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轮回不在别处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7

轮回不在别处

  业就是行为,包括思想、语言、身体三种。通常,我们更多是关注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忽略了尚未表现的行为。事实上,不论这一行为是否表现出来,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内在的心理结果,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

  在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长得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这些差别是来自生活方式和心灵轨道的积累。这种积累的发展,就会呈现出相应的生命形态。所以,商人有商人的特征,军人有军人的特征,艺术家有艺术家的特征。

  佛教所说的六道,也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形态。比如饿鬼是代表渴求的心理,这种渴求被无限张扬后,就会呈现出饿鬼的生命状态。阿修罗是代表好斗的心理,这种好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呈现出阿修罗的生命形态。动物是代表愚痴的心理,除生存本能以外没有更多思考。如果人生仅仅停留于饮食男女,那和动物是没什么差别的。

  所以说,轮回不在别处,正是每种心理发展的不同生命形态。其实轮回不难理解,比如你喜欢做什么,追求什么,几乎每天都会重复。在重复过程中,又使这种喜好得到成长,促使我们再去追求。这种重复就是轮回的显现。从起点到终点,再从终点回到起点,周而复始。

  这种追求又包含相应的价值观,觉得我要这样活着才充实,才有意义。那么,我们追求的这些到底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值得去做?这就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取决于我们的认知。

——摘自《佛教的教育》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戒律的十大利益
下一篇: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
 净信为本的净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漫谈僧食
 懂不懂
 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生命健康发展的交通规则
 幸福人生的原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仁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超定法师)[栏目:仁俊法师]
 对他人最有意义的帮助[栏目:济群法师]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谛闲法师)[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孩子不听话,我现在精进学佛能影响他吗?[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伦理的作用与影响(赵玲)[栏目:其它]
 为甚么要做佛事 (圣严法师著)[栏目:临终关怀]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四章 努力觉悟佛法[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常受斋戒[栏目:慈法法师]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四十三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