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观四百论讲记(二)
 
{返回 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47

一堂课按著论五本对《中观四百论》作了总体的介绍,并且讲解了名义,今天开始讲解正论。

二、论义分二:一、明方便名言之真实性修习之瑜伽的次第;二、明方便生胜义之真实性修习之瑜伽。

这两者是方便与方便生的关系,也就是按照前八品的善巧方便,促进并成熟修行者的心,达到接近完善的程度,使其有足够能力修习后八品直接证得胜义真实之瑜伽。

甲一、明方便名言之真实性修习之瑜伽的次第分四:一、断所知非理分之方便的瑜伽;二、证所取清净分之方便的瑜伽;三、断所断杂染分之方便的瑜伽;四、方便生甚深分闻器净理。

前八品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断除所知非理分之方便瑜伽。其中“所知”,是指名言中以心来了知的一切因缘所生的世俗有为法;“非理分”,即非理作意部分,就是染污作意,也就是指不符合名言诸法真实性的颠倒执著分。

第二是证所取清净分之方便瑜伽。“证”是证得的意思,是指以正智如实证悟真理。“所取清净分”是指涅槃的灭谛以及证得涅槃的大乘菩萨道的道谛,因为去除了杂染,所以其性清净。

第三是断所断杂染分之方便瑜伽。“所断杂染分”,是指集谛,也就是包含了一切烦恼杂染、业杂染的生死轮回分。

第四是方便生甚深分闻器净理。“方便生甚深分”是指胜义分。“闻器”是指听闻而修习甚深胜义谛的法器,也就是在诸所化有情中,对于有堪任根,有堪任相,即有能接受甚深微妙的胜义谛法的法器者。对这些合格的法器,应殷勤郑重说胜义法门,令其直接悟入。“净理”指净治法器弟子的轨理(所谓“轨理”,“轨”是轨道、规则、规矩;“理”是如何做的道理)。

乙一、断所知非理分之方便的瑜伽分四:一、断常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二、断乐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三、断净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四、断我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

这四部分,分别对应前四品的内容。也就是在名言中以心来了知的一切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常、乐、我、净的自性,纯粹是凡夫把真实性明明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名言法,颠倒执著为常、乐、我、净,产生了种种非理作意。要断常、乐、我、净的颠倒执著,其正对治就是这四个方便的瑜伽。

断常执方便品第一

常执,是凡夫对一直在刹那变异的世俗法,执为常而不变的一种颠倒执著,分为微细和粗大两种。

微细的常执,是没有认识到世俗万法,在时间上并没有前后完全相同的两个刹那,反而执著有超过一个刹那的法存在。这个常执很微细,只有通达诸行细无常法义,才能断除这种虚妄的常执。

粗大的常执,是对于下至两刹那以上的时间段,认为前后是完整不变的。这尤其表现在对寿命长久的执著上。人们虽然看到了生老病死等各种明显的变化,但还顽固地认为有前后一体、完整的人生,并且执著死亡不会到来。

因此,在第一品中,提婆菩萨首先将两种常执都作了有力的遮破。

丙一、断常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分三:一、明诸行无常死之自性;二、广说彼如何修习轨理;三、明随念如是无常之胜利。

断常执颠倒的方便瑜伽,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有情自身为例,揭示有情受死主的控制,一刻不停地走向死亡,以此来揭示出诸行无常的规律;第二部分是通过生际必死、高际必堕、聚际必散、合际必分这无常四际,来具体教授如何修习众生受死主控制的无常轨理;第三部分是说明如是随念而修习无常的殊胜利益。

丁一、明诸行无常死之自性

“诸”是此等一切;“行”的意思是由因缘造作而迁流,如同大河奔流一样。任何由因缘造作成的有为法,都是迁流不息的,根据这个特征,而把有为法命名为“行”。诸行无常,意思是一切在迁流变异的有为法,都没有常而不变的体性。

在诸行无常之中,死是最明显、和众生关系最重大的无常自性。一旦死无常现前,就意味着将失去宝贵人身。而宝贵人身,它具有积累世出世间功德、出离三界,乃至即身成佛等巨大的价值,因此失去了它,是人的最大损失。明白死亡无常的必然性、紧迫性,就能减少以及消除毫无意义的散乱和懈怠,充分利用这个千劫难逢的暇满人身宝,精进地闻思修行。

