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九章 智慧品(下)
 
{返回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02

子二、破除肢体不相系之自性身

    手等外无他,云何有彼身?

除手等各肢体外,不可缘得其它身故,若无他身,则此整个身躯──云何不相系之诸肢体具有(神我或自性)实有身?应该不存在。

 

癸二、教说实执有身之错误

    无身于手等,愚迷生身觉,型等差异相,假人误真人。

若神我为无真实之身体,则愚痴者对于无身(神我)之诸肢分,产生错误之觉识,以为是实质之身躯,如彼愚识(所取识)非真质,犹如类似人模型之差别相──缘取“假人”为真人之心识,从对假人误为真人之外缘聚合,乃至“假人”显示如真人。如是从诸手肢体等误为身体之外缘──实有身,乃至误彼诸肢体执着为实质身体。

 

壬二、支分不成立

    如是手指聚,故手应成何?彼亦肢节聚,肢节亦可分。

    分亦分为尘,尘析为方分,方分离支分,如空无微尘。

于一身躯不成立真实性,如是诸手指等聚集之故,认为实有一只手是何因?手指亦为肢节之组合,其肢节无真实性,诸肢节亦可分为各自之支分,各支分皆无真实性,支分亦可分为极微,极微亦可分析为诸多方分,故于一极微亦非真实性,若极微分为各诸方分,则亦远离支分之真实性,如虚空之空性,故极微亦无真实。

 

壬三、结论

    如是如梦身,观察谁起贪?尔时无实身,岂有男女相?

如是观察显现无实性之如梦幻身,谁将起贪?故贪着不应存在。尔时如实了知无真实之色身,此时身之差别,云何男身?云何女身?应无差别。

 

辛二、受念住,有四:

壬一、受之自性不成立,壬二、触因自性不成立,壬三、受境不成立,

壬四、能缘取者(受者)不成立。


壬一、受之自性不成立,有二:

癸一、真实之受不成立理趣,癸二、修习受分别心之对治。


癸一、真实之受不成立理趣,有二:

子一、破斥受之自性为合理,子二、破斥彼之答辩。


子一、破斥受之自性为合理

    若苦实有性,何不克极喜?乐实则甘食,何不解忧苦?

〈根本颂〉云:“若自性实有,彼无法变无,自性变成他,终究不合理。”苦受若真实存在,终究不可舍弃,则与苦受相违的极乐和安乐,为何(于心中)不相抵触?理应抵触。故彼诸安乐终究不生,亦即遮除实有痛苦;反之,安乐之感受若为实有性,则忧愁、病魔等严重之痛苦等情境,为何不能以妙饮食等引生快乐或安乐?理应转成安乐?相违于业无作性。

 

子二、破斥彼之答辩

    强势压制故,若不觉彼苦,非领受自性,彼时何谓受?

    谓实有微苦,岂非除粗苦?彼苦即余乐,微苦应非乐?

    若违缘所生,非产生痛苦,此岂非成立,受是分别执。

虽然信乐于实有痛苦,若谓产生强势安乐藉以压制痛苦,则不领受痛苦?云:任一非具感受之自性,此岂谓受?不具足“受”之实义故。实有领受微苦,即信许为“受”。至于痛苦之粗相,岂非以强烈之安乐遮除之?是也。或谓:以微苦之体性,除了安乐之粗相外,无他,唯一微少喜乐?领受少许之喜乐亦应非痛苦,应安乐才合理。倘若藉用违缘方式欲产生安乐,则相续心中岂不生痛苦?产生安乐是受之分别见,岂非成立所谓颠倒之执着?应如是。

 

癸二、修习受分别心之对治

    故应修空慧,对治受实执,观慧田中生,瑜伽禅定食。

“受”之分别心是错乱故,对治此虚妄,修习诸法无自性──观察之智慧,从观察慧田中,以产生之禅定──瑜伽行者证悟宗义,广博智慧身──犹如饮食般。

 

壬二、触因自性不成立

破斥欲许根、境、尘相聚合而生触因有三:

癸一、破斥根、境相遇有自性,癸二、破斥境、识相聚有自性,癸三、摄略义。


癸一、破斥根、境相遇有自性,有二:

子一、破斥总相聚合有自性,子二、破斥极微相聚有自性。


子一、破斥总相聚合有自性

    若于根境间,彼二如何聚?无间成一体,谁相聚于谁?

