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8、静思五分钟,从身体、感情等自己的身心相续和周围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找出哪些是虚相显现的正世俗,哪些是妄执出来的倒世俗。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7

8、静思五分钟,从身体、感情等自己的身心相续和周围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找出哪些是虚相显现的正世俗,哪些是妄执出来的倒世俗。

答:倒世俗是颠倒的能境所无中生有而增益出来的,因此其实连在名言谛中也并不存在,但一般情况下,不少的人在寻找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倒世俗还是那么的真实,似乎一切都是倒世俗,而正世俗似乎寻找不到。下面就列举一些初学者颠倒的第六意识经常妄执的倒世俗法,和正世俗法来作一下对比。

比如说看着自己的身体,觉得有自性成立的实有身体、头、手等部分的,这些只是第六分别识妄执的倒世俗法;只见到有虚幻不实的显色(颜色)和形色(形状)自相缘起法,是见到了正世俗法。

又比如快乐和痛苦,觉得快乐和痛苦等感受真实自性成立存在的,是感受到了倒世俗;只有觉得这些犹如过眼云烟般不真实的有漏无常性,是感受到了正世俗法。

又比如觉得有一份真实自性成立割舍不掉的爱情、亲情、友情,或者仇恨,那些就是倒世俗;觉得这些虚幻不实的轮回法,是正世俗。

又比如自己的房子,房间里的摆设,认为这些是以自性成立而真实存在的,这些就是倒世俗;知道这些虽然可以见到,也可以使用,但其实并不实有,是由业力等幻显出来的,这些才是正世俗。

又比如工作单位、同事、职业,认为它们也是以自性成立而真实存在的,这些就是倒世俗;认为它们并没有人我,法我的实质,是观待而安立的名言法,才是正世俗。

又比如万法的常有性,世俗中没有因果,或世俗中颠倒的因果,人身世俗中的清净等是倒世俗法,而万法的无常性,无欺的因果,人身世俗中的不净等是正世俗法。

不加观察不知道,一加观察会吓一跳,凡夫每天都处于倒世俗的颠倒世界中,连万法的正世俗谛都没有认识到,这说明了执著的习气是如何的深重。这样认识到后,更应该加强般若中观的学习,从法本中寻找正确的思想见解。而且,首先要去除对倒世俗的执著及判断等,并且充分认识到一切缘起显现的虚幻性质,在这基础之上再去抉择它们的胜义大空性,就容易得多。

大家对法义就应该这样去做如实的观察,在现实中去理解能诠句的真正所诠义,这样才会源源不断地感受到佛菩萨智悲流露出来的法宝的无比殊胜加持。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9、中观胜义谛现空双融中的显现,是否唯是指虚相的正世俗法?
下一篇:7、“现空双融”是否是指一切显现都成为了空性?
 31、研读《讲记》中全知这句话的解释:“若认为:既是一个相续,以此是否..
 21、结合“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故见幻女时,见者空习弱。”分析幻师..
 4、如何才能更好地“吃透其中的科判和文句,明白它们所指的实际含义”?并..
 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
 22、按照“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极寂静”去修行,是..
 9、中观胜义谛现空双融中的显现,是否唯是指虚相的正世俗法?
 16、既然世间人的无患根识所取的境和八地以下的菩萨在出定时所见的相同,..
 5、仿照以上对于甲一和甲二的解读,试着解读科判中余下的部分。
 20、对于基的所诠空性义的断诤,为什么不单单从基的角度,而需要从基道果..
 29、请分析寂天菩萨对数论派的遍计神我是如何进行逐步破除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第四节 中士道发心之量与上士发心差别[栏目:菩提大道]
 如果我们努力争取,就能多分得一些“蛋糕”,如果不努力,所得就会少。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修行的基本[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修法要依止寂静处,请问是不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就可以了?[栏目:阿松仁波切·利乐问答]
 轻轻叩问命运[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供奉应具信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闲能养心,闲能入道[栏目:超然法师]
 身自当之,无谁代者[栏目:慧光法师]
 楞伽经白话解卷四 一切佛语心品第四 第一章 辩证不二观如来[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九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