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

彼犹安然睡,有谁暴于彼。

难词释义

“三世”就是三世间,世间包含有无常坏灭之义,能失坏众生的安乐。这三种世间,具体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主”是主宰——控制者。“三世主”即是一切世间之主。死主有深浅两层意义:粗浅的意义,是说死主是众生的主宰者、控制者;深层的意义,是指惑业力,因为众生的五取蕴在刹那刹那生而灭去,因而毫无自在,本性是苦,这都完全是由其因——惑业之力所导致的。

“自死无教者”:“自死”,是说死主它自己。“无教者”,是说没有别的主宰者,也就是死主它自己是不受任何世间力量的控制的,不需服从任何人。

“彼犹安然睡”:是指众生在如此恐怖的死主控制之下,仍然能若无其事地入睡。

“有谁暴于彼”,暴是极度愚蠢的意思,此句是说,这样的众生是最愚不可及的了。

颂文直解

死主是三界主宰者,掌控着一切世间众生的生命。它没有自己的主宰者,不须听命于他人,同时也从不差遣他人,在执行死刑的时候,都是自己决定,并亲自前去执行。在死主的威慑下,如果有人还能安然入睡,不精进学修能了脱生死的佛法,那么世上再没有比他更加愚蠢的人了。

惑业是究竟的死主

导师佛陀和已经获得解脱的圣者们,他们早已摆脱了死主的控制,而死主能控制的,只是在轮回中流转的凡夫。凡夫所造的业力还没有成熟(也就是十二缘起中的“有支”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死主也无权决定他是死是活。死主不可抵挡的威力,就来自于凡夫的烦恼与业力,凡夫因为执著万法是真实存在的,没有在心中生起圣道,因此就被惑业困在了三界之内。凡夫的五取蕴,就像炸药包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引爆,那怎么还能安然而睡呢!

这个宏观的有情世间和器世间都是由有漏的蕴聚构成的,五蕴中的色蕴是由众多色法的微尘积聚而成的,受、想、行、识这四种蕴,则是由众多刹那变异的心、心所相续串连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作为基础的微尘与刹那的心、心所,构建成了整个世间。因为这个基础是在不停地刹那变异的,这导致整个宏观世间也必然在刹那变异、生生灭灭。而众生则执五蕴常有,并真实地存在,因此他们的实有执著一再地落空,因此,这个无常的世间,对于众生来说到处都充满了苦,其本性就完全是苦的味道。

因此,死主并不能理解为某一个外在的神,它就是死本身,而死又是由众生自己的惑业导致的,因此众生的惑业才是隐形的、真正究竟的死主。

众生的实执,是众苦产生的深层基石,如果实执或者惑业未断,则众生永远不能像圣者佛菩萨和阿罗汉那样安然自在。要断除惑业,就要断除对轮回世间的颠倒实执,要断除实执,就要修习诸法无自性的般若法义。这也就是本论前八品和后八品要帮助我们达到的目的。

凡夫都害怕死亡,但是像提婆菩萨在偈颂里呵斥的愚痴众生却又比比皆是。其中的原因,就是这类众生没考虑过自己会死,因此没有紧迫感,不知道已经危机四伏。其实死主的剑已经在自己头上举起来了,随时都会落下,众生只有像如救头燃般去精进修行解脱的圣道,才是对抗死主到来的最好办法。

那么众生是否有可能躲避死主呢?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下面来看死主的两大威力。

死主的两大威力

提婆菩萨在偈颂中提到了死主的两大威力:“三世主”和“无教者”,这说明了死主是根本没有办法逃脱的。

第一个威力是“三世主”,这是说死主掌控着三界,是三界里一切众生的老大——控制者。下至地狱众生,上至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都被死主牢牢地控制着。

从人类历史上看,历代开国皇帝,指挥千军万马,掌握众多人的生杀大权,但是在寿限到来的时候,都躺倒在了床上,气力微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最后都无一例外,被死主处以极刑了。大家思考一下,论能力、威势、财富、贡献等等方面,你能不能比得过他们,他们无一例外都已经死去,那你是否能有不死的可能?

死主的意思,按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世间的老大。大家想一想,你觉得这个世间的老大是什么呢?

