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系列格言5:简单的快乐(索达吉堪布)
 
{返回 法师法语格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11
人生系列格言5:简单的快乐
 ——索达吉堪布 
 
  最伟大、最究竟的慈善
 
我曾在一个慈善论坛上说:“大乘佛教的慈善,是最伟大、最究竟的慈善。”
 
它可以囊括在三大布施中。《大智度论》云:”檀(布施)有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
 
它不仅竭尽全力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让人们渐次趋入相对和绝对的宇宙真相,获得当下的欢欣和究竟的寂静;还解救一切生命于恐怖和命难,赐予他们安宁和大无畏。
 
藏文“慈善”,意为善妙之事业。“慈”是爱之心,“善”是善举。“慈善”就是将心中的慈悲付诸于行动。《左传》也说:“ 慈者爱, 出于心, 恩被于业。”
 
 又曰:“ 慈为爱之深也。”慈是一种深深的爱,发自内心真实的爱,会付出自己所有,服务于他人和社会。《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予一切众生乐。”根据《说文解字》,“善”为吉祥、美好。
 
虽然在儒道传统文化及其他宗教中,也能体现慈善的精神和内容,但是,它最究竟、最圆满的层面,唯有在佛教中才能展现。
 
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象征众生苦难愈深,观世音菩萨悲心愈切。籍由超越一切意识与情绪的证悟,观世音菩萨突破了时空阻碍,可以刹那变化无数身相,哪里有需要,他同时出现在哪里,循声救苦,无休无歇。
 
释迦牟尼佛在尚未成佛之前,无数世将王位、财富、妻子儿女和自己的血肉施与其他生命;并发下五百大愿,乃至为了一个众生的觉醒,他愿意住于地狱十万劫。
 
地藏菩萨说,何时还有众生在地狱受苦,何时他不愿取证涅槃。他发愿长住生死,永劫于轮回苦难最深重的地方救度可怜的众生。
 
菩萨勇士站在世间慈善的最前列,任何一位获得国际殊荣的慈善人士都无法与之相媲。这种无条件、无有任何自私自利心、无有时间期限,空间阻隔,无有希望、也无有穷尽的彻底奉献,在现代社会中绝无仅有。正如佛陀在《大宝积经》中说:“菩萨不求自乐,喜他得乐。”
 
有人以为,佛教徒的终极目标是从轮回中解脱。事实上,菩萨于己无有所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的快乐和满足。即使是毫无关系之人,只要能让他获取些微的利益,就是菩萨最大的心愿!菩萨的快乐源于完全的奉献,即使需要付出生命,菩萨也在所不惜!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云,“自舍己乐,施与他乐”。菩萨舍弃自己的安乐,将之施与他人。不像世间之人,在满足自己所需之后才奉献所余。在任何一个时代中,佛陀的后学者投身于社会慈善都无有困难,因为它恰是大乘教法之基——精华菩提心的体现。
 
 
〄 佛陀追随者关心之面向
 
很多东方国家不重视慈善,佛教徒也是如此。佛陀的追随者或在寺院精读佛教理论,或住于雪山幽谷,坐观心之虚空。大乘佛法的菁华,很难在人间展现其深邃、感人至深的风貌。对我们的时代,每个人都负有一份责任。
 
履践这份责任时,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奉献精神。这种利他的热忱,需要通过学习交流、互相影响乃至互相监督之后,方能觉醒、提升并日臻完善。
 
有人认为,发心利他之人或许可以献身于慈善事业,但是,对大多数希求解脱之人,比如“净土宗”的信众,还是应该弃绝尘事,以念佛为主,求取往生净土的保证。事实上,慈善正是往生净土之因。
 
弘一大师在《净宗问辩》中说:“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皆可随分修其净土。又于人事善利群众公益一切功德,悉应尽力集积,以为生西资粮,何可云抛弃耶!”
 