倘若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之间具有间隔,则根、境二者如何相聚?犹如东山、西山(遥远相距)。若两者之间无任何间隔,浑然融合成一体,则此诸根、境如何相聚?能聚、所聚皆不存在故。

 

子二、破斥极微相聚有自性

    尘尘不相入,无间等量故,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聚。

    无分亦相聚,云何此应理?尘无分相聚,若见请明示。

根、境之极微,应诸方无相聚,微尘之间相互不摄入,自性无法融人成一体故。理由是微尘无有孔隙,唯体积大小相等故。遍相成立:互不相摄入且无结合,既然自性不相结合,诸方位无相聚故,谓遍(一切)相。欲许微尘无方分主张者,亦谓:微尘某一方之相遇如何成为合理?因此,应成为“相聚”与“不相聚”二支。

倘若主张现见之微尘相聚且无支分,又同时结合一处,请明示之?应无法显现。

 

癸二、破斥境、识相聚有自性

    意识无色身,相聚不应理,相聚无实故,如前应观察。

〔有  法〕:意识法者。

〔所立法〕:具相聚性应不合理。

〔因  支〕:因为无色身之故。

或谓:现时虽无色身而相聚,然而产生“结果”──唯有“相聚性”之名相存在?云:此说不合理,无相聚之体性或无真实之体性故。所谓“与前相续心相聚”,应如实观察。

 

癸三、摄略义

    若触非真实,则受从何生?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心?

    尔时无受者,受亦无实有,彼时见此受,云何欲不除?

因此,若无实质“触”之因,则觉受之结果又从何而生?故为追求乐受而辛劳,又为何目的(意义)?以何种苦受能损伤何种相续心?应无“所感受”之乐和“能伤害”之苦。尔时既无少许感受者之我,此感受亦非实有之际,“获得”与“远离”苦乐受,为何不能遮除贪爱?应能息灭欲爱。

 

壬三、受境不成立

    所见或所触,受性如幻梦。

从眼所见乃至身所触受之间,五尘虽显现而不真实,故觉受如梦如幻,领受五尘之觉受亦应无真实性。

 

壬四、能缘取者(受者)不成立

    与心俱生故,未理解彼受,虽生前后念,后念唯能忆。

    自非领受自,亦非他领受。

    毕竟无受者,故受非真实,为何以此受,害此无我聚。

“觉受”不能以自己俱生之心而理解,且因同时与心俱生,故无相属。前一觉受引生后一觉受,而非以忆念前一觉受作为后一觉受之领受;彼诸之时,觉受不生不灭。无所领受之事实,与无能领受之识体二者,故自体不能领受自性;依三时而言,纵有他人之领受亦非合理,终究无少许之领受者,故“能觉受”与“所领受”非实有。因此,于无我之蕴聚中,为何“苦受”能迫害“乐受”之利益?故“能利”、“能害”二者不成立。

 

辛三、心念住,有二:

壬一、意识不成立,壬二、前五意识不成立。


壬一、意识不成立

    意不住诸根,不住色等中,心不住内外,余处亦不得,

    非相同一身,亦非相异身,非合亦非离,非少实有性,有情自涅槃。

意识,不住于眼、耳等诸根,亦不住于色等诸境;虽然诸“根、境”如幻存在,亦非依次而生,其它如根境(内、外)之间仍然不存在,因为了不可得故。身体之内部心非实有,身体之外心亦不存在,而且除了身体内外,其余他处,心亦了不可得,非任一体性是意识,除此说法外,非余说。意识与色体亦不相系属,意识,终究不属于身体之一支,亦非有少许之真实性。《宝积经》云:“迦叶!心非于内,亦非于外,内外亦无,不可得故。迦叶!心非色体,不可显示、无质碍、非所依、无相、无表、无住。迦叶!诸佛亦不观见心,因不可观照故。”故诸有情心性,无始以来,于究竟义即具涅槃德相。

 

壬二、前五意识不成立

    离境先有识,缘何而生识?若识境同时,缘何而生识?

    若境后有识,彼时识何生?

