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函遍复 讲记一(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2

一函遍复讲记

印光大师 著

益西彭措法师 讲述

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佛经而说。如果肯依这样真修实行,就能得到无穷利益。

下面我们分十二段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教言:

一、净土法门的宗要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净土法门普被上、中、下一切根机,无论哪种利根、钝根全部收摄在内,这是如来普遍为了一切上圣下凡,使得他在一生当中就能了脱生死的大法。对于这简易、方便的净土法门不能信受修持,实在是很可悲哀的事。

【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净土宗”,顾名思义就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为宗旨。修持往生净土的法门,以信、愿、行三法做为本宗修行的要点。

能够生起真实的信心,又有求生净土的恳切愿力,再加以努力实修往生净土的方便,就能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

【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

第一、要信这娑婆世界纯一是苦,信极乐世界纯一是乐。

这个娑婆世界只是烦恼和业力变现的果报,决定没有丝毫的安乐。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娑婆世界里所受用的就只有苦、乐、舍三种受。苦受就不必说,乐受也只是烦恼和有漏善业所造就的五欲乐和禅定乐,这也只是一时因缘聚会的快乐,因缘一散就落得坏灭而陷入忧苦当中,当然不是真实安乐。不苦不乐的舍受也只是由暂时业的势力维持,势力一尽,就必定在遇到境缘时发起烦恼、业力,引发种种苦苦和坏苦。这样就能决定娑婆世界唯一是苦的自性。

极乐世界根本不同。这是由阿弥陀佛累劫发愿修行,以无量福慧功德所庄严的净土。她的特殊之处就是众生临终时的心和佛心相应,就被摄持到净土之内。这里没有任何引生烦恼的助缘,不断烦恼而得涅槃分,也就是一切色声香味触在接触时所起的作用是在遮止烦恼和业,是在唯一增益道心,因此即使有烦恼种子存在也无法现行。所以只要生到极乐世界就一切时唯一享用无漏法乐。这就是依仗佛力加持而超出苦苦、坏苦、行苦。

能够这样信解“往生净土就真实达到了离苦得乐”,就了知往生极乐净土胜过转生娑婆世界的人间、天界无量百千亿倍,也就再不会生起希求人天五欲乐和禅定乐的心,而一心求生极乐世界。

【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第二、是相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依仗自力断除烦恼、证得真如,而了生脱死。又相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力,只要我念佛的名号求生佛国,临终佛就一定会慈悲接引我往生西方。

能这样信解,就会发起决定求生净土的心。因为自己已经认定了这是即生出生死的唯一之路。自己没有力量断惑、了生脱死,又不借佛力摄持往生,那就落轮回了!所以临终就抱定这一根救命稻草,就是凭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受,往生净土。这个信心真正生起来了,下面的发愿、修法都会顺理成章地发起。

每个人都要认认真真地考虑:我到了这一生临终时,到底走哪一条解脱的路。如果能把一生的归宿决定下来,那到死前还有一段时间,就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尽量早做准备、多做准备。如果自己没有决定求生西方的心,这样目标不定、方向不定、志愿不定,平时也不会认真积累往生资粮,到了临终,就像到了十字路口不知道要走哪条路,那就很悬了!

【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

紧接上面的两种信心:一是信娑婆纯一是苦,极乐纯一是乐;二是信自力无法一生了脱,而仗佛力只要念佛求生就一定能往生。有了这样的信解之后,就会发起迫切求生净土的愿望。这里用两个“愿速”——愿速出离、愿速往生,就是指愿心要这样迫切才行。

就像囚犯盼望早日出监狱那样。囚犯心里很清楚:呆在监狱里只是受苦而已,只有出监狱才能得到自由和安乐。所以只要今天刑满释放,就绝不会再逗留一刻!这就是“速”的涵义。我们要有这样迫切的心愿,心里只求快点出离这苦恼的世界,快点生到极乐世界!有这样迫切求生的心,那就会发起以下的修行。

【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

愿就是一心盼望早点出离轮回、早点往生净土,就像盼望早点出监狱回家一样。那么,怎么修行才能实现往生净土的愿望呢?就是至诚恳切地常常念阿弥陀佛,时时刻刻不让这句佛号忘记。