慈善是趋入大乘佛法的基础,只不过有些佛教徒尚未经过次第教授认识到这点。如果佛陀的追随者与世隔绝,谁人将佛陀的教义弘扬到人间?带入社会的各个角落,以菩萨精神身传言教,对周围人起到榜样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佛陀的教义不需要改革;为一切生命从系缚中获得究竟解放,誓愿获致无上证悟的菩提心不需要改革;一切万法是因缘和合的刹那之现,没有本俱之体性,究竟远离了存在与不存在的无我真相不需要改革。但是,如何将此无尽宝藏展示到人间,将此快乐之源的完整教育融入东、西方社会,它传播、呈现的方式需要与时代结合,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展现它博大精深、日久弥新的内涵。
 
但是,佛教徒在融入社会之时,也不能人云亦云,与世人同流合污,丧失了自己的见地与修持。在非宗教徒、非佛教徒面前,佛教徒应牢记自己扮演的角色,清醒自己的责任。虽然现似与世间相同,内心却因菩萨誓愿而超于世间。
 
在佛教历史上,虽然有很多成就者住于深山,用泥浆封堵山洞之门,九年足不出户。但我们是否能做到?我的寺院有一位出家人,最初,他在喇荣最高处修建了一座闭关房,静修了六、七年;后来他回到炉霍寺院,建了一座小木屋,潜修十多年;而后,他前往拉萨附近的圣地,在三四年中闭门冥思。
 
前不久,他回家看望母亲。有人悄悄往他包里塞了五百元,他坚决退还给那人。还有一次,在山洞闭关的最初两年中,他只吃糌粑和酥油,没有任何蔬菜。有两位出家人朝山洞时,发现他几乎一无所有,就将三百元钱留于洞中。他发现后,追上四、五公里,把钱塞入他们手中。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在二十多年中,他除了夜晚十一点到三点稍作休息、其他的时间里,一日禅修几座,座间做大量功课,无有散乱,精进修行。
 
这样的人,是世间的珍宝。他已完全看破世间,放下了对财物、名誉、食物、睡眠和异性的耽着,以全部的生命和热忱,献身于佛陀智慧的实证,过着神圣的修道生活。也有人在阅读某位成就者传记之后,追随伟人的足迹。但很快,他会在山洞里感冒、发高烧、拉肚子,受到各种突如其来的疾病和违缘的袭击,不得不黯然离开,结束他的闭关生涯。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如果我们不能知足少欲,几十年如一日过严格简朴的修行生活,虽然形象上是修行人,但佛教甚深的奥义却没有融入于心,既不禅修、也不研读经论,更不致力于社会公益,则已虚掷了宝贵人生。
 
佛陀的教义是那么深奥、完美,就像南瞻部州上方无垠的虚空。然而,希求佛法之人如此稀少,这是为什么?这种现状,既和众生的福报有关,也和佛教徒关心的面向有关。佛教一家,佛陀的后学者切勿耽执于一宗一派、一己之上师而各立茅棚。佛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心”的理念,任何一个上师和教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释迦牟尼佛真正的传承弟子。如果佛教徒以弘扬佛陀慈悲智慧的精神为己任,众生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快乐和利益。
 
 
〄 稀缺的慈善理念
 
在美国、欧洲等地,大多数人具有这样的理念:慈善不是捐钱,而是随份随力帮助他人。但这种崇高的理念,在我们的社会非常稀缺。我想呼吁、劝告大家:想一想身边有谁需要帮助?首先从人开始,而后,推及到其他生命。否则,学佛之人念念为一己解脱;不学佛之人为养家糊口,了此一生! 有实力之人,不利用自身实力为众生谋利益;有学识之人,不与他人分享知识和认识;有钱之人,不用财富造福人类,则他们的名位、学识与财富完全丧失了价值。
 
