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结分D 回向作此《佛子行颂》之善根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5

结分D 回向作此《佛子行颂》之善根

  ※【释异】

  本颂“由作此善愿众生,皆凭真俗菩提心,不住有寂得自在,咸同怙主观世音!”有的译作:“吾以此善愿众生,皆发真俗菩提心,不住有寂得自在,咸成怙主观世音!”

  本颂的藏文原义是:(我衷心地)希望借助于作此(《佛子行颂》)所生出的善根,而使所有的众生都能凭着胜义和世俗(两种)殊胜的菩提心,而如同那不住有、寂之边的怙主观世音菩萨一样(究竟解脱)。本颂的三、四句间,又横担着一个“……的怙主观世音菩萨”,所以,偈颂中极难翻出此义,故从意译。

  而藏文第二句中的“该”[■]字,是“用”、“以”、“凭”、“凭借”、“凭着”之义,而无“皆发真俗菩提心”的“发”字;就义理而言,须知正分中早已从各个方面让我们“发”过了菩提心,故此处无须再发,因而,依藏文原文重译为“凭”、“凭着”。

  藏文第四句中的“聪”[■]字,译成汉文则是地地道道的“同”、“如同”、“如同……一样”的意思,而绝非“咸成怙主观世音”的“成”义;就义理来看,译为“成”字恐怕也难成立。就像弥勒菩萨未来成佛之时,可以凭着胜义和世俗(两种)殊胜的菩提心,而如同那不住有、寂之边的释迦牟尼佛一样(究竟解脱),但绝不可能再成为另外一个释迦牟尼佛,否则,“贤劫千佛”也就成了“贤劫‘一’佛”,同样道理,所有的众生都能凭着胜义和世俗(两种)殊胜的菩提心,而如同那不住有、寂之边的怙主观世音菩萨一样(究竟解脱),但绝不可能再成为另外一个怙主观世音菩萨,否则,诸佛如来也就不必煞费心机地给弟子们授记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某某如来”了。

  此《佛子行三十七颂》,是由善说经教及因明的大德──无著贤尊者,

  为利自他而撰于水银大宝洞。

  惭愧 智学 藏名“宝吉祥译师”·给磊群佩以无上景慕之情,

  为利自他持诵方便及实践佛子行故,

  而于雪山静处,

  含泪敬译偈颂及长行[散文体]。

  善哉!愿吉祥!!

  愿此译释善,普及于无边,

  诸母相与共,互修自他换;

  愿此译释善,深植入心田,

  弃慢学佛行,誓效无著贤。

  附注:无著贤音译则为“涛没桑报”;水银大宝洞音译则为“欧去仁钦扑”。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结分C 祈恕偈(3)
 正分34 佛子当力戒者(4)
 正分21 远五毒(4)
 正分25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1)
 正分1 道前基础(1)
 结分B 祈恕偈(2)
 正分18 远五毒(1)
 正分2 道前基础(2)
 正分25-30 总论
 正分3 道前基础(3)
 正分5 道前基础(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七、我对于音乐的看法[栏目:慈航法师]
 真爱与慈悲[栏目:修行笔记]
 佛教教育发展不只关乎于佛教自身(俞学明)[栏目:佛教与教育]
 行愿才能满愿[栏目:万行法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四、种子新熏说[栏目:韩镜清教授]
 玄奘法师传第十八卷[栏目:玄奘法师传]
 唯识哲学对对像世界的说明(潘爱雯)[栏目:唯识学研究]
 07-030戒杀得安隐[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法华讲演录 序经题[栏目:太虚法师]
 驱除瞋害第一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