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圣贤的传记(十五)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7

往生王臣

晋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少孤,事母孝,善老庄言,不委蛇于时俗。初为府参军,公卿先后引荐,皆力辞。

晋朝刘程之,彭城人。小时候父亲去世,侍奉母亲很孝顺。他擅长老庄的学说,不和时流同流合污。最初担任政府的参军。王公大臣先后引荐他做官,都坚决辞谢。

时慧远法师,止于庐山东林寺,修念佛三昧,程之往依之。远曰,官禄巍巍,云何不为。程之曰,晋室无磐石之固,物情有累卵之危,吾何为哉。刘裕以其不屈,号曰遗民以旌之。

当时慧远大师住在东林寺修念佛三昧。刘程之前往依止,远公说:“高官厚禄怎么不做呢?”刘程之说:“晋室无磐石之固,物情有累卵之危,吾何为哉?(晋朝的江山并非像磐石一样坚固,有情却有累卵的危机,我做世间的官干什么呢?累卵就是蛋一颗颗堆在一起,稍微一碰就会倒塌、破碎,比喻生命脆微,一遇死缘就会坏灭。所以人生要及时修出离生死的佛法。)”当时南朝刘宋的皇帝刘裕认为他很有志气,就赐给他“遗民”的称号来表彰他,因此后人称他为“刘遗民”。

同时清信士宗悫、雷次宗、周续之、张野、张诠、毕颖之等,咸来庐山。乃于西方三圣像前,建斋立社,同修净业,程之镵石为誓。

当时有清信士宗悫、雷次宗、周续之、张野、张诠、毕颖之等,都来到庐山,共同在西方三圣圣像前建斋立社,同修净业。刘遗民写文刻石,作为大众共同的誓愿。

程之度西林涧北,别立禅坊,精研玄理,兼持禁戒,著念佛三昧诗。居半载,即于定中见佛光照地,皆作金色。更十五年,于正念佛时,见阿弥陀佛,玉毫光照,垂手慰接。程之曰,安得如来为我摩顶,覆我以衣。俄而佛为摩顶,引袈裟以被之。

刘遗民来到西林山涧的北边,另外建了坐禅的房舍。自己在里面精研佛理,同时守持净戒。写有《念佛三昧诗》。住山半年,就在定中见佛光照地,普现金色。又过了15年,正念佛时,见阿弥陀佛白毫光照触身体。佛垂手接引来作安慰。刘遗民说:“如来能为我摩顶吗?能以衣服覆盖我身吗?”立即佛就为他摩顶,又引袈裟披在他身上。

他日又梦入七宝池,见莲华青白色,其水湛湛。有人项有圆光,胸出卍字,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饮之。程之饮水甘美。及寤,异香发于毛孔。乃语人曰,吾净土之缘至矣。请僧转妙法莲华经,近数百周。程之对像焚香,再拜祝曰,我以释迦遗教,知有阿弥陀佛。此香,当先供养释迦如来,次供养阿弥陀佛。复次,供养妙法莲华经,所以得生净土,由此经功德。愿与一切有情,俱生净土。即与众别,卧床上,面西合掌,泊然化去。时晋义熙六年,年五十九。(东林传,出三藏记集)

又一日,梦见入了七宝池,池中有青、白等各色莲花,池水湛然。有一人颈项上有圆光,胸部现出卍字,指着池水说:“这是八功德水,你可以喝。”刘遗民喝了池水,非常甘美。醒来,身体毛孔中散发异香,就对人说:“我净土的因缘到了。”然后请僧人诵《法华经》,达到数百遍。刘遗民对着佛像焚香、再拜,祈愿说:“我以释迦如来遗教,才知道有阿弥陀佛。此香应首先供养释迦如来,然后供养阿弥陀佛,再供养《妙法莲华经》,所以能生净土都因此经的功德。愿与一切有情同生净土!”随后就和大众告别,卧在床上朝西合掌,寂然往生。当时是东晋义熙六年,59岁。

隋徐孝克,性至孝,每侍宴,无所食啖,还以遗母。疏食长斋,持菩萨戒,昼夜讲诵法华经。

隋朝徐孝克,天性至孝。每次赴宴时自己不吃东西,而是把食物带回家奉养母亲。平时吃素持长斋,持菩萨戒。昼夜讲诵《法华经》。

为都官尚书时,省中多有鬼怪,昏夜之际,无故有声光,或见人著衣冠从井出,居省者多死亡。孝克居两载,妖变皆息,人咸以为贞正所致。开皇十年,长安疾疫,文帝令讲金刚般若经。十九年卒,临终正坐念佛,室内有非常异香气,邻里皆惊异之。(陈书孝友传)

