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讲放下执著,佛也讲发大愿,请问堪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8
问:佛讲放下执著,佛也讲发大愿,请问堪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答:佛教说的“执著”是指执幻为实,具体又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我”是指实有自性。把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幻妄身认作自己的身心,妄执为我,名人我执。把一切事物、现象、观念、习气认作实有,名法我执。法我执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包括有情、外境、无边、二边、非二边,即把人我包括在内,而狭义的法我不包括人我。人我执产生烦恼障,障碍众生证得暂时解脱,细分不可计数,归纳起来为贪、嗔、痴三毒。狭义的法我执产生所知障,障碍众生证得佛的一切智智,归纳起来为二取、三轮执著和习气。
佛教所说的发大愿,主要指发菩提心,发愿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而证取无上正等觉。圆满觉悟须断除一切执著、习气。认为自己有所证得,是一种极微细的执著。修行者首先要断除的是粗大的执著,现量见到空性后,由一地到十地,微细的执著习气层层清净,十地最末断尽最微细的习气,此时入妙觉证得佛果。
通常情况下,断除执著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不能一开始就说:“为救度众生立誓成佛”是一种执著,所以要放下。像有智有得的微细执著,是证悟之后才谈得上断与不断的。初学者面前,有多得数不清的、远比这粗大的烦恼执著需要去断除。不踏踏实实清净自己当前境界中的烦恼执著,却担心更高境界中的微细执著,就像低年级的学生不好好完成自己的功课,却操心高年级的功课一样。
佛教说发大愿,是为救度众生立誓成佛;而断除一切执著,方能证佛果。不努力去放下执著,所谓“发大愿”难免流于空谈。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词汇的含义会发生改变。比如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语境中,“执著”有时候是指坚持不懈、决心坚定地去做一件事,这并不是佛教所说的“执著”。在佛教中,以欢喜心坚持不懈地行持善法,称为“精进”。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
下一篇:
为什么要消除痛苦呢?我觉得痛苦和快乐一样,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都值得去体验,不经历苦难的人生是不够丰厚的。
环境保护与护生放生的关系如何?
集体共修放生的意义?
把放生的钱拿去救济赈灾,不是比较实际吗?
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违缘是顺其自然还是当断则断?
遇到捕杀放生动物的人,怎么办?
佛讲放下执著,佛也讲发大愿,请问堪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
佛既然有系解脱这样的方便,那为什么不用这种方便来度一切众生呢?..
把往生净土称为横出三界,这个“横”字怎么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厌世 Becoming Disenchanted
[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
[栏目:太虚法师]
188.问曰:声闻法中,何以不说是如、法性、实际,而摩诃衍法中处处说?
[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六、佛法的究竟与方便
[栏目:慈航法师]
《天涯共此时 星云大师》(上)观后感
[栏目:传喜法师]
我只要一用力,它就可以开了
[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余地
[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五欲六尘的境缘是轮转不休的根本
[栏目:大安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4)
[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27.就有道而正焉 Approaching the Orthodox Way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