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0

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如果将一个人的出生作为人生旅途的起点,那么,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旅途的终点,在奔向他的末日。正是由于我们的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死亡,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每个生命的经验均以死为方向,这乃是生命经验之本质。

  那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依唯物论者的观点:生从父母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妈妈生下我,我就有了。而生命的结束,就意味着一切的消失——人死如灯灭。死亡作为个体生命的结束,充分体现了人生的有限。

  依一般宗教的普遍看法:人在肉体之外,还有独立的灵魂。人的肉体固然会在几十年后败坏,会受到时间限制,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超然于肉体之外的灵魂是不死的,并将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得到延续。基督教的教义正是建立在这种对永生的期待上:受到限制的尘世生命在上帝的拯救下,分有上帝的生命而获得不灭的新生。在他们虔诚的祈祷中,死亡作为通向天堂的门户,又意味着新生的开始。

  唯物主义者认为生命是物质的产物,形散则神灭,属于断灭论、一世论。虽然他们以科学为标榜,但科学只能对外部世界进行研究和改造,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却显得力不从心。相对唯物主义者的结论,宗教家所提倡的两世论,认为生命中有独立不变的灵魂,又落入了常见,同样是不究竟的。

  佛教依据缘起的智慧考察生命现象,提出了三世论,认为生命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生命不仅包括了我们的现在,还有着生生不已的过去和未来。我们这一期的人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段。生命像流水,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生命又像铁链,一环套着一环。我们现有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其中的一片浪花、一个环节。

  从唯物论的角度出发,人生的确很短暂。可是通过对佛法的修学,我们会发现:人其实是不会死的。所谓死,只是一期生命的结束,只是生命形式的改变,但同时也是下期生命的开始。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不仅仅要关心现实人生的幸福,同时还要关心未来生命的幸福。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整体关怀,佛陀在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后,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开示了有关现世乐、来世乐和涅槃究竟乐的原理。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找寻存在的感觉
下一篇:点石成金者的悲哀
 命运是靠我们自己运作的
 锁不住的虚空
 情到深处人孤独
 知苦,是为了给心灵排毒
 背个皮囊四处走
 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善有善报是永不兑现的许诺吗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付出时间,就是付出生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念光明就是佛[栏目:宣化上人]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栏目:圣严法师]
 学佛修行要解行并重——客堂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平安的追寻—圣严法师与李亦园、杨国枢的对话 充实饱满的自我实现[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念佛四十八法 21) 许愿持名 Vow to Recite the Buddha’s Name[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保命保健康[栏目:仁焕法师]
 111.曲阜县瞻孔庙 Visiting the Temple of Confucius in Chu..[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降伏其心 一 怎样正确的住定[栏目:万行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二十四讲[栏目:大安法师]
 6.如何护卫真理[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