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盐块经》四
 
{返回 玛欣德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16

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
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
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
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六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盐块经》四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àvuso、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们在前天晚上一起学习了《盐块经》里面讲到的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我们就依照持戒——四种遍净戒以及修止和修观这种次第来讲,但是在经文里面还出现了一句话叫做修身(bhàvitakàyo),我们前天晚上讲到的修身已经包括了修行戒、定、慧,那我们现在就先来讲讲修身,为什么我们要把修身放在后面呢?因为如果是对戒、定、慧的修行次第没有一定的了解,或者说没有一定的认识,如果讲到修身,可能(理解起来)会有点困难。今天晚上我们就将依照这部经典和《义注》里面讲到修身的方法来简单的谈一谈。

我们将重点藉修身为目次,来讲到如何通过修身依次达到断除烦恼和让业消除作为修习的次第。

因为修身也包括修戒,那应当如何通过修身来持戒呢?在《义注》里面就讲到了,一个禅修者如果能够防护五门,这样他就是守护好根律仪。守护好根律仪,这里五门是以身为主,所以一个人如果很好的保护好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就是在这里讲到的修身。正如佛陀在经典里面讲到的当眼睛看见颜色,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由于不守护眼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眼根,持守眼根律仪。当耳朵听到声音,鼻嗅到香,舌尝到味,身触到触,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不守护身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身根,持守身根律仪。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随便乱看,不防护自己的眼根,看不该看的,听不该听的或者说他看了,没有很好的保护好眼根,不如理作意。于是看见好看的生起了贪,看到不好的、不喜欢的生起了嗔,心起排斥。或者是由于不如理作意,即使看到好的也会生嗔,看见不好的也会生贪。如果一个人很好的保护好眼根,那就是说他守护好眼根律仪。

当然我们应当知道,佛陀教导的根律仪,并不是外道所理解的根律仪。因为有一次,有一个外道的弟子他走到佛陀那里,他说你们也讲守护根门,我们的导师也教导守护根门,那佛陀就问外道的弟子说:“你们的导师是怎么教你守护根门的?”他回答说:“我们的导师教我们不要看,不要听,不要嗅,不要触…这就是守护根门。”于是佛陀就对阿难尊者说:“阿难!如果说不看就叫做守护眼根律仪的话,那么瞎子都在修习眼根律仪。如果不听叫做守护耳根律仪,所有的聋子都在修习耳根律仪”。因此,我们所讲到的守护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指看照样看的,听照样的,触照样触的,触的时候要很好的保护。

例如当我们去托钵的时候,如果见到了一些净相,美丽的像,如果我们没有守护好眼根,随便乱看。看了不该看的东西,那么很容易生起贪。或者看见一些很肮脏的,丑陋的,例如看到一些死尸等等,如果不如理作意,就会生起嗔,生起厌恶。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的守护好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他就能很好的守护好自己的心。因为根据我们平时跟外界的接触,都是通过根门来接触的,可以说我们平时的生活、工作就是跟外在的境的接触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在家人,每天都会接受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颜色的光等,这些属于物体的、形状的,声音的,而在我们平时的一天生活中,我们通过眼睛来认知的信息,几乎占所有信息当中的80%,其他的(信息),再次是通过听到的,身体感触到的,因此我们知道,如果不守护好眼根,就会被贪、忧、恶不善法所流入。那这个是对守护根门来说的修身。

我们再接着讲一下如何通过培育定力来修身,在《义注》里面讲到身随观kāyānupassī,这种方法来修身称为修身,讲到身随观,我们很自然想到《念处经》或《大念处经》(Mahàsatipaññhànasuttaü),在《长部》的第二十二经跟《中部》的第十经,就称为《大念处经》或是《念处经》,这部经里面讲到的身念处或身随观,一共有14种,其中第一种是入出息念,第二种是四威仪,第三种是四种正知,第四种是厌恶作意,第五种是界作意,其他九种是冢墓观。

