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人人都忙着赚钱。生活虽然很享受,但我们该如何对治心里的烦恼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3

问:我是科技大学金融系的职员。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人人都忙着赚钱。生活虽然很享受,但我们该如何对治心里的烦恼呢?

答:在如今的社会里,一个人要对治烦恼并不容易。不仅是香港,内地大城市也是一样,人们越来越忙,光是每天接电话、打电话,就让许多人的听力出了问题。这个时候,不要说对治烦恼,就算静一静也很困难。所以,我建议每个人都停一停脚步,仔细看看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是谁?……否则,在忙忙碌碌当中,经常把自己都弄丢了!

要知道,人生的意义并不只是钱,对很多人来讲,你赚得再多,也不过是银行的一个数字,而且你在为这些奔波时,不知不觉人生就到了尽头。有些人以为,享受生活就是人生的意义。但实际上,所谓享受,也不过是在虚幻的追求中,盲目地活着而已。

人静一静可能才会发现,由知足带来的宁静,原来是我们内心很深的需求。每当我远离尘嚣从城市回到寺院,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愉悦——也许是回归自然的满足吧,那时候我深深体会到:快乐并非来自于财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富足和喜悦。俗话说“知足常乐”,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当然,一个人若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也是会很苦恼,但现在大多数人的苦恼,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不满足。不满足,就会不断求取;有了求取,自然少不了烦恼。因此,若要减少烦恼,唯一的方法就是知足少欲。

所谓知足少欲,对一个城市里的人来讲,做到随缘也就差不多了——没有因缘就随遇而安;有因缘就多赚点儿,但也不过多地要求。而且,有了钱以后,最好能帮助一下身边吃不上饭的人,甚至救济一些灾民。如果人富了以后,只是自顾自地沉溺在虚幻的快乐中,那到头来看看,这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知足少欲是一种智慧,在这种智慧的观照下,你可以积极地生活,该做的做、该说的说。而且,因为知足少欲,烦恼肯定就少很多。

香港科技大学问答『2011年11月24日晚上』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里有“相”和“心”这对概念,请问“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看到经典里的这个佛、那个菩萨,就觉得离我们很远,不太相信是真实的。请问,这些是真的吗?
 在工作中大家一起贪污受贿...我学佛怎么办?
 您讲显宗、密宗对“心净国土净”的理解,有极为甚深的含义,可否请您简要地..
 朋友请吃饭时要点杀...我该怎么办? 吃素的人可否食用鸡蛋和牛奶?..
 如何看待现在宗教商业化的问题?正统的佛教...应当怎么样立足?..
 怎样才能把心一直保持在恒定的状态中呢?
 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
 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放生也是一种“买卖”。怎么做才对呢?..
 上师置豪宅...我们应当怎么办?如何判断上师的显现?
 如果把桌子烧了变成了烟,这还是同类相生吗?为什么在有情和无情之间不能非..
 请问人类痛苦的分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真正的快乐[栏目:惟觉法师]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山深因少客来游[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觉·教导的智慧 第三章 人文智慧的启发[栏目:郑石岩教授]
 模块一:最后一课(1)[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四部分:佛法中的六度空间]
 近代中国佛教的兴起与汉传佛教的发言[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四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