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人人都忙着赚钱。生活虽然很享受,但我们该如何对治心里的烦恼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5

问:我是科技大学金融系的职员。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人人都忙着赚钱。生活虽然很享受,但我们该如何对治心里的烦恼呢?

答:在如今的社会里,一个人要对治烦恼并不容易。不仅是香港,内地大城市也是一样,人们越来越忙,光是每天接电话、打电话,就让许多人的听力出了问题。这个时候,不要说对治烦恼,就算静一静也很困难。所以,我建议每个人都停一停脚步,仔细看看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是谁?……否则,在忙忙碌碌当中,经常把自己都弄丢了!

要知道,人生的意义并不只是钱,对很多人来讲,你赚得再多,也不过是银行的一个数字,而且你在为这些奔波时,不知不觉人生就到了尽头。有些人以为,享受生活就是人生的意义。但实际上,所谓享受,也不过是在虚幻的追求中,盲目地活着而已。

人静一静可能才会发现,由知足带来的宁静,原来是我们内心很深的需求。每当我远离尘嚣从城市回到寺院,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愉悦——也许是回归自然的满足吧,那时候我深深体会到:快乐并非来自于财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富足和喜悦。俗话说“知足常乐”,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当然,一个人若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也是会很苦恼,但现在大多数人的苦恼,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不满足。不满足,就会不断求取;有了求取,自然少不了烦恼。因此,若要减少烦恼,唯一的方法就是知足少欲。

所谓知足少欲,对一个城市里的人来讲,做到随缘也就差不多了——没有因缘就随遇而安;有因缘就多赚点儿,但也不过多地要求。而且,有了钱以后,最好能帮助一下身边吃不上饭的人,甚至救济一些灾民。如果人富了以后,只是自顾自地沉溺在虚幻的快乐中,那到头来看看,这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知足少欲是一种智慧,在这种智慧的观照下,你可以积极地生活,该做的做、该说的说。而且,因为知足少欲,烦恼肯定就少很多。

香港科技大学问答『2011年11月24日晚上』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里有“相”和“心”这对概念,请问“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看到经典里的这个佛、那个菩萨,就觉得离我们很远,不太相信是真实的。请问,这些是真的吗?
 信徒往往只知供养礼拜,对佛教的信仰含有很多迷信的成分...我想知道的是..
 对一个学生而言,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累福报有何必要呢?
 佛教是不是应该向基督教学习,对社会的参与更积极一些呢?
 如今,佛法教义与信教群体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请问您有什么想法?
 前世真的存在吗?如果真的有前世,那后世的性格、面容会改变吗?
 ,您对佛教是仅处于理论上的思辨、哲学观念的研究,还是像传统那样需要修心..
 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的“佛”,和禅宗所说的“见性成佛”的“佛”是否一..
 藏传佛教是如何看待佛法现代化的问题?又是如何着手进行的?
 辩经是不是藏传佛教的不共特点?
 做梦偷东西犯不犯盗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的人认为自己的行持不好,不敢受五戒,请师父开示。[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赵州公案『无门关』二则[栏目:净慧法师]
 如何续佛慧命?[栏目:弘法护法·净空法师问答]
 长安佛教的历史地位(方立天)[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学会取舍[栏目:清心小语]
 坐禅身体不适能抓能动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米觉多杰教言(第八天)[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三辈往生安乐国土[栏目:48个愿望·无量寿经讲记·圣严法师]
 38.问曰:云何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中国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李利安)[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