了义炬
 菩提道灯论
 辨法法性论
 大手印瑜伽法要
 修心日光论(虚空祥尊者造 释法音译)
 心经 [藏译]
 七十空性论
 智慧决定本来清净解脱见
 掌中佛法(米旁仁波切)
 蒋贡公珠闭关法典(节录)
 《百业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释“生即无生门”之四[栏目:华梵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73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近火先焦[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95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