我们和佛的关系就像母子一样,阿弥陀佛犹如慈母,我们是阿弥陀佛的孩子。佛的心从没有离开过我们,对我们这些孩子的忆念是永无间断的。反过来,我们忆念佛的心也应当时时不断。这样母子的心就恒时合在一起,不会分离。也就会被佛力摄受,临终时接引我们去西方了。

所以念佛就是以佛为念,不念其它。一心念佛就不再念贪嗔痴,不再念轮回里的事。这样念来念去,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和佛合在一起,就能往生。

如果这一念佛不在,而落在世间的妄想当中,心缘在其它地方,就和佛隔开了。所以时时刻刻心都要缘在一句佛上。(当然这都是按照持名念佛的修法而讲的。如果是修持咒、观想等其它法门来求生净土,那就按照自身的修法来做。)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

我们凡夫散漫惯了,一定要设立一个功课来约束自己,让自己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这就保证了每一天都有一段时间修净土,符合一向专念的要求。

凡事能每天坚持做,就容易成熟。比如练拳的人每天早晨练两个小时,他舍不得间断。如果哪天间断,就觉得自己的功夫退步了。所以相续不断很重要。就像母鸡孵蛋,一定要护住热气不断,才能孵出鸡来。天天做功课,也就是保证每天都有一段时间,心里缘着净土、熏习净土,每一天都跟净土打交道。串习深了之后,心就不离净土、常常缘念净土,到了临终一刻,心就自然倾注在阿弥陀佛上,这样就能往生。

在固定的课程之外,平常还有很多闲散时间,这也要抓紧利用。不要认为在佛堂里做功课的一段时间是在修净土,出了佛堂就和修净土了不相干。不是这样!要尽可能地相续!

所以走路也不间断念佛,站着心还缘在佛上,坐着也是念佛,躺下也念着佛入睡。做扫地、做饭、洗衣、洗菜、买东西等不用心的事,也要一边做一边念佛。如果心里考虑事情,比如写作、思维等等,分别心不能一心两用,那就念不了佛。除此之外,做不用心的事都可以念佛。

这样一边做事一边念佛,不会让你烦恼,反而让你生欢喜心,这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以前也讲过湖南黄打铁的故事,打铁是一件苦事,尤其到了炎热的夏天,在高温的火炉旁边做这种单调的工作,当然是很苦的事。后来有一位师父劝他念佛,他依教奉行了。结果念了一段时间,打铁时不感到烦躁,心里清凉。所以能养成习惯就很好,一心缘在佛上,心渐渐会安定下来,也就时时得到法乐了。

【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

睡觉不出声,出声伤气,就只心里默念,耳朵听,念四个字就可以。其他情况比如衣冠不整、洗澡、解手、到不干净处都须要默念。如果出声念,仪式上不合适。

总之,佛号要一直不离心口,当仪式上不合适时,就只默念,得到的功德是一样的。

【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心里默念,都要做到三个清清楚楚,这是念佛法门的诀窍。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道门,叫做“六根门头”。心是从这道门出去的。这六道门不严格地守护,心就很容易散乱。心一散乱,修什么、念什么都功德很小。怎么守护这六道门呢?在六根当中,闭上眼睛不东张西望就摄住了眼根,身体端坐不动就摄住了身根,鼻子闻的是檀香就摄住了鼻根,之后就用一句佛号摄住意根、舌根和耳根。怎么摄住呢?方法就是认认真真地做到三个清清楚楚。每一句佛号都力求在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用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这三点做到了,就能把心摄在一句佛号上,不往外奔驰。

这样心系在一句佛号上,一句接一句地相续。久而久之,妄念渐渐止息、佛念渐渐精纯,功德就最大了。

二、净业的基础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这是讲念佛的人必须修好“观经三福”中的第一福。包括四句:

第一、孝养父母。这是讲得人身一定要假借父母的因缘,如果没有父亲,就缺能生的因;没有母亲,就无受生的缘。如果没有父母,就失去了托生的处所,必须具有父母的助缘才有受用之处。也就是说,在中阴阶段想要得一个身体,以自己的业识作为内因,以父母的精血作为外缘,因缘和合才有这个身体。以这个缘故,父母的恩德极重。