我们在这里就以最经常,最能够代表修身的kāyagatāsati身至念为例来讲,身至念也称为三十二身分,这里的三十二身分不要把它错误的说成三十二分身,是三十二身分,就是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如果讲到这部经的来源,也就是这种修行方法的来源,在很多经典里讲到,例如在《大念住经》里面也有讲到,在《中部》里面有专门一部叫《身至念经》里面也讲到。

在《大念住经》和《身至念经》里面这样讲到。佛陀说:诸比库,比库对此从脚底以上、从发顶以下、为皮肤所包的身体(以皮肤为边沿的这个身体),观察(思维)充满种种之不净:‘于此身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在这部经里面,或是《大念住经》或《身至念经》里面一共讲到了三十一种身体的部分,然而在小部的小诵Khuddakapāṭha,那里面就提到了三十二身分,在《清净道论》里面也很详细的讲到应当如何来修习这三十二身分的方法。

如果一位禅修者要修习身至念,修习三十二身分,他可以先背熟这三十二个身体的部分,就正如《清净道论》里面讲到的,如果一个人想修习的话,他要先背诵。背诵这三十二身分一共可以分为六组。

在修色业处的时候,我们讲到的身体可以分为四十二个部分。这四十二个部分,其中地界有二十种,水界有十二种,火界有四种,风界有六种,一共有四十二种。

然而在身至念里或三十二身分的修法里面就有三十二种。只是包括地和水这两界,其中地界可以分为四组,水界分为两组。

其中地界的四组是:

第一组是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

第二组是肌肉、筋腱、骨、骨髓、肾;

第三组是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

第四组是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脑。

对于水界的两组,水界和地界稍微不同,地界是一组5个,水界一组是6个。

第五组是胆汁、痰、脓、血、汗、脂肪;

第六组是眼泪、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对于一位禅修者如果他要修习三十二身分,他要如何来修习呢?在《清净道论》中说到他要先背熟,背诵分为顺背和逆背。

(1kesā 2lomā 3nakhā 4dantā 5taco,)(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

(5taco, 4dantā,3nakhā,2lomā,1kesā,)(皮肤,牙齿,指甲,身毛,头发。)

然后呢,再(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

(肾脏、骨髓、骨骼、筋腱、肌肉、皮肤、牙齿、指甲、身毛、头发。)

就这样慢慢的背,然后顺背、逆背,顺背、逆背,背熟之后,然后他可以再进一步去思维,去省察这三十二种身体的部分。

应该如何来省察呢?应当依照形状、依照颜色、依照方位、依照处所、依照界限这种种方式来思维。

例如头发,头发的形状就是很细小的,象针一样,它的颜色是黑色的,如果是老人的话,就是白色,如果是洋人的头发,颜色就是黄色或棕色的。它的方位是处于身体的上方,头顶的上方。它的界限下面是头皮,上面是空界。还有一直到额头、耳朵、颈项这是它的界限。我们通过这些方法来思维。然后是身体的毛发,它的形状是更加的细小,它的颜色是褐色的,它遍布全身,除了五个地方没有,除了脸的皮肤,有的人脸的皮肤还会有细小的毛,手掌,脚掌,其他地方都是身毛遍布的。还有指甲,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牙齿上面一排,下面一排。皮肤也是如此,用这样的方法逐一逐一的思维。

在修三十二身分的时候有两种修法,一种是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的修法,另一种是已经有了禅那的禅修者的修法。

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的修法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如果一个人没有禅那,那么他就先要背诵,背诵之后再记熟每一个身体部分他都有五个特相,那就是颜色、形状、方位、处所、界限,应当这么样的记熟。之后再一组一组,先顺观,然后再逆观,如果一组观成熟之后再观第二组。第二组成熟再观第三组,再观第四组。如果一个禅修者在过去世有很强的巴拉密的话,他可以很快的取到这些身体部分的相。

他可以顺观从头发开始,观到尿,然后再逆观到头发,这样顺观、逆观,顺观、逆观后,等他可以所有三十二个像都很清楚的呈现出来,然后他再整体的观,作意它的不净。

然而对于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呢,他修三十二身分可以说是很容易。因为根据教学来看,几乎所有有禅那的禅修者他要观三十二身分都很容易,你让他去观照,去思维,他很快就报告他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有禅那,定力的支助。