1980年,香港首富李嘉诚设立了一个基金会,主要用于教育、医疗、社会公益等方面。他把基金会称为第三个儿子,意为他会一直关心它的成长。李嘉诚说:“事实上真有不少人,富而不贵。所以,真正的富贵,是你懂得用你得来的金钱,尽我们应尽的义务。作为一个社会的一份子,你也有责任,希望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得到关怀和帮助。这是做人的一个原则。所以说,‘贵’是从你的行为而来。”
 
李嘉诚认为,如果你能在这个世界上,对需要帮助的人有所贡献,这就是内心的财富。内心的财富才是真财富,任何人都无法拿走。有些人可能会想,如果能像李嘉诚那样富可敌国,自己也愿意做慈善家。其实不然。如果没有广大的仁爱、深厚的悲怀,没有将爱施与人间的心愿,又怎能割舍自己的财富乃至一切?
 
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杨澜,在一次在慈善会议上说道:“过去我们说到慈善,有一个指数叫‘眼泪指数’。很多基金会的负责人总是在想,头项目的‘眼泪指数’是多少,总希望项目能够打动人,激发人的同情心。我倒觉得,现在做慈善该讲个‘欢乐指数’了。其实做慈善也是一件让你身心愉快的事情。”
 
的确如此。很多慈善行为是新闻性、时效性,在突发事件时才产生的。大家应长期、持续不断地关心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只要有需要帮助的生命存在,我们的爱及身心的付出就不会停止。
 
每个人的生活应适当、简单,余下的时间就用于关心社会。股神巴菲特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就像他的女儿苏珊说的那样:“有一天,妈妈去商场,说‘咱们给他买一套新衣服吧,他穿了30年的那套衣服我们都看烦了。’所以,我们就给他买了一件驼绒的运动夹克,一件蓝色的运动夹克,仅仅是为了让他有两件新衣服。但是他让我把衣服退掉。他说:‘我有一件驼绒的运动夹克和一件蓝色的运动夹克了。’他说话的语气非常严肃,我不得不把衣服退掉。”
 
巴菲特对自己的孩子、亲友从不随便给钱,即使家人要二十美元停车费,也必须开收据。2006年,巴菲特75岁时,将所有资产的百分的85%捐助给五大慈善机构,总值370亿美金。其中的六分之五捐给比尔·盖茨,他认为比尔·盖茨比他更具有做慈善的能力。
 
股神巴菲特的财富,也源于他的一种福报。他曾经非常贫穷,被称为股神,是因为他炒股时有如神助。他对未来无所畏惧,有一种惊人的预感。当人们惊慌失措、争先恐后从股市中逃出时,他不顾一切冲入其中;当股市一路上摇,人人喜气洋洋之时,他悄悄地全线撤退。“我一向讲究公平,正因为如此,我才认为一辈子有饭吃就可以了”,他说,“这些钱必须回到社会中去。”
 
现代社会两极分化,有些人内心抑郁、绝望,不见人生的目标和希望;有些人身无余钱,孑然相吊,生活在难以想象的赤贫之中。很多人有能力帮助他们,却漠不关心。虽有个别组织和团体强调社会福利、公益事业,但这是一个自我为中心的时代。不论是在精神、财富还是能力上,人们都为了自我成功而竭力拓展。
 
孔子曾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无论是有国的诸侯还是有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而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而需担心人民不安定。故在相对平均的状态下,就无所谓贫穷;在和谐状态下,就无所谓特权,这样,社会就没有倾覆之因。孔子的这一席话,充分体现了他对社会不平等的忧患意识。
 
每当和世人接触,我的心中总会泛起非常复杂的情感。山里的修行人内心无贪,生活简朴无忧,不了解世间时尚和人们心中深埋的欲望。一方面,如果知之甚详,专注于其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会成为一种修行的障碍;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一无所知,则不会对他人产生深切的大悲心和责任感。
 
有些人喜欢闭关,事实上,讲法、闻法和思维法义容易,闭关修行则难。如果真能一天二十四小时观修心性,这是非常可喜和令人赞叹的境界。出定时,他应把修行的体悟传授给身边之人。大多数闭关者可扪心自问,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有多少时间是用于禅修?你所谓的禅修,是不是安住于心之本性?还是转生雪猪子或无色界的因?大乘佛教徒除自己听闻、思维和修习佛法外,还要把大悲菩提心和般若精华传播到给世间,以无私利他的精神来帮助世人。
 
〄 无慧劝慧,贫者给财
 
一说到慈善,有人会说:“啊!咋办啊?我没有钱啊,咋办啊?”
 
