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菩提心?云何发菩提心?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0
什么是菩提心?云何发菩提心?

  就世俗谛说,「菩提心」就是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因心与愿心,他以〝大悲心〞为根本,以智能为支柱,出之以自利利他的方便。

  因此,要发起菩提心,除了必须依止、亲近,已发心的善知识外,就是要常常忆念四弘誓愿,依之而作自他换之修习。

  另外,当于一切时中,培养出慈悯一切众生的心胸,并依此心念而修学一切佛法。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简称,简要言,就是一种「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立誓要修学佛法,成就佛道」的「大乘愿心」。它是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分别所在!

  依于此因心之不同,而不同的好乐之心、听闻不同的法义、修学不同的教法、建立不同的佛法事业、修得不同的智能、功德与福报,从而成就不同的果德(大乘成『佛』,小乘成『罗汉』,功德有天壤之别!)。

  因此菩提心正是修习一切大乘法门,所最该优先注意及建立的心念。

  依于这样的心念,修得不共于小乘的般若智能;再依于不共的般若智能,深化大乘菩萨的悲心;又依更加深化的大乘悲心与不共的大乘智能,发起足以利益广大众生的神通妙用,不住生死、不入涅槃,广于十方度化一切众生不疲不厌,直至成就究竟的大乘佛果。

菩提心的实践

  发菩提心,是成佛的必要条件。诸佛成佛之后,依于大悲等流之心,也会任运地百千化身于有缘的世界,继续度化众生的。

  至于吾等凡夫众生,由于自身道力的不足,菩提心固然是要发,但在修行未至不退之前,祖师大德(包含龙树菩萨)都劝我们应当先求自身道力的成就(例如先求往生西方),方发愿回入娑婆救度众生,如此才比较有效而实际。否则以凡夫的身、心与福德力,想要扭转众生的业力,是很不切实际的。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下一篇:面对恶缘时,作一切众生皆我慈母想
 法华三昧忏仪辅行集注序
 净土教法的生死观
 成佛之道
 修行之路
 随喜
 梵呗略考
 自性三宝之意涵
 人情练达即佛法
 痛念生死、发菩提心
 何谓善知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经经首 第一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三部分 慧 第三章 与眼镜蛇同住[栏目:阿姜查禅师]
 《金刚经》的叙述方式和修行次第及其意义(李海峰)[栏目:金刚经研究·参考文集]
 《戒律学常见问题探讨》讲稿(界崇法师)[栏目:戒律学研究]
 念佛感应录[栏目:念佛感应]
 八大人觉经 第三觉知 心无厌足觉[栏目:惟觉法师]
 无价的智慧[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你为什么要学佛?[栏目:心律法师]
 小乘佛教的特点是什么?[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圣严法师的话 四种环保[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语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