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须弥山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11
须弥山
  
  问:
  
  有和尚问云门文偃禅师:「修行到不起一念的境地,还有没有过失呢?」禅师答:「须弥山。」云门是说这个过失就像须弥山一样大吗?一念不起不是打坐修行的人所追求的境界吗?为什么云门说他大错特错呢?
  答:
  
  是谁在一念不起?从禅师的角度看,讲一念不起的人仅停留在世俗知识上的一个观念。其实他心中的我执就像须弥山那么大,而且牢不可破。
  
  须弥山是佛经中的传说,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中心支柱,四面有日月星辰和四大部洲,地球在其南边,山顶上有三十三个天空,天空之上还有一层又一层的天空,可见它大到无极无限。
  
  云门禅师用须弥山来告诉问话者:你不要说一念不起,实际上你的执着就像须弥山一样巨大、一样牢固。所谓执着是指「我」、「我见」、「我执」和「自我中心」。佛经中说邪见易破,比如本来不信因果,一旦信了因果,邪见就没有了。可是要破「我见」很困难,必须破除「根本烦恼」,也就是破除贪、瞋、痴、慢、疑以及「我」之后,「我见」才能破。只要自我-心、自我观念还存在,「我见」依然存在。
  
  事实上,一念不起本身就有问题。修行人如果杂念纷飞固然不好,集中一念已经不容易,表示已入定。如果一念不生,相对地也要一念不灭才对。仅仅是一念不起或执着一念不生则可能变成唯物主义、自然主义或虚无主义的哲学或宗教,不是佛教所讲的不生不灭的涅槃。不生不灭的涅槃并不否定一切身心现象,可能身心现象都还在,就能实证涅槃。
  
  如果一念不生是指妄念不生,那么还有一念是「定」,不是一念不生。说一念不起的人本身就有那个念头,而且还在发问呢!怪不得云门说这一念如须弥山那么大,代表的就是发问者的「我」。
  
  对一般人而言,一念不生是死人;对修定的人而言,一念不生也不是很好的事;注意一念而不感觉一念是定境;完全没有念头则可能变成无想外道、无想天,其实还是有我,就是「我没念头」的这个我。这种存在已非一般人的感官所能体会,必须有很深的定才能察觉有「我」在。但是,有「一念不生」经验的人,往往自以为「已经没有念头」、「已经没有我」,这是很麻烦的事,它使人停止不前,不愿继续努力以达「般若空」的境界。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是天 地是地
下一篇:泣露千般草
 法华转 转法华
 不思善 不思恶
 从生至死,只是这个
 举即易,出也大难
 莫造作
 解铃系铃
 日面佛 月面佛
 始随芳草去
 本自天然,不假雕琢
 一钵千家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有为与无为[栏目:仁焕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一节 小乘佛教的心性说[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地狱的痛苦,我只是听说,没有感同身受呀?我很难为它痛苦而怜悯...[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用功的下手处[栏目:慧光法师]
 42 乞丐与禅[栏目:没时间老]
 暇满人身这么难得,我们的时间实在有限,到底该把精力投入哪个方面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教提倡出世,儒教提倡入世,佛教追求精神上的财富,儒教追求现实的东西。您如何评价儒教?[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三省吾身的实践[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