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入灭,能作一切义。”意思是佛陀能像摩尼宝和如意树一样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望,给众生带来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利益,那佛陀是否就像外道所谓的“大自在天”、“上帝”那样,是万能的呢?
答: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误解,因为外道认为他们的创世主是万能的,而佛陀则是三界的怙主,那么佛陀更应该是万能的了。这样的认识,是对佛陀的误解,反而把尊贵的佛陀想成了大自在天、大梵天、上帝一样的角色。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有情是万能的,这是这个世界的因缘规律所决定了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谁是万能的,“他”应该能直接消除贫困、不公,甚至直接消除地狱等众生的痛苦,但是这根本不可能发生,也与现量相违。因为世俗的缘起定律,已经决定了一切的现象,只有在因缘条件具备了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因缘条件,又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因素,而是又受它们各自的因缘所支配,因此认为不需要因缘而万能的有情,纯粹是一种遍计执的妄想,根本不符合真实的情况。外道的“大自在天”、“大梵天”、“上帝”等,其实是天界的天王,因为他们投生天界的时候,世界正好处于成住坏空中的成劫,因此它们误认为是自己创造了这个世界,而以为自己有万能的力量,这种信仰,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那么导师佛陀不是万能,和导师佛陀的“能作一切义”是否矛盾呢?这并不矛盾,因为能作一切义,是指佛陀已经具备了救度众生所需要的一切的能力,就算给众生布施一个断证圆满的佛果,也完全做得到。但是佛陀的这些能力,要得到有效地施展,还需要依靠众生自身因缘的配合,这个因缘,就是众生的善根,具体而言,就是众生的根基与意乐等。就是说,尽管佛陀以不可思议的大慈大悲,无时无刻不在救度众生,但是如果众生没有生起寻求佛陀加持的意乐,也没有具备获得这些加持的根基,则也不能感受到佛陀相应的加持。这也就是接下来的偈颂里说的:“此由众生善,愿力现佛身。”
那么佛陀又如何来利益众生呢?佛陀的利益,就是通过逐渐成熟众生的善根,让众生产生并增上获得相应的福德的能力。佛陀本身,也正是走过了这样的一条道路,通过艰苦卓绝的菩提行,成熟了自相续的善根,而获得究竟的佛果的。
出世的解脱道对众生来说是全新而陌生的,因此众生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佛菩萨与传承上师,正是他们无微不至的逐步引导与加持,众生才最后成就了佛果,即使十地菩萨,也是在佛陀慈悲的接引之下,才进入金刚喻定,破除了最微细的一分无明,而成就佛果的。
由此可见,佛教的特色不在于赐福,而在于演说妙法。通过演说妙法,让众生认识到苦因的业和烦恼,以及苦果的生死轮回,本身都是客尘,是无常的、是有漏的、是无自性的,因此正在发生的当下,它就是虚幻性的,它们本身并没有束缚众生的能力,但是当众生将它们执为实有之后,它们的能力会骤然出现,而显现出种种迷乱的轮回现象,将众生牢牢地束缚住了。所以众生只要通过闻思修佛法的三个步骤,在自相续上改变因缘,放下对它们的执著,成熟善根,就能摆脱它们的束缚,呈现出本具的佛性,获得佛陀那样的真实利益。佛陀正是通过演说妙法,给众生揭开了这个大秘密,并且引导众生开发了这个大宝藏,才具备了对众生无比殊胜的价值与恩德。因此世界上最大的、最有力量、最究竟的加持,就是演说妙法。
获得了这样的定解,则对于内外道的区别,以及内道超胜于一切外道的无与伦比的殊胜性,才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样也可以认识到,外道所谓的不需要自身的精进努力,仅需要取悦常一自在的万能的上帝,就能摆脱痛苦,这完全是第六意识凭空作意出来的倒世俗。
这样同时也会认识到,学修佛法必须将自力和他力互相配合,自力就是自己的善根、意乐等,他力就是佛陀功德身。这样会避免走向完全依靠自力,或完全依靠他力的两个极端。
大家或许会问,这和净土宗的依赖他力是否矛盾呢?
并不矛盾,净土宗是以借用阿弥陀佛为众生创造的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悲智交融的愿力,因此是充分地发挥了他力的作用。但是这个他力,如果没有与信愿行这个自力相结合,因缘就没有相遇,因此往生的殊胜果报就不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