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八大人觉经 第三觉知 心无厌足觉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3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贪欲一方面趋策我们不断地造业、受报;另一方面,也使令我们智慧昏闇,看不清诸法本空的道理、更看不清楚心的本来面目,所以佛陀继续开示:修行人必须「少欲」、「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所谓「少欲」是对于没得到的事物不生贪心;而「知足」则是对于已经获得的事物有所知足、不再多求。总之,少欲之人必然是知足的。历史上有一位严斶,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处士。齐宣王听说他很有修行、很有道德,想请他出任上大夫,但是严斶却拒绝如此的殊荣。皇帝觉得很奇怪,问他:「看你现在如此贫穷,吃也吃不好,住在一间小房子里,又穿得破破烂烂,我请你当官是赐给你富贵,为什么要拒绝?」严斶回答:「大王!你给我的富贵,并不是真富贵,你今天赐给我官做,虽然官高权贵,但是过一段时日,一旦出了什么差错,不但不再给我赏赐,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你说我很贫穷,其实不然,我现在『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这才是真正的富贵。」

   世间人以养家活口,乃至追求名利为业;而修行却要「安贫守道,唯慧是业。」所谓「业」就是这一念心的造作。一般人总认为:没有名利就是贫穷;有名有利、有权有势就是富贵,终其一生汲汲营营向外追求,因而造业受报,轮迴生死。然而佛法告诉我们,所谓贫穷与富贵并非取决于外在的名利,而是在这一念心当中。不懂得善用自心就是贫穷;反之,这念心清净、知足、贞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即是富贵。小乘行者断欲去贪,这一念心发起般若智慧,证知诸法无我的道理,较诸凡夫更为富贵;而菩萨行者进一步以利他、度众生为业,即此一心发起大用,创造、利用一切缘起,惠施一切众生,使令众生离苦得乐、得大解脱;度了一切众生,又不执着能度的我和所度的众生,始终回归于清净本然的自性,这才是真正的大富大贵。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八大人觉经 第四觉知 常行精进觉
下一篇:八大人觉经 第二觉知 多欲为苦觉
 一百年度精舍住持精进禅七开示
 八大人觉经 第二觉知 多欲为苦觉
 好意与关心为何会造成困扰?
 悟客尘显真心
 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心病还要心法医
 真正的财宝-清凉
 感应法门、方便法门与究竟法门
 道──九十五年度结夏开示
 福报与因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Overcoming the Fear of Death[栏目:Thich Nhat Hanh]
 密勒日巴尊者传 连载四[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论《华严经·十地品》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国佛学的影响[栏目:杨维中教授]
 墙里墙外[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第二部 第八章 治疗禅修[栏目:西藏医心术]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