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依止的老师少一点好?还是多好?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9

问:我来自兰州大学科学学院。佛教很重视师道,有一位堪布曾说:身边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弟子、普通人、非佛教徒,他们的语言、行为也会对自己有启发,所以“人人是我师”。但我也看到其他文章中说:初学者较容易生邪见,依止的老师少一点好,请问,这两种观点如何融合?
 
答: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个有修行境界的人,任何人的语言,都能看作是对自己的教导,并将那个人当成上师。比如,假如有人骂我,而我并不觉得是受了伤害,也不以牙还牙,反而把他的指责当作是很好的指点和教训,能做到这样,实际上他就成了我的上师。
 
但如果我没有这种境界,不仅是批评,赞叹也听得像嘲讽,那要我把谁当上师、当老师都很难;即使是我的老师,也不一定会认。像有些学生,一回寝室就骂老师,“他讲得怎么怎么……”,嘲讽老师的行为,把老师当玩偶,在这样的学生眼里,老师也不成为老师了。
 
因此,假如一个人能随着别人的指导再接再厉,随着别人的指责有错就改,不用问,你可以说“人人是我师”;否则,不要说所有的人,就算是你的老师,一个老师,也不一定能利益到你。
 
其实,“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境界不低,这有点像佛教里讲的观清净心。阿底峡尊者说过:“三人之中,必定有一个是菩萨。”这个比例很高,可惜我们发现不了,谁是?谁不是?不知道。但如果我有清净观,今天在座的,我都可以观成菩萨;但如果没有,那我可能觉得在座的都比我差,而且都是凡夫。
 
这两种心态当中,前者显然是有境界的;而后者的话,你们想想,生活中如果持这种心态,那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不会有快乐。
因此,在师道的问题上,关键看你的心里是不是认可对方,把他当老师。

兰州商学院问答『 2012年07月03日下午 』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性论与人性论的关系如何?
下一篇:前我跟有些老师学过佛法,也看过他的书,但这些老师后来诽谤密法,那对这些老师,我该怎么看呢?
 藏传佛教的思想,归根结底是什么呢?
 社会的压力如此强大,人人都在为钱而追逐,如果我还保持环保的想法,可能赚..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保持精进?
 如何才能做到不把佛法与世间法混淆,使自己所作成为解脱之因?
 佛教最重视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但对初学者而言,要生起稳固不退的信心又很难..
 佛教中如何对治我们的烦恼呢?
 佛法是属于非宗教还是宗教呢?
 要有一颗感恩心!?
 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达至幸福和得到之间的平衡?
 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得到传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心[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慈观的修行[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惭愧心[栏目:继程法师]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关于往生和破瓦法的开示[栏目:颇瓦法[往生法]]
 怎样才是个佛弟子?[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为胡振奇、雷立屏伉俪、王志强、杨为伉俪上堂法语[栏目:明海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一(一一)[栏目:杂阿含经]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直解 13[栏目:余金成居士]
 是否需要特别依止一位特别的佛或菩萨来传达回向信息?[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请不要以为压力都是动力![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