他在做都官尚书时,官府里常常有鬼怪。每当昏暗的夜里,无故就有声音、光线,或见人穿着衣冠从井里出来。当时很多住在官府里的人都死去。徐孝克住了两年,这些妖怪灾变都止息了。人们认为是他的正气所致。开皇十年,长安发生瘟疫,隋文帝诏令他宣讲《金刚经》。十九年去世,临终端坐念佛。屋里有不同寻常的异香,邻居都感到很惊异。

唐于昶,不详其里居。唐天后朝,任并州录事。昼决曹务,夜判冥司。每知灾咎,阴为之备。凡六年,丁母忧,持金刚经为日课,更不复为冥吏矣。年八十四,将终,忽闻奇香。遽谓左右曰,西方圣人来迎我也。即向西,连称佛名而逝。(报应记)

唐朝于昶,不清楚他的出身。武则天时代,担任并州录事,白天判决官府牢狱之事,夜晚判决阴府案件。每每能预知灾祸,暗中就作好准备。这样经历了六年。

后来因母亲去世,以持诵《金刚经》为日课。以后就不再到冥府做官了。

84岁临终时,忽然闻到奇香,赶紧对左右说:“西方圣人来接我了!”然后朝西方连连念佛而往生。

唐马子云,不详其里居。举孝廉,任泾县尉。充本郡租纲,督运入京,舟溺,沉米万斛,系狱中。子云专心念佛,阅五年,遇赦得出。

唐朝马子云,不清楚他的出身。举孝廉,担任泾县的县尉。

有一次,他以本郡的田赋税捐督运入京城。当时船翻了,一万斛米沉入江中。因为这事他吃官司坐牢。在牢狱里专心念佛。过了五年,遇到特赦而出狱。

隐南陵山寺中,持一食斋。天宝十年,卒于泾。先谓人曰,吾因数奇,遂精持内教。今西方业成,当往生安乐世界尔。明日,沐浴,衣新衣,端坐合掌,俄而异香满室。子云云,佛来矣,遂逝。(纪闻)

他隐居在南陵山的寺院中,坚持日中一食。天宝十年,在泾县去世。之前对人说:“我因为命运坎坷,而精诚受持佛教。现在我西方净业成熟,要往生极乐世界了。”第二天沐浴,换好新衣,端坐合掌。一会儿,异香满室,他说:“佛来了!”就这样往生净土。

唐韦文晋,不详其所出。仕于唐,位至观察使。建西方道场,笃志净业,求生西方。一日,正持佛名,跏趺而化,异香满室。(佛祖统纪)

唐朝韦文晋,不清楚他的出身。在唐代做官,做到观察使的位置。曾经建立西方道场,坚定志向修持净业,求生西方。一天,正持佛名时,结着跏趺坐就往生了。异香满室。

石晋张抗(翁儿),不详其所出。石晋朝,官翰林学士。课大悲咒十万遍,求生西方。一日寝疾,唯持佛名。忽谓家人曰,西方净土,只在堂屋西边。阿弥陀佛坐莲华上。翁儿在莲华池金沙地上,礼拜嬉戏。良久,佛声甫寂而化。翁儿者,抗之孙,时已先逝矣。(佛祖统纪)

石晋张抗,不清楚他的出身。石晋时代他做了翰林学士。曾经诵大悲咒十万遍,求生西方。

有一天他卧病在床,一心持念佛名。忽然对家人说:“西方净土就在我们屋子西边,阿弥陀佛坐在莲花上,翁儿在莲花池的金沙地上礼拜游戏。”过了很久,念佛的声音才止息而往生。翁儿是张抗的孙子,之前已经往生。

宋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也。历仕宋仁英神哲四朝,出入将相,五十余年。官至太师,尝兼译经润文使,封潞国公。

宋朝文彦博,汾州介休人。他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历任高官,出入将相50多年,官做到太师职位。曾经兼任译经润文使,封为潞国公。

素皈信佛法,晚向道益力,专念阿弥陀佛,晨夕行坐,未尝少懈。发愿云,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居京师,与净严法师,集十万人,为净土会。一时士大夫多从而化焉。年九十二卒。(东都事略,佛祖统纪,佛法金汤。)