母亲怀胎以来,十个月中行住坐卧常常生起苦恼,而且担忧生产时的死难。如果幸运地降生了,还要在三年中无微不至的关怀养育。因为婴儿那么小,根本没有生存的能力,全靠母亲养育。做婴儿的三年当中,跟母亲睡在一起,常常拉屎撒尿。母亲晚上经常就睡在屎尿里,床被、衣服都不干净。等到长大以后成家,所爱的是妻子、儿女,对父母反而生起嫌恨、厌恶之心。这样不行孝养,就跟畜生一样了。

再一方面,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佛在世的时候,遇上某年发生饥荒。当时很多人都饿死了,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乞食难以得到。那时候,世尊等着比丘们离去之后,就独自一人到城市里乞食,从早上到中午挨家挨户地问:“有饮食吗?有饮食吗?”这样乞食,没有人给世尊饮食,所以世尊托着空钵回来。第二天又去,也是一无所获。第三天仍然一无所获。

忽然有一位比丘在途中遇见了佛,见佛脸色异常,有饥饿的相。就问佛:“世尊!您现在饭食完毕了吗?”

佛说:“比丘!我这三天来没得到一勺饮食。我现在饥饿虚弱,没气力跟你说话。”

比丘听佛这样说,忍不住伤心流泪。心里想:“佛是无上福田,是慈护一切众生的怙主。我现在卖掉三衣买一钵饭来奉养佛,现在正是时候。”这样想好之后就买了一钵饭,急忙端上来奉养佛。

佛知道他的心思,故意问他:“比丘!在这饥荒之年人都饿死了,你现在从哪里得到这钵干干净净的饭?”

比丘就把自己的经过一一禀白于佛。

佛又说:“比丘!三衣是三世诸佛的幢相,三衣的因缘是极尊、极重、极有恩德的。你现在换来这碗饭给我吃,我领你的好心,但我消受不了这碗饭。”

比丘对佛说:“佛是三界福田、无上的圣人,尚且不能消受,在佛之外又有谁能消受呢?”

佛说:“比丘!你父母在世吗?”

比丘说:“我父母在世。”

“你把这钵饭供养你的父母去。”

比丘说:“佛尚且说不能消受,我的父母怎么能消受呢?”

佛说:“能消受。”

“为什么呢?”

“父母生了你的身体,对你有大恩德,因此能消受。”

佛又问:“比丘!你的父母对佛有信心吗?”

比丘说:“没有信心。”

佛说:“他们现在会有信心的。见到你供养饭,心生欢喜,因此就发起信心。你首先教父母受三归依,就能消受此饭。”比丘领受佛的教诫,辞别而去。以这个缘故,须要孝养父母。

而且,佛母摩耶夫人生了佛之后,经过七天就去世而生到了忉利天。佛后来成道到四月十五就上升忉利天,在一夏中为母亲说法,就是为了报答母亲十月怀胎的恩德。

佛尚且亲自报恩孝养父母,何况我们凡夫,怎么能不孝养呢?由此就知道父母的恩德极为深重。

第二、奉事师长。这要知道:教导开示我们做人行为的规范,增长学识,成就品德,使我们因地的行为没有错误、欠缺,直到成佛之间,都是由师长教导的力量所致。这样教导的大恩德最要敬重。

以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种行,叫做“敬上行”(就是恭敬尊长、长辈的行为)。

第三、慈心不杀。这又要知道一切众生都以寿命为根本。(意思是说,生存的所有内容都要依赖命根,没有了命根,就一切都没有了。所以众生为了保住身体的手、脚等,可以舍弃外在的财富;为了保住命根,可以舍弃手、脚等。一切生存的所依就是命根。)如果见到众生遭到恶缘而恐怖、奔逃、躲藏,就唯一设法要救护它的生命。