或谓意识虽如是,而前五识则能真实缘取五境?云:若分析之,前五识比五所取境先前存在?或是同时存在?或后于五所取境而存在?或谓:五所取境之前,实有前五识?云:前五识缘于何境而生?彼时所取境不生则无前五识。或谓:前五识与五所取境同时俱生,则前五识缘于何境而生?若前五识不生,则五所取境亦不生;若前五识已生,则五所取境即不须产生。有人曰:若五所取境之后实有前五识,彼时,前五识依何境而生?五所取境灭坏后前五识即不存在故。

 

辛四、法念住,有二:

壬一、成立诸法无生,壬二、断诤。


壬一、成立诸法无生

    故不能证知,诸一切法生。

依前诠释能取识、所取境彼此之前、后、同时三种情况后,可知“任一种法皆不生”是合理,亦即此不能证明了知一切法形成之真实义(故成立诸法无生)。


壬二、断诤,有二:

癸一、断除无世俗之过,癸二、断除观察不合理。


癸一、断除无世俗之过,有二:

子一、诤论,子二、答辩。


子一、诤论

    若无世俗谛,云何有二谛?世俗依他起,有情岂涅槃?

若诸法无生,则不具“生灭之世俗谛”,故中观宗之主张岂应有二谛?应无二谛。若一切法无生灭,因此,世俗是依他起之错乱识体,假立为“唯生灭者”之名,有情岂能得涅槃?应不能超越忧苦。或云,既为涅槃,又假立“依他起之生灭者”之名,则应成世俗?

 

子二、答辩

    此他心分别,非我之世俗,后决定彼有,否则无世俗。

不能证知胜义谛本是无生,而具生灭者乃是世俗人之分别心,而且,“心”观待于所取境,设立世俗名言,胜义应宛然存在。胜义之涅槃应不成为无,不应由世俗他人错乱意识所设立之世俗名言作诠释。此“错乱意识”从涅槃言,乃是由他人之分别心而产生,证涅槃者自己之世俗意识,无错乱之分别故。若谓后时证涅槃之时,一定有错乱意识,则此世俗说法亦有错乱意识;若证涅槃时无错乱分别,则世俗亦无错乱分别。《入行论大疏》云:“诸法生诸法,非由外而生。”因此,“倘若存在由外而生之实存法,则彼时,亦实有世俗意识。”而涅槃之说法。或亦容许谓“某人一定实有其它后世”之叙说。


癸二、断除观察不合理,有二:

子一、诤论;子二、答辩。


子一、诤论

    能所令分别,二者相依存。

或谓:能分别之心,与所分别之境,实存性二者相互依存,若不承许外境(实有),则亦无有心识,故中观宗之观察不应理。


子二、答辩,有三:

丑一、毋须能观心是真实,丑二、若能观心须是真实无穷过,丑三、虽不观察亦成立空性


丑一、毋须能观心是真实

    如是依(世俗)共称,观察说一切。

既然外境无实性且心亦无实,观察岂成不合理?举诸一切观察与分析,名言上之理解,依世俗共称之理念而诠说。


丑二、若能观心须是真实无穷过

    尔时观察空,理智观察彼,彼时彼分析,须观察无穷。

尔时以“观察”成立真实义,若须实有一观察意识作观察,则此时“观察意识”亦须另一观察识作分析,因而将成无穷之过失,如此根本之论题将无法决定。

 

丑三、虽不观察亦成立空性

    分析所观境,理智无所依,无依故不生,说此即涅槃。

倘若分析、判断所观察之对境,而成立空性,则能判别之心,纵使不观察,亦无实有所依之境。若依无心之境,则心不生。心、境二者无生且寂静,即为涅槃。如前所述:“不可得故寂灭。”


己三、破斥所断之实执,有三:

庚一、总说,庚二、破斥心境实有能立,庚三、诠说能害


庚一、总说

    岂心境实有?此说难安立。

说实有部者,云何欲许心、境二者为实有?此理论极难成立,既无法成立且实有妨害。


庚二、破斥心境实有能立,有二:

辛一、心、境相互依止不成立,辛二、破斥断除恶见之答辩。


辛一、心、境相互依止不成立

    根识成立境,岂有识所依?所知成立识,岂有所知依?

    心境相待有,二者皆非实。若无子非父,儿子从何生?