平时皈信佛法,晚年向道更加努力。专心地持念阿弥陀佛,从早到晚、行住坐卧,没有丝毫懈怠。他发愿说:“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住在京城时,他和净严法师集合十万人结净土会。当时士大夫参与的很多。92岁时去世。

宋杨杰(王仲回),字次公,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元丰中,官太常。初好禅宗,从天衣禅师游,参庞公机语。及奉祠太山,睹日出如盘涌,忽大悟。熙宁末,以母忧归,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平生著述,多指归净土。

宋朝杨杰,无为人,自称为“无为子”。元丰年间,官职为太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的官员)。最初喜好禅宗,随天衣禅师学禅,参究庞居士语录。等他奉命在太山祭祀时,有一天,见到日出如圆盘涌出,忽然大悟。

熙宁末年,因母亲去世,回到家乡。闲居时阅藏,以阅藏因缘,从此归心净土。绘有丈六阿弥陀佛像,随身携带,观想忆念。平生著述多数指归净土。

元祐中,官两浙提点刑狱,卒。临终,说偈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先是有司士参军王仲回者,与杰同乡里,尝从杰受念佛法门。问,如何得不间断。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也。仲回跃然。

元祐年间,做了两浙提点刑狱,之后就往生了。临终时说偈:“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之前有位参军叫王仲回,和杨杰是同乡。曾在杨杰处领受念佛法门,他请问:“如何能不间断?”杨杰说:“一信之后再不生疑,就是不间断。”仲回听后,欢喜雀跃。

明年,杰守丹阳,一夕,梦见仲回云,向蒙以净土为导,今得往生,特来致谢,再拜而出。已而得其子讣书,言仲回预知化期,遍别亲友,逝矣。杰既卒,其后有荆王夫人,梦游西方,见一人坐莲华上,其衣飘扬,宝冠璎珞,庄严其身。问何人,云杨杰也。(东都事略,乐邦文类。)

第二年,杨杰管理丹阳。一天夜晚,梦见仲回说:“以往蒙您引导我修持净土,现在我得以往生,特来致谢。”说完再拜而出。不久接到他儿子寄来的讣书,说仲回预知时至,和亲友全部告别后,安然往生。

杨杰去世后,荆王夫人做梦神游西方,在净土见到一人坐在莲花上,衣服飘扬,宝冠璎珞庄严其身。问是谁,说是杨杰。

宋王古(葛繁),字敏仲,东都人,文正公旦之曾孙也。其先七世持不杀戒,古更发心,放生命一百万。游江西,与晦堂、杨岐诸老师,究宗门中事。既而作直指净土决疑集,宏西方之教。闲居,数珠不去手。行住坐卧,修行净观,无有间歇。徽宗朝,官户部侍郎,以党祸落职,寻化去。

宋朝王古,东都人,是宰相王旦的曾孙。到他为止,祖上连续七代持不杀戒。王古就更发心,放生一百万。他到江西随晦堂、杨岐诸禅德参究宗门中事。后来撰写《直指净土决疑集》,弘扬西方净土教法。闲居时,念珠从不离手,行住坐卧常修净土观行,无有间断。徽宗时期,他做了户部侍郎。当时因朋党之祸被削职为民。不久就往生了。

有僧神游净土,见古与葛繁在焉。繁,澄江人,官至朝散大夫。公第私居,必营净室,设佛像。一日,方礼诵时,舍利从空而下。后无疾,面西,端坐而逝。(宋史,乐邦文类,法喜志。)

后来有僧人神游西方,见王古和葛繁都在净土。葛繁是澄江人,官做到朝散大夫。不论在公府、私宅,一定营造一间清净房屋设立佛像。有一天,他正礼拜念诵时,舍利从空降下。后来葛繁无病朝向西方,端坐而往生。

宋钟离瑾(景融、松),会稽人。母任夫人,精修净土,临终,勉瑾修净业。瑾自是感奋,日行利益二十事。后官浙西,与慈云式公论往生指要,清修弥笃。

宋朝钟离瑾,会稽人。母亲任夫人精修净土,临终时勉励离瑾好好修持净业。离瑾从此发奋努力,每天做二十件利他的事。后来在浙江西部做官,和慈云忏主谈论往生要法。这期间修持更加努力。