经上说:“一切诸众生,无不爱寿命,勿杀勿行杖,恕己可为喻。(一切众生无不爱重自己的寿命,我们不能杀众生,不能用刀杖伤害众生。这个道理只要将心比心地想一想:我最爱重自己的生命,不愿被人杀,不愿被人用刀杖打;众生也一样最爱重自己的生命,不愿意被人杀、被人打。所以应当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而不行杀。)”

(以上三条都是善导大师《四帖疏》上所作的解释。)

第四、修十善业。上面的“慈心不杀”是十善业中的第一条,这里是总说“修十善业”。就是身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不生贪欲、嗔恚、邪见。这在讲《十善业道经》时已经具体做过解释,这里就不多说了。

【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

念佛的人又要尽到伦常上的本分。处在世间就有伦常,处在什么分上就要尽到这分上的责任。也就是:做父亲的,要尽到慈爱;做子女的,要尽到孝养;做兄长的,要尽到友爱;做弟弟的,要尽到恭顺;做夫妻的,要彼此和顺;做主人的,要仁慈下人;做仆人的,要尽到忠诚。不管别人有没有对我尽到本分,我总要尽到自己的本分。能这样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尽到友谊和本分,就叫善人。

在世间的伦常上尽好本分,这是真实的修行,会给修法营造很好的条件和氛围。好比造房子,首先要打好牢固的地基,再往上建就不会倒蹋,而且一层一层都建得起来。修行人没尽好伦常上的本分,就等于没有修法的基础,这是最切身的地方。因为每天都处在种种业缘关系当中,处处有因果上的处理、有应负的责任。如果对人对事不尽本分、义务,就欠了伦理义务上的债务,就有良心上的亏欠,心里就会不干净、不光明正大。这样的话,在家庭、在单位搞得人际关系紧张,或者心态很不好,心里总是不安,总感觉气氛不对、压力很大,这样怎么能修好呢?

实际上所谓的修因果就是在为人处事上修,在尽伦理本分上修,这是无法逃避的。要想修好佛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做人要尽本分,不能欠良心上的债务,不能违背责任和义务。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像这样能尽本分,就叫“善人”。善人再念佛求生西方,临终决定能够得到往生,因为善人的心和佛的心相合,就能感得佛慈悲接引他往生。如果口里常常念佛,而心不依正道行持,或者在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等伦理上不能尽到本分,那自己的心就和佛心违背,也就难以往生了。这是因为自己心里发生了障碍,佛也没办法垂下慈悲来做接引。

我们看《净土圣贤录》里居士往生的传记时,就会发现几乎人人都是尽到了伦理上的本分,临终要走的时候心里很安详,助缘的条件也很好,没有一点障碍。这都是平凡的人,立足于家庭、工作,在尽到了本分的基础上,随分随力地修持净土。他并没有脱离生活,没有违背责任,凭借根本的两条就往生了净土:一条就是做好了人,另一条就是对于净土法门有信、愿、行。他们心地正直、善良、忠厚,内在的善心和佛的心相应,也就感得佛以慈悲接引他生到净土。

相反方面,也有很多人虽然念佛却没有得到往生。问题就出在没有按照佛的教导去实行。比如对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并没有真实地奉行。这样自己的心和佛心违背,也就不能感通而难以往生。

三、劝人念佛求生西方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属,并与亲友,不蒙此益乎。】

而且要劝导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儿女、同乡、亲友、同事等等,一同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观世音菩萨。因为这件事利益很大,怎么忍心让生我的父母和我的眷属、亲友不得到这种大利益呢?

给予世间生活上的关怀、帮助,并不能让亲友得到解脱生死的利益。对亲友最大的利益就是劝导他求生净土,这样来使他得到永久的利益。

【况且现在是一个大患难世道。灾祸之来,无法可设。若能常念佛及观音,决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无灾难,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隆。况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

何况现在是末法时代,有很多天灾人祸。到灾难降临时无计可施,所以要事先做好准备。如果平时能常常念佛、念观音,即使灾难降临也一定得到佛的慈悲庇护,而能逢凶化吉。即使没遇到灾难,也能以佛力加被,得到消业障、开智慧、增长福德的利益。

