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一课(四)修行应遵照传承祖师的教言而行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36

圣者言教 第一课:(四)修行应遵照传承祖师的教言而行持

  《圣者言教》的整个教授从前行引导文开始,依次讲解了共同外前行、不共同内前行的一些修学方式,并且在整部教言中,将小乘十八部乃至无上窍诀大圆满之间的教理与五加行契合而传讲。不仅如此,教言中还讲解了许多关于直断的要点。虽然昌珠晋美多阿丹增尊者说,由于种种原因,关于顿超方面更甚深的教言没有在此中宣讲,但《圣者言教》依然是非常圆满的教言。我相信这样的教言对于修学密宗的弟子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正如历代传承祖师所言:“以方便为次要,智慧为主要者 ,则已堕入声闻之灭谛矣!”作为次第根机者,在树立见解的过程中,不能轻视方便,仅仅依禅定而修禅定。因此,平常学习一些理论,并且将所学的一切教义归纳用于自己的修学之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仅仅依靠禅定而修学禅定,恐怕最终得到的结果不是世间禅定就是小乘见解,甚至得到外道的见解也有可能。如今我们为了成办解脱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若只得到这样的结果,就太不值得也太圆满了。因此对于追求解脱的修行者而言,必须遵从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依教奉行。

  现前世上很多人认为,修学佛法不需要再遵循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因为佛教以前的思想太过古老,现代人需要的是创新。但是要记住,世间的意识可以创新,但是出世间的智慧是完全超越意识的见解,只要你的见解还局限在时空范围之中,你就无法创新佛法,因为你还不清楚什么叫做真正的智慧。如果你的见解已经超越时空的范围,那么你会发现,根本不需要自己再去创新一个智慧出来,佛法的见解本来就是圆满的。

  我相信,每一个真正的修行人都懂得这些道理。我们需要的是在以后的修学过程中,尽可能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行持。

  为什么说是“尽可能”呢?因为对于初行者而言,由于智慧与福报还不够的原因,即便书上讲得多么细致,但在实际行持过程中,难免还是会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精进努力,令自己的修学越来越圆满。这也是我们此次宣讲这部教言的主要目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一课(三)讲解《圣者言教》之缘起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一课(五)为何将共与不共的教言结合一起传讲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忆念上师赐予慧命之恩德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四)内相顶礼与密相顶礼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一)珍惜暇满人身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二)求法修行中必须做到法与根机相应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二)反观自己烦恼是否沉重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二)内心快乐是健康长寿的良方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二)什么是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一)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就是持戒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八)禅定修行必须配同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八)无记并非解脱之见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乘戒十四根本罪,亦列轻师罪为第一,此为何故?[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楞伽经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栏目:楞伽经·白话文]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九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佛教真面目 第四章 修证 第三节 净土宗[栏目:冯达庵居士]
 念佛人不可思议[栏目:大安法师]
 84.二十亿耳的精进[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自已感觉没有太多的慈悲心,如何才能增加自已的慈悲心?[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 正编上卷 第一章 命终时变化状态[栏目:中阴救度密法]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业[栏目:一行禅师]
 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总号[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