任夫人故有栴檀佛像,常顶戴行道。及是瑾瞻礼间,眉间忽迸出舍利数粒。未几,知开封府。方夜半,忽起,谓家人曰,夫人报我,往生期至矣,即跏趺而逝。前一日,举家梦瑾乘青莲华,天乐围绕,乘空西去。

以前任夫人在世时,有一尊栴檀佛像。老夫人常常顶戴这尊佛像,绕佛行道。等离瑾瞻礼佛像时,佛像眉间忽然迸出好几粒舍利。

不久,离瑾做了开封知府。当时正当半夜,忽然坐起来对家人说:“夫人告诉我往生的时间到了!”之后就结跏趺坐而坐化。前一天,全家梦到离瑾坐在青莲花上,天众围绕,从空中往西而去。

子景融,官朝请大夫。常诵观无量寿佛经,修念佛三昧。弃官,结茅仪真东园侧。尝曰,识得弥陀,弥陀弥陀。不识弥陀,奈何奈何。不识弥陀,弥陀更在西方外。识得弥陀,弥陀只在自己家。一夕,请僧妙应诵普贤行愿品,炷香听毕,两手作印而化。

他儿子景融,做了朝请大夫。日常诵《观经》,修念佛三昧。后来辞官,在仪真东园的旁边建了茅屋。曾经说:“识得弥陀,弥陀弥陀。不识弥陀,奈何奈何。不识弥陀,弥陀更在西方外;识得弥陀,弥陀只在自己家。”一天夜晚,他请僧人妙应诵《普贤行愿品》。烧香听完经后,两手结印而坐化。

曾孙松,寓居苏州,与宝积实公等,结社念佛。无疾,忽端坐,西向合掌而化。(佛祖统纪)

曾孙钟松,住在苏州,和宝积寺的实公等结社念佛。也是无病忽然端坐,朝西合掌而坐化。

宋马玗(永逸、婢),字仲玉,庐州合肥人。父忠肃公亮,守杭州日,慈云式公授以净土法门,遂全家奉佛。

宋朝马玗,庐州合肥人。父亲马公亮在杭州做官时,慈云忏主传授给他净土法门,从此他们全家都念佛了。

元丰中,玗遇僧广初,得天台十疑论,喜曰,吾今得所归矣。遂依慈云十念回向法,行之二十余年。后更与王古往还,益精进念佛。常以放生为佛事。历守淄川,新定,以慈惠为政。课诵经咒,观想西方,日有常法。

元丰年间,马玗遇到僧人广初,得到《天台十疑论》,很欢喜地说:“现在终于得到归宿了!”就依照慈云忏主制立的十念法修了20多年。后来又和王古来往,更精进地念佛,常常以放生为佛事。历次治理淄川、新定。做官时慈祥爱民,期间每天以诵经、持咒为日课,而且观想西方。

时荆王夫人梦游莲池,见有朝服而坐华上者,曰,此马玗杨杰也。时杰已化去,而玗尚无恙。崇宁元年,得疾,盥沐易衣,端坐,念佛而逝。有气如青盖,腾空而上。已而家人十数,同梦见玗曰,吾已得生净土上品矣。

当时荆王夫人梦游莲池时,见有人穿着官服坐在莲花上,说:“这位是马玗、杨杰。”当时杨杰已往生,马玗还在世,安然无恙。

到宙宁元年,他生病了,沐浴换好衣服端坐,念佛就走了。当时有气像青色的宝盖,在空中往上腾。不久家里有十多人同时梦见马玗说:“我已经往生净土上品。”

其秋,有婢卧疾,亦念佛而逝。子永逸,亦行十念法,习十六观,阅三十余年。已而得疾,见阿弥陀佛,及二菩萨来接引,结印示寂,香气满室中。既殓,柩上产五色华,其光烂然。(乐邦文类)

这年秋天,有个婢女生病卧床,也念佛往生。他儿子永逸修十念法,习十六观,经过了30多年。后来得病,见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菩萨来迎接他,结着手印而往生。当时香气充满一屋。入殓后,棺木上生了五色妙花,光色灿烂。

宋江公望,字民表,严州人也。登进士第。建中靖国元年,拜左司谏,寻出知淮阳军。蔡京为政,嫉诸言事者,编管安南。居常与妻俞氏,蔬食清斋,修念佛三昧。

宋朝江公望,严州人,考中进士做官。建中靖国元年,拜官为左司谏。不久又出任管理淮阳军。当时蔡京当政,因为嫉妒谏言的人,就把他贬到安南。平常和妻子俞氏吃素持斋、修念佛三昧。