有禅那的修行者他应当怎样去修行呢?他应该先背熟三十二身分,顺背逆背,他观照思维的时候会用到,当他背这三十二身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甚至我们可以用单个字单个字的背,比如发、毛、甲、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也就是说我们先简单的把它背出来,然后我们再去进一步的思维,如果一位禅修者要观照的话他要进入第四禅,先次第的入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然后从第四禅出定,那个时候他的心很强,他的光明很强,然后这个时候他就去注意他的身体,他的身体很明亮,然后他再逐一的去观照头发,当他的心一转向头发的时候,他会发现他的头发已经很清晰的呈现在他的意门,他不是用眼睛去看的。头发整片是黑的,形状等等,而且是立体的。然后再观体毛、再观指甲,看他当时是怎么坐的,如果当时他的两只手是叠掌,或者是双跏趺而坐的话,可以看见十个手指甲,十个脚指甲就呈现在那里。然后再看他的牙齿,上面的牙齿,连牙根都要看到,接着看皮肤,如果这样可以的话,接着看第二组肌肉。第一组和第二组稍微有点不同,第一组都是在表皮的,在我们体表的,第二组开始是在里面的,肌肉、筋腱、骨、骨髓、肾。一组一组来观,一般我们先教导观第一组,如果第一组他可以很清晰的观到,那么可以接着几组继续去观照思维。一般禅修者可以很快的,甚至在一天之内就把这三十二身分都修完。当可以逐一逐一观照这三十二身分之后,你再一起看,一起看这三十二身分,然后再看哪一个身分可以称为是subha,清净的,漂亮的、美丽的。这个时候,禅修者会报告,没有一个是能够称为清净的,漂亮的。当我们实际去修行的时候,特别是有禅那的修行的时候,我们甚至不鼓励禅修者去看相片,特别是看人体标本的相片,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定力,他会很难去想象里面这个是什么,例如肠子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肠间膜是什么样,胃中物是什么,粪便是什么,他们很难想象,就像在没有牙膏的牙膏壳里拼命的去挤,就很难去挤出里面的味道来。如果是你已经有了定力,你看你会发现到你自己看到的内脏和标本看到的内脏是完全不同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看到的内脏是有生命的,例如心脏、肝脏,肺啊,它们都是有生命的,跟看到的那些,特别是医学家们所看到的形状又变了,颜色又变了,而且又没有生命力的那种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在修三十二身分的时候,假如他一定要去看的话,宁可我们建议他去看一些画,一些医学的挂图,不要看标本就可以了。因为这样他可以更加明白颜色、方位、处所就可以了。对于有定力的禅修者,他有的时候甚至不用去看什么挂图,他只要把三十二身分背会,就可以如实的把它去观照出来。

那我们再去看这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我想问问大家哪一个是最漂亮的,有没有?现在让大家选,大家最喜欢哪一个?例如头发,很多人都会披肩散发或者一头秀发,但是如果在理发店或发廊剪掉的或者夹杂着肥皂水掉下来的时候。。。。例如指甲,经常要擦指甲油,摩擦摩的光滑。但是如果你剪下它放在那里的时候。。。特别是皮肤对女士来说精心呵护,每天要擦粉啊,画眉毛啊,擦口红啊。这些都是在做什么工作?在画皮是不是?我们再看看现在的那些美容店或是化妆品都是在为皮肤而做,是不是?