何况劝人念佛求生净土就是成就凡夫做佛!因为只要生到净土,就已经了脱生死,登入不退地了。这样只进不退,修到彻底时就是成佛。所以把一个人送到佛国,然后在佛国里深造,最后毕业就是成佛。所以送人生西方就是成就人做佛,功德最大。这样,以劝人求生净土的功德回向往生,一定能圆满自己往生净土的所愿。

四、一切功德都须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

平常凡是诵经、持咒、礼拜、忏悔以及救灾扶贫、做各项慈善事业等修行的功德,都必须回向往生西方。切切不可以求来世得到人天福报。一有求人天福报的心,就没有往生的份了。

也就是说,如果有求来世人天福报的心,就会被这一念心所牵引,而趣向世间人天当中受生。以今生修持的功德,来世就得到福报。享福的时候,往往迷惑颠倒的多、造恶业的多,而且福越大、造的恶业越大,等再来世就难免堕入三恶道中。再想恢复人身、遇到净土即生了脱的法门,就比登天还要难了。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佛教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什么用意呢?就是为了我们能够有办法这一生就解脱生死,所以就特别传授净土法门。这也是考虑到我们业深障重的众生,要想即生了脱生死,就要走仗佛力摄受而往生净土的这条路。

念了一定数量的佛,就好比积累了一笔资金。这笔“资金”投在什么地方用,就看自己的心把它回向在哪里。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遵照佛的教导,把它回向在往生净土上、回向在成菩提、度众生上。如果把这笔“资金”投资在来世得人天福报上,那就在投资方向上犯了决策上的大错误。本来是作用很大的无价宝珠,回向在往生、成佛、度众生上,就能得到往生净土、成佛、度众生的极大利益;而投资得不好,用这个无价之宝换取一颗糖吃,这样就只能得到来世的人天福报,而且会因为享受这份福报而造业堕落,这就是决策上犯了大的错误。

作为凡夫,临终时不可能分身十方法界,要去西方就不是去东方,生净土就不是生娑婆,想在人天里待就去不了净土!(生净土是要从人天当中超出,如果心还往人天里钻,那就绝对生不了净土。)凡夫临终最后刹那的心,就是一个方向、一个所缘、一个去处,绝不可能一刹那分身十方。方向确定了之后,就只认西方是归宿,不认人天是故乡,绝对没有丝毫求生人天的心。

所以要把方向决定下来,今生到了临终唯一只去极乐世界,就只是这一个愿、一条心。这个方向定了之后,这一生所修的任何功德都不求来世人天福报,而只求往生西方,以及在西方修学成就和成佛度众生。

(我们往下跳过去两段,再接着讲:)

五、念佛人要吃素戒杀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

念佛的人要吃长素,如果做不到,要吃六斋或十斋。(六斋就是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十斋就是在六斋的基础上加上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这四天。遇到月小(就是指这个月没有三十这一天),就提前一天受持。而且正月、五月、九月这三个月是三斋月,应当持长素,作各种功德。)

要这样逐渐地减少来达到永远断荤,这样才合理。虽然一时还没做到断荤,也应当买现肉,不要在家里杀生。因为家里常愿吉祥,如果天天杀生,家就成了屠宰场,屠宰场是冤鬼聚会的地方,很不吉祥,所以要切切戒除在家里杀生。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函遍复 讲记二(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下一篇: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 讲记二 & 与周利童子书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共修《岩洞老人颤抖歌》内容(七)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二)
 怀业时语讲记(二)教诫断除舍法、修持有缘本尊法、净观一切佛教宗派..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四)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五)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三)
 西归直指•疑问指南(第一节课)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一)
 净土圣贤的传记(五)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维八苦讲记(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乡愁[栏目:孤独是一种修行]
 对于「救贫」和「救急」,我们如何拿捏分寸?[栏目:问星云大师]
 圣严法师的话 待人接物[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语录]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巴英术语汇编 中译后记[栏目:马哈希法师]
 放下过去 轻松面向未来[栏目:慧语禅心]
 A Guide To Shamatha Meditation[栏目:Thrangu Rinpoche]
 天空的呼唤[栏目:心静自然禅]
 4.多闻第一的阿难陀[栏目: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生死与解脱[栏目:仁焕法师]
 群兽过河[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