有子早亡,见梦于其舅,乞公望就天宁寺,转宝积经,祈生善处。且言见冥中金字碑云,江公望身居言责,志慕苦空。躬事焚修,心无爱染。动静不违佛法,语默时契宗风。名预脱乎幽关,身必归乎净土。后遇赦得归,无疾而化。(宋史,乐邦文类,佛法金汤。)

他有个儿子很早死了,后来托梦给他舅舅,乞求公望能在天宁寺诵《宝积经》让他得生善处,而且说见到冥府中有块金字碑上写着“江公望身居言责,志慕苦空,躬事焚修,心无爱染。(江公望做谏言职责的官,身居官场,心里的志向是希慕出世间法。他真实勤修,心中没有爱染。)动静不违佛法,语默时契宗风,名预脱乎幽关,身必归乎净土。(不论动用、寂静都不违背佛法,无论言语、默然时时契于宗风,名字已事先脱离幽冥,身心必定归于净土。)”后来公望遇到赦免,回到家乡,无病而化。

宋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徽宗朝,为左司谏,以直道不容,寻出补外。既而还为右司员外郎,权给事中。忤宰相曾布,出知泰州。崇宁中,编管袁州。已而移通州。复谪台州。

宋朝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徽宗时代官拜左司谏。因为说话直率,为人所不容,不久就被外调。后来又回来做右司员外郎,给朝廷提供谋略。因为触怒了宰相曾布,又出调管理泰州。崇宁年间,又被贬到袁州。以后移居到通州。后来又被贬到台州。

初瓘好华严经,自号华严居士。及遇明智法师,叩天台宗旨,明智示以上根止观不思议境,以性夺修,成无作行,深有契入。自入台州,捐书不复为文,专修念佛三昧。居五年,复承事郎。移楚州居住,过庐山,家焉。尝语所亲曰,吾往年遭患难,所惧惟一死。今则死生皆置度外矣。寻卒,年六十五。(东都事略,佛祖统纪,李忠定集。)

最初喜好《华严经》,自号为“华严居士”。等遇到明智法师时,叩问天台宗旨,明智为他指示上根止观不思议之境,以性夺修,成无作行。当时深有契入。自从来到台州后,就舍弃不再写文章,专修念佛三昧。住在台州五年。后来又官复承事郎,准备迁居到楚州居住。经过庐山时就在这里定居了。他曾经对亲近的人说:“往年我遭患难时,所怕唯有一死。现在我死生都置之度外了。”不久就往生了。65岁。

宋王衷,嘉禾人,居钱塘之孤山。政和间,举隐逸,不起。后官至朝散大夫。

宋朝王衷,嘉禾人。住在钱塘孤山。政和年间,有人推荐隐居中的他出来做官,他没有答应。后来做了朝散大夫。

尝参小本禅师,未有所入。偶闻僧诵弥陀经。有感,遂专心净业。日诵阿弥陀经七过,佛号万声,十九年未尝间断。即所居为莲社,无问道俗贵贱,咸得与会。一日,无疾,沐浴面西,跏趺而化。(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曾经参访小本禅师,没有契入。有一次偶尔听到僧人诵《弥陀经》,心有感触,就专心于净业。每天诵《阿弥陀经》七遍、念佛一万声,前后19年从未中断。他以自己的住宅作为莲社,不论僧俗、贵贱都能参与。有一天他没有病,沐浴之后,朝西方结跏趺坐化去。

宋张迪,钱塘人,官助教。从圆净律师受菩萨戒,专修净业,佛前燃臂香为誓。每称佛名,其声奋厉,至失音,犹不已。尝于静室,见白色频伽飞舞于前。又有绿发童子,合掌问讯。后三年,西向念佛名而化。(佛祖统纪)

宋朝张迪,钱塘人,做了助教的官。他随圆净律师受菩萨戒,专修净业,在佛前燃臂香发誓。每次称佛名时,声音振奋,直到声音念哑了还不停止。曾在静室中,见到白色迦陵频伽鸟在他身前飞舞,又有绿发童子合掌向他问讯。过后三年,朝着西方念佛而往生。