在《清净道论》里面说到,例如你的头发或指甲、牙齿、皮肤,乃至到哪一个部分掉下来,都一定是很肮脏的,甚至我们连想都不想去碰一下。虽然这些是肮脏的,但是至少我们还是可以看的过去,是不是?如果我们好几天不洗头,头发会怎么样?很痒。如果我们很长时间不剪手指甲,手指甲会有很多污垢。如果几天不刷牙,好几天不洗澡,不洗皮肤会怎么样?这些都是不净的,这些还不会不净到那里,假如我们把肚子里的东西翻过来,皮肤全部在里面,那会怎么样呢?这就是我们身体的真相,它就是这么样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么样来修习不净,来思维身体。这样的话,当一个人升起贪欲的时候,他应当思维不净,他应当修习不净。如果一个禅修者他已经有了定力,譬如第四禅,那么他能够很快的,乃至一、二天他就能够成就三十二身分的修法,可以证得初禅。如果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如果他愿意的话他也可以以三十二身分作为他的根本业处,这样一直来修习,而且通过修习身至念他可以证得初禅。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持续的思维这三十二个身体的部分,思维到成熟之后呢,我们再把这三十二个身分做为一个整体或者取它的某一个部分来专注。例如地界的第二组第三个骨,取白骨想aṭṭhikasaññā,aṭṭhika、aṭṭhika、aṭṭhika(白骨、白骨、白骨)或者Paṭikkūla、Paṭikkūla、Paṭikkūla(厌恶,厌恶,厌恶)。这样来成就白骨想。

我们修白骨也可以证得初禅。你把身体当成一个整体,看到它只是三十二个部分,它是由三十二个部分拼凑而成的一堆东西、一堆很肮脏的东西。正如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讲到的,就犹如一个具眼的人(视力良好的人),他打开一个开口的袋子,发现里面这些是米,这些是黍米,这些是糙米,这些是绿豆等等。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是一个很漂亮的皮囊,装着一大堆很肮脏的东西,我们就这样去观照:这个是心,这个是肝,这是粪便,这是痰,这是脓等等。当我们这样持续的去思维,去观照,它的定力将会维持下去乃至达到初禅。当他培育了定力之后,如果他想要继续以这种方法来转修Vipassanā,转修观也可以。应当如何通过这种方法来转修观呢?我们接下来就讲修习三十二身分乃至到证果的方法。

首先通过修习三十二身分来培育定力直到证得初禅。证得初禅之后呢,他应当要修习辨识初禅的名法,初禅有多少个名法?34个名法。他一开始由于一下子要看34个名法不容易,他可以先从禅支来看,初禅有多少个禅支?有5个禅支,这5个禅支是属于什么?是属于心所。那他可以去查初禅的五禅支,他们分别是寻、伺、喜、乐、一境性Vitakka-vicara-piti-sukh’ekaggata。当他查到寻、伺、喜、乐、一境性之后呢,然后他再去查初禅的禅心,这个是称为识。然后呢,再是触,受(这里的受是乐禅支的乐),想、思、一境性(这里的一境性是禅支),然后名命根、作意,寻、伺(也是属于禅支),胜解,精进,喜(也属于禅支)、欲、信、念、惭、愧、无贪、无嗔、中舍性。

然后是六对十二个心所,它们分别是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最后一个慧根。一共是34个名法,也就是说一个初禅的禅心伴随着三十三个心所,这个就是初禅的名法。

而初禅的名法它都有一个所缘,所有的这些名法它都朝向一个所缘,它的所缘是什么?是三十二身分,这里的身是概念法还是究竟法?是概念法。因为以概念法为所缘才能够证得禅那。当他这样辨识了初禅的名法之后呢,他再去找这些名法根据什么而生或依什么生起?他观察到这些名法它是依身。首先这些名法是在心所依处里面生起,在心所依处里面,他再辨识里面的色法,色法一共有54种色法。

这54种色法又依照四类的色聚,一类是心生色,一类是业生色,一类是食生色,一类是时节生色,这些不仅仅在依处,不能够单独把心所依处拿出来,它还包括了依身,这个身体也是属于一堆色法,他再辨识身体里面的四类色法,这样来修习色业处。

