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7-030戒杀得安隐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8
戒杀得安隐               海涛  辑
 
1.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法句经》
 
2.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姓,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黄山谷)
 
3.《大智度论》云:
一、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其余闭系、鞭打等,是助杀法。
二、复次,杀他得杀罪,非自杀身。
三、心知众生而杀,是名杀罪,不如夜中见人,谓为杌树而杀者,故杀生得杀罪,非不故也。
四、快心杀生得杀罪,非狂痴。
五、命根断,是杀罪,非作疮。身业是杀罪,非但口教敕。
六、口教是杀罪,非但心生恶。如是等,名杀罪相,不作是罪,名为戒。
七、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从今日不复杀生!若身不动,口不言而有信,而独心生自誓:我从今日不复杀生!是名不杀生戒。
 
4.戒杀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的暴戾。积极的戒杀,则是要更进一步做到培养慈悲的胸怀,护念众生,安养有情。
 
5.戒杀与杀生:
一、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二、杀生者,众生增恶,眼不见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三、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四、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五、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途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7-029孝顺之益
下一篇:07-031戒闻利身.自利利他
 07-129布施波罗蜜
 07-100光明真言与破地狱真言
 07-131佛面犹如净满月
 07-082布施与回向
 07-028生活中的禅修
 07-092修行语录
 07-044大慈无量波罗蜜
 07-077转恶为善
 07-062生活就是修行
 07-126慈心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舍一人[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Buddhahood and Arahatship[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佛教与现代性[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献灯祈愿文[栏目:佛教·法会篇]
 第三篇:临终成就 贰、随机问答 八、舍利释疑[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学佛后受到外道的打扰,如何是好?[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生死心路[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09 皈依[栏目: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第一O四 舍弥村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如何排除禅悟之障[栏目:宋智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