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依止的老师少一点好?还是多好?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57

问:我来自兰州大学科学学院。佛教很重视师道,有一位堪布曾说:身边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弟子、普通人、非佛教徒,他们的语言、行为也会对自己有启发,所以“人人是我师”。但我也看到其他文章中说:初学者较容易生邪见,依止的老师少一点好,请问,这两种观点如何融合?
 
答: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个有修行境界的人,任何人的语言,都能看作是对自己的教导,并将那个人当成上师。比如,假如有人骂我,而我并不觉得是受了伤害,也不以牙还牙,反而把他的指责当作是很好的指点和教训,能做到这样,实际上他就成了我的上师。
 
但如果我没有这种境界,不仅是批评,赞叹也听得像嘲讽,那要我把谁当上师、当老师都很难;即使是我的老师,也不一定会认。像有些学生,一回寝室就骂老师,“他讲得怎么怎么……”,嘲讽老师的行为,把老师当玩偶,在这样的学生眼里,老师也不成为老师了。
 
因此,假如一个人能随着别人的指导再接再厉,随着别人的指责有错就改,不用问,你可以说“人人是我师”;否则,不要说所有的人,就算是你的老师,一个老师,也不一定能利益到你。
 
其实,“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境界不低,这有点像佛教里讲的观清净心。阿底峡尊者说过:“三人之中,必定有一个是菩萨。”这个比例很高,可惜我们发现不了,谁是?谁不是?不知道。但如果我有清净观,今天在座的,我都可以观成菩萨;但如果没有,那我可能觉得在座的都比我差,而且都是凡夫。
 
这两种心态当中,前者显然是有境界的;而后者的话,你们想想,生活中如果持这种心态,那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不会有快乐。
因此,在师道的问题上,关键看你的心里是不是认可对方,把他当老师。

兰州商学院问答『 2012年07月03日下午 』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性论与人性论的关系如何?
下一篇:前我跟有些老师学过佛法,也看过他的书,但这些老师后来诽谤密法,那对这些老师,我该怎么看呢?
 您在修行的时候,会不会有过怀疑或者动摇?您是如何克服的?您有没有开悟的..
 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
 有位老居士学密多年,突然疯狂地毁谤高僧大德...会不会受她破戒晦气的染..
 我想在您前面忏悔生生世世的业障,同时想请您给我们皈依。
 会供需注意哪些细节?
 那念经、念咒回向给受灾的人,真的能化解灾难吗?
 很多活佛、堪布、上师经常到大城市里传法,却很少光顾偏僻贫穷的农村,那农..
 对一个学生而言,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累福报有何必要呢?
 搜狐访谈: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
 何为大乘佛教?何为小乘佛教?我们应该信仰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殊胜的修行因缘——光明楼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公案禅机 参、识性起修 二、公案 — 除妄想心 15.用功异同[栏目:善祥法师]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三十八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法与根机相契合[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