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8
  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蔡礼旭老师
  “迁善改过”,未讲迁善之前,首先论改过。假如人的过失不改,纵使行善,也好比一个桶子破了两个洞,再怎么加水还是会漏光。孔夫子说:“知耻近乎勇。”首先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再进而勇敢地改正错误。
  我们脑子里每天在想什么?所重视的是什么?我们与圣贤人比一比,看他们每天在想什么,知道了差距才能跟上。现代人不是去了解圣贤人想什么,而是觉得圣贤人与我想的一样,这种错误的想法真的很严重,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看很多人写《论语》新解,对《论语》重新解释,硬是把孔夫子拉下来与他一般高,让人看了着实难受。现代人每天所想的,都离不开财、色、名、食、睡。每天想着谁没有重视我,哪一家餐厅开张了,一定要去吃个痛快,哪里剪头发特别贵但特别好看,现在影星穿哪个牌子的衣服,人们都是在聊这些话题。而聊这些能开智慧吗?孩子的教育能成功吗?所以,现在我们要换心、要换脑,要彻底改过来,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人身。
  孔夫子说他每天担心四件事。一是“德之不修”,道德不能每天修养;二是“学之不讲”,不能好好地讲学利益众人、利益学生;三是“闻义不能徙”,闻到正义、善的东西不能马上去做;四是“不善不能改”,自己有缺点、有过失时,没有及时改正。所以,夫子每天想着提升自己、造福于人,想着每天行善改过,确实令我们汗颜,也令我们想要赶快见贤思齐。唯有具备夫子这样的态度,我们才能“德日进,过日少”,就会时时活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喜悦之中。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孝道也可以权变
下一篇:孝悌为传家之本
 谦卑
 过不规 道两亏
 为什么会生气、发怒?
 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不要过于追求物质
 待婢仆 身贵端
 “教”字的真义
 现代人求学问容易贪多
 称赞他人的智慧
 冲突是不懂得善待对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S43-3 法华三大部读教记(宋.法照撰)[栏目:02 经注论疏]
 1977 净土疑辨(明 袾宏撰)[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四踅念小乘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五)病苦[栏目:圣者言教]
 呈五次中央执监会国民政府请愿文[栏目:太虚法师]
 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安心法要浅述[栏目:宋智明居士]
 顶天立地 唯求做佛[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法云灌顶 无头野鬼,安心自在[栏目:果煜法师]
 以老实念佛纪念大师[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盐块经》四[栏目:玛欣德尊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