也就是说这个修行方法是先从名业处入手,再修色业处,之后他再去找这些名色法它都是有因的,然后他再找到由于有了无明、有了爱、有了取它才会有。有了造业、才有了这堆名色法,通过这样来修缘起。等当他找到了名色法之因、找到了缘起之后,他再思维,这堆名色法是称为缘生法。而过去的无明、爱、取、业这些属于缘,这只是缘跟缘生法而已。缘跟缘生法都是称为行法,而且它们都不外于名法和色法。于是他再去观照缘跟缘法的三相。哪三相呢?无常相、苦相、无我相(Aniccalakkhanam, dukkhalakkhanam, anattalakkhanam)就这样观照修习观业处,修习Vipassanā,他观照无论是称为初禅的名法也好,无论是这些名法所依的身也好,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而且这堆名色法不仅是无常、苦、无我的,连造成它们的因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他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修Vipassanā,当他的观智一直提升到很高的阶段,那个时候他可以以观初禅的名法为主,因为我们在这里讲到的是由于修的是三十二身分,他没有其他的定力,例如他只是通过修习三十二身分而证得了初禅。他并没有修习入出息念,也没有证得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用这样的方法,他可以进一步修习。在高级观智的时候,以观照初禅的名法为主,观照无常、苦、无我,他可以次第的证得不同的果位,例如初果、第二果、第三果、第四果(初果入流果,第二果一来果,第三果不来果,第四果阿拉汉果)。

对于用这种方法来修行的人,在经典里面也很多,在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例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很熟悉的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在他出家、受具足戒之后第一个雨安居,他就证得了初果。然而一直到佛陀入般涅槃,入灭之后他仍然还是初果圣者。在第一次结集,也就是在佛陀入灭后的那一年的雨安居当中,第二天就要举行结集了,第一次结集当时他还是初果。他是当时被选的500位比库当中,既是最有资格又是最没有资格去参加的。为什么呢?最有资格的是因为他跟随佛陀,一直跟随了25年,佛陀说的很多法他都听闻了,他是当时佛陀身边那么多弟子中听闻最多法的。正如阿难尊者自己也说过:“我听闻了八万四千组法蕴dhammakkhandha,其中八万二千是由佛陀那里听闻的,二千是从弟子那里听来的。”但是他又是最没有资格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才是初果圣人,其他的499位都是断尽一切烦恼的阿拉汉圣者。所以他是最有资格又是最没有资格的。于是当时就有一位比库去说他:“在我们中间还有一位比库夹着腥臭!”.当时他听到之后,他自己就想:哎呀!现在在这里的499位,他们都没有任何的烦恼,只有一个散发着臭味的人,那必定是他。为什么呢?因为他还是初果圣者,贪、嗔、痴,还一样也没有断除。他就知道那位比库说的是他,他的身心受到触动。于是在那天晚上他彻夜经行,在《律藏》里面讲到他就是用kāyagatāsati身至念来修行。一直到快要天亮了,他一个晚上都在那边经行感到很累,他就躺下来,结果就在他即将躺下来的时候,他的心从一切诸漏之中解脱出来。

那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阿难尊者本身他自己是精通四种禅那和四种无色界定的,但是在经典里面讲到,他那天晚上是以修kāyagatāsati身至念为主,通过修身至念,最后他再观照身至念里面的初禅名法,然后再证得阿拉汉果的。

而另外一个也是很有名的,在佛陀的教法当中非常有名的叫Mahākaccāyana,马哈咖吒亚那(古译摩诃迦旃延尊者)。佛陀也是赞叹他修身随观,修身至念很出色的一位比库。他也是通过修身至念而证得阿拉汉果。

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根律仪,也举了一位Mahàtissa大长老例子,当时他在阿努罗陀补罗住,他准备进城去托钵,结果在路上遇见一个刚跟丈夫吵了架的女人,那个女人一见到长老就生起了颠倒之想,就发出大笑。那个时候长老就顺着笑声一看,看到牙齿,那个时候立刻就看到了,他由牙齿而取观,而见到了一具白骨。那个时候他就站在那里,在Mahàṭīkā里面就说,他就站在那里,取白骨为相而进入了初禅,出定之后他就立刻观照初禅的名法,这样次第的证得了圣道、圣果。他就站在那里由凡夫证得了阿拉汉果。