    无父则无子,如是无心境。

倘若根识具谛实性,当成立所取境为真实体,识若实有,岂有所依或能立?然而若从所知之境,欲成立能取识为实体,若所取境实有,岂有能依(心)?心、境相互观待之功能,彼时不成立其一,将不成立另一,故二者皆无实性。譬如若无儿子,则不成立父亲之假名,父亲既不成立,儿子从何而生?如是“无儿子之父亲”,及“无父亲之儿子”,故二边皆无实性,如是心、境二者亦皆无实性。


辛二、破斥断除恶见之答辩

    如芽从种生,而悟知种子,从所知生识,何不知实境?

    由异芽之识,悟知实有种,何故证所知?何知实有识?

倘若心识处于“观待”之意境中,当可成立心识之实体不相违?喻如苗芽从种子而生故,观待于苗芽之实有种子,如是了知苗芽体性;从所知之境而产生识,为何不能证知所知境为实有?云:不相似,眼识观察相异于种子之苗芽,应知实有种子,何以言之?证知所知境为实有,则能证知识之实有,应不能证知性。


庚三、诠说能害,有三:

辛一、从因支证成空性,辛二、从果支证成空性,辛三、成立空性摄略义。


辛一、从因支证成空性,有二:

壬一、真实不生,壬二、名言上由因生成立空性。


壬一、真实不生,有三:

癸一、破斥无因生,癸二、破斥常因生,癸三、结论。


癸一、破斥无因生

    世人能现见,一切能生因,如莲根茎等,差别因所生。

    谁作差别因,由昔差别因,何故因生果,从昔因力故。

顺世外道与萨满教派主张:日升高与水下流,豆圆荆棘尖长利,孔雀翎眼等诸法,谁亦无作自然生。

欲破斥之承许诸实体法皆无因生,或由世俗之现量,见情器世间一切结果皆由诸因缘等聚合而生,或由比量等亦能成立,如是产生莲花根茎等相异果实之类别。或谓:由谁分辩原因之差别?云:由于往昔之业因不同故。或谓:相异因能生相异果,原因为何?依往昔业因之力量缘生如是果。

 

癸二、破斥常因生,有三:

子一、破斥自在天神所生,子二、破斥极微所生,子三、破斥自性因生。


子一、破斥自在天神所生,有三:

丑一、自在天神不成立,丑二、无自在之生,丑三、不容许自在能生。


丑一、自在天神不成立

    自在众生因,云何为自在?若谓诸大种,为何唯执名?

    地等大种因,非常亦非天,不净践踏物,彼非自在天。

    非天不动故,非我前已遮,谓不可思议,说彼有何用?

持明吠陀派、胜论外道、自在天神派谓具足五法:一、神,二、清净供养,三、常,四、独一,五、一切之造作者。承许是创造一切众生之因。试问:何谓自在天神?或谓:诸大种(地、水、火、风)为万物形成之因,如是安立“自在”之名,如是唯有“自在”之名,岂须辩解?不须诤辩。然而,若”自在”是汝自宗所欲许之名相?应不能承许,地等诸大种是许多(非“独一”),是无常(非“常”),是无动念之心识(非“作者”),非天神,是践踏物不净者(非“清净”),故非自在。虚空非自在,无动念心识故。神我亦非自在,前已述及遮阻神我故。若造作之自在乃无思惟之能力,则彼非所思惟之事物,诠说彼为“作者”有何用?是无意义。

 

丑二、无自在之生

    云何许彼生?我及自在天,大种应非常?知从所知生,

    无始苦乐业,云何彼所生?

试问:承许“自在天神所生之果”为何?或谓:其为神我、地等大种之极微、延后相续之自在天?岂不承许诸体性是常?若是“常”,相违“所生”(永恒不变)。心识亦从所知──外境之行相而生,唯“了知”性;无始以来,其乃层层相续之前一心识所生后世,从善、不善业而生苦、乐,故云何信乐“自在天神之能生果”?


丑三、不容许自在能生,有二:

寅一、诠说过失,寅二、断除错乱之遍相。


寅一、诠说过失

    若无第一因,岂有最初果?常云何无作?彼非观待他。

若无最初常体──自在之因、能生果(译注:自在所生之果,依外道主张,亦即一切情器世间,此处特指众生而言),则自在之果,岂有最初之苦乐等?应无最初之苦乐。如是“常”亦应无后际性。永恒之常,云何无苦乐等感受?应有苦乐等感受。“常”且明显成立彼诸偶尔性之苦乐。

 

寅二、断除错乱之遍相

    无作他非有,他当观待何?若观待相聚,是因非自在。

    相聚定缘生,不聚无生力,因不许自在,若许依他力,

    随欲或因欲,岂是自在天?

