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万法若无 普贤失其境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9

6、万法若无 普贤失其境

  云门宗光祚禅师上堂:“万法若无,普贤失其境,正当恁时,文殊向什么处出头?”
  佛前弟子很多,文殊与普贤是佛陀的贴身弟子,文殊在左,普贤侍右,为何在五迦叶、七佛、十大弟子外,专门以文殊、普贤分列身旁?依杜顺《华严法界观》评述:“文殊主智,普贤主理。”另《大日经疏》有“文殊般若最深,普贤行愿广大”之论,可知佛陀原是“有心人”。除了教弟子懂得内省工夫外,并要注意学习实践。正如儒家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内圣外王不可偏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正是佛陀“中道”思维的身教身证。而禅师话头虽然找出二者间的不同立场,事实从“信解行证”四阶段言,并无差别。当然他能如此批判,便是深入佛法。以《圆觉经》言,佛为文殊说法界性,究竟圆满;为普贤说幻尽灭觉心不动,可知佛陀是因材施教。但无论文殊或普贤,或从“智”入真,或从“行”去妄,这二位菩萨都必须从“真”以得圆照清净大法。普贤在“托境”说法,所以禅师说“万法皆空”则普贤弘法无境可托,而文殊是华严宗佛祖主张净心法,亦是佛法,一个是内省,一个是外打进,正如佛陀前一左一右,参学者从这名言话头应该理会一些修行法。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以何为座
下一篇:俗人还许会佛法否
 汝唤什么作山河大地
 近火先焦
 佛亦非真
 一念起时不见有生住异灭
 九峰山中还有佛法也无
 妄心无处即菩提
 本体全彰,理事不二
 水月两忘
 如何是正法眼
 不停处停,念处无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胜鬘经 13 自性清净章[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为福州佛化青年众说法[栏目:太虚法师]
 《金刚经》大义(全国讲经交流会)[栏目:圣赞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4 以禅为体,以密为用,净土为归[栏目:元音老人]
 51、如何看待佛法现代化的问题?又如何著手进行?[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前面的路[栏目:戒法法师]
 中国佛教之命脉-禅观教育(惠空法师)[栏目:禅宗文集]
 初级佛学教本 二十八课 饮酒的过失 第二十九课 大千世界[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如何修习金刚乘[栏目: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万事皆空[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