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的基本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6

修行的基本 海涛 辑

1.如果有任何能够因应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可能就是佛教了。(亚伯.爱因斯坦)

2.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是一门科学,一种透过技巧、配合知见去探索自身经验的方法。

3.佛法修持的重点,并不在于刻意改变想法或行为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而是要认识到,无论你如何看待那些影响自己生命的遭遇,你原本就是良善的、完整的、圆满的。

4.佛法修持是去认出自心原本具有的潜能,换句话说,佛教注重的并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是认识到此时此刻的你,就如同你自己深切期望的那么完整、那么良善,是根本完好健全的。

5.一个具有大悲心的人即掌握了佛陀的所有教法。

6.悲心不仅是怜悯他人而已,悲心意指无人、我区别,全然开展。

7.所谓的悲心是一种跟所有生物自然相连的感受,你的经验我感同身受,我的体会你也感同身受,你我之间毫无差异。

8.从佛教徒的观点来看,「慈心」即是祈愿一切有情众生——包含我们不喜欢的众生在内——都能体验到我们自己所渴望的喜乐和自由。

9.一个已唤醒纯正悲心之力的人,就会善于以身语意三门致力于他人的福祉。

10.对大乘行者而言,菩提心是有则皆足,无则皆缺的教示。因此,大乘行者最起码的修行是应当知道如何在内心激发出菩提心最微细的火花。

11.当我们达到胜义菩提心的境界时,就不会对有情众生有所区别,每一个众生都被视为佛性的圆满示现。

12.慈悲与智慧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有了菩提心,我们便很自然地持守了戒律,而且保护了自己。

13.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了生起菩提心而奋斗。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掌握修行重点
下一篇:往生咒的功德
 爱与快乐的源泉
 认识「业」
 详释菩萨檀波罗蜜
 菩萨戒法祥解
 慈悲与勇气
 修行点滴
 《般若经》之利益众生法语
 佛法笔记
 菩萨学处
 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雁忠臣[栏目:佛本生故事]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