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2 道前基础(2)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0

正分2 道前基础(2)

  ※【导读】

  在了解了“暇满义大”之后,为利修行,就要拋弃不利于成办它的各种因素。所以,接下来作者就建议我们拋弃贪、嗔、痴相对炽盛的家乡,而“背井离乡”。

  本颂从易生贪、嗔、痴三毒烦恼谈起,来说明家乡对修行的危害性,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便是:“故弃家乡佛子行。”

  ※【释异】

  第三句旧译译为“痴昧取舍犹黑暗”,属意译,也不错;但藏文原义却是:“(但那)忘失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原则的愚痴,(却又)具有暗冥(无知)的特质。”笔者考虑到更大程度地贴近藏文,故偈颂直译为“忘取舍痴具暗冥”。


  弃恶境故惑渐减,

  无散乱故善自增,

  心澄于法起定见,

  故依静处佛子行。

  (倘若栖身在幽寂的静处,)

  由于(那是)抛弃了邪恶的地方,

  因而,烦恼也就会

  (渐渐地)减弱下去了;

  (栖身在幽寂的静处,)

  由于没有了散乱,

  因而,善行也就会自然地增长起来了;

  (另外,由于境能澄心,所以,心识也会变得澄明起来,)

  由于心识的澄明,

  因而,对“法”就会(很容易)

  生起确定的认识。

  由此可见,

  住锡在(具有以上优点的)静处,

  (这一点儿,)

  是佛子(们)所应实践的。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3 道前基础(3)
下一篇:正分1 道前基础(1)
 结分A-D 总论
 正分11 上士道 入大乘门——发愿菩提心(2)
 序分A 归敬颂 赞礼上师及本尊
 正分4 道前基础(4)
 正分3 道前基础(3)
 结分A 祈恕偈(1)
 正分29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5)
 正分1 道前基础(1)
 正分28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4)
 正分7 入佛教门 皈依三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代文学大师与佛教的因缘(王春华)[栏目:佛教与文学]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二无我论[栏目:太虚法师]
 俱舍宗大意[栏目:五部大论专集·俱舍论·参考]
 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如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处世的嘉言[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自我成长 - 稳重不是无能[栏目:方外看红尘]
 超越之心[栏目:佛网文摘]
 入菩萨行论 第二讲(第1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