佛陀在《杂宝积经》中说,慈善可以通过七种布施来体现:
 
第一是眼施:用尊崇敬爱之眼,注视父母师长和一切修道之人,不以傲慢、蔑视等恶眼视之。
 
第二是和颜悦色:让人内心倍感温暖、安全和信赖。切勿眉头紧皱,厌烦不悦,让人心中忧虑不安。
 
第三:说柔软语,慈爱语,真诚语,让人深心宽慰。不能出言不逊,刺伤人心。
 
第四是身施,对一切尊长之人起身相迎,合十礼拜,以谦恭、柔和的身体语言来款待他人。
 
五是心施:虽然以目光、表情、语言和身体友善以待,但如果内心没有爱,不能称之为“施”,不叫慈善。发自于内心深沉的爱和同情,才叫爱心之施。
 
第六和第七是以宽敞舒适的座椅、整洁明亮的舍宅招待父母尊长等人,让他们自由起卧,给予他们欢喜和快乐。
 
《心地观经》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一切众生都曾恩被于我,如今,正是我涌泉相报之时。
 
《梵网经》中说:“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在产生无尽福德的八种对境中,病人是第一福德之田。如果我们以诚挚心、悲悯心照顾身心交悴的病人,功德与供养佛陀无二无别。
 
真正学习大乘佛法之人,“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维摩诘经》)”菩萨对众生的爱,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爱。众生病就是自己病,众生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责任。如果对“为一切众生取证究竟涅槃”的珍宝菩提心未作修行,父母病,自己会一病不起;与己无关人病,心中不会疼痛不已。
 
有些人可能疑惑:不是说,一切诸法是虚妄与空的本性?为什么还要做慈善?
 
这种说法,是未通达佛理的表现。当人们行善或修行时,常有人不懂装懂,以讹传讹,障碍菩萨的广大行为。其实,空性并非名言中一无所有,而是指诸法无有本俱之自性。世界上有那么多苦病之人,不了解现象是因缘聚合虚幻的显现,从而感受剧烈的身心痛苦。口口声声说万法不存在之人,在疼痛之时,为何要大喊大叫?要看医生、要输液?只有真实证悟空性之人,才能住于宇宙的本来实相中,超越欢乐与痛苦。
 
菩萨虽知世间如幻,却创造种种因缘,让世人衣食无忧,具足尊严。在短暂的一生中,获得他们希求的世间喜乐。在此基础上,再向他们揭示因果和空性的真谛,让他们通过修行,超离生老病死之痛,获得深邃的宁静和安乐。
 
如《优婆塞戒经》说:“菩萨虽知世间之乐虚妄为真。而亦能造世乐因缘。何以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我们要效仿菩萨的心行,将慈善视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
 
但是,大乘理念决不会勉人所难,让人超出其能力而行。比如受戒,如果只能守持一条别解脱戒,可以只受一条;在此基础之上,如能行持一条菩萨戒,可以受一条菩萨戒;如果还能守持密乘戒,则可受密乘戒。人们的选择,不是出于他人或教义的要求,而是自愿、次第和理智的选择,是对佛陀证悟智慧的内心认同,是源于完善心灵的强烈渴望。
 
