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关于藏传佛教修行人称谓的答问
 
{返回 昂江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1

关于藏传佛教修行人称谓的答问

问:

顶礼仁波切,请仁波切开示,法王、仁波切、活佛中有很多像敦珠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隆多活佛那样的瑜伽士,而堪布中就没有,这是因为教规的原因,还是因为其它原因?

答:
是因为教规的原因。最早在佛经中,“法王”指佛陀,再后来“法王”指信奉佛教的国王。随着历史的演变,“法王”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而今,弟子和信众把他们非常敬重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者也尊称为“法王”。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一个传承只能有一个法主,即一个法王,而且法王必须是活佛身份。

“仁波切”的意思是人中之宝,一般活佛和金刚阿阇黎才可称之为仁波切。真正的“活佛”是不会退转的证悟者,是乘愿再来的成就者。他们如佛经中所喻,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犹如水银入尘土而不粘。因“活佛”具备将一切对境转为道用的功德,所以不被戒规、教规所限制,可自由选择自身示现的方式,或以瑜伽士、或以比丘的身份方便度众。佛在《楞严经》中这样说:“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堪布”主要以自身学术来评定,而非修证上的证悟,因此单一的堪布身份绝对不允许有破戒行为。因为证悟是建立在戒定慧三学功德之上,所以,行者在未证悟前出现破戒的行为,就一定会堕落。根据教规,堪布和普通出家人一样,一旦破戒就必须离开寺院。倘若堪布已证得即生成就,具备金刚阿阇黎的功德,修行已不受任何形式的影响,也不例外。但现实中亦不乏有堪布现证金刚阿阇黎功德,并示现瑜伽士形象的,这些人通常都经历了数几十载的苦修,可惜此乃凤毛麟角。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看到瑜伽士通常为活佛、仁波切而没有堪布的原因了。

一个寺院的金刚阿阇黎可以是活佛、堪布的身分,甚至可以是任何一个出家人,只要他的修证被成就者们所公认为该寺院中最高的修行人即可。


{返回 昂江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昂江扎西仁波切问答录(四)——如何依止上师
下一篇:对上师生起坚定信心对修行人有什么重要性?
 为何要严守一切秘密呢?这对修行本身有直接的作用吗?
 昂江扎西仁波切问答录(一)
 关于藏传佛教修行人称谓的答问
 "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教法上是否有冲突之处?..
 昂江扎西仁波切问答录(二)
 负能量跟正能量有什么区别?修行人如何把五毒转为五智?
 有些法师说:“自己以前所造的罪业,以后不能再去回忆,否则,想一次就又造..
 “加持”的意义
 以戒为师
 寂止的功德与过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观察缘起谈生死 第三节 生死轮回图图说[栏目:日慧法师]
 乐觉受[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呼吸生起的愉悦会影响心的平静。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433.浮峰普恩上座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佛说八部佛名经[栏目:白话佛经]
 一颗种子[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禅修手册 喜心的修习[栏目:禅修手册]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六[栏目:贤清法师]
 中国佛教音乐的起源(田青)[栏目:佛教与艺术]
 烦恼的边际[栏目:明法尊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