这就是由三十二身分而证果的例子,当然了Mahàtissa长老不能说在那个时候,因为在那个时候之前他已经很精通修Vipassanā,修观的方法。他就因为这个因缘,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很熟悉各种观法,所以他很快的就证得了阿拉汉果。

那还有另外一种修法,是依照身纯粹修观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念住经》里面讲到,《大念住经》里面这个归为九种冢墓观,这是取外在不净的尸体的修观法。

在经典里面佛陀说:“诸比库,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死后经一日,经二日或三日,已经肿胀、青淤、脓烂。”

这里就讲到一位比库他在坟场、在冢墓里面,当他看到了尸体,因为古印度有这样的风俗,就是把尸体扔到树林里面,扔到坟场里面,任它自己去腐烂。当他看到之后呢,如果他只是取尸体的像而观它的不净,他可以修定来证得初禅。但是在《大念住经》里面又讲到,这种方法也可以作为修过患随观。如果他只是取外在的不净相,他可以证得初禅。如果他再比较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这个是在观禅里面称为过患随观ādīnavānupassana。

最后他可以再继续,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正被乌鸦、兀鹰、鹫、苍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种虫所噉食。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他应看到,由于见到尸体,再想到自己的身体也无法避免,由于这样的对比,他对这个的身体生起过患想,这个身体有种种的过患。之后他看到骨锁尚有肉有血,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肉,为血所污,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血、肉,由筋腱连结着……已无连结的骨头散落各处:一处为手骨,另一处为脚骨,另一处为踝骨,另一处为胫骨,另一处为股骨,另一处为髋骨,另一处为肋骨,另一处为脊椎骨,另一处为肩胛骨,另一处为颈椎骨,另一处为颚骨,另一处为齿骨,另一处为头骨。

他又再见到骨头白如螺贝的颜色,然后又再见到骨头经堆积,经过三四年之后骨头变为粉末。这是看到一具尸体,由于肿胀,青淤,脓烂,一直到碎为粉末的过程。每一种他都比较此身,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通过这样来修过患随观。如果他能够成就的话,他就成就过患随观智。这是在《大念住经》里面佛陀讲到这九种修法。

然而在每一段佛陀都这样讲:“他如是于内身,随观身而住;如是于外身,随观身而住;如是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

当他见到外在的尸体之后,他再对比这内在的身,对于内在的身也修这样的法,他再对外在的观,然后他再内外观,这就是在《大念住经》里面每一段佛陀讲到观法的时候,他都会教导,要内观,要外观,要内外观。内外观之后,还要观察它生起之法,观它坏灭之法,再观它的生灭法,通过内观、外观、再观它的生灭法,生起,坏灭,生灭,这样慢慢的他的观智能够得到提升,最后乃至到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而证得果位。

那在这里,今天晚上我们就简单的讲了通过修身,包括修戒、包括修定、包括修观来提升自己的定力和提升自己的观智,一直到证果的方法。

现在我们再结合我们所讲的那部经跟我们现在讲的有关——讲业,来看看一位禅修者当他证得圣道、圣果之后的功德。当一位禅修者通过修习戒、定、慧,而证得了初道的时候,也就是sotapatti-magga  。Sota就是河流,在这里是指圣者之流,apatti是进入,所以称为入流,magga是道。入流道已经断除了“有身见” sakkāyadiṭṭhi或者古代翻译成萨迦耶见。或者称为身见,或者称为邪见。

所以证得了入流道的初果圣者,不会再堕落四恶趣,哪四恶趣呢?地狱、畜生、饿鬼、阿苏罗。为什么不会再堕落呢?因为一个人、一个有情,之所以能够堕落四恶趣,是由于邪见。如果没有邪见,他不可能堕落到四恶趣。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个初果圣者已经斩断了邪见,也就是在初道的时候邪见已经被彻底的断除了。

正因为如此,即使一个初果圣者会生起贪欲,例如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那些初果圣者也是在家人,他们还会结婚啊,还会生孩子啊,他们可能还会喜欢听歌啊,还会喜欢一些美食啊,他们还会有贪,但是那些贪是没有邪见相应的贪。

