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茶事活动与禅宗仪礼
 
{返回 禅茶文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3

茶事活动与禅宗仪礼

    茶在禅门中的发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庄重严肃茶礼仪式,最后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层的原因当然在于观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质与禅悟本身融为一体。正因为茶与禅能融为一体,所以茶助禅,禅助茶,“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有如此巨大功能,决非仅由其药用性质的特殊方面所决定,正如道教最旱在观念上把茶吸纳进其“自然之道”的理论系统中一样,禅门亦将茶的自然性质,作为其追求真心(本心)说的一个自然媒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中,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无与伦比的自然媒介。它的无可替代性正是禅宗能将其真正作为一种文化而大大兴盛起来的根本原因所在。

  茶与禅的碰撞点,最旱发生于药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开始便与禅门最基本的工夫---禅定结合在一块。而禅定正是其他宗派也注重的,所以就连最富神秘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场合也无法离开茶。

  实际上,佛教禅宗不仅对我国的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的制作技术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由于禅茶精神对整个中国茶文化的渗透与普及,人人提高了茶文化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首先体现在佛教茶文化的每一环节内。由此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品味也大大提高,可见禅宗的功劳之大。

  的确,禅僧高士能悟得禅理、茶性之间个中之味,与其本身的修养及其美学境界有关。他们注重精神追求,淡泊物质享受和功利名份。这是他们得以保持那份清纯心境,以随时进入艺术境界的前提。因而,“碾茶过程中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判定,点茶时的提壶高注,饮茶过程中的观色品味,都借助事茶体悟佛性,喝进大自然的精英,换来脑清意爽生出一缕缕佛国美景。”(梁子《中国唐宋茶道》)这是一种纯粹的美的意境。

  佛教对各类“行茶仪式”的美学升华,一方面是山于茶事活动的普遍展开,场所日益增多,交流传播日益广泛,因而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因出现了一些精益求精又热心茶道的禅僧。此外,茶器的日益精良,也必然地推动着这一美学化的进程。那一套套顺应佛教仪轨的茶道形式——寺院茶礼,正是适应禅僧们的集体生活而必然形成的严格要求。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返回 禅茶文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本无言 茶已入心
下一篇:以平常心喝茶,可进入“茶禅一味”(金易明 )
 饮茶与禅宗(丁以寿)
 藏传佛教与茶(泽旺夺吉)
 “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
 “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
 茶禅 茶心 茶史(陈世发)
 论佛教与中国茶文化(刘彦波)
 掸一身灰,且吃茶去
 禅宗与茶道之渊源
 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 细细品茗慢生活(明奘法师访谈)..
 简论“吃茶去”与“茶禅一味”(陈云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徒宗教交流与对话[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降伏烦恼,金刚能断[栏目:张朋]
 基督教与中国佛教的对话——21世纪的精神修练与实践智慧[栏目:永信法师]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四)了脱生死才是真正的成功[栏目:圣者言教]
 供佛斋天的意义[栏目:海涛法师]
 父母同意后再出家[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金刚经讲解 第九讲[栏目:法界法师]
 第六选 是我、异我、相在--焰摩迦所答经[栏目:杂阿含经二十选]
 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栏目:慧净法师]
 心明学 科颂[栏目:心明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