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12 不舍愿菩提心(1)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7

正分12 不舍愿菩提心(1)

  ※【导读】

  在世人眼里,“失”莫大于被人夺走所有的财产。在此情形下,尚能不嗔不怒、逆来顺受,而更进而以其作为转念修心的方便法门,再将“身财三世善”,都愿“回向于彼”,这可真是有点儿“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了。能如是行者,舍真佛子其谁!能如是行者,何患佛道难成!

  ※【释异】

  本颂第三句“犹将身财三世善”,旧译有些译本译作“犹将身财三时善”。藏文里的“都松”[■],在本句中是表示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的“三世”;直译可以译作“三时”,但汉译佛经之中,多以“三时”代指古印度“昼三时”、“夜三时”的“三时”,这些都已成了佛经汉译的定式,故极易混淆且颇多费解,而且似乎也有损玄奘法师“五不翻”中“顺古不翻”的原则。因此,本句顺古重译为“三世”。

  另外,本颂前两句,旧译有些译本译为“彼纵因贪亲盗取,或令他夺一切财”。而这两句的藏文本义是:“就算有些人因为巨大的贪念,(而亲身)夺尽或令人(间接)夺尽了我所有的财产”。藏文中的“抄”[■]字,本义是“强夺”的意思,“盗”的本义,文言上虽然也是剪径明夺之义,但口语里却是偷、盗不分,因此,对于“盗取”一词,一般人都会望文生义,而理解为“偷取”;基于上述原因,新译将此两句译作“彼纵因贪亲夺尽,或令人夺尽我宝”。


  我身虽无少过咎,

  他人竟来断吾首,

  于彼还以难忍悲,

  愿代其罪佛子行。

  虽然自己没有丝毫的过错,

  但有人竟来砍杀我的头颅,

  (即使是这样,)

  我却还(更要)以(难忍的)悲悯之心,

  (发愿)将那人的那些恶业(之报),

  都拿到自己(身上来代受),

  (有关这一点儿,)

  是佛子(们)所应实践的。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13 不舍愿菩提心(2)
下一篇:正分12-17 总论
 正分23 远五毒(5)
 《佛子行三十七颂》译释凡例
 正分25-30 总论
 正分20 远五毒(3)
 正分12 不舍愿菩提心(1)
 正分2 道前基础(2)
 正分4 道前基础(4)
 正分9 共中士道 厌有求脱
 正分19 远五毒(2)
 正分30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963 净土论(唐 迦才撰)[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从印度佛教全貌了解原始佛教[栏目:水野弘元]
 抗战胜利60年纪念系列——根通长老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栏目: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梵音庆佳节 法语度良宵[栏目:传喜法师]
 专究性命,不理外物[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万法若无 普贤失其境[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放生功德文(索达吉堪布)[栏目:放生功德]
 上师,上师[栏目:阿松·桑昂丹增的故事]
 相应46经 灭法经[栏目:相应部 23.罗陀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