那一个禅修者如果证得了初果之后,他在证得初果之前所造的一切那些会令他投生到恶道里面的那些业,都不能够产生令他投生到恶道的作用。即使一个人在没有证得初果前,好像库祖达拉一样,她是一个仆人,每天她都帮她的主人买东西,都偷她的钱,例如说今天给她10块钱去买花,她只买5块钱,5块钱自己落袋。后来她听到佛陀说法,证得初果之后呢,她就不会再做这件事情了,那天她再去买花,她的主人发现今天的花怎么多了那么多,她就把之前的事情坦白的说出来。如果一个人,他之前可能做过许多坏事,例如杀生、例如偷盗、例如邪淫、例如说妄语或是喝酒等等,但他一旦证得了初果之后呢,他所做过的那些恶业很可能,如果他没有证果的话,他死了之后还有机会令他堕落到恶道。但是由于初道已经断除了邪见,因此他的那些恶业再强也不能产生令他投生到恶趣的果报。因为这些业没有邪见的支柱,所以它的力量减弱很多。如果能够产生果报,可能是今生他会受到一些身体的痛苦啊,或是受到别人诽谤啊,诬蔑啊,给人骂啊,给人打啊。而不会由此而堕落到恶道里面去。

由于不来道已断除了欲界的贪,不来道是Anāgāmi,āgāmi是来,na是不,不要来,就是不会再来,magga是道。不来道古代翻译成阿那含,我们也可以叫它第三道,它已经断除了对欲的贪,对欲界的贪。因此一个证得了三果的圣者,不会再投生到欲界。

因为对于欲界的生命、对于任何欲界他已经不会再粘着,不会再去追求。所以一位三果的圣者断除了贪,断除了嗔,他也不会生气,不会悲伤,不会忧愁,不会担心。他也不会喜欢吃的,不会喜欢欲乐,男女的那些,他也不会喜欢,因为他已经断除了这些,他之前所造作的那些善业,恶业,等他一证得了三果之后,他不会再投生到欲界,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欲贪。没有对欲界的贪,或者称为欲漏。由于没有这种对欲界生命的执著,所以他以前所造的业也因为没有烦恼的支柱,就不能够带来欲界的投生,欲界的生命,而只能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梵天界去。

那他之前所作的那些业,例如在他还是凡夫的时候,会杀生,会偷盗,会邪淫,会做这些,但是等他一投生到梵天界,梵天界他没有身去(受),所以他身体不会痛苦,最大的不善果报就是,有时他看见一些不净或听到一些声音,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一位梵天人,几乎都是在享受他善的果报。而身体的痛苦啊,病痛啊,这里痛,那里痛啊,这个病、那个病啊,这些都是欲界的。乃至欲界的天人,例如三十三天,经常要和阿苏罗打架,有时手被砍了,脚被砍了。又如欲界的天,他们有高低之分,有些天是要做属下的,有些天就很有威德的,很多人服侍。那被服侍的就是天子或者大威德天,那些服侍人的,他们还是要听人使唤的,但是到了梵天界,他们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由于阿拉汉道的已经断除了一切烦恼,故阿拉汉圣者不再轮回。由于没有了烦恼,所以说之前所造的那些业,在一位阿拉汉圣者般涅槃之后呢,完全已经无效了。正如我们这里讲到的Angulimàla尊者的故事(央掘摩罗),他之前虽然可以说做了很多坏事,杀了那么多的人,但是等他断尽了一切烦恼之后呢,那些业它就无法再带来下一生,最多它在今生,由于还有这五蕴,还要继续承受,还有身体的痛苦。但是由于他已经不会再入胎了,乃至到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他都不会再有了,以前的那些业也成为无效。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在《盐块经》里讲到,这些圣者们,由于证道果者,他已经不入凡流了,故不卑微。证道果者,由于具有戒、定、慧、解脱及解脱知见这五种功德,故为伟大。证道果者已经断除了有限的贪、嗔、痴,故称这些圣者为住于无量,而特别在经典的义注里讲到,这些都是指漏尽者来讲的。因为对漏尽者来说,我们才可以说到,他们所造的业只能在今生,在现法受报,而在来生一点都没有。