或谓:自在天天神既是常且能生果,若尚须偶而观待他缘,则不遍及恒常性所创造之果?云:大自在天神应非观待于他缘,彼非作者,无他实体故。因此,彼能生果应观待于何?倘若观待于相聚之因缘,则相聚性应是因,而非自在天神。若因缘相聚为能生因,则自在天神不能“生果”,无能生之作用。自在天神无相聚性,且亦无生之势力故。若不承许自在天神能生果,应是依他力,承许是他力后,剎那欲念能生之作用,随之而产生所欲许之能生果。则随附剎那欲念作用而能生果,岂是自在天神?彼欲望是无常,是依他力故。

 

子二、破斥极微所生

    诸说极微常,如前已遮除。

无论如何,胜论师主张:承许极微是常,为一切情器世间之因,亦不合理,极微是常如前所述──“极微于方分之分析”已经遮除。


子三、破斥自性因生,有二:

壬一、信许者之立论,壬二、破斥彼说。


丑一、信许者之立论

    数论师所许,常体众生因,谓喜忧与闇,三德平衡时,

    即谓之自性,失衡说众生。

数论师主张,一切所知含摄于神我之觉知和色法之自性二者,神我如前所诠具有五法,经分析后非任一因或任一果,其体性是常、独一之色体,谁也不曾察觉;自性是一切之造作者,具有五法,是众生之因。自性之体性谓“喜、忧、闇”,平等安住于苦、乐、舍三功德时,即为自性因之主体;苦、乐、舍三支不平衡时,即称变化。首先谈论大我──如水晶清澈而生,从内观之是士夫,从外观之为现成影相,内、外相互作用──谓士夫享用者之名言。从大我演化为我慢,我慢包括眼等五识根,口、手、足、大小便道等五业根,和共通之意根,总共为十一根。声、触、味、色、香等“唯五”,聚合成十六行相。从唯五依次产生地、水、火、风、空等”五大”,连同大我总共二十二结果,诠说是众生。从自性乃至大我以至我慢,我慢之相聚共十六行相。从十六行相内之唯五,演生五大。

 

丑二、破斥彼说,有四:

寅一、破斥自性是一实体,寅二、破斥苦乐舍是真实义,寅三、破斥实体是常,

寅四、破斥前已存在再生之说。


寅一、破斥自性是一实体

    一体三自性,非理故彼无,如是无功德,彼亦各分三,

    若无此三德,徒有其名称。

承许实有体性──具实有三自性(苦、乐、舍)不合理,彼体性乃不存在,如是彼三功德亦非真实性,因为彼三支功德亦当各自再分为三种相故。因相中之三功德是神我或实有色法,是为何?承许成立一切法实有三功德之自性。《入行论大疏》诠释为后者──实有色法。若因位──神我不具三功德,则果位诸变化之名称为实有性,应极不可能。


寅二、破斥苦乐舍是真实义

    衣等无心故,亦无苦乐等,诸法具因性,岂非已观察?

    汝因具乐等,彼不生布等,若布生乐等,无布故无乐。

〔有  法〕:衣等唯五(声、触、味、色、香等唯五:衣相对应于色身)。

〔所立法〕:非实有乐、苦、舍等,其实彼等是同一体性。

〔因  支〕:因为无心故。

或谓:衣等诸法,具有乐、苦受之因,自性真实故。因此,诸法实有苦、乐等?云:若衣等(唯五)诸法,虽相似于色身,前述破斥自性色身为实有,岂不已观察遮除?是已遮除。

复次,依汝外道之宗义,承许衣等(唯五)因,而且实有苦、乐、舍等三功德。然而从苦、乐等不产生布等(唯五),反之,于世俗中,现见布等(唯五)生苦、乐等功德,详细观察之,因位若布等(唯五)无真实故,则果位苦、乐等亦无真实性。


寅三、破斥实体是常

    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乐等现恒有,苦时何无乐?