宋胡闉,字达夫,钱塘人,官宣义郎。晚年致仕,与清照律师游。

宋朝胡闉,字达夫,钱塘人。做了宣义朗的官。晚年做官时,和清照律师来往。

一日,感疾,其子请清照过之,谓曰,达夫平生与慧亨相善,岂可不知末后大事乎。闉曰,将谓心净则土净也。清照曰,一切时中,无杂念染污否。曰,未能也。清照曰,如此安能心净土净耶。闉曰,经言,一称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何也。清照曰,阿弥陀佛,有大誓愿,有大威德,光明神力,不可思议,具如经说。以是一称洪名,罪垢自消,如赫日正中,霜雪何有。闉大感悟,遂一心称佛名,请僧为之助,累月。

有一天他生病了,儿子请清照律师来看他。律师说:“达夫平生跟慧亨相好,岂能不知道末后大事!(“慧亨”是清照律师的名字。“末后大事”就是人生归宿的大事。)”这时候他问:“你是说‘心净则土净’吗?”清照说:“一切时中没有杂念染污吗?”他说:“做不到。”清照说:“这样怎么能心净土净呢?”他说:“经上讲:‘一称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怎么回事?”清照说:“阿弥陀佛有大誓愿、有大威德,光明神力不可思议,具体如经中所说。所以一称佛名自然消灭罪垢,就像太阳悬在中天光明朗照时,地上哪有霜雪呢?(一经赫日照耀,霜雪自然化去;一称万德佛名,罪垢自然消除。)”他听到这番开示,生起大感悟。一心称念佛名,请僧人助念。经过一个月。

最后清照至,闉曰,此来何晚,已烦观音势至降临甚久。清照与众僧同举佛名,闉安然而化。(乐邦文类)

最后清照律师又来看他,他说:“来得怎么这么晚?已经烦劳观音、势至二菩萨降临很久了!”清照就和众僧同唱佛名,就这样安然圆寂。

宋冯楫,字济川,蜀遂宁人也。由太学登第。初参佛眼远禅师,有省。复参大慧杲禅师,入山结夏,深有悟入。已而兼修净业,作弥陀忏仪。

宋朝冯楫,字济川,四川遂宁人。由太学登第(就是被录取为进士)。最初参佛眼禅师有省。之后又参大慧禅师。这一年入山结夏时,深有悟入。以后兼修净业,作有《弥陀忏仪》。

绍兴中,出帅泸南,率道俗作系念会,以西方为归。时经建炎兵乱后,名刹藏经多残毁。乃捐俸钱,造大藏经四十八所,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数,分贮诸刹。后知邛州。二十三年秋,乞休,预报亲知,期以十月三日告终。

绍兴年间,他在泸南领兵,率僧俗大众做系念法会,以西方为归。当时经过建炎兵乱后,古名刹的藏经多有毁坏。他捐出俸钱,造大藏经四十八部,小藏(四大部)也是四十八部,分别储藏在各大名刹。

后来他管理邛州。二十三年秋天请求退休。事先告诉亲友,准备在十月三号去世。

至期,令后厅置高座,见客如平时。日将午,具衣冠,望阙肃拜,请漕使摄州事。著僧衣,据高座,嘱诸官吏道俗各宜向道,建立法幢。遂拈拄杖按膝,泊然坐化。

到了这一天,他叫人在后厅设置高座,还像往常一样接见客人。

快到中午时,他穿好衣冠,望着京城礼拜。随后请漕使代理邛州事务(“漕使”就是管理水陆运输的官员)。接着穿上僧衣,坐在高座上,嘱咐官吏道俗一心向道、建立法幢。然后提拄杖按在膝盖上,寂然圆寂。

漕使曰,安抚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偈,以表异迹。楫复张目,索笔书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有语录颂古行世。(五灯会元,莲宗宝鉴)

漕使说:“安抚去来如此自由。何不留一偈表明奇异的修行?”冯楫又睁开眼,拿笔写下一偈:“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有语录、颂古行于世。

宋吴秉信,字子才,明州人。绍兴中,官于朝。与秦桧忤,斥为党人。归而筑庵城南,日夕宴坐。制一棺,夜卧其中。至五更,令童子叩棺而歌曰,吴信叟,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西方净土有莲胎,归去来。闻唱,即起习禅诵。

宋朝吴秉信,明州人。绍兴年间在朝廷做官,因为和秦桧意见相左,而被贬为党人。

后来他回家在城南建了一所房子,早晚都在里面打坐。事先制备一口棺材,夜晚就睡在棺材里。到五更天亮时,叫童子敲着棺材唱歌:“吴信叟,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西方净土有莲胎,归去来!(吴信叟快回家!三界犹如火宅,无一处安稳,西方净土有莲胎,快回家!)”就是这首歌每天早晨唱给他听,他清早听到这首歌就起来禅坐、念诵。

