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专究性命,不理外物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2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3
专究性命,不理外物
  
  杨黼很喜欢佛典,有人劝他参加科举的考试,他回答说:「不理会性命,而去理会身外之物吗?」
  院子有一果大桂花树,他在树上绑了一块木板,题名为「桂楼」,悠哉地生活在上面。
  他亲自耕种了数亩田地,把好的蔬菜供奉父母,只求娱悦双亲,而没有其他企图。他旁徵博引许多典籍,注解孝经数万字,而且发挥了性命的道理。
  父母逝世後,他为人做佣工,以赚取丧葬费用。等营葬完毕,他便进入鸡足山,住在罗汉壁的石窟中,长达十余年。
  他八十岁时,子孙将他从山中迎回家中。
  有一天,他沐浴完毕後,叫子孙来拜别,并且说:「明天我就要走了!」
  翌日,他果然安详地逝世。(《明史》隐逸传)
  孟子认为:养护可以分为养护大体和养护小体的差别。心是大体,耳朵、眼睛等器官是小体。他又划分了天爵和人爵的不同,并且说:「仁义充饱,所以不希望口腹的美味。身上有了好的德行和声誉,所以不希望文采的刺绣!」
  古代的禅师教人:「应当在活物上作活计,不要在死物上作活计!心是活物,心以外的东西都是死物!」
  杨黼专心探究性命,不理会外物,实在知道从根本下手。看他生活起居和读书,是多麽安闲!他临命终时,能预知时至,沐浴告别家属,何等自在!迷於功名利禄的世人,终日遑恐不安,如飞蛾扑火,令人觉得众生的业障深重而且可怜!(《历史感应统纪》第四卷第一八五页)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2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劝导大众,共襄盛举
下一篇:学佛七日,免堕猪胎
 酷爱杀生,身心失常
 颠倒是非,舌枯而死
 虐待动物,十倍偿报
 代众受苦,痼疾顿愈
 身异信存,如期赴约
 孝顺公婆,合家免疫
 认捐圣像,临终现瑞
 鞭打神像,暴毙而亡
 面对石像,挺直胸膛
 美丑由心,何关外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集合教学政三界学术力量,卓有成效地发展佛学研究[栏目:宋立道教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三节 性理归宗[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灵岩遗旨 别序[栏目:智随法师]
 宗镜录 卷九十四[栏目:宗镜录·白话文]
 辨中边论颂讲记(七)[栏目:辨中边论颂讲记]
 真实的自我 第三篇 明心见性[栏目:真实的自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