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依止的老师少一点好?还是多好?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17

问:我来自兰州大学科学学院。佛教很重视师道,有一位堪布曾说:身边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弟子、普通人、非佛教徒,他们的语言、行为也会对自己有启发,所以“人人是我师”。但我也看到其他文章中说:初学者较容易生邪见,依止的老师少一点好,请问,这两种观点如何融合?
 
答: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个有修行境界的人,任何人的语言,都能看作是对自己的教导,并将那个人当成上师。比如,假如有人骂我,而我并不觉得是受了伤害,也不以牙还牙,反而把他的指责当作是很好的指点和教训,能做到这样,实际上他就成了我的上师。
 
但如果我没有这种境界,不仅是批评,赞叹也听得像嘲讽,那要我把谁当上师、当老师都很难;即使是我的老师,也不一定会认。像有些学生,一回寝室就骂老师,“他讲得怎么怎么……”,嘲讽老师的行为,把老师当玩偶,在这样的学生眼里,老师也不成为老师了。
 
因此,假如一个人能随着别人的指导再接再厉,随着别人的指责有错就改,不用问,你可以说“人人是我师”;否则,不要说所有的人,就算是你的老师,一个老师,也不一定能利益到你。
 
其实,“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境界不低,这有点像佛教里讲的观清净心。阿底峡尊者说过:“三人之中,必定有一个是菩萨。”这个比例很高,可惜我们发现不了,谁是?谁不是?不知道。但如果我有清净观,今天在座的,我都可以观成菩萨;但如果没有,那我可能觉得在座的都比我差,而且都是凡夫。
 
这两种心态当中,前者显然是有境界的;而后者的话,你们想想,生活中如果持这种心态,那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不会有快乐。
因此,在师道的问题上,关键看你的心里是不是认可对方,把他当老师。

兰州商学院问答『 2012年07月03日下午 』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性论与人性论的关系如何?
下一篇:前我跟有些老师学过佛法,也看过他的书,但这些老师后来诽谤密法,那对这些老师,我该怎么看呢?
 对佛教来说,更强调的是让大家自然皈依,还是需要一种引导式的皈依?..
 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改善,但很多人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其..
 用无常观引导自己真实修行!
 对我来讲,中观他空见是非常难的一个思想,能否请您略略地讲一下?..
 藏密有很多护法神,关于他们的记录,平常都出自哪里?
 我是文学院的博士。想问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佛陀大悲周遍,为什么不代众生受苦,让一切众生都脱离轮回?
 我有个疑惑是:痛苦是欲望太多导致的,但如果要禁欲,则会带来新的痛苦。这..
 世间上的慈善事业不一定以菩提心摄持,这是否都成了“魔业”?
 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引导他们信佛,可我觉得自己的力量很不够,这该怎么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处的用心法[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山之味[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一念之差[栏目:律典故事]
 安居讲法第十讲[栏目:智海法师]
 厌恶洗碗的李施主[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这一生把往生净土的机会抓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七讲[栏目:亲佛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十五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有我一份[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缘起与实相(上)[栏目:吕澄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