当佛陀在讲了一个人,他通过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他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这样的人他即使做少量的恶业,却能够在现法,在今生中受报。即使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在这里佛陀就举了一个比喻,他说“诸比库,犹如有人将盐块投入小水杯中,你们认为如何?小水杯的水是否会因为盐块而咸的不堪饮用?”如果把这盐块丢进小水杯中,这杯水可以喝吗?是不是会变得很咸呢?所以那些比库说:“是的,尊者。”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杯中的水太少,才会使得由于该盐块而咸的不堪饮用。”

接着佛陀又问:“诸比库,犹如有人将盐块投进恒河中,你们认为那河水是否会因为该盐块而咸的不堪饮用呢?”会不会?不会。佛陀就问:“那是什么原因呢?”“尊者,因为恒河乃是大水聚,不会因为该盐块而咸的不堪饮用。”因为恒河的水很多,所以不会因为一点点的盐而弄得咸苦不堪。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只是做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的只做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做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只做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做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呢?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的做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接着佛陀又举了另外一个例子,他说:“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却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而被捕。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穷困、贫乏、少财。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不因半金而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富有、大富、多钱。诸比库,像这样的人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

就是说一些穷人,因为他们很穷,所以犯了一点点的罪也会被抓起来。如果一个人很有钱的话,或者说很有威慑,很有威望的人,他们不会因为很小的罪,而被抓坐牢。

正因为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做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做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只做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象这样的人做了少量的恶业,由此导向地狱。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做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呢?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的做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犹如有一类人不与取而偷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意处理。有一类人不与取,就是偷了羊,却不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意处理。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不与取了,就是偷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意处理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贫困、贫乏、少财。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偷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意处理。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偷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却不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意处理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富有、大富、多钱,是国王或国王的大臣。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偷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不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意处理,甚至还会向他合掌请求说:‘大人,请还给我羊或给我羊的价钱(价值)吧!’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因为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然而,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做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只做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只做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做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呢?即使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的做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然后佛陀就做总结,我们回到刚开始的那一段。佛陀说: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的应受之业,而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能住于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那我们学习了这部经,我们就可以来做个总结,我们在用了三期禅修营的时间,都讲了业,在第一期禅修营当中我们讲了业的分类,第二期禅修营中我们也讲了业的分类。在这一期里面我们就讲了如何超越业。

应当如何去超越业呢?如果一个人他没有修行,他不修戒、不修定、不修慧。他将一直随着业产生的果报而流转于生死,因为善业而受乐,因为不善业而受苦。由于他受乐或受苦,又重新再造业,这样的话,就像一个网或者说象一个结,越打越实,越拉越紧,就这样毫无止境的流转轮回下去。然而如果一个人,他想让过去生所造的业不成熟,不能够产生作用,他必须得要修行戒、定、慧。或者在这部经里讲到,他应当要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唯有通过这么样,我们才能破除这个结,正如佛陀在《相应部》里面讲到的,也就是在所有的一本《清净道论》里面就都是讲的这首偈子:“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库,彼当解此结。”一个住戒的,有智慧的人,他修习心与慧,也就是他住于戒就是修戒,修习心就是修定,修于慧就是修慧。有勤就是他能够精进,智,这里的智,就是培育智慧。这样的比库,他将能够解开这个结,这个结是烦恼的结,由于烦恼造业这样的结,因此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禅修者,也想断除烦恼,解开生死的结,解开业果的结,得怎么样?我们必须得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我们今天这部《盐块经》就讲到这里,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返回 玛欣德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若希望经》一
下一篇:《盐块经》三
 沙门果经5讲
 世尊的十种德号
 《业的分类》一
 《大念处经》开示(七)
 《清净道论》-根律仪、活命遍净律仪
 《大心材譬喻经》一
 入出息念 第一节、戒与止观
 比库等于比丘吗?
 沙门果经6讲
 菩萨道的问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汉藏净土法门要义[栏目:侯松蔚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