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些佛教徒一开始也能看破放下世事,但慢慢就懈怠了,有的甚至出现退失信心的情况。要如何才能让自己避免步其后尘?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1
问:有些佛教徒一开始也能看破放下世事,但慢慢就懈怠了,有的甚至出现退失信心的情况。要如何才能让自己避免步其后尘?
 
答:现在学佛的团体中,表面上皈依、出家的形象修行人相当多,但实际上,从心坎深处看破世间的却寥寥无几。所谓“看破”,是指对世间一切美好毫不希求,而并不是因受精神挫折,见到外境许多丑陋,进而开始厌弃世间。只有真正看清了六道皆苦的本性,并对此生起稳固定解,修行的基础才算打好了。
 
不过遗憾的是,如今不管是刚入佛门的人,还是所谓的高僧大德,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定解。好多人说轮回皆苦,只是一种人云亦云,并没有以修行来建立。所以,大家对这些一定要经常串习,每天尽量打打坐,反复思维所听闻之理。其实修行有两种,一是直接安住而修,一是观察法义而修。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佛教道理,以令自心与此境界相应,就是一种观察修,这样的方法也叫修行。否则,光闻思而不修行,算不上是个佛教徒。
 
——出自《前行广释》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学菩萨道者首先必须依止合格的善知识。主要原因何在呢?
下一篇:修行主要是调心,所谓的祈祷只是种形式,是否有很大必要?
 佛教与科学之间关系是怎样的?将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重要还是佛教重要..
 听说养宠物可以替主人消灾,这种说法对吗?
 有一个很疑惑的问题:汶川地震有十万人死亡、南京有三十万人被屠杀,这些不..
 藏传佛教是如何看待佛法现代化的问题?又是如何着手进行的?
 众生是平等的,但也有差异。众生高高低低的地位,实际上是由前世、包括今生..
 证悟空性之后,是不是就不受因果业报了?佛陀示现食三个月马麦的果报,这是..
 上师应该如何对待在家弟子?上师与上师之间应保持什么关系?
 上师答疑两位复旦大学老师提问
 您在修行的时候,会不会有过怀疑或者动摇?您是如何克服的?您有没有开悟的..
 “坛城”的含义是什么?应该如何认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皈依的正行 一、亲近善知识[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设方便化难度[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次第花开 第三章 一、无常[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幸福与安祥[栏目:佛网文摘]
 No Ajahn Chah《142》[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大丈夫汉直需处生死流[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5)[栏目:惟因法师]
 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入灭,能作一切义。”意思是佛陀..[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雪洞内外的世界——丹津·葩默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