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说说而已,还是付诸实践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6

说说而已,还是付诸实践

  菩萨,乃成佛之因。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从菩萨做起。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受了菩萨戒,就已获得菩萨身份。至少,也是走在菩提路上的行者了。但扪心自问:我们可曾发起菩提心?可曾具备相应的素质?在我们现有的心行中,慈悲心所占的份额又有多少?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这些并不是关起门来想想就可以完成的。在座上观修时,想着“我要利益一切众生”,似乎并不是很难。但真正面对一切众生时,面对那些亲的、疏的,善的、恶的,形形色色的众生时,还能无分别地一视同仁吗?还能坚持不懈地继续这份发心吗?

  世人遇到危难时,常常呼唤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何为大慈悲?是因为他们对一切众生能平等生起悲心,而这种悲心是尽未来际永不间断、永不退缩的。如果这种悲心是有选择的,是有阶段的,就不可能千处祈求千处应,也就不是遍及一切的大慈大悲了。

  这样的慈悲,必须从修菩提心开始。首先是愿菩提心,即“我要利益众生”的愿望;其次是行菩提心,即“我要利益他人”的行为。这些话,大家听起来也许觉得没什么新意。事实上,这些道理不少人也都知道。那么,我们内心对此的认可程度又有多少?是将之作为一种拿来说说的理论,还是实际操作的指南?是将之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还是指责他人的素材?

  究竟怎样发心?其标准为何?发起后如何长久保持?如是等等,都是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并付诸行动的。惟有了解,才能行之有效;惟有实践,才能加深认识。

——摘自《造就慈悲品质》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经典、草鞋和舟楫
下一篇:菩提信物
 修学菩提心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慈善的精神
 学法八步骤
 造就慈悲品质
 佛教界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如何?
 菩萨资格的考察
 问: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的反思
 解深密经讲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者的生涯 第二十二章 年轻人,你们认为,你们对我的侮辱与这袋金币是等价的吗?[栏目:觉者的生涯]
 宏观与微观各具所长(梁师校阅《楞严经》的心得)[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标准值的人[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菩萨的足迹[栏目:人中之宝]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胎娠差别类(十二问十二答)[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妄自尊大的猴子[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五 供佛叹德[栏目:陈义孝居士]
 佛卡保佑 平安无事[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许愿的香炉[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古印度中观论著九种[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