久之,桧死,以礼部侍郎召。寻出知常州。二十六年,复被召。至萧山驿舍,坐,顷之,令家人静听,咸闻天乐之音。即曰,清净界中,失念至此。金台既至,吾当有行,言讫而逝。(佛祖统纪)

过了很久,秦桧死了,朝廷又以礼部侍郎把他招回。不久又出任常州知府。

绍兴二十六年,又被朝廷招回。当他路过萧山住在驿站的旅舍中时,当时他端坐,一会儿,让家人安静倾听,都听到天乐之音。他说:“清净界中,失念至此,金台既至,吾当有行。(清净法界里,因为失去正念而来到娑婆世界。现在金台已到,我要走了。)”说完就往生了。

宋李秉,不详其所出。绍兴末,为内廷官,历三朝,爵武功大夫,管御药院,乞宫祠以去。秉壮岁,慕禅宗,参净慈自得禅师,有省。已而归心净土,刻龙舒净土文以劝世。持诵谨笃,逾三十年。子元长,偕诸同好,结净业会于传法寺,秉与焉。

宋朝李秉,不清楚他的出身。绍兴末年,是宫廷中的官员,经历三朝,爵位是武功大夫。当时管理皇宫的御药院,乞宫祠以辞去官职。

李秉壮年时希慕禅宗,参净慈自得禅师有省。不久归心净土,刻《龙舒净土文》劝导世人。他持诵恭敬、坚定,有30年的修行。儿子元长偕同好友在传法寺结净业会,他也参与法会。

嘉泰四年秋,有疾,减食却剂,神色逾警。及冬,梦中忽见弥陀现相。越七日,陵晨,见金华满室中。呼二子掖起,别亲友。索笔书曰,六十一年尽乱道,些儿见处却也好。而今蓦直往西方,万劫长离生死老。置笔,整手结印而逝。(乐邦文类。秉盖武臣直内廷者,往生集,误以为中官,考宋制,中官无乞祠之例,且又安得有二子耶。)

嘉泰四年秋天,他生病了,当时饭量减少,谢绝医药,神色却更加机警。到了冬天,梦中忽然见到阿弥陀佛现相。过后七天的凌晨,见到金色莲花充满房屋。他叫两个儿子扶他起来,跟亲友告别。要来笔写道:“六十一年尽乱道,些儿见处却也好,而今蓦直往西方,万劫长离生死老。”笔一放,就结着手印而圆寂。

宋陆沅,字子元,会稽山阴人。累官至太府寺丞。寻外转,历提举福建市舶。已而得罪,闲居,家明州横溪之上,居常持法华经。晨起,即澡浴焚香,首唱偈曰,盥手清晨贝叶开,不求诸佛不禳灾。世缘断处从他断,劫火光中舞一回。然后开卷而读,不缓不急,声如贯珠,日周一部。如是三十年。年登八十,增至三部。复诵弥陀佛号,一意西驰。

宋朝陆沅,会稽山阴人,官升到太府寺丞。不久外调,担任福建市舶(福建地区管理海港船舶和关税的官员)。后来被论罪而免官闲居,家住在明州横溪之上。平时持《法华经》,早晨起来就沐浴、烧香,首先唱偈子说:“盥水清晨贝叶开,不求诸佛不禳灾,世缘断处从他断,劫火光中舞一回。”之后开卷读经,不缓不急,声音犹如贯珠,每天读一部。这样经历有30年。到80岁时,增加到日诵三部。又念阿弥陀佛,一心西归。

年八十五,沐浴,易服而化。口鼻间出莲华香郁然,弥日方息。事在绍熙五年。(渭南文集,法喜志,法华持验记)

85岁的一天,他沐浴后换好衣服就往生了。当时从口鼻中发出浓郁的莲花香气,一整天才消失。这是绍熙五年的事。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往生论注讲记(二十四)
下一篇:净土圣贤的传记(十四)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维八苦讲记(七)
 至尊门措上师祈祷文(七)
 寿康宝鉴序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记
 信愿——往生正因
 龙舒净土文讲记(四)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八)
 他空承许狮吼论
 赞怙主观世音 赐安慰——甘露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