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07-030戒杀得安隐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3
戒杀得安隐               海涛  辑
 
1.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法句经》
 
2.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姓,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黄山谷)
 
3.《大智度论》云:
一、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其余闭系、鞭打等,是助杀法。
二、复次,杀他得杀罪,非自杀身。
三、心知众生而杀,是名杀罪,不如夜中见人,谓为杌树而杀者,故杀生得杀罪,非不故也。
四、快心杀生得杀罪,非狂痴。
五、命根断,是杀罪,非作疮。身业是杀罪,非但口教敕。
六、口教是杀罪,非但心生恶。如是等,名杀罪相,不作是罪,名为戒。
七、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从今日不复杀生!若身不动,口不言而有信,而独心生自誓:我从今日不复杀生!是名不杀生戒。
 
4.戒杀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的暴戾。积极的戒杀,则是要更进一步做到培养慈悲的胸怀,护念众生,安养有情。
 
5.戒杀与杀生:
一、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二、杀生者,众生增恶,眼不见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三、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四、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五、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途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7-029孝顺之益
下一篇:07-031戒闻利身.自利利他
 07-005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07-060慈悲心钥
 07-026修行叮咛语
 07-012禅定与智慧
 07-071空性的智慧
 07-028生活中的禅修
 07-106修行当明辨善恶知识
 07-127万法唯识所现
 07-070用菩提心过生活
 07-033贪瞋之毒危害道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持咒启发佛性[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栏目:政策]
 理事不二[栏目:太阳我的心]
 佛教的大事[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让自己远离时代的「共业限制」[栏目:法藏法师]
 相应41经 褪去贪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Karma and Vipaka[栏目:The Theory of Karma]
 九十八、如何报师恩、报佛恩?[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八卷[栏目:净空法师]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上(李通玄)[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