    若乐微细相,云何有粗细?舍粗而变细,粗细应无常,

    如是何不许,一切法无常?离粗乐非他,显现乐无常。

〔有  法〕:苦、乐、舍等有法。

〔所立法〕:恒常性毕竟不可得。

〔因  支〕:因为偶尔产生故。

倘若苦、乐、舍等显现恒常性,则产生痛苦时,为何不能感受喜乐,应能感受喜乐?或谓:产生痛苦时,喜乐性极为微细,故不能感受?云:苦乐等具恒常性,时而具粗相(强烈),时而具微细相(微弱),是为何因?此恒常性舍弃粗相变成微细相,喜乐等粗细行相,当证成无常性。如是变化等(二十二相)一切法,为何不承许是无常性?理论相同。倘若认为喜乐之粗细相之暂时性是无常,则喜乐之自性是常?喜乐之粗相,除”无常之乐”外,非其它体性,亦显示无常之喜乐,成立无常。

 

寅四、破斥前已存在再生之说,有四:

卯一、决定汝宗,卯二、无穷过,卯三、破斥彼之答辩,卯四、断除损害自宗。


卯一、决定汝宗

    若承许无实,毕竟不生故,无中生果相,不许而存在。

若无实体,则无少许生,因为“无”之缘故。(信许无中生有之说,)犹如蒸砂积油。于坚持汝宗之说,汝则不承许(变化)别相,前时因位为无实,而后时又能生而具有果相,承许前因不明显而存在,后时生而明现果相。


卯二、无穷过

    若因位有果,食成食不净,以值购买布,穿着棉布种。

倘若因位时存在果位之同一体性,则饮食时,岂不变成吃不净物?以买布之价钱,购买棉花之种子,能依汝愿而得穿着否?


卯三、破斥彼之答辩

    谓愚不见此,如是智所立,世间亦应知,为何不可见?

    若世见非量,明见亦非真。

或谓:虽实体如是存在,然而世间愚者未见种子即是布,不可穿着故。承许如是见解之外道淡黄教派答:非如是!不穿着种子,而穿着布。如是理论故,汝宗所理解之果位,于世俗中亦存在因位,于种子为何不见布?应可现见。虽然世俗中亦存在此见解,承许因位时世间者一切心识所见,不证知──非正量,此心识明现果位时,亦应成非真实性,是错乱之意境故。

 

卯四、断除损害自宗

    若量皆非量,量果岂非妄?如是修空性,故应成错乱。

    未知假有法,彼无实非妄,故云何妄法?彼无实现妄。

    如梦见子死,思无子分别,能遮有子想,彼遮亦是妄。

倘若中观宗之主张,能测量境之诸量(心识),应非正量,是错乱性,则彼(离二边)之空性,亦岂不成为虚妄?应为虚妄。故修习真实义之空性,亦成为错妄──此乃不合理。

不知心识是假有之法,心识无作于境,无心识之实体,应非实有心识,犹如不执取石女之儿子故,不执着彼之生灭。“无实”观待“实体”故,云何所破斥之──虚妄实体?遮除真实之实体,显现无实,即可了知虚妄。然而修习空性是合理,对治执着实体之法故。喻如:梦见儿子去世,梦中深自思惟无此儿子之分别心,为克除有此儿子之分别心,犹如执取(梦中之子)无实亦是虚妄,然而能断除实有(梦中之子)之执着。


癸三、结论

    故如是观照,毕竟非无因,不住各自因,非住聚集缘,

    亦非由他生,非住亦非行,愚者何执谛?何异于虚幻。

故如理观照,诸法毕竟非无因生,非真实安住于各自之因缘,或真实安住于聚集之诸缘,亦非从他处重新呈现,非第一因生,非住于中间,破除最后(边际)后,亦非趣向他处。经观察、分析后皆不成立,愚者为何固执于实有?此空性虽显现为不真实,与幻影岂有差别?应无差别。

 

壬二、名言上由因生成立空性

    何虚幻变化,诸因与幻物,应详观察彼,何来何所去?

    缘聚见诸相,无因则不见,虚伪如影像,彼岂有真实?

犹如幻术所变现之牛、马等是何因?以诸因缘所变现之色相等,首先观察来自何处?其次安住何处?最后趣向何处?详观之,实无来去。《般若经》云:“色无所从去,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云何果?现见任何近因,(缘相聚合可现见诸相)。若无近因,则不可见。因缘乃虚伪性,等同幻影,彼岂有真实性?经云:“任何缘生即不生,彼生即非有自性,云何缘生即空性,了知空性不放逸。”


辛二、从果支证成空性,有三:

壬一、破斥(有、无)二边生,壬二、破斥坏灭,壬三、修习空性。


壬一、破斥(有、无)二边生,有二:

癸一、破斥有边生,癸二、破斥无边生。


癸一、破斥有边生

    若法是实有,岂需要其因?

