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人人都忙着赚钱。生活虽然很享受,但我们该如何对治心里的烦恼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1

问:我是科技大学金融系的职员。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人人都忙着赚钱。生活虽然很享受,但我们该如何对治心里的烦恼呢?

答:在如今的社会里,一个人要对治烦恼并不容易。不仅是香港,内地大城市也是一样,人们越来越忙,光是每天接电话、打电话,就让许多人的听力出了问题。这个时候,不要说对治烦恼,就算静一静也很困难。所以,我建议每个人都停一停脚步,仔细看看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是谁?……否则,在忙忙碌碌当中,经常把自己都弄丢了!

要知道,人生的意义并不只是钱,对很多人来讲,你赚得再多,也不过是银行的一个数字,而且你在为这些奔波时,不知不觉人生就到了尽头。有些人以为,享受生活就是人生的意义。但实际上,所谓享受,也不过是在虚幻的追求中,盲目地活着而已。

人静一静可能才会发现,由知足带来的宁静,原来是我们内心很深的需求。每当我远离尘嚣从城市回到寺院,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愉悦——也许是回归自然的满足吧,那时候我深深体会到:快乐并非来自于财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富足和喜悦。俗话说“知足常乐”,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当然,一个人若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也是会很苦恼,但现在大多数人的苦恼,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不满足。不满足,就会不断求取;有了求取,自然少不了烦恼。因此,若要减少烦恼,唯一的方法就是知足少欲。

所谓知足少欲,对一个城市里的人来讲,做到随缘也就差不多了——没有因缘就随遇而安;有因缘就多赚点儿,但也不过多地要求。而且,有了钱以后,最好能帮助一下身边吃不上饭的人,甚至救济一些灾民。如果人富了以后,只是自顾自地沉溺在虚幻的快乐中,那到头来看看,这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知足少欲是一种智慧,在这种智慧的观照下,你可以积极地生活,该做的做、该说的说。而且,因为知足少欲,烦恼肯定就少很多。

香港科技大学问答『2011年11月24日晚上』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里有“相”和“心”这对概念,请问“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看到经典里的这个佛、那个菩萨,就觉得离我们很远,不太相信是真实的。请问,这些是真的吗?
 于“见修成正比”与“见比天高,行比海低”,应如何理解才互不相违?..
 有句话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到底又是什么呢?
 背诵一些经文,是种很好的习惯。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既然造业是自作自受,为什么高僧大德可以替众生带业?
 密宗是纯正的佛法,当我们身处不信密法的人群中,该如何护持密乘戒?..
 我总感觉自己这半辈子太苦了。请问,有没有办法改变下半辈子的命运?..
 香港有些行者认为:“读太多的经论没有用,因为那些都是妄念...”您是怎..
 有些人说:我的脾气确实是不好,但从内心上讲,我真正是为了大众而发菩提心..
 一位师兄刚学佛,觉得空性法门没有什么用处,我应该力劝他学习般若吗?..
 常常看见关于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出家的报道,心里有些好奇,佛教到底可以教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 第三章 次重问法身并答[栏目:慧远大师作品解读]
 七 帝须弥勒经[栏目:经集 四 义品]
 相应11经 金钵经[栏目:相应部 17.利得恭敬相应]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5、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栏目:黄明尧居士]
 何必找个地方躲避[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佛说生经》译注[栏目:吕有祥教授]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六课 无相颂(唐·六祖惠能)[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七三)[栏目:杂阿含经]
 一位出家的母亲给儿子的信[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知解之师[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