《墨子》中有一段话非常感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此安生生”。有能力之人,应无有耽延去帮助别人,如见到负重者立即施以援手,缓解他的艰难;有财富之人应雪中送炭,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无能力者得到职业教育;有智慧和道德之人应予人精神教化,带给他们启示和慰藉。
 
《墨子》之说,与《大宝积经》不谋而合:“无慧劝慧。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
 
经中说,对愚钝之人,要劝其好学不倦,增长聪明才智;贫者到来,要用点滴的财富去帮助他;有人生病,则应倾尽药物;如果无钱无药,也可以看护他,为他端盆端药;对身遭急难之人,支撑他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心中惶惶之人,向他指明究竟无欺的皈处;没有依祜之人,让永恒的真理成为他终生所依。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财力、精力和能力都有限,应量力而行,随缘而行。不仅自身依靠良知清净地生活,而且在有限的范围内,即使是点点滴滴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也要分与众生。
 
清净、利他的心愿和行为,取决于内心的觉悟。现代人迫切确需要提升思想道德,需要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从小开展爱的教育。否则,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关心他人的福祉,也不会认识到,他对自我的爱恋和关注正是他痛苦之源。
 
有能力之人,饱学之士,财力雄厚之人比比皆是,但真正关心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愿意传授智慧并吸取他人智见,致力于人类进步之人却寥若晨星。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不合理、不合法、不道德的现象,需要各方面人士的共识和努力。大家通过互相交流与合作,共建卓越的慈善理念,社会不良现象才有可能逐渐改观。
 
喇荣学僧在长年听闻菩萨乘教义后,许多人从心底发生了变化。他们回到社会时,一有机会,就会向父母、孩子和亲友传播大乘思想。生命短暂,要把菩萨精神完全弘扬到人间,也许不一定现实,但即使是一个偈颂,也会改变人们的思想和命运。佛陀的教法,是我有生之年最为深刻的思想。只要有机缘,我就希望和大家分享。也祈愿有缘听闻之人,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能散发出他们温暖、耀目的光芒。
 
人们经常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要心善就行。事实上,不喝酒、不吃肉是比较容易的,内心真正挚爱一切生命是最难的。一旦内心真正看破、放下,也不会希求酒肉。
 
也有人认为,出家人是社会的负担。但是,自古以来,出家人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启迪和升华,对整个社会精神的作用和力量,是世间任何一种力量无法替代的。
 
有人说:“我的心已经出家了,身体是否不必出家?”我说:“心出家不容易噢!你身体不出家,恐怕还是心没有真正出家的原因。”
 
佛法是如此浩瀚甚深,慈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对菩萨而言,今生布施财物、身体乃至生命都是微不足道的,是份内之事。与此同时,菩萨向着实相之巅徐徐而行。终有一世,菩萨勇士会从一切自他对立中获得完全的解脱,会成为真理的化身,展现无穷无尽不同的面相来到我们面前,将我们从沉沦中超拔,趋入他走过的自利利他的道路。

{返回 法师法语格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生格言系列6:漫步在绿色的星球上(索达吉堪布)
下一篇:人生格言系列4:幸福在哪里(索达吉堪布)
 人生格言系列1:心灵从沉睡中苏醒(索达吉堪布)
 2010慧门禅师法语
 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一
 法雨清凉第003期
 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三
 利乐心语(阿松仁波切)
 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九
 佛心慧语 自悟篇(慧律法师)
 人生格言系列3:永别血腥和杀戮(索达吉堪布)
 阿姜央达的格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进入佛门先学如何做佛弟子[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一)如何净观[栏目:圣者言教]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九讲[栏目:智敏上师]
 师父说:“老实是宝,老实可贵,老实好!”请问老实要如何学?[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兜沙经》与华严学的开端[栏目:魏道儒教授]
 念佛会饭量逐渐减少是何因?[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0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97 大颠与韩愈[栏目:大机大用]
 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三讲 如法求财[栏目:慧净法师]
 别小看这些事 Do Not Dismiss These Rules as Insignificant[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