若实体法已经存在且实有,岂需要实法之因?已经成立故。


癸二、破斥无边生,有二:

子一、“无”非所生,子二、不容许彼”无”变成实体法。


子一、“无”非所生

    然而法本无,岂需要其因?

然而若诸法本来就不存在,岂有需要无实法之因?非彼(无实)之结果故。


子二、不容许彼“无”变成实体法

    虽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无时岂成有?成有者为何?

    无时若非有,何时成实有?实有未生时,应未离无体。

    若不离无体,非有实体时。

或谓:“因”为无实且不生,何能变成实体?云:不合理。如是虽以亿万之因缘,“无实”仍不转变成实体,因为恒常体性故。若转变,则为“不离无体”或“舍离无体”而变化?首先:不离无体之时,云何是实体?非实体。其次,若舍离无体,则转变成他实体法,亦何以谓之?此乃不可能。或云:若不舍离无体之际,即无体时,不可能是实体,则何时变成实体?不转变。又若舍离无体后变成实体,则不生实体,当不舍离无体。既然不舍离无体,则不可能生实体且存在,相互依止之故,(有无)两边皆不可能存在。

 

壬二、破斥坏灭

    有亦不成无,自性应成二。

如是实体亦坏灭后,应不成为无体,彼时,若不离实体,则于一自性而言,应不可能成“实体”与“无体”二者故。若舍离实体,则于实体之时认为实有(恒常性)乃相违。故曰:”若实有自性,彼不变成无。”


壬三、修习空性

    坏灭且非有,实体亦非有,是故诸众生,毕竟不生灭。

如是非有坏灭,亦非有实体,是故一切众生恒时不生不灭,无始以来自性本具寂灭之涅槃性。


辛三、成立空性摄略义

    众生如梦幻,观照如芭蕉,涅槃不涅槃,空性无差别。

众生相亦不真实,如梦幻,以智慧观照,皆无实义,犹如芭蕉。《三昧王经》云:“尽如芭蕉湿树干,许实心故人剖析,内与外皆无实义,了知诸法皆如是。”故无论“涅槃、不涅槃”,于轮回中空性亦无差别。经云:“诸法平等性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平等。”


戊三、获得智慧,有二:

己一、心识于世间八法平等性,己二、对于不证知平等者生慈悲心。


己一、心识于世间八法平等性

    于诸空性法,岂有得与失?岂有谁侍奉?岂有谁轻蔑?

    从何生苦乐?岂有喜与忧?若真实寻求,孰为爱所爱?

    详观活世间,谁当死于此,谁生谁当生?云何亲与友?

    一切如虚空,如我共受持。

如是于空性之诸法,岂有利益之获得?或丧失?任一有情之赞颂功德,岂有侍奉、恭敬?或轻蔑、毁谤?于利害,云何生痛苦或安乐?于美誉、不美誉岂有喜和忧?于真实义、理智之寻求分析,则何为具欲爱之有情?何为欲爱之境相?详观之,活生生之世间,非真实性;此世间应当逝世者是谁?前世是谁?后世又是谁?何谓亲友?彼诸一切如同虚空,毕竟无实体,若赞同我寂天之宗义,愿诸观照者受持空性之深义。

 

己二、对于不证知平等者生慈悲心,有二:

庚一、所缘,庚二、行相。


庚一、所缘,有三:

辛一、现世过患,辛二、后世痛苦,辛三、轮回总过。


辛一、现世过患

    世人欲求乐,争斗激动因,烦乱与喜欢,勤求忧苦诤,

    相互砍杀戮,诸罪命艰苦。

世俗人诸欲求安乐者,或为利益而争斗,或以激动之因,致使心意极为烦乱或疯狂喜乐,既不获得安乐,唯有得诸愁苦,“勤奋”于自己之身、口、意与他人诤论,或自他相互砍杀、刺戮,造成诸多罪恶,领受极艰困之生活。


辛二、后世痛苦

    屡次来善趣,频享诸欢乐,死后堕恶趣,久历难忍苦。

虽然一再投生于人、天善趣,享受诸多欢乐,然而死后堕入恶趣,历经长久且难以忍受之痛苦。


辛三、轮回总过,有三:

