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根本上师祈祷文》略释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1
《根本上师祈祷文》略释  
 
  欧门秋吉央吉颇庄得(安于密严法界宫)
  地森桑吉根吉欧我涅(三世诸佛之本体)
  让信秋格欧森敦占比(令我证悟法身者)
  扎伊拉玛切拉所瓦德(祈祷根本上师尊)
 
  一心祈祷,猛力祈祷自己的根本上师。
 
  “安于密严法界宫”:安住于密严刹土法界的宫殿中。“密严法界”指我们的心之自性,就是本觉,也是我们常说的回归当初。成佛的时候,首先要在密严刹土中成佛,这属于是自显现。比如,按大乘佛法的观点,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很多劫前,就已经在密严刹土中成佛了,这是在自显现的坛城或刹土中成就的佛果。后来在印度金刚座下成佛,是在众生面前示现成佛,是在他显现的坛城中成佛。这个“他”指众生。成佛就是回归当初,回归本具的觉性,当觉性彻底显现的时候就是成佛。那种状态或境界就是所谓的“密严刹土”,所以是自显现。
 
  佛之所以示现成佛,也是众生的福德善根成熟了,所以众生才会见到佛,进入佛门。比如,我们现在能遇到佛教,能进入佛门,也是自己的善根福德成熟的结果。若是自己的善根福德不成熟,佛成佛了也等于没成佛一样,如同佛教不存在一样。
 
  已经成佛的根本上师始终不离本觉的状态。也可以说,上师无论示现何种身份,无论在何处,都没有离开过觉性、本觉的状态,所以是“安于密严法界宫”。
 
  “三世诸佛之本体”:在这样的本觉或法界中,诸佛是一体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诸佛,都是一体的,所以上师也是“三世诸佛之本体”。
 
  “令我证悟法身者”:令你证悟法身、证悟心性的上师就是根本上师,他是恩重无比的。
 
  “现在我是不是没有根本上师啊?因为我还没有证悟法身,没有证悟心性呢!”虽然你还没有证悟法身,没有证悟心性,但若是你对这位上师或善知识有特别坚定的信心,没有丝毫的怀疑,知道他一定能令你证悟法身,证悟心性,这样你把他视为根本上师也是可以的。
 
  “祈祷根本上师尊”:什么是祈祷?就是向佛菩萨、向上师默告自己的愿望。祈祷一定要有虔诚之心。佛法里讲的虔诚心就是我们经常做顶礼、供养、皈依。顶礼就是要去掉贡高傲慢,因为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供养是要断除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心态,要放下自我。皈依是完全依靠佛、菩萨或上师。做到了这些才有虔诚。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怨天尤人,这都是因为有傲慢心。若是没有傲慢心,真正能把自己放在最低处,还会怨天尤人吗?对佛、对上师,还会有怨恨心吗?“为什么不给我加持啊!为什么不给我悉地(成就)啊?我这么艰难!佛和上师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吗?”这都是因为没有放下傲慢。
 
  我执本身就是一种傲慢。我们就是要放下傲慢、放下我执。放下了自我,顶礼、供养和皈依就都到位了。其实,都是自己智慧不够。若是有智慧,你生病、艰难或者遇到违缘,这本身就是佛和上师的一种摄受,一种加持,是你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上师怎么这样摄受我,这样加持我呢?”因为你就是这个根基,就是这个因缘。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包括上师的摄受和加持也不例外。若是你自己认识到了,能视其为一种摄受、一种加持,你当下就解脱烦恼了,就转为道用了,就成为成佛的因了。通过这些才能磨练你的习性。若是意识不到这些,还是自己智慧不够。所以,虔诚心是很重要的。
 
  “祈祷根本上师尊”,一心祈祷根本上师,就都OK了,一切都具备了。为什么说观修十万本尊,不如在刹那当中忆念一遍上师?为什么说念十万遍佛的圣号或咒语,不如一心念上师的名号?从本性、自性的角度来说,都是清净的,都是佛,上师也不例外。从上师的身相或显现的角度讲,佛在《涅槃经》里告诉阿难等弟子不要难过,不要哭泣,以后自己会以善知识的身份来度化他们。因此,所有具足法相的善知识都是佛的化现。密宗的续部中也讲了很多,都是佛亲口讲的。第二佛莲花生大士也亲自讲过,雪域藏地所有具德的上师都是他的化现。这是他针对当时藏地所化众生而讲的。其实不仅是藏地,所有的具德上师或善知识都是他的化现。
 
  不要飘忽不定,这是成就最大的障碍。讲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放下心态,定下心来。修行的成就靠一心,修行的成就靠定力。不管是上师还是法门,你都可以先观察、后选择。观察、选择好了,就要一心一意依止,这是成就的根本。所以密宗里经常讲本尊、根本上师。一切就是一,一就是一切,都包含了。无论是阿弥陀佛还是药师佛等,都是你的本尊的幻化和游舞。我们就要这样祈祷,这样忆念根本上师。
 
  我们的根本上师确实可以称为大恩上师——恩重无比的上师。今天有人给你一千万人民币或者一千万美元,你肯定会把这个人视为恩人:“他对我恩德太大了,给了我这么多钱。”一千万算什么?能解决烦恼,能解决痛苦吗?也许烦恼更多了,痛苦更大了。今天有一个人帮助你,让你当上了主席或总统,你肯定会把这个人视为恩人,认为对自己的恩德太大了。凡夫是颠倒的,那不是真正的利益你,也不是究竟的利益你。上师令你证悟法性,证悟心性,断除你心灵上的无明,开启你本具的智慧,让你永恒地解脱烦恼与痛苦,让你获得究竟永恒的安乐,这个恩德太大了。这才是真正的帮助与利益!
 
  我们要一心地依止、一心地祈祷自己的根本上师。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王祈祷文》略释
下一篇:真伪菩提心
 佛教为什么要辩论?
 暂时留下一个“执着”
 佛是神吗?
 《金刚七句祈祷文》逐句讲解
 明理与信心
 善心善念结善缘
 怎样在病中消业积福
 因缘果报 如影随行
 善者戒行
 业障、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小沙弥的戒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宗镜录 卷九十七[栏目:宗镜录·白话文]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0、“兔”“鼠”禅缘——浅记徐恒志大德[栏目:徐恒志居士]
 狼狗 Jackal[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观清净心和认真观察上师是否矛盾?二者如何统一?[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我一直想受戒,但不知到哪里受?怎样受?[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菩萨悲智双运[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道源长老)[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113.问曰:若般若波罗蜜一相,所谓无相,云何与般若相应,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常值诸佛?[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Pacifying the Mind: a Short Talk[栏目:Zen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