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0

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

  学佛者的发心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从开始发心就不对,是带着某种贪著开始学佛。深究起来,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以此作为起点。

  有些人是被寺院庄严的环境所感染,走入寺院后觉得非常安详,因而发心前来学佛,觉得住在寺院享享清福就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其实他只是贪著于方外之地的氛围。有些人是被清净的梵呗和僧人的念诵所打动,学佛之后天天跟着唱念,以为这就是最好的修行了,其实他只是贪著于梵呗。也有些人贪著于佛教高深的哲理,觉得研究佛学很有深度;还有些人贪著于佛教辉煌的艺术,觉得佛教的艺术殿堂中有丰富的宝藏……等等。若是缘于对某种境界的贪著而发起学佛之心,那么在学佛过程中,贪著往往也会随之增长。

  如果把佛教当作学术来研究,到最后写文章、出成果就成为学佛目的了。一旦有了成果、出了专著、评了职称之后,就会觉得学佛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人生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还有很多人把佛教当作纯粹的哲学来考察,对佛教哲学的兴趣远远高于对解决人生问题的重视,这一类也大有人在。民国年间支那内学院的研究,基本上都落入哲学式的研究,而不是基于对生命的关怀。甚至还有些人是奔着佛教的利益而来,把寺院当作谋生场所,就更是错误的发心了。

  仔细分析起来,绝大部分人都是由类似的因缘走入佛门。真正感悟到人生无常,为寻找生命出路,为了生脱死,为成佛作祖,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学佛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如果在发心之后继续缘于对一些外在现象的贪执,没能在目标上有更高的提升,最后成就的可能都是贪著之心、我法二执。这是在发心中的第一种误区现象。

  当然,从贪著入门也并非绝对不可。《维摩经》曰:“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就是说,先以某种方便使人们对佛教产生兴趣,然后逐步对其进行引导。比如澳洲的一些道场,便免费为大家提供素食。很多人到寺院来并不是对佛教有兴趣,是奔着免费素菜而来。但他们到寺院的次数多了,渐渐对佛教产生了感情,然后听听讲座、读读佛教书籍,认识也会有所提高,最终转入正确的发心。所以说,如果不是停留在贪著的基础上,而能通过闻思经教来树立正见,并以正见为指导,“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那么,尽管是从贪著开始,最终却能放弃贪著,同样可以成就解脱。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关于对号入座的续......
下一篇:从王子到沙门——为了什么
 供养的三大收益
 菩提心与空性见(摘录)
 对他人最有意义的帮助
 佛与法
 七日禅开示之四
 佛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变低后,会不会变得..
 佛教与人生
 心的训练——定
 药师如来许下的福利保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各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栏目:太虚法师]
 一切业里面最善的是念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18 卖油翁[栏目:石头路滑]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堕胎的恶报和怀孕为子修福[栏目:净空法师]
 福德日记12月7日─认识转经轮法门(上)[栏目:福德日记]
 我们应该求世间的福报吗?是否会耽误自己的修行?[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略论[栏目:杨仁山居士]
 爱的无常、当下、柔软[栏目: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一切恶人、逆缘皆当磨练、考验,皆是增上缘[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