外道们会说老大是大自在天或者上帝等神灵,但这是不可能的,具体在本论第十品中有详细的分析。那么会不会是导师佛陀呢?当然也不是,佛陀是引导众生获得解脱的导师,并不是控制三界众生的老大。

这个世间真正究竟的老大,是每个众生自己造的生死业,业力是一切有情轮转的原因,那么,这个死,是业力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强烈的,所以,死就是最有威力的老大。

但是,一般人不认为业力和死是老大,反而认为这老大是每个人自己。比如说,有人和自己意见不合了,就生起嗔心,有人附和、奉承自己了,就飘飘然;对于教法,不认真去思维,反而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随意地下一些很胆大的结论;在和善知识见解不一致的时候,不去认真思维善知识的见解,只是坚持自己的那一套。这些做法,正是说明了一切都要由自己说了算,自己才是老大。

提婆菩萨说死主才是真正究竟老大,所以大家要把心里由自己占着的老大的位置让出来,要请死主坐进去。要清楚自己在烦恼没有断尽之前,死主随时都会出现在面前,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要对死主有敬畏之心,要经常偷偷关注着死主。趁死主还没有动手,抓紧利用暇满人身宝,说有功德的话,做有功德的事。别人和自己意见不合,就让着他一些,有人附和、奉承了,也不生欢喜等,因为在死主面前,那些事情都是非常渺小。

大家平时要多做这样的串习,在修其他法的时候,时不时地看一眼死主,可以促进自己保持修法的正念,在平时如果也一直盯着死主,提防着死主,则能帮助自己收摄身心,减少懈怠和放逸等。

死主的第二个威力是“无教者”。如果死主有其上司,那么通过巴结其上司,也有可能获得赦免,但是死主没有上司,这个后门也完全被堵上了。另外,如果死主是派手下来执行,那么还有可能通过贿赂他的手下,来请他们放自己一马。但是每个人的死,都是由死主亲自来执行,所以完全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知道了死主是“无教者”,就是要断除可以逃避死主到来的侥幸心理。

死主的三大威胁

具有这两大威力的死主,他对众生来说会带来什么呢?死主带给人们的,有三个方面的威胁。一是对今世割舍不下的忧苦,二是对失去自我的恐惧,三是死后将堕入三恶道受苦。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第一,人在弥留之际,会对执著的事物,比如财产、亲属、朋友,以及自己的身体等,产生极深的眷恋,心中舍不得,所以会生起极深的忧伤。

如果没作深入观察,只是泛泛地谈论死主,不会有真实感,就像隔靴搔痒一样。大家现在来真切体会一下,假设你现在已经处在弥留之际,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了,你现在心里会想到什么?

做父母的人,会想到子女,因为子女是他们活着的第一个理由。不管子女是否已经成家立业,父母都有放舍不下的许多理由。孩子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所以如果就要死去,子女就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没有子女的人,则会想到父母、亲友。

临死的人,还会想到存款、房子等等有用的东西。

不但如此,当真的意识到自己到了离开这个世界了的时候,甚至是那些平时让自己厌离的东西,都有可能会割舍不下,因为你对这些熟悉的环境,已经产生了我所的执著。这些执著,会扰乱将死之人的心,让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第二是对自我将要消失的恐惧。凡夫要么将五蕴当作我,要么将五蕴当作我的所依。而死亡意味着要失去身体这个色蕴,因此觉得“我”将没有着落,产生“我”要消失的断见,这对于有强烈自我执著的人来说,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第三是后世堕入三恶道中,长时间受难忍痛苦。这个结果,很多人虽然事先不知道,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个必然的归宿。

这三种威胁,决定了死亡应该是众生最害怕的事。众生平时不敢谈及死亡,不愿谈及死亡,认为死者带有很多晦气,给自己带来不吉祥,并因死亡产生了很多的禁忌,这都是因为众生害怕死亡而引起的自然反应。


{返回 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观四百论讲记(一)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讲记(三)
 中观四百论讲记(二十)
 中观四百论讲记(十三)
 中观四百论讲记(四十六)
 中观四百论讲记(三十一)
 中观四百论讲记(二十九)
 中观四百论讲记(三十二)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三)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八)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
 中观四百论讲记(三十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动物保护行为指南[栏目:佛网文摘]
 致觉行者 六 (1)如何练习培养觉性[栏目:隆波田禅师]
 供我们自己爱吃的水果,是不是不好?供香时不知不觉的闻了,算不算犯盗戒?[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人间佛教实践的先行者——简论慈航法师的三大理念(华方田)[栏目:人间佛教]
 真修行,冤亲债主都恭敬[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1——解释比灌顶更重要,必须了解修法的意义[栏目:桑杰年巴仁波切]
 一一二、绝处逢生[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一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一味的固执[栏目:白云禅师]
 《地藏经》是不是要念一辈子啊?[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