壬一、解脱道相违,壬二、难以遮除彼相违,壬三、颠倒见致使痛苦执着为安乐。


壬一、解脱道相违

    三有多险崖,彼非真实性,彼亦复相违,三有无真实。

    无比难忍苦,如无边大海。

三界中,具许多痛苦之险崖,而且非解脱之方便道——不证悟真实性,具有执着色等真实义,因而“证悟空性”与“执着实体法”彼此相违,故三有中不得证悟真实义──空性。于轮迥中,当遭受无以言喻且难以忍受之无边苦海。


壬二、难以遮除彼相违

    三有善力微,寿命亦短促,营生与无病,忍饥与困苦,

    昏眠受他害,伴愚行无义,命无义速逝,观照极难得,

    岂有何方法,遮除实有执?易堕大恶趣,魔极为精进,

    三有多邪道,难驳斥怀疑,又暇满难得,佛出世难遇,

    难断烦恼流,呜呼苦相续。

轮回中,成办善业之力微弱,无法证悟空性,而且善行所依之暇满人身,又极其短促。于住世之时间,成办营生之道与健康之法,休息与睡眠,偶而又遭受他人之伤害,结交愚夫造作无意义之行为,故此生无意义且迅速地消逝。观照无实之诸相,难以获得智慧故。复次,耽着实体之散乱心,与无始至今之无明习气,岂得遮除实执心识之方法?不仅自己未具足顺缘,且尚有他人所造成之逆缘,故易堕于大恶趣;魔亦极为精勤工作,于三有轮回中,布置诸多邪道且怀疑清净道,故难以驳斥而导正。以上诸因,加以暇满人身难得,佛陀出世极为难遇,难断除烦恼之瀑流。呜呼!众生连续不断地领受轮迥诸多痛苦,既悲悯又感叹!

 

壬三、颠倒见致使痛苦执着为安乐

    如是极痛苦,何不见自苦?众生溺苦流,呜呼应悲悯。

    喻人屡洗涤,屡次入火中,如是虽极苦,犹自引为乐。

    如是诸众生,视同无老死,今生遭弒杀,后世堕恶趣。

如是处于极痛苦之轮回中,云何未见“自身之痛苦及苦因”?众生沈溺于痛苦之瀑流,值得悲悯与哀叹!譬如有些人屡次洗涤,又屡次遭受火烤之逼迫,处于极痛苦中,无明众生却引以为乐,错将傲慢引以为乐故。如是于极痛苦之轮回中,如同无视于生、老、病、死等痛苦,且又造作痛苦因之言行,今生遭死神弒杀,后世堕入三恶趣,领受难忍之痛苦,故众生由痛苦之因果循环所束缚。


庚二、行相,有二:

辛一、愿众生安乐,辛二、愿得利益因。


辛一、愿众生安乐

    愿我何时能,善集福德云,自降安乐雨,息灭痛苦因。

愿有一天,善集福德之云,蕴酿安乐资粮之雨,于诸受痛苦如火逼迫之众生,息灭痛苦。


辛二、愿得利益因

    何时无所缘,虔敬集福德,于执有众生,开示空性理。

何时我能不缘取一切法,而具足证悟空性智慧之理趣,应以虔敬方法积集福德,圆满福慧二资粮后,愿对执着实有之众生,宣说甚深空性之妙理。


{返回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十章 回向品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九章 智慧品(上)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七章 精进品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六章 忍辱品(下)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十章 回向品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四章 不放逸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六章 忍辱品(上)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八章 静虑品(下)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八章 静虑品(上)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九章 智慧品(下)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五章 护正知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一章 菩提心利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辨法法性论颂[栏目:辨法法性论]
 格萨尔王传 第43回 王兄王弟一命呜呼玉城臣民投降归岭[栏目:格萨尔王]
 如何认识佛与菩萨[栏目:刘先和居士]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6 修行歧途[栏目:元音老人]
 所谓慈悲出祸害,方便出下流。什么样的慈悲才会出祸害,请师父详细讲明?[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因明进阶辩经教材之二[栏目:因明与辩经]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十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第二部 梦是觉醒的方法[栏目:西藏医心术]
 善友与上师[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带着美丽心灵,前行[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